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毛遂自荐成功后,死得有多惨?他的结局老师一定没说过

毛遂自荐成功后,死得有多惨?他的结局老师一定没说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伊河史话 访问量:1559 更新时间:2023/12/21 2:08:40

在我们小时候,常常会听到一个成语,那便是遂自荐,因为长辈们常常希冀自己的孩子能主动去把握机会,表现自我。

正是因为毛遂自荐这个出自一个名叫毛遂的人的典故,他敢为众人所不敢做的事情,最终获得了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

但是现实中的毛遂在自荐后,虽然一定程度上获得表现自己的机会,但是其最终结局却是十分凄惨,而这个结局,却从未有老师告诉过你。

一、毛遂主动表现自己,一鸣惊人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公子君主常常会豢养家臣谋士为自己出谋划策,冲锋陷阵,其中有四个公贵族十分有名气,他们被历史学家合称战国四公子。

而今天要讲述的故事便是来自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和他豢养的家臣毛遂。

平原君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个贵族,众所周知的是,赵国虽然并列为战国七雄之一,但是在平原君当政的时期,实力却是日薄西山,越发衰弱。

反观邻居秦国,在一代雄君秦始皇的带领下,国力大大增强,并且秦始皇一直有着驱狼吞虎,一扫六合的想法,而第一个矛头便指向了邻居赵国。

终于在公元259年,秦始皇指派出兵赵国,兵锋正盛的军队很快将赵国主力逐个击破,围困住了赵国都城邯郸。

在秦军围困都城长达三年后,城中粮草告急,且守城军队早已疲惫不堪,在这种危急存亡之秋,赵王急着寻找部下向楚国寻求援兵,而平原君作为战国时期赵国国内名气最大的人,又是赵王的亲信,自然是当仁不让地接下了这个任务。

此时平原君打算从自己豢养的门客中寻找十个有勇有谋的人一同前往出国寻求救兵,前面的九个人很顺利的就寻找到了,但是这最后一个人却怎么样也找不到。

于是平原君召集剩下的食客,大摆筵席,询问是否有人有志向与自己去挽救赵国。

而这些食客大多不过想着混口饭吃,此时秦军势头正盛,陪同平原君出城岂不是自寻死路,所以纷纷地下头颅,不敢言语。

在一片沉默中,一个名叫毛遂的人打破了这可怕的沉默,自告奋勇说:“我愿随君子一同前往”。

但是平原君看到这个以前一直默默无闻的人,甚至一时想不起来此人为何人。

便开口询问:“先生何时来我门下?”思虑好不久又开口道:“有能力的人,便如同尖锥置于衣物之中,很快便能将衣物捅出窟窿,展露出锋芒,但是我在如此长的时间却从未听闻先生的名气,此行危险异常,要不先生还是留下吧。”

毛遂仍然不屈不挠,回复平原君:“假若你能早日将我放入衣物之中,我的锋芒早已显露出来啦。”

平原君见到此人如此大的勇气和决心,便决定带上此人一同前往出国。

很快,一行人到了楚国,但是骜不驯的楚王只愿面见平原君一个人,平原君的门客只得留在门外,一点作用也没有。

并且楚王还是一个十分自私自利的人,与平原君交谈许久,就是不提出兵援助赵国一事,门外的谋士见到这种情况,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只恨自己不能入殿帮助平原君。

此时只有毛遂敢于表现自己,他一个箭步就摆脱守卫,冲入宫殿之中,并且十分大胆地以剑相逼,向楚王面陈利害。

楚王虽然自私,但是对局势的基本判断还是有的,加之敬佩毛遂的勇气,所以当即决定援兵赵国。

回国后,毛遂也因为这次出使楚国而大受奖赏,成为平原君的座上宾。

二、毛遂自荐后却不得善终

假如故事就此停止,毛遂的一生堪称人生赢家,但是历史并非童话,毛遂的结局其实并不完美。

话说赵国在楚国的援助下,成功解围,但是国力却依旧十分凋敝,国内几无可用之将。

此时在其他国家看来,赵国就如同一块肥肉,任人宰割,所以很快,曾经的旧敌燕国便为了报仇,出兵赵国。

听闻这个消息后,赵国上下皆是十分慌忙,赵王在寻遍全国之后,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领兵出战的人,而碰巧此时有个大臣提到了那个出使楚国,表现十分突出的毛遂。

无奈之下,只得死马当成活马医,让毛遂领兵出战,希冀此次毛遂还能再次创造出一个奇迹。

毛遂的嘴皮子十分厉害,但是在军事领域却是一窍不通,让一个文官代越庖俎,做武将该做的事情,下场又怎么会好呢?

于是毛遂便极力推辞,但是病急乱投医的赵王有岂会听从这些,强硬地指派毛遂出征燕国。

结果自然是没有什么意外,在兵力强盛的燕国面前,只剩下老弱病残的赵军和对军事一窍不通的武将自然不是对手,很快赵军便败落下阵,仓皇逃窜。

毛遂回到赵国后,深知自己作为军队主将,却带头逃窜,无言面对信任自己的赵王,便引剑自刎不得善终。

当然史书上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毛遂在战争失败之后并没有自刎,回到赵国后,赵王念他曾经的功绩,并未给予毛遂刑罚,只是将他的官职削去,贬为平民,毛遂后来见功名无望,只得落寞的回到家乡,此后一生便默默无闻。

三、小结

一代名士毛遂最终却没有以功成名就,反而落得一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实属让人唏嘘。

纵然毛遂的一生,他因自己的勇气而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并且将自己的能力展示得淋漓尽致,最终声名鹊起,获得了极大的声望。

但是后来却又因为做了自己所不擅长的事情,最终名裂。

所以人才只有在自己所擅长的地方,才能货真价实的发扬自己的优点,并且古话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我们必须对自己有足够的了解,避开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避免把事情搞砸。

毛遂就是不懂得扬长避短这个道理,最终才会落得如此下场。

标签: 毛遂

更多文章

  • “毛遂自荐”家喻户晓,可自荐后下场多惨?老师可不会告诉你这些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文史标签:毛遂

    大家都知道,现在使用的一些成语,很多都是来自史书上的典故,在长期的使用和语流义变里,一些成语的意思和最开始出现时变得不一样,有些则保持着原有的意思。很多成语典故通常和著名的历史人物相关,有些就是古人生活里一件很小的事,但他们能从中引发深度思考,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对一些事情的处理方式,和其中体现的人生

  • 《大秦颂》中,年锋芒毕露的毛遂,究竟有什么把柄被赵偃抓住了?

    历史人物编辑:宋赞标签:毛遂

    在电视剧《大秦颂》中,当年锋芒毕露的毛遂现在却被公子赵偃挟持,为帮助自己上位做事,毛遂内心不情愿,却无奈有把柄握在对方手上。赵孝成王赵丹有两个儿子,公子佾和公子偃。赵佾年长,因此早早被立为太子。赵偃和身边的佞臣郭开却在计划废掉太子自己上位,但两个人苦无良策。这时郭开突然想起了毛遂,他认为除了毛遂之外

  • 毛遂之死真伪考辩:是天才的悲剧,还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历史人物编辑:崔阿敏标签:毛遂

    毛遂,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起码在中国,“毛遂自荐”的故事已经广为流传,激励着寒门子弟拿出属于自己的勇气,进入风云莫测的中国历史舞台。然而关于这位知名人物的去世,史书的记载却显得有些莫能两可,据学者推测,毛遂应该是病逝的,不过著名作家鄢烈山曾经写过一篇名为《毛遂之死》的故事,虽然这则故事的

  • 成语“毛遂自荐”中的毛遂,究竟是何许人也?他是如何自荐成功的

    历史人物编辑:张家伟标签:毛遂

    说起我国的成语,那可就太多,太多了,每个人随口一说都有几十个。虽说不是每个人都能准确说出成语对应的故事,但也是说上十个八个。而在这些成语中,想必你也听过这样一个成语——“毛遂自荐”。这个成语对于我们来说都比较熟悉了,其大意就是说:古时候一个叫毛遂的人,他去找领导自我推荐。当然了,一些人也大都只知道这

  • 历史上“毛遂自荐”的毛遂,他的最终结局如何了?结局令人遗憾

    历史人物编辑:有宠物De幸福标签:毛遂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毛遂自荐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在战国时期,毛遂本来是赵国平原君的门客,在平原君门下三年默默无名,长平之战后,秦国又集中兵力攻赵,在生死存亡之际,赵国准备派出使者向楚国求援,希望能联合楚国共同抗击强大的秦国,平原君在临行之前准备选出20位门客一同前去,然而东挑西选也只选择了19

  • 历史上的毛遂是怎么巧用话语为自己完美推销的?

    历史人物编辑:洪志强标签:毛遂

    战国时期,赵国都城邯郸被强大的秦国军队重重包围,危在旦夕。为解救邯郸,赵王派平原君icon去游说楚国共同抗秦。平原君要选20个有能力的人陪同前往,但只选中了19人,就在这时,有一位宾客不请自到,自荐补缺。他就是毛遂遂。平原君上下打量了一番毛遂,问到:“你是什么人?找我何事?”毛遂道:“我叫毛遂。听说

  • 毛遂自荐成功后,结局有多凄惨?历史老师可不会给你讲毛遂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追溯历史传奇标签:毛遂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次重大变革,诸侯争霸、百家争鸣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主旋律。任人唯亲、任人为贵的用人制度被打破,无数平民志士开始走向历史舞台,凭借自身优越的才能纵横捭阖,但是平民想要脱颖而出也并不容易,他们必须找寻到给力的引路人。当时虽然用人制度被打破,但是权贵依然掌握着国家的权力,他们凭

  • 历史老师没有讲的那些事:毛遂自荐成功后,死得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微笑向暖标签:毛遂

    在华夏文明的摇篮里,成语一直是一种巅峰的存在。它们有的浅显易懂,直奔主题。有的富有哲理,发人深省。有的鼓舞斗志,激励向上。有的颠覆人生,逆袭成局。然而在所有的成语里,毛遂自荐这个典故,可不仅仅是鼓励我们积极向上,更多的是一种告诫和提醒。当然这一层含义,在成语本身并没有得以表露,毛遂自荐之后,其实最终

  • 毛遂自荐的故事是怎样的?毛遂的做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戴从鑫标签:毛遂

    当年,秦国的部队包围邯郸时,赵国的形势十分危急,秦国的力量如此强大,现在又兵临城下,赵国和它决战取胜的可能很小,赵惠文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相国平原君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联合楚国。楚国和秦国素有仇恨,秦国是楚国的心头大患,如果和楚国结成联盟,那么秦兵可破,这就叫合纵抗敌。现在的问题是楚国是不是愿

  • 那个自荐的毛遂,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张旭阳标签:毛遂

    说到自荐,大家都会想到毛遂。那么,他是在何种情况下自荐的?自荐之后,他又成功完成了任务吗?01公元前200年左右,秦国围攻邯郸,赵王派丞相平原君去楚国求援。别以为这是个简单的事儿,打仗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楚国如果支援赵国,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物力兵力,而且还会跟强秦结仇。平原君想要说服楚王,还是得组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