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卞和两次献宝,都被当作骗子,死后却被当成传国玉玺被人争抢

卞和两次献宝,都被当作骗子,死后却被当成传国玉玺被人争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华建超 访问量:2056 更新时间:2023/12/24 15:30:20

春秋早期,卞和在凤凰脚下,发现了宝玉,秦始皇把它当传国玉玺,最后却不见了,有人说它自己跑到秦始皇陵墓去了。

春秋早期,楚国一个叫卞和的贞士,有“相玉学”本领,一次到荆山脚下做农活,远见一只凤凰站在一块大青石上,“凤凰落脚必有宝”,他欣喜的上前挖掘,果真挖出青石下一块与众不同的璞玉。

这璞玉就是后来成为众人争相抢夺的“和氏璧”原石,卞和断定这璞玉是上乘之宝,有灵气,便拿去献给楚厉

楚厉王拿着石头左看右看,觉得看不出稀奇来,命人找来玉匠辨别真假。玉匠看着通透的石头,也不敢确定是不是玉石?

但又不敢说实话,如果说是玉,切开又只是石头,就注定会招来杀身之祸,还不如说是石头,让王扔掉。

因此玉匠就告诉楚厉王:“这是块石头而已,卞和骗了王。”

楚厉王很是恼怒,认为卞和只为贪图赏赐拿石头来欺君,下令砍了他的左脚。

卞和第一次献宝不仅没有得到赏赐还失去了一条腿,但他不放弃也不埋怨,坚信这块石头就是宝玉。

这样一直到了楚厉王死后,他的弟弟楚武王继位,卞和心有不甘,再次去给楚武王献玉。

楚武王也请来了玉匠,让玉匠仔细看看,得到的答案仍然是假玉,楚武王更加气愤,觉得卞和不长记性,又来骗他。

即刻又命人把卞和的右脚砍掉。

第二次献宝又失去了双腿,卞和虽不甘心,却执着的认为这块璞玉就是上等的宝石。

又熬过了几十年,楚武王也死了,第三代皇帝王又坐上了王位。卞和又想去三次献宝,但他怕万一又被砍了手怎么办?

不去这宝贝可就真成一块废石了,万般无奈之下,他在家中抱着璞玉惋惜,一个大男人哭的是昏天黑地,几天几夜茶饭不思,眼泪都流干了。

楚文王听闻此事后,派人去问其究竟:天下被君王处罚的人多的是,为何哭成这样?

卞和说自己哭的不是腿,而是这王朝,明明是玉别人说是石头,自己是忠臣被人陷害是妄徒,无罪变有罪。

楚文王很是触动,就让人好好查查清楚,直接让玉匠剖开石头,没想到打开石头,里面真是世间难得的玉料。

楚文王高兴的命工匠精心雕琢玉石,并大赏了卞和,这块雕成的美玉完美无瑕,成了世间独一无二,楚文王把它命名“和氏璧”,变成了楚国国宝。

国宝当然是鲜少人见,几百年后,和氏璧却失踪了,直到后来在赵国神秘现身。

秦王听到消息后,立马派人去赵国,称自己愿意用城池换和氏璧。赵国知道秦王只是编个幌子想夺得宝物而已,可是不把和氏璧带去秦国,又怕被秦国出兵强抢。

这时蔺相如主动请缨拿着和氏璧去秦国换回城池,并用性命保证:如果换不回城池就把和氏璧完好无损的交回国,玉在人在,玉毁人亡,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蔺相如用自己的智慧与秦王斗法,最终虽然没能成功换回十五座城池,但是成功的把和氏璧带回了家,这就是我们熟知的故事“完璧归赵”。

十几年后,和氏璧还是到了秦王手里。秦王嬴政统一六国,成了霸主,觉得自己身上缺少了独一无二的象征“玉玺”。

于是,他让玉雕师把和氏璧变成了方圆的“玉玺”,正面刻了八个字,上面雕了五条龙,做了传国玉玺。

至此后,开国皇帝一登基,首要任务就是拿到传国玉玺,作为得到名正言顺的皇权象征,就有了“得和氏璧者,得天下”的说法。

可是到了五代十国,唐末皇帝因洛阳被攻陷,选择和妃嫔们在后宫放火自杀,玉玺也被皇帝抱着一并葬入火海,从此再无传国玉玺的下落。

千百年来,这个玉玺成了所有人千方百计要寻找的至宝,可是至今为止都没有任何线索,就算偶有人声称找到玉玺,最后都被证实是假的!

还有传闻玉玺是秦始皇所造,和氏璧本就是一块灵石,所以它自己跑到秦始皇陵里找主人去了。这样的说法大家相不相信呢?

标签: 卞和

更多文章

  • 卞和献玉、孙子膑脚的真相是什么?从甲骨到青铜,看商周刖刑演变

    历史人物编辑:孙悦说历史标签:卞和

    导言:和氏璧故事中的卞和究竟被砍了那只脚?太史公所言的“孙子膑脚”又是怎么回事?先秦残酷的刖刑究竟该如何执行?这一连串的疑问,在三种不同器型(盘、鼎、鬲)青铜器上却有着生动的展现,也由此解开了我们的所有疑惑。我们经常听过这么一句恐吓的话:“你再跑的话,我就打断你的腿!”,然而在夏商周三代的时候,事情

  • 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不倒翁”的人竟是正面形象示人的卞和

    历史人物编辑:灵幽侃娱乐标签:卞和

    “不倒翁”原来是一种古老的中国儿童玩具,最早记载出现于唐代。它形状像老翁,上轻下重,按倒后自动直立,也叫“扳不倒”。后来被用来讽刺那些不坚持真理、没有自己的立场,并能巧于保持自己地位的人。不倒翁此类“不倒翁”历朝历代不乏其人,比较著名的有五代十国时期大滑官冯道,他原是唐朝末年卢龙节度使刘守光的幕僚。

  • 明清趣闻-不怕没官做,就怕当官没文化:夏徵舒是我先祖

    历史人物编辑:哆啦小哲标签:夏徵舒

    清代名臣曾望颜担任陕西巡抚的时候,西安知县名叫唐李杜,字诗甫。唐知县是四川人,进士出身,不仅学识渊博,而且为人诙谐幽默,喜欢说笑话。当时有一个山西商人姓夏,在陕西西安做生意,家里很有钱。有了钱之后,这位姓夏的商人想过一把官瘾,就花重金买了一个知县,在陕西省某县上任。别人告诉他:“官场上有许多规矩,你

  • 「春秋故事」夏徵舒弑杀陈灵公,楚庄王灭陈复立

    历史人物编辑:灵幽侃娱乐标签:夏徵舒

    陈宣公在位时有两个儿子比较出名,一个是太子御寇,另一个则是公子款。因为公子款是陈宣公与宠姬所生,所以陈宣公便想立公子款为太子。而太子御寇与同族堂兄妫完的关系不错,两人经常在一起,陈宣公以为他们密谋不轨,于是杀死太子御寇。妫完觉得自己的性命也不安全了,于是便举家逃亡齐国,投奔齐桓公,后在齐国改叫田完,

  • 「春秋故事」郑灵公分食美味结仇被杀,死后谥号先“幽”后“灵”

    历史人物编辑:欢欢的奇幻旅行标签:郑灵公

    郑穆公去世后,他的儿子郑夷继位,是为郑灵公。郑灵公在位仅不到一年,便因为一件小事而惹怒了郑国公子宋,因而惹得杀身之祸。话说郑灵公继位后,郑国正与楚国交好。一日,一个郑国人从楚国得到一只大鳖,献给了郑灵公。而正好,郑国的公子宋和公子归生要去拜见郑灵公。走到半路,公子宋的食指突然抖动起来,公子宋大喜,便

  • 郑灵公煮了一锅甲鱼汤,大臣用手指吸了一口,不久之后将其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郑灵公

    春秋时期是一段比较有意思的时刻,那个时候那些人的名字比较奇怪,战争的方式和表现也非常奇葩。这些人所做的事情更是特别奇葩,甚至用常理根本就不能揣摩。比如下面这件事情,国君请大臣们吃饭,但是却不给他食物,于是导致了一场杀人的政变。说到一个门头引发的血案,大家可能都会一笑而过,但是在历史故事当中确实有一锅

  • 春秋时的郑灵公,因为一碗甲鱼汤被大臣杀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论标签:郑灵公

    区区一碗甲鱼汤就能酿成了一场巨大的政治灾难,导致君王被大臣杀死,甚至改变了一个国家的朝局?乍一听,有点莫名其妙、无稽之谈的感觉。有的人还脑洞大开,勾勒出在这碗汤前君臣大打出手的画面,觉得十分匪夷所思。实际上还真的就是因为这碗汤,最终让一对君臣变成千古奇葩,而这则故事也产生了两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

  • 公元前605年,郑灵公为何会因为一碗甲鱼汤,结果被臣子杀死呢?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中郎将V标签:郑灵公

    西周建立起来的礼法制度,到春秋时期早已是礼崩乐坏,不仅是诸侯国之间相互混战,就连各个诸侯国的内部,也是暗潮涌动,只要一个不小心,诸侯国的国君,就有可能被底下的臣子所推翻。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晋国,直接被三家分晋。而这篇文章所要说的,却是郑国。春秋初期的郑国,实力是十分强大的,就连齐国都要给郑国当小弟,

  • 一碗甲鱼汤惹祸端,公子宋好面子被打脸,郑灵公捉弄人遭报复

    历史人物编辑:五千年桑田标签:郑灵公

    人和人相处,经常会发生一些不经意的摩擦,如果不会自我心理调节,就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车怒症、脾气急躁的人,本来他就是一团火,如果有人再去浇上一滴油,那就会发生意外。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看,在春秋郑国发生的一件离奇的事件,因一碗甲鱼汤引发的两桩君臣血案,一个是死要面

  • 春秋时郑灵公,因甲鱼汤被杀,实际上却是国家健康的体现

    历史人物编辑:千禧年代的罗曼蒂克标签:郑灵公

    此事鉴于见于《左传·宣公四年》,也就是有名的“染指”。应该说,春秋各国君主死的奇葩的少,有吓死的,有死在茅房的。也有摔死,春秋不仅无义战。而且弑君如宰猪牛,春秋“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虽然数字与实际有出入,但足见春秋时期,臣弑君有多容易,君王控制国家能力有多弱。对比之下,秦始皇之后的皇帝就安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