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吴四个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鲁肃,谁的战斗力最强呢?

东吴四个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鲁肃,谁的战斗力最强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郭运说历史 访问量:715 更新时间:2024/1/26 1:12:25

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有大都督这个官位,在东吴里有四个大都督,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四个人都各怀才华,非常的厉害。

那么,在这东吴的大都督里,哪个都督的战斗力最强呢?

笔者认为,应该是周瑜大都督的战斗力最强。为此,笔者做了如下的几点分析。

首先,周瑜有勇有谋,几乎可以与诸葛亮相媲美。

众所周知,周瑜的死因与诸葛亮是有一点关系的,按照一般人的理解来说,周瑜就是被诸葛亮气死的。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既生瑜,何生亮”。从这句话我们都可以看出,周瑜的才智是多么的优秀,都可以与诸葛亮媲美了。诸葛亮的才智,我们是都知道的,那是相当的厉害。曹操败走华容道,就是诸葛亮算计好的,而且诸葛亮故意让关羽就截击曹操,以便放走曹操,也是诸葛亮的计谋之一。由此可见,诸葛亮非常厉害。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关某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操曰:"岂不闻兵书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诸葛亮多谋,故使人于山僻烧烟,使我军不敢从这条山路走,他却伏兵于大路等着。吾料已定,偏不教中他计!”

而在东吴四大都督里,可以与诸葛亮相媲美的人,估计只有周瑜一人了。所以笔者认为,东吴都督中战斗力最强的当属于周瑜。

其次,“赤壁之战”可以体现出周瑜的才华。

赤壁之战,想必大家肯定不会陌生,也正是这一战,才让孙权确定抗曹之心。并且在这一战中,完全体现出了周瑜的才干。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挥兵南下,刘琮全军投降,刘备的军队也被曹军所攻破。面对曹操数十万大军的压境,东吴将士非常的恐慌,张昭等人也都主张投降。周瑜从鄱阳赶回朝中后,联合鲁肃,力排众议,主张抗曹。周瑜客观冷静地剖析了一下局势,他认为曹操师名不正,背弃天下之人,而且曹军久战成疲,不习惯江南的水战,所以可以联合刘备共同抗曹。正是周瑜的分析,坚定了孙权的抗曹之心。

战事一开始,周瑜就主动请战,身先士卒。并且在攻打曹军的过程中,周瑜严密部署,集思广益,他先是采纳了黄盖的诈降火攻之计,凭借东风,取得了火烧赤壁的大捷,而后又运用吕蒙的计谋,成功地解除了甘宁的围困。这赤壁之战,可以说是周瑜军事能力最全面的展示,其中周瑜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对战争走势的预测,以及对于整场战争的指挥,无不展现了周瑜的杰出才华。此外,周瑜善于博采众议,果断决策的胸怀和品格,也在赤壁之战体现得淋漓尽致。

简而言之,从赤壁之战,我们可以看出周瑜的才能是相当的厉害,所以笔者认为东吴的大都督中周瑜战斗力最强。

最后,周瑜比其他三个都督都厉害。

我们再来来看看东吴其他三个都督。

①先说鲁肃

鲁肃并没有特别亮眼的功绩,虽然他对东吴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只能体现出鲁肃对东吴的现状和以后的发展路线有着清醒的认识,除此之外,并不能证明什么。

②再说吕蒙

吕蒙在孙权打算背叛蜀汉前,也曾担心过以后在荆州应该如何对付曹操,从结果来看,这个忧虑是有必要的,然而此时吕蒙却认为应该先灭关羽,再占襄阳、白帝,加上借出去回收来的南郡,完全可以替代关羽现在的位置。然而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结果惹得孙权大怒,最终凄惨死去。

③最后说陆逊

陆逊在夷陵之战大败刘备,也为蜀汉政权的建立作出了杰出贡献。但是总的来说,他仍然比不了周瑜。

总结这四个人的战绩,显而易见,周瑜的战斗力是这四大都督里面最强的。苏轼有一首赞美周瑜的诗: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在这首诗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周瑜的英雄气概和豪迈情怀,让人佩服不已。

总结:综合分析的话,笔者认为东吴四大都督里面,战斗力最强的非周瑜莫属。周瑜有勇有谋,而且可以和诸葛亮相媲美。后人对周瑜有这样的一段描述:“周瑜一生征战,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横行天下的抱负,但却是天妒英才,英年早逝!”就光从这一句描述,我们也可以看出周瑜有多么优秀。

标签: 鲁肃

更多文章

  • 为何孙权更信任鲁肃,而不是周瑜?只因,周瑜格局大,鲁肃套路深

    历史人物编辑:薇言浅谈标签:鲁肃

    鲁肃和周瑜,是东吴仅有的两位战略家。但孙权显然更信任的是鲁肃,对周瑜一直有些忌惮。莫非是因周瑜属于元老,手握兵权,太过强势?这其实只能算一个参考原因。因为孙权不傻,清楚周瑜的为人。所以真正的原因,是:周瑜格局大,鲁肃套路深!周瑜格局大:是说,周瑜在赤壁之战后,主张曹操和孙权的双雄争锋格局。并为此,制

  • 诸葛亮骂死的王朗正史中给曹丕献了灭蜀吴的最重要一计

    历史人物编辑:阿豪体育标签:王朗

    《三国演义》高举尊刘抑曹的大旗,为了突出刘备集团人物的高大上,不惜把曹、吴集团的各色人等拿来做垫脚石。不少人被黑得不成样子,最惨的当是曹魏的大臣王朗。演义上说老王朗自诩口才出众,要游说诸葛亮归降,结果反被诸葛亮一通讥笑挖苦,当场气死。孔明先生的骂词也传诵多年:“皓首匹夫!苍髯老贼!你即将命归九泉之下

  • 《三国演义》中被诸葛亮骂死的王朗,真如书中所写的那么不堪吗?

    历史人物编辑:史前小魔王标签:王朗

    说起王朗,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三国演义》里,在两军阵前被诸葛亮劈头盖脸一顿臭骂,然后摔下战马吐血身亡的窝囊形象。王朗这一人物在演义中的一略而过貌似只是为了衬托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和巧言善辩,成就了孔明骂死王司徒这一经典桥段。在当今的网络世界,俨然成为了鬼畜视频的常驻嘉宾,但历史上的王朗真的如诸葛亮

  • 四川王朗发现金雕,从背后击倒岩羊,右翅撑地,再用双爪紧紧锁喉

    历史人物编辑:老牛讲标签:王朗

    它是空中霸主,翼展超过2米,视力是人类的8倍,有钩子状的喙,虎钳一样的利爪,俯冲时速达300公里,是猛禽中的战斗机,那身羽毛在阳光中闪着“金光”,彰显着王者气息,它就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雕。四川王朗金雕外出觅食,发现山坡上有一大群岩羊,准备攻击时放哨羊发出警报不久前,在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记录到

  • 三国演义里面骂人最狠的七个人,诸葛亮骂死王朗,勉强才排到第三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奇界标签:王朗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里面不但武艺高强的人很多,善于骂人的人物也不少。说起来骂人的人物,有七个人实在是水平太高,让人望尘莫及。接下来,一起来看一看。第七、陈琳陈琳为袁绍写了一个《讨贼檄文》,在里面好好的把曹操骂了一通。原文中有这么一段写道:“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

  • 三国:王朗始终都是个卖主求荣的奸贼吗?看他年轻时有多勇

    历史人物编辑:快门的疯狂标签:王朗

    司徒王朗,想必大家对他最深的印象便是在刘蜀集团出兵征讨曹魏集团时,他作为魏军的随军军师,立下军令状,要于阵前劝降诸葛亮,但遭诸葛亮拒绝,并被诸葛亮足足骂了两三分钟,最后羞愤坠马而亡。那时候的王朗已经十分年迈,须发尽白,且忠于曹魏。诸葛亮更是直接骂他“皓首匹夫,苍髯老贼”“二臣贼子”。但其实年轻时候的

  • 在演义中被诸葛亮骂死的司徒王朗,当年曾经力敌太史慈,骁勇异常

    历史人物编辑:蔡小萍标签:王朗

    说起《三国演义》里的司徒王朗,大家可能都会想起他在两军阵前被诸葛亮活活骂死。而电视剧里一句“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更是成为网络经典用于。不过在《三国演义》中,王朗当年也是有过出彩表现的。孙策平定江东时,王朗当时是会稽太守,在会稽城下,他曾经和太史慈大战一番。当时王朗先和太史慈战了数合,接下来

  • 「历史盘点」比被骂死的王朗更离谱,盘点三国走得特奇葩的七人

    历史人物编辑:汪家兵标签:王朗

    三国时期猛将谋士如云,但有些人死法显得很奇葩,本期就来盘点一下三国中那些死得特别奇葩的七人,欢迎点赞和分享。七、被夹死的于糜此人是刘瑶的部将,孙策横扫江东时,仅三个回合便被孙策生擒并夹在腋下。孙策回到阵中时将其扔在地上,发现于糜已被生生夹死了。六、被气死的周瑜三气周瑜是经典桥段,赤壁之战后周瑜与诸葛

  • 王朗如何才能骂赢诸葛亮?三种办法,最后一种可让诸葛亮后悔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郑玉佼标签:王朗

    《三国演义》中若论嘴炮,诸葛亮说自己第二,就没有人敢称第一。论组团战斗,诸葛亮有舌战群儒,论嘴炮单挑,诸葛亮阵前骂死了王朗!但需要澄清的是,这些仅仅是《三国演义》中的虚构,为了突出诸葛亮智慧和口才罢了。其中尤其是“阵前骂死王朗”,不但让诸葛亮闪闪发光,且连王朗也由此都成为了著名人物。那么历史上的王朗

  • 王朗冒生命危险收留刘阳之子并为其求情,不恋权势,配享曹操庙庭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巨轮标签:王朗

    “此三公者,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这是魏文帝曹丕对“曹魏三公”钟繇、华歆、王朗的评价。意思是说,这三个人是一代伟人,后世再也没人能超过他们了。由此可见,王朗在当时也是一代奇才。正史中的王朗博学多才,人品严谨端正,崇尚节俭。王朗在治政方面主张轻刑重德,与民生息,是当时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