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禅投降写了三个字,司马昭不屑杀他,群臣不解,司马昭:倒着读

刘禅投降写了三个字,司马昭不屑杀他,群臣不解,司马昭:倒着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蓓蓓 访问量:3338 更新时间:2024/1/17 8:11:58

公元263年,蜀国面对魏国的大举进攻很是吃力,后来即便姜维在剑阁手下还有几万精兵的情况下,蜀国还是在刘禅的命令下宣布了投降,至此蜀国成为三国中第一个消失的国家,所以刘禅在历史上一直被认为是懦弱、无能的代表。

刘禅在投降的时候写了三个字,司马昭看到后打消了杀死他的想法,大臣们纷纷不解,司马昭给他们说道,倒着读就是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刘禅投降

在三国鼎立后期,蜀国和吴国联合起来才能勉强抵抗魏国的进攻,因为蜀国和吴国都只是占据了几个州罢了,魏国则是占据了整个北方,经过多年的发展魏国决定消灭其中一个国家,于是发动了对蜀国的大战。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出大军进攻蜀国,准备一举将其消灭,为了防备蜀国大将姜维趁机反攻,他让邓艾诸葛绪领兵阻拦在沓中屯田的姜维带领的5万精兵,随后命钟会带领10万大军从汉中进发,准备直捣黄龙。

后来邓艾带领一些人马偷渡阴平,来到了江油,江油守将马邈感觉自己不是邓艾的对手,便直接打开城门迎接邓艾入城,此举令蜀国一下就陷入了劣势。

刘禅能够指望的姜维现在正被困在剑阁,无奈之下只能派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带领大军抵抗,然而现在全国只有一些禁军,他们基本没有参加过真正的战役,战斗力很是薄弱,而且诸葛瞻也从未上过战场,这就导致了他们最终被老将邓艾单方面屠杀。

绵竹之战后诸葛瞻所带领的蜀国大军基本全军覆没,刘禅再也没有什么抵抗能力,所以他选择了一个最正确的做法,就是投降。

刘禅知道魏国的实力远胜蜀国,如果继续坚持抵抗,蜀汉的胜算是很渺茫的。

连年战争早就让蜀汉地区的百姓叫苦不堪,大家都很希望结束战争,过上安稳的生活。

刘禅深知百姓疾苦,加上自己也不想像父亲刘备那样过苦日子斗争,于是便顺应民意向魏军投降了。

司马昭

司马昭是司马懿的次子,他也是司马懿的儿子中最优秀的一个,为了晋国开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兵变之后,司马师亲自带领人马控制了京都,从此司马家正式登上曹魏的掌权者位置。

司马师在父亲司马懿死后独揽朝中大权,由于司马师没有后代,司马昭就将自己的儿子过继给他,两人之间有了利益基础,就没有发生夺权的事情。

再加上司马家是通过兵变来掌握朝廷的,一定会会有人不满,在这关键时刻司马师和司马昭更加不可能产生分歧,于是司马昭就安安心心的辅佐自己的哥哥司马师。

司马师因为常年积劳成疾,很早就去世了,他死后司马昭正式上位,开始成为魏国的实际统治者。

为了能够尽快解决东吴和蜀国,司马昭没有选择内斗,反正曹家势力也没有什么反抗能力。

景元四年,司马昭分兵派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伐蜀,正式开始了三国归晋的故事。

由于蜀国大将姜维不在汉中,所以刘禅的抵挡很是不堪,大军很快趁势进入汉中,刘禅在诸葛瞻率领的大军全军覆没后也直接选择了投降。

收到刘禅投降的消息后司马昭没有选择直接杀掉他,而是传信说自己很想他,让他来洛阳一聚。

就这样刘禅跟着一大批蜀汉大臣迁往洛阳居住,他还被封为安乐公。

刘禅应对司马昭

作为一个亡国之君,历来都是被当朝统治者直接斩杀以绝后患,司马昭当然也想如此。

他很希望刘禅露出一些破绽让自己有机会来斩杀他,没过多久他便举办了一次盛大的宴会邀请刘禅前来。

当日,刘禅应约而来。

司马昭专门为刘禅安排了蜀地特有的节目,所有的蜀国旧臣看到这一切哭的一塌糊涂,可是刘禅却毫不在意,看的津津有味,吃着水果喝着美酒。

司马昭问他有什么感受,刘禅竟然说道:“此间乐,不思蜀也。”

看到刘禅这样乐不思蜀,司马昭也放下了对他的戒备,因此刘禅躲过了一次杀生之祸。

刘禅身边的郤正觉得这样不妥,于是让刘禅在下次司马昭询问的时候痛哭流涕,并说自己想回到蜀地为祖先祭祀,刘禅照做。

司马昭在听到这样的回到很是诧异,因为按照刘禅的性格应该说不出这样的话,一番询问之后才知道这时郤正教他说的,刘禅窝囊的名声就这样传出去了。

虽然刘禅以“乐不思蜀”的方式好几次躲过了司马昭想杀他的安排,但司马昭一直没有放弃想杀他,只是找不到借口。

过了一段时间,司马昭不打算继续等待了,准备直接派人杀掉刘禅,不管什么借口,可是这件事情却被刘禅提前知道了。

刘禅在知道司马昭下定决心要杀他后很慌,想了很久的策略,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命人在门上刻下了三个字“中山寨”。

司马昭看到这三个字之后决心杀掉刘禅的心顿时消散了,于是带人回去,面对这样的结果群臣很是不解,询问司马昭这是为何?

司马昭对他们说,将这三个字倒过来读就知道了。原来,“中山寨”这三个字倒过来读谐音就是“在山中”,意思是刘禅想要告诉司马昭自己并没有想要光复汉室的想法,只想要在此山中逍遥富贵一生,不会阻拦司马昭一统天下的事情。

司马昭觉得刘禅毫不在乎蜀国的光复,又很识时务地待在洛阳,对他也更加轻视了,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司马昭自信有能力压制一切,不杀掉刘禅还可以收买那些蜀国旧臣的人心,也是因为这样刘禅才能顺利的活到64岁,可谓是安稳一生。

我们都说刘禅是一个无能、窝囊的君主,但事实上蜀国国力本就和魏国天差地别,基本没有什么理由可以战胜的,而且常年的战争指挥导致百姓受苦,刘禅轻易的投降起码保住了百姓的安稳生活,在说他来到洛阳之后的所作所为,看似是一个亡国君主的窝囊行为,但正是这样的举动才能保住他和那些蜀国旧臣的性命,刘禅也是有大智慧的人。

标签: 司马昭

更多文章

  • 他才是蜀汉灭亡的罪魁祸首,蜀国灭亡后,司马昭对他施以了剐刑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司马昭

    在三国后期,蜀国的实力无疑是最弱的,这是因为后期蜀汉朝廷腐败,并没有很好的发掘人才,以及昔日刘备行伐吴之举,导致蜀国损失大批精锐人才所导致的。关羽之死成为了蜀汉实力,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诸葛亮总领蜀汉大权之时,蜀国再也没有了昔日人才济济的一幕。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便是蜀汉前期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

  • 刘禅投降后写3个字,司马昭放弃杀他,百人不解,司马昭:倒着读

    历史人物编辑:茅舍品历史标签:司马昭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这本书主要是围绕魏蜀吴三个国家之间的纷争战乱去描写的,书中出现了很多让人崇拜和闻风丧胆的英雄。作为古典名著,书中也出现了很多的古典成语和其他著名典故,其中让我们现在都为之称道的一个讽刺成语“乐不思蜀”,就出自于三国中的刘禅身上,而刘禅和司马昭之间,

  • 刘禅投降后写下3字,司马昭放弃杀他,百官不解,司马昭:倒着念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小院标签:司马昭

    刘禅暗弱,无猜险之性。禅虽庸主,实无桀、纣之酷,战虽屡北,未有土崩之乱,纵不能君臣固守,背城借一,自可退次东鄙以思后图。——孙盛评价刘禅众所周知,在我国历史上刘禅是一个很知名的人物,但是他的知名度并不是因为多有才,而是因为他扶不起,辜负了刘备、诸葛亮对他的期待。也因此,刘禅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的负面代表

  • 蔡英文动员青年加入义警,遭到岛内怒批: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历史人物编辑:邵永灵标签:司马昭

    30年前台湾高雄警察局局长姚高桥为了防盗防窃,喊出“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口号,希望警民一体维护社区治安。如今这个口号又出现在台湾街头小巷,只不过,不是为了防盗防窃,而是被台当局用来招募民兵、义警。据环球网报道,为落实蔡英文所谓的“全民防卫”政策,台湾“警政署”也发文要求全岛警察局动员,招募18至4

  • 此人打得赵云羞愧难当,连诸葛亮也大惊失色,可惜却被司马昭害死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司马昭

    提及三国乱世,众将星中出类拔萃者当属关张赵马黄,这五人勇猛无敌,为蜀汉立下赫赫战功,说浴血疆场也不为过;这其中更有一员猛将神乎其神,虽万马军中征战一生,可身上却连一个箭眼儿,一处枪伤都没有,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常胜将军”赵云。提起“赵云”不禁使人兴奋,尤其是当年长坂坡一战,怀中抱着个小婴儿尚能在曹军中

  • 刘禅写下3字,司马昭看后杀意全消,重臣不解,司马昭:倒过来念

    历史人物编辑:青书上标签:司马昭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都想当然的将阿斗看成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阿斗虽然说不上是天纵奇才,但是你要说人家傻还真说不上,为什么这么讲呢?首先就是在阿斗掌管蜀汉的四十年间,蜀汉的政事大体是平稳的,魏吴两国在当时都因为内讧而搞得整个朝堂乌烟瘴气,蜀汉却被刘禅牢牢掌控者,这就

  • 刘禅门口写3个字,司马昭见到后为何杀意全无?司马昭:倒过来念

    历史人物编辑:赵新华标签:司马昭

    如果把一个时代比作一本书,那么三国时代显然是一部浩大恢弘的史书,枭雄勇将谋臣层出不穷,如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张飞、诸葛亮、郭嘉等等,每一个都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有着专属于自己的闪光点,可以说他们就是那一个时代舞台中,最为出彩的主角人物。在那一群呼啸沧桑的主角人物中,后期出场的刘禅便是这部恢弘史书

  • 刘禅投降司马昭的如意算盘?

    历史人物编辑:雪亭史记标签:司马昭

    公元263年,司马昭处理好国内部问题,开始推进兼并蜀国的事业。几万大军,兵分三路向蜀国开进。当蜀国内部还在投降与抵抗的问题犹豫不决的时候,邓艾的队伍已经兵临成都城下。此刻的刘婵,打开城门,投降魏国。令人不解的是,邓艾明明只有两千兵马,以当时成都的军事防备,完全可以守住,可为何偏偏不战而降呢?仔细分析

  • 司马昭想杀死刘禅,阿斗只说了7个字,司马昭立刻打消了念头

    历史人物编辑:徐玉婷标签:司马昭

    大家都知道刘禅刘阿斗,他是蜀汉昭烈帝刘备的儿子,也就是蜀汉第二任皇帝,史书称为后主。刘备坎坷一生,一半辈子漂泊不定,年过半百才生下了他,刘禅一生的路也是坎坷不平,当年曹操南下时打败刘备,刘备为了逃跑丢弃他,经过赵云的血战拼杀才救回他,有一回他的后妈孙尚香差点把他带回东吴,也是赵云等人救回了他,这两次

  • 刘禅投降后写下3字,司马昭不敢杀他,群臣不解,司马昭:倒着读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圈圈圈标签:司马昭

    只要看到“刘禅”两个字,诸位脑海中便浮现出“扶不起的阿斗”、“懦夫”等字眼。笔者对此不作过多定论,毕竟蜀汉政权亡在了他的手中。若是在先前还曾战死于社稷,人们的骂声可能还没有那么激烈,但刘禅选择了投降,这……无能,真的是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说他是历史中的“过客”都有点抬举。当然,人们对刘禅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