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昭想杀死刘禅,阿斗只说了7个字,司马昭立刻打消了念头

司马昭想杀死刘禅,阿斗只说了7个字,司马昭立刻打消了念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徐玉婷 访问量:2543 更新时间:2024/1/24 16:23:41

大家都知道刘禅刘阿斗,他是蜀汉昭烈帝刘备的儿子,也就是蜀汉第二任皇帝,史书称为后主。刘备坎坷一生,一半辈子漂泊不定,年过半百才生下了他,刘禅一生的路也是坎坷不平,当年曹操南下时打败刘备,刘备为了逃跑丢弃他,经过赵云的血战拼杀才救回他,有一回他的后妈孙尚香差点把他带回东吴,也是赵云等人救回了他,这两次差点都让他于皇帝无缘,好歹命大逃过了。

在公元223年,他父亲蜀汉昭烈皇帝刘备在白帝城去世之后,刘禅顺利登基为帝,虽然刘禅愚笨,但在诸葛亮的辅助之下,蜀汉逐渐恢复了昔日的强盛,诸葛亮外联合东吴,平定内乱,平定南中后于公元228年开始率兵北伐,一直到公元234年诸葛亮先后五次北伐,都没有成功,最终也没有兴复汉室,完成刘备的遗愿。他自己也因操劳过度,同年病逝于五丈原。临死交代后事,把自己毕生所学传给姜维,让蒋琬费祎接班自己班辅助刘禅。

诸葛亮死后蒋琬也是不辞辛劳的辅助刘禅,自己也亲率大军,在汉中抵抗曹魏,在六年之中曹魏不敢来犯,他曾提出走水路进攻曹魏,但因病没有实行于是进驻涪县,病情日益加重。延熙七年(244年),蒋琬因病将益州刺史之职让与费祎,刘禅便任命费祎为益州刺史。延熙九年(246年),蒋琬病逝。

费祎执政没几年,在公元253年费祎遇刺身亡,这个担子落到了姜维身上,姜维掌握军权后,于公元253年开始北伐,一直到公元262年姜维一共率兵北伐10余次,虽然曾经差点活捉邓艾,但终因粮草问题而被迫退兵!不过姜维最后一次北伐却败于邓艾之手,自此便以进为守,在沓中屯田。

姜维多次北伐惹恼了司马昭,公元263年,司马昭与钟会等人拟定灭蜀计划,司马昭派邓艾钟会为主要将领带兵伐蜀。曹魏这一军事行动,传到沓中屯田的姜维耳中,姜维立马将军情上报蜀中,怎料刘禅却听信黄皓之言,认为曹魏根本不可能派兵攻打蜀国,直到汉中失守,导致门户大开,刘禅才明白过来,姜维不得已率兵据守剑阁。

钟会率大军攻打数日,久攻不下,他都准备撤兵时,邓艾却带兵抄小路绕至阴平,刘禅派遣诸葛瞻父子前往抵挡邓艾,由于错失战机,诸葛瞻战败而死。邓艾长驱直入,直达成都,刘禅不战而降,同时敕令姜维投降。后来姜维将钟会策反,谋杀了邓艾,准备用一己之力恢复蜀汉,但被司马昭觉察,计策失败后姜维,钟会被杀。

蜀灭亡之后刘禅被迫来到洛阳,当时曹魏掌权者司马昭,对于刘禅的投降仍然是放心不下,想杀掉刘禅以除后患。外愚内明的刘禅肯定也意识到了司马昭绝不容他。一次司马昭宴请刘禅,他故意让人弹奏蜀汉的歌曲,跳蜀汉的舞蹈,并且向刘禅问道:“公,思念蜀国吗?”刘禅故意说道:“此间乐,不思蜀也”,司马昭听后,立刻放弃杀死刘禅的想法,他觉得愚蠢的刘禅没有反叛的能力,还有刚刚打败蜀国,为了收复人心。

大家怎么看呢,请大家留言发表自己看法,讨论一下,喜欢历史的请关注小编哦!

标签: 司马昭

更多文章

  • 刘禅投降后写下3字,司马昭不敢杀他,群臣不解,司马昭:倒着读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圈圈圈标签:司马昭

    只要看到“刘禅”两个字,诸位脑海中便浮现出“扶不起的阿斗”、“懦夫”等字眼。笔者对此不作过多定论,毕竟蜀汉政权亡在了他的手中。若是在先前还曾战死于社稷,人们的骂声可能还没有那么激烈,但刘禅选择了投降,这……无能,真的是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说他是历史中的“过客”都有点抬举。当然,人们对刘禅的了解,

  • 为何司马攸无缘司马氏的继承人?为什么司马昭传位司马炎?

    历史人物编辑:乔群能标签:司马昭

    导读:这段历史不但是西晋皇室的家事,更深刻影响到了西晋的国祚的长短和华夏文明的变迁。司马炎和司马攸不但都是司马昭的亲儿子,而且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况且从司马攸远比司马炎优秀,最终司马昭选择了嫡长子司马炎没有选择更优秀的司马攸。司马昭选择司马炎除了嫡长子的身份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司马攸已经过继

  • 司马昭的高明之处:司马攸为嫡长子,司马炎继承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芝芝之文艺标签:司马昭

    引语无论后人如何诟病两晋王朝,它都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天下纷争的局面,人们过上了相对稳定的生活。虽然“太康盛世”远无法和“文景之治”或“开元盛世”相媲美,但是它也为历史留下了一段美谈。这么说来,晋武帝司马炎算是个有功勋的皇帝。不过,司马炎得到这个皇位也并非一帆风顺。对于他的父亲司马昭来说,做出如此选

  • 刘禅门口挂上3个字,司马昭:免死,群臣不解,司马昭:倒过来念

    历史人物编辑:刘中华标签:司马昭

    ''(司马昭)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假如你看过《三国演义》,那么面对''谁是三国最出了名的窝囊的人''这个问题时,你一定会毫不犹豫说出''刘禅''这个名字。但刘禅真的那么无用吗?其实还真不是。有个词叫做''大智若愚'',当时蜀汉的败绩已定,那

  • 曹髦唯一翻盘的机会,本来准备动手,却被司马昭识破了!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司马昭

    曹髦(241年11月15日-260年6月2日),字彦士,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王曹霖之子,曹魏第四位皇帝(254年11月1日-260年6月2日)。曹髦自幼聪明好学,才慧早成,正始五年(244年),封为高贵乡公,嘉平六年(254年),大将军司马师废除齐王曹芳后,拥立为帝,年号正元。曹髦文才武略,崇拜少康

  • 刘禅投降后写下3字,司马昭:免死,众人不解,司马昭:倒过来念

    历史人物编辑:姜紫琪标签:司马昭

    而读过史书的人都知道,关于刘禅其人,除了“扶不起的阿斗”这句话耳熟能详外,“乐不思蜀”这个词语也是由刘禅创造出来的。孟达是这么评价刘禅的:“自立阿斗为太子已来,有识之人相为寒心。”而司马昭更是认为“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由此可见,刘禅真的是个贪图安逸又昏庸

  • 司马昭看到刘禅门前3字,杀心全无,众人不解,司马昭反过来读!

    历史人物编辑:紫缘历史阁标签:司马昭

    司马昭看到刘禅门前3字,杀心全无,众人不解,司马昭:反过来读导语:历史上的司马昭可是一个非常狠辣的角色,年纪轻轻就跟随司马懿上阵杀敌,尽管多次被教育,但还是一无所惧。后来司马懿教导他要学会隐忍,他便亲自到乡间种田;司马懿发动政变时,司马昭带着几千死士闯入皇宫逼迫太后下诏;后来成为晋王的他更是亲自策划

  • 为什么司马昭死后,继承司马家族事业的是司马炎不是司马攸?

    历史人物编辑:古藤枯树小桥标签:司马昭

    按照封建社会的继承制度,生子生子,生子不生子。司马懿发动高平陵变后,独揽魏国政权,魏国名存实亡。司马懿死后,长子司马师继位。司马师没有儿子,就收养了弟弟司马昭的次子司马佑为儿子。司马师临终前,出于种种考虑,并没有将皇位传给司马幽,而是传给了司马昭。在此之前,司马懿奠定了司马氏事业的基础。349年高平

  • 司马昭看到刘禅门前的3字,杀心全无,司马昭:反过来读

    历史人物编辑:劲爆文史标签:司马昭

    引言诸葛亮去世后,刘禅放弃了北伐计划,缺少了对外战争后,国家内部逐渐出现问题,刘禅用了诸葛亮推荐的蒋琬、费祎解决问题。虽然是能够缓解问题,但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根本,导致司马昭趁着蜀汉问题发兵攻打了蜀汉。第二年,随着大军兵临城下,刘禅决定投降,蜀汉就这样灭亡了。出于政治考虑,司马昭没有直接杀死投降的刘禅

  • 司马昭灭蜀后,为何没有趁势进攻吴国,从而一统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司马昭

    公元263年8月,魏国权臣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魏军具体进军路线是:西路邓艾主攻沓中屯田的姜维,中路诸葛绪负责切断姜维后路,东路钟会军则主攻汉中诸城。姜维在沓中与邓艾交战后,击败诸葛绪,直奔东路抵挡魏军主力。而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