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曹丕、曹睿这三个人中,司马懿最怕哪个

曹操、曹丕、曹睿这三个人中,司马懿最怕哪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听闻今史 访问量:1785 更新时间:2024/1/19 1:59:51

曹操曹丕曹睿三人,都堪称英明之主,御下有道!无一昏庸无能!那么,这三个人当中,作为推翻曹魏、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他最怕谁呢?

司马懿最怕谁?当然是曹操了!

司马懿最后能够取代曹氏,成为天下之主,是在曹睿执政期间。也只有在曹睿执政时,他才敢动手造反。如果曹操活着,司马懿根本不敢造反。

当曹操活着的时候,司马懿根本就没有造反的心思

司马懿刚刚在曹操帐下听用时,郭嘉向曹操进言,说他鹰视狼顾、颇有野心,必须要多防着点。相面之说,有没有道理?当然有了。

一个人言行、心性、品德,都能够从面相上反映出来。牙尖嘴利的,多是刻薄之相;心狠手辣的,多凶横之相;阴险狠毒的,多狡诈之相。

野心就像春天里的草,勃勃生长,根本无法掩盖,以郭嘉的眼光,看出司马懿的野心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以曹操对郭嘉的信任,他肯定相信郭嘉的判断,但他为什么没有杀掉司马懿以绝后患呢?

首先,司马懿小心慎微,如履薄冰,根本不敢有什么异动;其次,司马懿是个很有才干的人,在许多事情上都办得非常出色,是个有用之才。

更重要的是:曹操是个雄才大略、腹有机谋的雄主,他有着强烈的自信,更有着超人的权谋和手腕,司马懿那点野心,根本不被他放在眼里。

这个时候的司马懿,根本不可能造反,也没有想过造反,他怕曹操怕得要死!只要曹操一动杀心,除掉他就跟捏死个蚂蚁一样。

曹丕时代,司马懿没法造反

曹操死后,司马懿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道路:我司马,能否取而代之?

很难说这个念头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但是很显然,曹操死了,笼罩在司马懿头顶最大的阴影消失了,对他威胁最大、能够把他吃得死死的人消失了,有这种想法很正常。

甚至,曹操手下的谋士武将,有这种想法的不止司马懿一个人。为什么?因为曹操并未称帝。

曹操不敢称帝,天下人心里的共主,还是汉家宗室。这种观念和“惯性”,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改变的。后来曹丕称帝,很多人心里难免有想法:你曹氏这不是篡位嘛,你可以,凭什么老子不行?

但是,最终敢于把这种想法付诸于实施的,只有司马懿一个人。但是曹丕当皇帝时,司马懿仍然没有机会。

首先,曹丕能够在曹操众多的儿子中脱颖而出称帝,司马懿是出了大力气的。此后为了抵御以诸葛亮这个天纵英才率兵伐魏,司马懿一直尽心尽力。

如果没有司马懿,曹丕这个皇帝能否坐安稳很难说。

此时,曹氏仍然势大,许多跟随曹操的老将心向曹魏,曹丕更是对司马懿抱有戒心,在安排人事和军权上也对司马懿防范有加。

更重要的是因为诸葛亮的存在。如果此时司马懿造反,就算成功了,魏国内部必然大乱,如何能够抵挡蜀国的攻势?

从感情上讲,曹丕是司马懿“一手带出来的”,他对曹丕还是有感情在的。

司马懿最终造反,何尝不是“逼上梁山”

曹丕死后,曹睿即位。曹睿是个非常出色的皇帝,聪慧过人,手腕老辣,政治权谋更是厉害。但这些对于司马懿来讲,没有任何意义。

一个经历过曹操时代的“老油条“,对于这些权谋手腕,早已经见怪不怪、如履平地。再睿智英明的曹睿,与曹操也差着好几个段位。

如何保命、如何装傻,司马懿早已经玩得炉火纯青。如果曹睿知道司马懿心里在想什么,他一定会把司马懿碎尸万段。可惜,曹睿根本不是司马懿的对手。

此时的司马懿,是辅政大臣、托孤重臣,然而,曹睿始终对司马懿怀有深厚的戒心,谁也说不准他什么时候会对司马懿动手。

嘉平元年正月,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司马懿终于露出了獠牙……司马天下的揭开了序幕!

结论:司马懿一生,只惧曹操一人而已。曹操既逝,世上再无人可制他,可怜曹氏数代积累,尽归司马家。

至于说什么司马懿怕曹丕、怕曹睿,不如说是司马懿让他们觉得自己怕他们!

司马懿的军事才华、政治手腕、隐忍不发,都堪称一流,但是司马懿最终能够”夺取天下“,除了这些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命实在是太长了。

司马懿,生生熬死了曹氏四代,把那些和他同时代、同段位的“小伙伴”全部熬死!最后施施然地摘下了桃子。

所有的权谋手腕、阴谋算计,都比不上活得长。只要活得时间足够长,足以称霸天下!

多说一句:司马懿,还是老版的《三国演义》更为传神!

标签: 曹睿

更多文章

  • 曹睿与母亲郭氏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为何会赐死母亲呢?

    历史人物编辑:美食新技能标签:曹睿

    有传言说是曹叡赐死了母亲郭皇后,因为曹叡的生母甄洛就是被郭皇后逼死的,所以曹叡为了替生母报仇,就杀了郭氏。当时曹操攻进邺城,见到貌美的甄洛,于是就被曹操的儿子曹丕纳入侍妾,刚开始曹丕很是宠爱她,二人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就是曹叡,也就是后来的魏明帝。后来曹丕遇见了郭氏,她姿色艳丽,且很有谋略,经常向曹丕

  • 曹睿临终之际,遗命由大臣辅政,为何不用太后监国?

    历史人物编辑:我爱分享美食标签:曹睿

    因为在汉朝的时候,就是因为外戚的势力太过强大。到了东汉末年,汉桓帝刘志是一个很聪明的皇帝,凭借着自己的手段好不容易才夺回了主权。所以,到了曹魏时期,大家都担心外戚专权的故事会再一次上演。大家都开始防着外戚,所以就不愿意让太后来监国。都担心万一真的让太后监过了,到了后期太后不愿意放权了,那外戚的势力又

  • 司马懿为什么害怕曹睿?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说文史标签:曹睿

    司马懿字仲达,在历史上,司马懿是一个非常善于伪装与隐忍的政治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装病甚至自残。其人胸怀异志抱负,曹操生前就对他很不信任,并对其有过评价: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甚至于把对司马懿的这种防范意志传给下一代,以示警戒。那么让人奇怪的是,战功赫赫、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为什么不敢在魏明

  • 曹睿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说曹叡是优缺点各一半?

    历史人物编辑:高迪标签:曹睿

    历史上对曹睿的评价确实很高,我们来看看几个人对曹睿的评价。东吴陆逊这样评价曹叡:“选用忠良,宽刑罚,布恩惠,薄赋省役,以悦民心,其患更深於操时”,能够给东吴大都督陆逊留下如此印象,可见魏明帝曹叡在当时是个非常厉害人物!虽然曹叡前期颇有建树,但是因为他后期骄奢淫欲,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光辉的一面,所以曹叡

  • 曹丕一直不待见曹睿,原来和曹睿的身世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老蔡搞笑集标签:曹睿

    曹丕的儿子多数早夭,活着的年纪也小,只有曹睿各方面都是最适合的,但曹丕到了弥留之际才肯立储,甚至一度想立旧妾之子为嗣,这到底是出于什么考量?陈寿在同一本史书上对年龄的记载却有两种说法,最大的可能就是曹家官方造假希望消除民间的怀疑,但这样做确有些欲盖弥彰之嫌。按《明帝纪》“(景初)三年春正月丁亥...

  • 曹丕皇后郭夫人怎么死?难道真是被养子曹睿所逼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曹睿

    青龙三年(235)三月,郭太后终于被自己的养子曹睿所逼,自尽身亡。时年51岁。据说,甄洛当初被丈夫赐毒酒自尽之前,曾经将曹睿托付给李夫人照顾。郭太后死后,李夫人告诉曹睿说,甄洛因为被谗言陷害,所以曹丕对她恩断义绝,非但没有为她依礼大殓,反而将她披发覆面、以糠塞口下葬。曹睿听了李夫人这么一说,更是又伤

  • 曹真损失几十万兵马,为什么曹睿还是相信他?

    历史人物编辑:动漫老K标签:曹睿

    在演义里,曹真还要起到继续烘托诸葛亮英明神武的作用,所以曹叡不能放弃他;在历史中,曹真和诸葛亮也算是互有胜负,没有“损失很多兵马”。三国演义中的曹魏大都督曹真,可以说是整部书“百无一用”和“废物点心”的代名词。他作为诸葛亮北伐时期的魏国主帅,屡屡中诸葛亮的计策,甚至明知是陷阱还往里钻,损失了几十万的

  • 司马懿留下遗书,司马昭省去两个字,就此翻身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郝杰标签:司马昭

    公元251年8月,73岁的司马懿因病去世,他的遗言几乎和曹操走了同样的路子,在《三国志》中记载如下:“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傅,人臣之位极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恐惧。吾死之后,汝二人善理国政,辅帝平九州,慎之!慎之!”司马懿这话明显是说给曹操、曹丕、曹睿,也是说给自己的一生敌手诸葛亮的,兄弟活了73

  • 历史典故-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

    历史人物编辑:厨子宁哥哥标签:司马昭

    典出《汉晋春秋》。魏帝曹髦在位时,大将军司马昭专权,图谋夺取帝位。魏帝曹髦以“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形容其野心。后人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比喻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司马昭【延 伸】三国时代魏国末年,魏王朝大权逐渐旁落。战功卓著的司马懿与魏宗室为了权势明争暗斗。魏嘉平元年(公元249年)

  • 为什么司马昭不敢称帝?因为司马懿临死前是这样说的

    历史人物编辑:花开一世倾情一生标签:司马昭

    声明:本文所有史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一书,作者保证史料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魏蜀吴打了60余年,耗死了两代人,但是最终获利的,并不是刘备,曹操,孙权三家,而是一直在魏国,身为臣子的司马家族,即便是老奸巨猾的曹操,也没有看出司马家族的野心,这一切都因为,司马懿在位的时候,实在是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