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曹丕、曹睿三人,都堪称英明之主,御下有道!无一昏庸无能!那么,这三个人当中,作为推翻曹魏、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他最怕谁呢?
司马懿最怕谁?当然是曹操了!
司马懿最后能够取代曹氏,成为天下之主,是在曹睿执政期间。也只有在曹睿执政时,他才敢动手造反。如果曹操活着,司马懿根本不敢造反。
当曹操活着的时候,司马懿根本就没有造反的心思
司马懿刚刚在曹操帐下听用时,郭嘉向曹操进言,说他鹰视狼顾、颇有野心,必须要多防着点。相面之说,有没有道理?当然有了。
一个人言行、心性、品德,都能够从面相上反映出来。牙尖嘴利的,多是刻薄之相;心狠手辣的,多凶横之相;阴险狠毒的,多狡诈之相。
野心就像春天里的草,勃勃生长,根本无法掩盖,以郭嘉的眼光,看出司马懿的野心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以曹操对郭嘉的信任,他肯定相信郭嘉的判断,但他为什么没有杀掉司马懿以绝后患呢?
首先,司马懿小心慎微,如履薄冰,根本不敢有什么异动;其次,司马懿是个很有才干的人,在许多事情上都办得非常出色,是个有用之才。
更重要的是:曹操是个雄才大略、腹有机谋的雄主,他有着强烈的自信,更有着超人的权谋和手腕,司马懿那点野心,根本不被他放在眼里。
这个时候的司马懿,根本不可能造反,也没有想过造反,他怕曹操怕得要死!只要曹操一动杀心,除掉他就跟捏死个蚂蚁一样。
曹丕时代,司马懿没法造反
曹操死后,司马懿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道路:我司马,能否取而代之?
很难说这个念头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但是很显然,曹操死了,笼罩在司马懿头顶最大的阴影消失了,对他威胁最大、能够把他吃得死死的人消失了,有这种想法很正常。
甚至,曹操手下的谋士武将,有这种想法的不止司马懿一个人。为什么?因为曹操并未称帝。
曹操不敢称帝,天下人心里的共主,还是汉家宗室。这种观念和“惯性”,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改变的。后来曹丕称帝,很多人心里难免有想法:你曹氏这不是篡位嘛,你可以,凭什么老子不行?
但是,最终敢于把这种想法付诸于实施的,只有司马懿一个人。但是曹丕当皇帝时,司马懿仍然没有机会。
首先,曹丕能够在曹操众多的儿子中脱颖而出称帝,司马懿是出了大力气的。此后为了抵御以诸葛亮这个天纵英才率兵伐魏,司马懿一直尽心尽力。
如果没有司马懿,曹丕这个皇帝能否坐安稳很难说。
此时,曹氏仍然势大,许多跟随曹操的老将心向曹魏,曹丕更是对司马懿抱有戒心,在安排人事和军权上也对司马懿防范有加。
更重要的是因为诸葛亮的存在。如果此时司马懿造反,就算成功了,魏国内部必然大乱,如何能够抵挡蜀国的攻势?
从感情上讲,曹丕是司马懿“一手带出来的”,他对曹丕还是有感情在的。
司马懿最终造反,何尝不是“逼上梁山”
曹丕死后,曹睿即位。曹睿是个非常出色的皇帝,聪慧过人,手腕老辣,政治权谋更是厉害。但这些对于司马懿来讲,没有任何意义。
一个经历过曹操时代的“老油条“,对于这些权谋手腕,早已经见怪不怪、如履平地。再睿智英明的曹睿,与曹操也差着好几个段位。
如何保命、如何装傻,司马懿早已经玩得炉火纯青。如果曹睿知道司马懿心里在想什么,他一定会把司马懿碎尸万段。可惜,曹睿根本不是司马懿的对手。
此时的司马懿,是辅政大臣、托孤重臣,然而,曹睿始终对司马懿怀有深厚的戒心,谁也说不准他什么时候会对司马懿动手。
嘉平元年正月,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司马懿终于露出了獠牙……司马天下的揭开了序幕!
结论:司马懿一生,只惧曹操一人而已。曹操既逝,世上再无人可制他,可怜曹氏数代积累,尽归司马家。
至于说什么司马懿怕曹丕、怕曹睿,不如说是司马懿让他们觉得自己怕他们!
司马懿的军事才华、政治手腕、隐忍不发,都堪称一流,但是司马懿最终能够”夺取天下“,除了这些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命实在是太长了。
司马懿,生生熬死了曹氏四代,把那些和他同时代、同段位的“小伙伴”全部熬死!最后施施然地摘下了桃子。
所有的权谋手腕、阴谋算计,都比不上活得长。只要活得时间足够长,足以称霸天下!
多说一句:司马懿,还是老版的《三国演义》更为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