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封建社会的继承制度,生子生子,生子不生子。司马懿发动高平陵变后,独揽魏国政权,魏国名存实亡。司马懿死后,长子司马师继位。司马师没有儿子,就收养了弟弟司马昭的次子司马佑为儿子。司马师临终前,出于种种考虑,并没有将皇位传给司马幽,而是传给了司马昭。
在此之前,司马懿奠定了司马氏事业的基础。349年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氏,坐上曹氏皇位,奠定了司马王朝的基础。至于司马师,高平岭之变时,镇压京城,稳固后方。司马懿死后,接过了曹魏的兵权,先后打败了诸葛恪、夏侯玄、文钦。可以说司马懿奠定了司马家的江山,而奠基的正是司马师。
司马昭的长子司马炎,次子司马幽。司马师只有女儿,没有儿子,所以当时的司马师想找个儿子,而司马幽就是一个符合条件的人。据《晋书》的记载,司马幽为人清廉,亲近人才,乐于行善,同时又喜读经书。会写文章,尤其是司马幽所写的书信,成为当时的楷模文章,比小时候的司马炎强一百倍。
司马幽没能继承司马家的产业,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直接原因是司马师仓促去世,留下了年轻的司马幽。其根本原因在于司马昭对司马攸口头上说不出口,在立子的关键时刻选择了司马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