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禅门口挂上3个字,司马昭:免死,群臣不解,司马昭:倒过来念

刘禅门口挂上3个字,司马昭:免死,群臣不解,司马昭:倒过来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中华 访问量:422 更新时间:2024/2/15 11:38:23

''(司马昭)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假如你看过《三国演义》,那么面对''谁是三国最出了名的窝囊的人''这个问题时,你一定会毫不犹豫说出''刘禅''这个名字。但刘禅真的那么无用吗?其实还真不是。有个词叫做''大智若愚'',当时蜀汉的败绩已定,那么刘禅被俘虏后再跟司马昭对着干,岂不是以卵击石?

蜀汉为什么必败,首先得从蜀汉格局说起。公元223年4月,刘备去世,刘禅继承帝位。别看刘禅当了皇帝,可他这皇位还真坐不太稳。

首先刘禅可以说根本没有得到过刘备的善待,刘备这人向来秉承着''兄弟如手足,妻妾如衣服''的理念,儿子当初同样是说丢就丢,因此可以说刘禅打小就没被培养什么帝王之道。有人估计要说,诸葛亮不是他的老师?

问题在于这,诸葛亮擅长的是为臣之道,而非为帝之道。

没接受过良好的帝王教育就算了,别的老爹去世都是想办法给自己的孩子找助力,刘备倒好,反而给自己的儿子找麻烦,一纸''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直接给刘禅的权利架空了,怎么治国,怎么打仗,全按诸葛亮的意思来。

还有很致命的一点,蜀汉此时人才可是青黄不接。看曹魏那边,有一整个智囊团,甭管死了多少个,但是''王佐之才''荀彧、''鬼才''郭嘉、''毒士''贾诩,哪个不是大名鼎鼎?武将方面同样出色,光一个司马懿就足以秒杀一切。

蜀汉呢?还真没啥人才了。张飞死了,关羽死了,马超死了,赵云没几年也死了,最后还得诸葛亮带兵打仗,结果五次北伐全部失败,直接拖垮了蜀汉。说老实话,这个锅甩不到刘禅头上吧?

既然败局已定,刘禅当时不投降还能干什么呢?带着成都百姓一起去死吗?所以说刘禅投降不过是顺势而为,当然有那种宁死不屈之人,值得大家敬佩,可说老实话,蜀汉值得刘禅以身殉国吗?我觉得不值得。

公元363年,蜀汉灭亡,被封为安乐县公的刘禅移居洛阳,被严密看管起来,这个时候他可以说是如履薄冰,稍行踏错就会引来杀身之祸。这也是为何他在司马昭提问时回答乐不思蜀的原因。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们都听过,他要是敢在司马昭面前表达出自己怀念蜀国的念头,不是直接凉了吗?不仅面对司马昭的回答时小心翼翼,他还在自己居住的门口挂了块牌匾,上面写着''中山寨''3个大字。司马昭看到这3个字后哈哈大笑,从此后再也懒得管刘禅,让他自生自灭去了。

有人不明白为何司马昭就此对刘禅放心了,司马昭喊那人把''中山寨''倒过来念就懂了。倒过来是啥?是''在山中'',刘禅都直接表示自己无心政事想要归隐山林了,司马昭何必还死抓着他不放呢?

不论是''乐不思蜀''还是''山中寨'',能随机应对保全自己,就足以看出刘禅的机智,所以不要再用痴傻来形容他了,有的时候傻只是一种无奈的掩饰罢了。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司马昭

更多文章

  • 曹髦唯一翻盘的机会,本来准备动手,却被司马昭识破了!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司马昭

    曹髦(241年11月15日-260年6月2日),字彦士,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王曹霖之子,曹魏第四位皇帝(254年11月1日-260年6月2日)。曹髦自幼聪明好学,才慧早成,正始五年(244年),封为高贵乡公,嘉平六年(254年),大将军司马师废除齐王曹芳后,拥立为帝,年号正元。曹髦文才武略,崇拜少康

  • 刘禅投降后写下3字,司马昭:免死,众人不解,司马昭:倒过来念

    历史人物编辑:姜紫琪标签:司马昭

    而读过史书的人都知道,关于刘禅其人,除了“扶不起的阿斗”这句话耳熟能详外,“乐不思蜀”这个词语也是由刘禅创造出来的。孟达是这么评价刘禅的:“自立阿斗为太子已来,有识之人相为寒心。”而司马昭更是认为“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由此可见,刘禅真的是个贪图安逸又昏庸

  • 司马昭看到刘禅门前3字,杀心全无,众人不解,司马昭反过来读!

    历史人物编辑:紫缘历史阁标签:司马昭

    司马昭看到刘禅门前3字,杀心全无,众人不解,司马昭:反过来读导语:历史上的司马昭可是一个非常狠辣的角色,年纪轻轻就跟随司马懿上阵杀敌,尽管多次被教育,但还是一无所惧。后来司马懿教导他要学会隐忍,他便亲自到乡间种田;司马懿发动政变时,司马昭带着几千死士闯入皇宫逼迫太后下诏;后来成为晋王的他更是亲自策划

  • 为什么司马昭死后,继承司马家族事业的是司马炎不是司马攸?

    历史人物编辑:古藤枯树小桥标签:司马昭

    按照封建社会的继承制度,生子生子,生子不生子。司马懿发动高平陵变后,独揽魏国政权,魏国名存实亡。司马懿死后,长子司马师继位。司马师没有儿子,就收养了弟弟司马昭的次子司马佑为儿子。司马师临终前,出于种种考虑,并没有将皇位传给司马幽,而是传给了司马昭。在此之前,司马懿奠定了司马氏事业的基础。349年高平

  • 司马昭看到刘禅门前的3字,杀心全无,司马昭:反过来读

    历史人物编辑:劲爆文史标签:司马昭

    引言诸葛亮去世后,刘禅放弃了北伐计划,缺少了对外战争后,国家内部逐渐出现问题,刘禅用了诸葛亮推荐的蒋琬、费祎解决问题。虽然是能够缓解问题,但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根本,导致司马昭趁着蜀汉问题发兵攻打了蜀汉。第二年,随着大军兵临城下,刘禅决定投降,蜀汉就这样灭亡了。出于政治考虑,司马昭没有直接杀死投降的刘禅

  • 司马昭灭蜀后,为何没有趁势进攻吴国,从而一统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司马昭

    公元263年8月,魏国权臣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魏军具体进军路线是:西路邓艾主攻沓中屯田的姜维,中路诸葛绪负责切断姜维后路,东路钟会军则主攻汉中诸城。姜维在沓中与邓艾交战后,击败诸葛绪,直奔东路抵挡魏军主力。而钟会

  • 晋武帝司马炎为何要毒死自己的父亲司马昭?

    历史人物编辑:煮酒杂谈标签:司马昭

    三国司马懿家族,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奇葩的家族,特别是从司马炎之后,更加的奇葩。这个家族,为了权力,可以自相残杀到人神共愤的地步,也给华夏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让汉人一度成了濒危族群。由此,也可以大概猜测出,司马炎为什么要毒杀司马炎了吧。我们来看一下司马懿家族的人,都干了些什么事就明白了,这也是司马懿家族

  • 司马昭的巅峰之战:击败诸葛诞,歼灭20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司马昭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通过这场兵变,司马懿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篡夺了曹魏的大权。在司马懿病逝后,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担任大将军等重要官职。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氏在曹魏内部遇到了不小的反抗,其中以淮南三叛最为激烈。淮南三叛分别为王凌之叛、毌丘俭文钦之叛以及诸葛诞之叛。而就笔

  • 都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司马昭到底有多嚣张?

    历史人物编辑:蔺汉涛标签:司马昭

    其实从某个角度去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说法是有误的,应该把司马昭中的昭去掉,改成“司马之心,路人皆知”,只有这样才符合当时司马一族专揽曹魏政权的境况,而司马昭只不过是曹髦树立给天下人看的专权的司马一家的代表。当年曹爽专权,司马懿借曹芳去高平陵扫墓的机会发动政变,从而使得司马一家替代曹爽成

  • 嵇康:迎娶曹操曾孙女,最终却被司马昭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司马昭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修武县)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其中,就笔者今天要说的嵇康,作为竹林七贤之一,在早年迎娶了曹操曾孙女为妻。但是,他最终却被司马昭处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