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昭看到刘禅门前3字,杀心全无,众人不解,司马昭反过来读!

司马昭看到刘禅门前3字,杀心全无,众人不解,司马昭反过来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紫缘历史阁 访问量:2897 更新时间:2024/5/5 7:22:05

司马昭看到刘禅门前3字,杀心全无,众人不解,司马昭:反过来读

导语:历史上的司马昭可是一个非常狠辣的角色,年纪轻轻就跟随司马懿上阵杀敌,尽管多次被教育,但还是一无所惧。后来司马懿教导他要学会隐忍,他便亲自到乡间种田;司马懿发动政变时,司马昭带着几千死士闯入皇宫逼迫太后下诏;后来成为晋王的他更是亲自策划了灭蜀战役,成功吞并了蜀国并把刘禅等一干大臣迁往洛阳实行控制。当时连曹魏皇族都对他无可奈何,天下流传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说法。刚开始到洛阳的刘禅一行人也是胆战心惊,生怕司马昭加害他们。但后来随着刘禅在门口写的几个字,司马昭看见后杀心全无,为何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事情还得从蜀国被灭时说起,当时司马昭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策划两路大军攻蜀,钟会作为主帅领兵十万从汉中发动攻击,钟会单领一支5000人的精兵作为奇袭部队,翻山越岭直取成都。这个计划果然奏效,蜀军在钟会强大的攻势下节节败退,钟会轻而易举的就打到了绵竹关,离成都只有一百里的距离。此时刘禅赶紧调所有部队支援前线,自己在成都思考对策。

但这时邓艾大军神兵天将到成都城下,并派人放话给刘禅,假如不献城投降,等到成都城破当天就屠城。刘禅思考许久,在权衡利弊之下已经知道无力回天,于是让人绑着自己,拉着灵车出城投降,蜀汉正式灭亡。当司马昭得到消息后命令刘禅携带所有皇室和高官的家眷前往洛阳,名义上是享福,实际上是控制并杀害。人为刀俎的蜀汉无可奈何,只能听命安排。

因为行军路途遥远,途中死了不少人,好不容易到了洛阳,司马昭还没给一行人接风洗尘,就先摆出了鸿门宴。在宴会上他故意让人弹奏表演蜀地的歌曲和舞蹈,目的就是要试探谁有想法。果然席间有几个人悄然泪下,事后司马昭找了个借口就把他们处死,而刘禅假装乐不思蜀后得以留下一条性命。

但多疑的司马昭不会就这么放过刘禅,一连多次试探,但刘禅都很巧妙的躲过。有一次刘禅在自己的大门上写了几个字,有人报给司马昭之后他终于放心了,从此不对蜀汉官员下手。他的臣下不明原因,司马昭淡淡的说了句,那几个字你反过来念就知道了。原来刘禅在门上写着“中山寨”几个字,反过来念就是在山中,表明刘禅一行人与世隔绝,接受事实的态度。官员知道后真心佩服司马昭手段高明!

结语:演义上写着刘禅是一个昏聩懦弱的君主,其实不尽然。他接手的蜀汉已经是一个千疮百孔的政权,不论谁来都翻不了盘,他只能一辈子给这个政权打补丁。可以看下他在位多年,蜀汉并没有发生叛乱,反观魏国吴国都发生了非常多的叛乱。再者,亡国之君的下场都很凄惨,但刘禅却可以在洛阳善终。就这样的操作你认为他蠢?其实他只是生错了时代,坐错了位置。

标签: 司马昭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司马昭死后,继承司马家族事业的是司马炎不是司马攸?

    历史人物编辑:古藤枯树小桥标签:司马昭

    按照封建社会的继承制度,生子生子,生子不生子。司马懿发动高平陵变后,独揽魏国政权,魏国名存实亡。司马懿死后,长子司马师继位。司马师没有儿子,就收养了弟弟司马昭的次子司马佑为儿子。司马师临终前,出于种种考虑,并没有将皇位传给司马幽,而是传给了司马昭。在此之前,司马懿奠定了司马氏事业的基础。349年高平

  • 司马昭看到刘禅门前的3字,杀心全无,司马昭:反过来读

    历史人物编辑:劲爆文史标签:司马昭

    引言诸葛亮去世后,刘禅放弃了北伐计划,缺少了对外战争后,国家内部逐渐出现问题,刘禅用了诸葛亮推荐的蒋琬、费祎解决问题。虽然是能够缓解问题,但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根本,导致司马昭趁着蜀汉问题发兵攻打了蜀汉。第二年,随着大军兵临城下,刘禅决定投降,蜀汉就这样灭亡了。出于政治考虑,司马昭没有直接杀死投降的刘禅

  • 司马昭灭蜀后,为何没有趁势进攻吴国,从而一统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司马昭

    公元263年8月,魏国权臣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魏军具体进军路线是:西路邓艾主攻沓中屯田的姜维,中路诸葛绪负责切断姜维后路,东路钟会军则主攻汉中诸城。姜维在沓中与邓艾交战后,击败诸葛绪,直奔东路抵挡魏军主力。而钟会

  • 晋武帝司马炎为何要毒死自己的父亲司马昭?

    历史人物编辑:煮酒杂谈标签:司马昭

    三国司马懿家族,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奇葩的家族,特别是从司马炎之后,更加的奇葩。这个家族,为了权力,可以自相残杀到人神共愤的地步,也给华夏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让汉人一度成了濒危族群。由此,也可以大概猜测出,司马炎为什么要毒杀司马炎了吧。我们来看一下司马懿家族的人,都干了些什么事就明白了,这也是司马懿家族

  • 司马昭的巅峰之战:击败诸葛诞,歼灭20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司马昭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通过这场兵变,司马懿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篡夺了曹魏的大权。在司马懿病逝后,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担任大将军等重要官职。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氏在曹魏内部遇到了不小的反抗,其中以淮南三叛最为激烈。淮南三叛分别为王凌之叛、毌丘俭文钦之叛以及诸葛诞之叛。而就笔

  • 都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司马昭到底有多嚣张?

    历史人物编辑:蔺汉涛标签:司马昭

    其实从某个角度去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说法是有误的,应该把司马昭中的昭去掉,改成“司马之心,路人皆知”,只有这样才符合当时司马一族专揽曹魏政权的境况,而司马昭只不过是曹髦树立给天下人看的专权的司马一家的代表。当年曹爽专权,司马懿借曹芳去高平陵扫墓的机会发动政变,从而使得司马一家替代曹爽成

  • 嵇康:迎娶曹操曾孙女,最终却被司马昭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司马昭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修武县)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其中,就笔者今天要说的嵇康,作为竹林七贤之一,在早年迎娶了曹操曾孙女为妻。但是,他最终却被司马昭处死。一

  • 司马昭为何放过刘禅?不仅是因为“乐不思蜀”,还因为他老实?

    历史人物编辑:大吉大吃标签:司马昭

    文/涛声依旧司马昭为何放过刘禅?不仅是因为“乐不思蜀”,还因为他老实?在三国的整个历史当中,人们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魏蜀吴这三个字了,这三个字代表着三个势力,凡是熟读三国演义或者是正史的人们都知道在这些势力当中,有哪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任务,人们经常也为那个人物最强而争论不休。不过要说哪个势力最强,很多人都

  • 刘禅当年如果告诉司马昭思念故国,司马昭会杀他吗?

    历史人物编辑:太白史观标签:司马昭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攻伐蜀汉,最终在姜维和钟会相持于剑阁的时候,邓艾偷渡阴平,袭取成都,诸葛瞻兵败自杀,刘禅投降,蜀汉正式灭亡。后刘禅被迁往洛阳,受封安乐公,刘禅带领蜀中官员前往府上拜谢司马昭,在宴会上司马昭先后安排了魏舞和蜀舞以供助兴,在一群佳丽女子跳蜀舞的时候,刘

  • 刘禅投降后写下3字,司马昭:免死,群臣疑惑不解,昭:倒过来读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司马昭

    古今最受争议的皇帝是刘禅,大智若愚与天生愚钝有个词语都加诸于身,现如今,我们只能透过历史的种种细节去揣测刘禅是真傻还是假傻,但一切只能成为揣测,无法下个准确的定义,因为有关他的史料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而《三国演义》带有虚构成分,对于一个人的真实性格未必能反应全面。刘禅并非嫡出,他的母亲是刘备的妾,但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