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读过史书的人都知道,关于刘禅其人,除了“扶不起的阿斗”这句话耳熟能详外,“乐不思蜀”这个词语也是由刘禅创造出来的。孟达是这么评价刘禅的:“自立阿斗为太子已来,有识之人相为寒心。”而司马昭更是认为“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由此可见,刘禅真的是个贪图安逸又昏庸无能的人。但是是真的如此吗?刘禅写三个字,司马昭看后杀意全无,众人不解,司马昭:反过来读。
其实在刘禅投降魏国的时候,虽然魏国当时表面上还是曹氏的江山,其实实际的大权全部掌握在司马昭的手里。司马昭对于刘禅的投降一直是非常防备的,所以就多次问他是否还会思念故国,但是刘禅回答:此间乐,不思蜀。猜疑心很重的司马昭并没有相信佛系的刘禅的话,所以还是想要杀了刘禅的。
但是生性多疑的司马昭会因为刘禅的这句话就放过刘禅吗?他并没有,还是叫人死死地监控他,一旦找到机会就准备杀死他。刘禅心里知道司马昭肯定还会针对他,于是他回到家中,又在司马昭给他赐予的洛阳府邸上挂了一张牌匾,上书三个大字:中山寨。监视他的人马上把这件事汇报给了司马昭。
司马昭听了之后道:“可以不用监控他了,他的死罪也可以免除了。”手下人都不理解,问:“为什么?”司马昭告诉他们,你们把这三个字倒过来念就明白了。原来“中三寨”三个字倒过来念就是“在山中”,说明刘禅已经完全没有了争雄天下的雄心壮志,他只想隐居山中,度过残年。因此司马昭觉得他已经对自己没有威胁了,可以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