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禅投降后写下3字,司马昭:免死,众人不解,司马昭:倒过来念

刘禅投降后写下3字,司马昭:免死,众人不解,司马昭:倒过来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姜紫琪 访问量:3153 更新时间:2024/1/16 19:53:07

而读过史书的人都知道,关于刘禅其人,除了“扶不起的阿斗”这句话耳熟能详外,“乐不思蜀”这个词语也是由刘禅创造出来的。孟达是这么评价刘禅的:“自立阿斗为太子已来,有识之人相为寒心。”而司马昭更是认为“人之无情,乃可至於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由此可见,刘禅真的是个贪图安逸又昏庸无能的人。但是是真的如此吗?刘禅写三个字,司马昭看后杀意全无,众人不解,司马昭:反过来读。

其实在刘禅投降魏国的时候,虽然魏国当时表面上还是曹氏的江山,其实实际的大权全部掌握在司马昭的手里。司马昭对于刘禅的投降一直是非常防备的,所以就多次问他是否还会思念故国,但是刘禅回答:此间乐,不思蜀。猜疑心很重的司马昭并没有相信佛系的刘禅的话,所以还是想要杀了刘禅的。

但是生性多疑的司马昭会因为刘禅的这句话就放过刘禅吗?他并没有,还是叫人死死地监控他,一旦找到机会就准备杀死他。刘禅心里知道司马昭肯定还会针对他,于是他回到家中,又在司马昭给他赐予的洛阳府邸上挂了一张牌匾,上书三个大字:中山寨。监视他的人马上把这件事汇报给了司马昭。

司马昭听了之后道:“可以不用监控他了,他的死罪也可以免除了。”手下人都不理解,问:“为什么?”司马昭告诉他们,你们把这三个字倒过来念就明白了。原来“中三寨”三个字倒过来念就是“在山中”,说明刘禅已经完全没有了争雄天下的雄心壮志,他只想隐居山中,度过残年。因此司马昭觉得他已经对自己没有威胁了,可以免死。

标签: 司马昭

更多文章

  • 司马昭看到刘禅门前3字,杀心全无,众人不解,司马昭反过来读!

    历史人物编辑:紫缘历史阁标签:司马昭

    司马昭看到刘禅门前3字,杀心全无,众人不解,司马昭:反过来读导语:历史上的司马昭可是一个非常狠辣的角色,年纪轻轻就跟随司马懿上阵杀敌,尽管多次被教育,但还是一无所惧。后来司马懿教导他要学会隐忍,他便亲自到乡间种田;司马懿发动政变时,司马昭带着几千死士闯入皇宫逼迫太后下诏;后来成为晋王的他更是亲自策划

  • 为什么司马昭死后,继承司马家族事业的是司马炎不是司马攸?

    历史人物编辑:古藤枯树小桥标签:司马昭

    按照封建社会的继承制度,生子生子,生子不生子。司马懿发动高平陵变后,独揽魏国政权,魏国名存实亡。司马懿死后,长子司马师继位。司马师没有儿子,就收养了弟弟司马昭的次子司马佑为儿子。司马师临终前,出于种种考虑,并没有将皇位传给司马幽,而是传给了司马昭。在此之前,司马懿奠定了司马氏事业的基础。349年高平

  • 司马昭看到刘禅门前的3字,杀心全无,司马昭:反过来读

    历史人物编辑:劲爆文史标签:司马昭

    引言诸葛亮去世后,刘禅放弃了北伐计划,缺少了对外战争后,国家内部逐渐出现问题,刘禅用了诸葛亮推荐的蒋琬、费祎解决问题。虽然是能够缓解问题,但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根本,导致司马昭趁着蜀汉问题发兵攻打了蜀汉。第二年,随着大军兵临城下,刘禅决定投降,蜀汉就这样灭亡了。出于政治考虑,司马昭没有直接杀死投降的刘禅

  • 司马昭灭蜀后,为何没有趁势进攻吴国,从而一统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司马昭

    公元263年8月,魏国权臣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魏军具体进军路线是:西路邓艾主攻沓中屯田的姜维,中路诸葛绪负责切断姜维后路,东路钟会军则主攻汉中诸城。姜维在沓中与邓艾交战后,击败诸葛绪,直奔东路抵挡魏军主力。而钟会

  • 晋武帝司马炎为何要毒死自己的父亲司马昭?

    历史人物编辑:煮酒杂谈标签:司马昭

    三国司马懿家族,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奇葩的家族,特别是从司马炎之后,更加的奇葩。这个家族,为了权力,可以自相残杀到人神共愤的地步,也给华夏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让汉人一度成了濒危族群。由此,也可以大概猜测出,司马炎为什么要毒杀司马炎了吧。我们来看一下司马懿家族的人,都干了些什么事就明白了,这也是司马懿家族

  • 司马昭的巅峰之战:击败诸葛诞,歼灭20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司马昭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通过这场兵变,司马懿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篡夺了曹魏的大权。在司马懿病逝后,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担任大将军等重要官职。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氏在曹魏内部遇到了不小的反抗,其中以淮南三叛最为激烈。淮南三叛分别为王凌之叛、毌丘俭文钦之叛以及诸葛诞之叛。而就笔

  • 都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司马昭到底有多嚣张?

    历史人物编辑:蔺汉涛标签:司马昭

    其实从某个角度去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话说法是有误的,应该把司马昭中的昭去掉,改成“司马之心,路人皆知”,只有这样才符合当时司马一族专揽曹魏政权的境况,而司马昭只不过是曹髦树立给天下人看的专权的司马一家的代表。当年曹爽专权,司马懿借曹芳去高平陵扫墓的机会发动政变,从而使得司马一家替代曹爽成

  • 嵇康:迎娶曹操曾孙女,最终却被司马昭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司马昭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修武县)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其中,就笔者今天要说的嵇康,作为竹林七贤之一,在早年迎娶了曹操曾孙女为妻。但是,他最终却被司马昭处死。一

  • 司马昭为何放过刘禅?不仅是因为“乐不思蜀”,还因为他老实?

    历史人物编辑:大吉大吃标签:司马昭

    文/涛声依旧司马昭为何放过刘禅?不仅是因为“乐不思蜀”,还因为他老实?在三国的整个历史当中,人们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魏蜀吴这三个字了,这三个字代表着三个势力,凡是熟读三国演义或者是正史的人们都知道在这些势力当中,有哪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任务,人们经常也为那个人物最强而争论不休。不过要说哪个势力最强,很多人都

  • 刘禅当年如果告诉司马昭思念故国,司马昭会杀他吗?

    历史人物编辑:太白史观标签:司马昭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攻伐蜀汉,最终在姜维和钟会相持于剑阁的时候,邓艾偷渡阴平,袭取成都,诸葛瞻兵败自杀,刘禅投降,蜀汉正式灭亡。后刘禅被迁往洛阳,受封安乐公,刘禅带领蜀中官员前往府上拜谢司马昭,在宴会上司马昭先后安排了魏舞和蜀舞以供助兴,在一群佳丽女子跳蜀舞的时候,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