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历史人物中,三国时期的司马懿很是吸引人们的眼球,无论是历史书籍,还是影视剧,都不鲜看见司马懿身影的出现。很多人都觉得司马懿是一个奇才,就连曹操都认为司马懿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奇才,由此可见司马懿非同凡响。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感动人的故事。可是很多人不知道,魏国的曹叡在临死前也上演了一出托孤司马懿的故事,只是这个曹叡托孤的故事并没有刘备白帝城托孤来的那么轰动。
当时司马懿正在关中镇守,魏帝曹叡临死前差点没有见上司马懿最后一面,而司马懿更是快马加鞭赶往帝城,一路上累死了十五匹马。这个也难怪,要知道得到皇帝的托孤可是一件千载难逢的好事。你看蜀国的诸葛亮,得到刘备的托孤后,朝堂上的大权一手抓,司马懿当然比任何人都更希望得到这样的机会啊!
只是司马懿还是算漏了一步,曹叡除了托孤给他之外,同时也委托了另外一个人,这个人便是司马懿一直都看不顺眼的曹爽。
一山不容二虎,可是曹叡偏偏就是这样安排的,还把各自的职责安排的清清楚楚。曹爽掌管军政大权,司马懿负责国家防务,这下好了,各自相互牵制,谁都动不了谁。
有一天,曹叡给了八岁的小皇帝曹芳一串糖葫芦,然后问道:是叔叔亲还是司马懿亲啊?
曹芳舔着糖葫芦说道:叔叔亲!
于是,曹爽便让小皇帝曹芳拜司马懿为太傅(老师),一个小孩子哪知道什么太傅,更加不知道权力的更替,当然乖乖按照自己叔叔曹爽的话把事情办了。
这样一下子司马懿就失去了实权,可是人家司马懿毕竟立下过不少功劳,在朝堂上还是很有影响力的。虽然没有了官职,可是朝堂上还是有很多支持他司马懿的人。
司马懿顺势卖了曹爽一个关子,既然你总是将我当作眼中钉,干脆我就回家休息,不再干涉朝政。而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昭和司马师也借口回家照顾老父亲为由,和司马懿一起回家歇息去。
曹爽眼看自己的眼中钉都已经消除,内心的警戒也开始放松,渐渐开始沉迷于纸醉金迷中。只是曹爽的手下并没有像曹爽这样得意忘形,还是有一些头脑保持清醒的,不时总会向曹爽进谏,提醒曹爽不要过于得意,眼下司马懿还在京城。
曹爽听了之后,马上派人去探望司马懿,想要看看司马懿在家都干些什么。司马懿闻说曹爽派人探望自己,立即装病,口齿不清,涕泪齐流。曹爽派来的人一看司马懿已经病成这样,便急不可忍回禀曹爽,曹爽听完汇报后,心情异常轻松。
249年,魏明帝曹叡忌日,曹爽带着小皇帝出城祭拜。司马懿听闻这个消息后,立刻发动人马,发起了宫廷政变。而在城外的曹爽知道消息后,已经被断绝外援,实际上已经陷入绝境。
司马懿则放出消息,只要曹爽放下手中的兵权,并安全把小皇帝送还帝城,可以免你一死。曹爽几经考虑,决定交出兵权,送还小皇帝,他以为这样做就可以不死。谁知道司马懿这么狠毒,在他交出兵权后,立马将曹爽兄弟几个诛杀,夷灭三族,洛阳城血流成河。
由此可见,司马懿一直都在未雨绸缪,其实并不是真心实意交出手中的权力,而是韬光养晦。从曹操开始,他就一直隐忍在侧,等待时机,可是曹操在世的时候,他不敢乱动,毕竟曹操这个人比较奸诈,更加让他不安的是曹操一直都没有真正信任过自己。曹操走后,他还是继续忍,熬死了曹丕,又熬死曹叡,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