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高平陵政变时,如果曹爽听了谋士的计谋,挟天子去许昌,结局会如何?

高平陵政变时,如果曹爽听了谋士的计谋,挟天子去许昌,结局会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原始人侃历史 访问量:2545 更新时间:2024/1/19 0:05:19

高平陵政变发生后,如果曹爽听从了桓范的建议,带天子去许昌,我想天下的形势会有很大的变化,至少曹爽兄弟不会死的那么窝囊,家族伤亡也不会那么惨重。

魏明帝曹睿驾崩前,将幼帝曹芳托付给司马懿和曹爽。一开始曹爽和司马懿还能和平相处,后来曹爽为了大权独揽,开始处处排挤司马懿。老谋深算的司马懿选择隐忍不发,等待时机。

终于在曹爽带着小皇帝外出高平陵祭拜的时候,司马懿等到了机会。迅速集合本部兵马控制了洛阳,然后以郭太后的名义下诏宣布了曹爽的罪责。并派人去劝降曹爽。此时在城中的大司农桓范趁乱跑出城和曹爽汇合了,准备帮曹爽对付司马懿。

曹爽接到这个消息是惊慌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司马懿派人通知曹爽如果投降的话,可以既往不咎,只是免去他的官职,其他待遇不便,曹爽听了是比较心动的。

这时桓范到了,听说司马懿在招降,立马和曹爽说司马懿心狠手辣,如果放下手中的权力就是任人宰割。既然皇帝在我们手中,我们手里还有一些兵马,从这到许昌不过就是2天的路程,到了许昌号召天下兵马勤王,讨伐司马懿,事情还是很有希望的,而且我有大司农印,粮草调动也不用担心。

曹爽思考了一夜决定投降,并表示就算投降,我也还能做富贵人家。桓范气的大骂曹爽蠢笨,看来我们大家都要被灭族了。曹爽投降后,果不其然司马懿并没有兑现诺言,而是把曹爽夷灭三族。

标签: 曹爽

更多文章

  • 曹爽为何不直接杀了司马懿以绝后患?曹爽:老匹夫太会演戏

    历史人物编辑:阿庆文史阁标签:曹爽

    曹爽为什么不直接杀掉司马懿?其实想要杀掉一个托孤大臣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司马懿作为一个侍奉过曹家三代的元老级别的大臣,其政治影响力不是一个曹爽可以相提并论的。政治影响力司马懿在曹操时代并没有得到重用,但曹操对他的才能还是非常欣赏的。为了让司马懿成为自己的人,曹操一度胁迫司马懿要杀掉他,最终迫使司马懿

  • 高平陵之变中,曹爽如果没有选择投降,而是以皇帝号令天下勤王,胜算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原始人侃历史标签:曹爽

    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皇帝曹芳去高平陵为曹叡扫墓之机,制造高平陵之变,如果曹爽不投降,以皇帝的号令天下勤王,胜算70——80%还是有的,为什么?司马懿控制京城后,立刻逼迫曹爽投降,交出军权。曹爽的智囊桓范,深知曹爽的性格,生怕曹爽上当,赶紧走出京城,劝说曹爽不要投降;如果和司马懿决战,是有胜算

  • 皇帝在曹爽身边,手上也有人和司马懿抗衡,为何曹爽还是投降了?

    历史人物编辑:罗炜标签:曹爽

    历史一:皇帝在曹爽身边,手上也有人和司马懿抗衡,为何曹爽还是投降了?曹操是标准的乱世枭雄,同时也是最明智的。可惜他却忘记了“报应”一词,他当初是如何对待汉室皇帝的,他的后人就会怎样被司马家族对待,看来上天并没有厚待曹氏家族。曹家的江山到了后期,基本上已经被司马家控制了,皇帝虽然保住了名头,权力却被架

  • 曹爽和司马懿斗争,关键不在于高平陵,而是曹爽过早地得意忘形

    历史人物编辑:飞碟历史说标签:曹爽

    曹爽和司马懿的斗争,关键不在于高平陵,而是曹爽过早地得意忘形 司马懿作为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得权的道路是不光彩的,毕竟曹操,刘备,孙权都是自己打天下,司马懿却是坐享他人成果,趁着曹魏皇室孤儿寡母无人帮助的时候趁机夺权。 其建立的西晋王朝更是导致后世的八王之乱,中原汉人惨遭屠戮,十不存一。中国汉文化都

  • 司马懿带兵造反?曹爽被打得措手不及,曹爽为何斗不过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姜腾标签:曹爽

    过了不久,曹爽奏请曹芳,跟自己一道前往高平陵,拜谒魏明帝的陵墓。到了那一天,曹爽跟三个弟弟,以及何晏等许多心腹,共同护卫着曹芳出城去了。临行之前,大司农桓范扣马拦住曹爽,对他说:“主公,您兄弟几人既然都掌管着军队,就不能一块儿出去。您想,万一这时候有坏人作乱,把城门关上了,可怎么好?”曹爽没当回事,

  • 曹爽是如何架空司马懿的?司马懿退职闲居,曹爽是否同意?

    历史人物编辑:王梓浩标签:曹爽

    谋士何晏出计道:“升司马懿为太傅,太傅是皇帝的老师,地位尊贵,却是一个闲职。以后尚书奏事,先由你来决定,不要受司马懿的牵制。这样,大权就不致旁落了。”曹爽依计而行,入奏曹芳,曹芳一切都听曹爽的,立即升司马懿为太傅。曹爽削弱了司马懿的实权,接着又命其弟曹善为中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曹彦为散骑常侍,从此

  • 曹爽身边最强谋士,被司马懿称为“智囊”,因何事痛骂曹爽是猪?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曹爽

    在《虎啸龙吟》当中,大将军曹爽被塑造成一位骄横跋扈、志大才疏的“草包将军”形象,论智识权谋的水平,跟心机似海、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相比,差的不是一个档次。然而曹爽虽然愚笨,但身边却不乏智识深远的谋臣,可惜都不能得到他的重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被司马懿称为“智囊”的桓范。桓范字元则,出身于龙亢桓氏家族

  • 三国鼎立:曹爽无谋兵败三岭,韬光养晦司马装病

    历史人物编辑:萧家老大标签:曹爽

    三国鼎立:曹爽无谋兵败三岭,韬光养晦司马装病是时,蜀后张氏已殁,更立后妹为继后,长子刘璇为太子,次子刘瑶为安定王,改建兴十六年(公元238年),为延熙元年。车骑将军吴懿又病亡出缺,诸军皆归蒋琬节制,监军姜维为副。蒋琬与姜维分驻汉中及涪城。至延熙六年(公元243年),蒋琬抱病甚重,因令姜维屯涪城,另简

  • 三国鼎立:曹真去世曹爽袭爵,诸葛亮大败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萧家老大标签:曹爽

    三国鼎立:曹真去世曹爽袭爵,诸葛亮大败司马懿话说魏大将军曹真收复南安、天水、安定三郡,自恃有功,尚想出师报怨,于是上书曹叡请由斜谷攻蜀,数道并进,可以大克。真是贪心不足。曹叡依了曹真之言,便命大将军司马懿溯汉西上,与曹真会合攻汉中。司空陈群上言,斜谷险阻,转运为难,不宜遽听从曹真建议。实系不欲攻蜀。

  • 如果司马懿不杀曹爽,曹爽能否翻盘?

    历史人物编辑:小丽搞笑说标签:曹爽

    首先,司马懿通过高平陵政变,控制朝政,抓住曹爽,剩下的就是杀不杀的问题。实际上,无论杀不杀,曹氏都难有翻盘可能了。假如不是曹爽掌握朝政,换成其他宗族子弟,也是一样的待遇。首先,司马氏掌握了朝廷,包括禁卫军、重要政府部门,把皇帝也看得死死的。在京师一带实行白色恐怖,在这种高压政治环境中,不仅掌握兵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