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都是投降,为何刘禅被封为公爵,而孙皓只是侯爵?

都是投降,为何刘禅被封为公爵,而孙皓只是侯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姜亮亮 访问量:4569 更新时间:2024/1/22 10:21:29

文/寂寞的红酒

刘禅孙皓是三国时期蜀国(蜀汉)和吴国的君主。作为两位末代君,两国都当了亡国之君,先后向曹魏(后为晋国所代替)投降。两人投降以后,都受到了司马氏的优待,不过两人的待遇差异却很大。刘禅被封为安乐公,食邑万户,子孙世袭。而孙皓只是被封了个归命侯,只给了三十顷田地和一些谷物钱粮,子孙也只能被封为中郎和郎中,比刘禅可是差远了。众所周知,吴国比蜀国国力强,势力也大,为何孙皓的待遇比刘禅差那么多?

第一,从身份上讲,虽然两人都是君主,但名分还是有差别的。蜀国一直自诩为正统,虽然在司马氏眼中蜀国算是伪政权,但起码还有些汉室宗亲的皇家血脉,又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号,可以说,还是有一定法理性的。而东吴野路子出身,要名分没名分,要大义没大义,是司马氏眼中真正的伪政权,其地位还不如袁术。袁术起码还有传国玉玺和响当当的四世三公招牌,袁家又门生故吏遍天下,孙家当年不过是攀附袁术的一个小喽啰。从名分上来讲,孙皓的地位比不上刘禅,待遇自然也有差别。

第二,刘禅投降早,而吴国投降晚,所以司马氏得给吴国树立个好榜样,也做给天下人看,所以给刘禅封了个公爵,这对司马氏的统战工作大有用处。而吴国被灭后,司马氏一统天下,已经没有什么顾忌和隐患了,所以随便给了孙皓一个侯爵的爵位,算是给东吴一个交代。

第三,刘禅主动投降后,南中都督霍弋割据南中地区,坚决抵抗。霍弋提出条件,除非魏国善待主上,否则拒不投降,曹魏(司马氏掌权)因此优待刘禅,封刘禅为安乐公,让他颐养天年,招降了霍弋。而晋国灭吴国时,孙皓带领吴国抵抗激烈,所以司马氏怀恨在心。加上孙皓在东吴不得人心,给他一个侯爵就不错了。

标签: 孙皓

更多文章

  • “以茶代酒”这个典故,居然来自东吴末代皇帝暴君孙皓?

    历史人物编辑:周怀武标签:孙皓

    中华民族的酒文化可谓延续了几千年,俗话说无酒不成席。但有时候,酒桌上总会有人站起来举杯,说:“我不能喝酒,让我以茶代酒,敬您一杯!”表示既不想喝酒而又盛情难却,就用喝茶来代替喝酒,这是不胜酒力之人的一种礼节表示。可你知道吗,这个文雅的成语典故居然来自东吴末代皇帝,有名的暴君孙皓!中国历史上暴君比比皆

  • 三国人物 - 东吴末帝孙皓的三大爱好:美女、术数、杀人

    历史人物编辑:周一影视自媒体标签:孙皓

    衣赐履按:这回讲一下东吴末帝孙皓的一些兴趣爱好。平心而论,孙皓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最直接的明证就是,这家伙上台以后,不到一年时间,就把权力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再也没有松开,直到东吴被晋朝所灭。从宏观上看,只要晋朝没有大的动荡起伏,东吴灭亡只是个时间问题;但就具体情况而言,东吴之所以亡于孙皓之手,则不能不

  • 东吴末帝孙皓,鲁迅口中“特等的暴君”,到底残杀了多少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安内史标签:孙皓

    鲁迅先生在自己的杂文《谚语》中提到,孙皓是特等的暴君。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上,从来不缺暴君,夏桀、商纣、胡亥、石虎、高洋、隋炀帝等等。为何鲁迅先生单独说孙皓是特等的暴君呢?孙皓是孙权的孙子,东吴的最后一位皇帝。孙皓在位初期施行明政,不久后就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暴虐,名声很大惊动华夏,甚至连晋武

  • 东吴末帝孙皓:不会说段子的杀人魔头不是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胡轻松标签:孙皓

    衣赐履按:东吴灭亡读秒开始:十,九,八,七……公元280年,二三月间,东吴末帝孙皓听说晋朝安东将军王浑的大军南下,就派丞相张悌,督率丹阳郡(湖北省秭归县东)太守沈莹、护军孙震、副军师诸葛靓(诸葛诞的儿子)率三万人逆江而上迎战。军至牛渚(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采石矶),沈莹对张悌建议说:晋朝在益州训练水军

  • 翻一翻东吴大帝孙权的老底,末帝孙皓的“酒性”,应该是传承于他

    历史人物编辑:甲午敲钟人标签:孙皓

    公元264年8月,东吴大帝孙权的孙子、时年二十三岁的孙皓,在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等人的拥戴下,登上帝位,史称“吴末帝”。当时,蜀汉刚刚被魏国灭亡,吴国统治下的交趾地区时常发生叛乱,国内外形势相当严峻。故而,东吴上下忧心忡忡。孙权死后,吴国的君主可谓一代不如一代,文臣武将也大不如孙权时那样“异人辐揍

  • 《庆余年》火了,孙皓导演的创作经了解一下

    历史人物编辑:熟悉的旋律标签:孙皓

    改编自猫腻同名小说的电视剧版《庆余年》正在腾讯视频与爱奇艺热播。这样一个内核厚重的剧集,开篇以喜剧形式与观众见面,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庆余年》是孙皓找到的“能够让自己感动,同时又兼容市场需求”的一部作品,在与影视独舌的对话中,他一步步道出了自己在《庆余年》中的创作经。孙皓三把“钥匙”何为“庆余年”

  • 孙权一世英名,出了个昏君孙皓,他究竟有多残暴,如何毁掉东吴?

    历史人物编辑:殷嘉豪标签:孙皓

    晋灭吴之前,晋君臣犹豫不决。杜预上书,强调:万一孙皓死了,吴国换了一个君主,那事情就不好办了!看来,吴国的毁灭,确实拜孙皓所赐。孙皓是如何一步步毁掉自己的帝国的呢?东吴又如何会出现这么一个“自杀式”皇帝的呢?残酷屠杀宗室、大臣孙皓是在濮阳兴和张布的扶持下登基的。孙皓登基之初,还是颇有明君之像的。他一

  • 三国故事 - 司马炎与孙皓:面对面吐口水,背靠背捅刀子

    历史人物编辑:吴秀红标签:孙皓

    衣赐履按:孙皓于公元264年即皇帝位,时年二十三岁。司马炎大孙皓六岁,于公元265年取代曹家,当了晋朝的开国皇帝,时年三十岁。此后,晋朝与东吴总体上保持了和平,但局部的刮擦碰撞,倒是也不少。这一回,我们就摆一摆这些“总体和平下的斗争”。公元268年,孙皓从东关(安徽省含山县西南)出兵。九月,命右大司

  • 明明是手下败将,晋武帝却因一席话对孙皓十分忌惮

    历史人物编辑:史料侦探社标签:孙皓

    众所周知,魏蜀吴三足鼎立最终却被司马家创建的晋朝一统天下,无不让人唏嘘不已。在三个亡国之君中:魏帝曹奂胆小懦弱,拱手让出江山;蜀国后主刘禅乐不思蜀的典故,流传千古受人奚落。然而,唯有吴国皇帝孙皓亡国之后的故事少有人知,却是三个亡国之君中最“体面”的一个。吴主孙皓是孙权被废的太子孙和的长子,被皇帝孙休

  • 孙皓,最会怼人的失败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追溯历史传奇标签:孙皓

    三国时东吴的最后一任君主孙皓不是个合格的好皇帝,但绝对是个最会怼人最嘴硬的皇帝。孙皓的皇位,可谓是捡来的,也可以说是天命所归。他是孙权之孙,父亲孙和本来就是太子。但因其叔孙霸争夺太子之位,二人搞得两败俱伤,朝野不和。孙权一怒之下赐死孙霸,也废黜了太子,另立储君。孙权死后,废太子孙和也被赐死。也许是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