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延造反,王平大声喊出12个字,士兵们羞愧难当,魏延赶紧逃跑!

魏延造反,王平大声喊出12个字,士兵们羞愧难当,魏延赶紧逃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雨畦说历史 访问量:1807 更新时间:2024/1/6 16:14:19

魏延造反,王平大声喊出12个字,士兵们羞愧难当,魏延赶紧逃跑!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蜀汉大将,曾经出奇谋偷袭魏国,只可惜不被诸葛亮采纳。

魏延很早就跟随刘备征战四方,深得刘备的器重和喜爱,曾经做过刘备的贴身保镖(牙门将军)。刘备曾破格提拔他为大将,镇守汉中,刘备死后,魏延官至征西大将军,前军师,成为继蜀汉五虎之后的第一武将。

王平,字子均,蜀汉后期最重要的军事大将之一,后人曾有“蜀汉若有十位王平,天下可定”的感叹,可见王平在蜀汉后期的地位之高。

诸葛亮对王平甚为倚重,马谡失街亭,诸葛亮挥泪斩之,王平与马谡同守街亭,因为处理得当,受到诸葛亮大加赞赏,提拔重用。诸葛亮临死时曾对王平托付后事,诸葛亮死后,王平官至镇北大将军,镇守汉中,一举击败曹爽的十万大军。

公元234年,诸葛亮再次北伐,行至五原丈却病情加重,知道自己将要不久于人世,诸葛亮急召杨仪姜维等人交代后事,并且安排退军之计。

诸葛亮一反常态,没有将部队指挥权交给当时在官职和能力上仅次于自己的魏延,而是将军队指挥权秘密的交给了杨仪。诸葛亮去世,蜀军秘不发丧,缓缓退军。魏延得知诸葛亮将军队交给官职比自己低的杨仪,于是大怒道:“我魏延是何人,岂能受杨仪摆布,做断后的将领”?

加上杨仪与魏延素来不和,心高气傲的魏延带兵谋反,快速的抄近路截击杨仪,杨仪闻讯赶紧派大将王平抵挡魏延。两军相拒于南谷口,蜀军处在内讧,相互残杀的危机边缘。若论实力,王平断然不是魏延的对手,情急之下,王平对着魏延的叛军说了一句话,大声喊出了12个字,士兵们羞愧难当,瞬间溃散,魏延也只得赶紧逃跑。

《三国志》记载当时王平大声喊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意思是:诸葛丞相刚去世,尸骨未寒,你们怎么敢这样?简短的12个字,却字字戳到士兵们的心,立即唤起了士兵们对诸葛亮的怀念与敬畏,个个羞愧难当。于是魏延的部队不战自溃,纷纷让开道路。魏延一看大势已去,赶紧带上自己的儿子逃跑。

后来马岱带兵追杀魏延,魏延死于马岱之手,被夷灭三族,如若不是王平紧急喊出这12个字,恐怕又是另一番结局!(参考文献:《三国志》)

标签: 魏延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与魏延,都起于荆州,为何诸葛亮就是不重用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小丽搞笑说标签:魏延

    一朝天子一朝臣,古今都如此。魏延是刘备的“私兵”,《三国志》中说“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是刘备最信任的部将。魏延与诸葛亮,两人都自荆州追随刘备,魏延是最优秀的将军,诸葛亮是最出色的文官,他们如果密切配合,将相相和,刘备去世后,蜀汉可能是另一幅景象。魏延是刘备的部曲,部曲就是私兵,是不接受其他人调动的部

  • 一个魏延,两种表述,正史里的魏延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魏延

    先说演义中魏延的死法,这也是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魏延的结局要从刘备入蜀说起,刘备攻打涪城,此时涪城的太守是韩玄,而韩玄手下的副将,除了黄忠之外,另一位就是魏延了。对于昏庸无能,险些因为无故怀疑而错杀了黄忠的韩玄,魏延跟黄忠的态度是不一样的,魏延干脆就斩杀了韩玄,然后直接开城投降,迎接刘备。魏延没万万

  • 子午谷奇谋究竟能否成功?诸葛亮北伐结局,其实魏延早已看破!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经典沸标签:魏延

    文:幽谷(作者原创授权)公元225年,诸葛亮平定了南中,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厉兵秣马,等待时机“北定中原,还于旧都”。魏帝曹丕病死,曹睿继位,诸葛亮认为有了可乘之机,于公元228年春上《出师表》,准备北伐。就在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提出了一个争论千余年的“子午谷奇谋”。《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有以下记述:

  • 诸葛亮死了都不放过魏延,魏延到底做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聚会旅游标签:魏延

    在诸葛亮北伐期间的将领中,魏延无疑是最能撑得起牌面的一个,因为这个时候五虎上将已经相继离开人世,而蜀国将领后继无人,诸葛亮虽然看不上魏延,但也只能委以重任,但是对于魏延的态度并没有发生基本改变,这在子午谷奇谋的争论中就得到了体现。非但如此,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后,依然在算计魏延,设计把魏延干掉了。魏延

  • 魏延也是一名英勇悍将,为何却不讨诸葛亮欢心?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魏延

    据史料记载,诸葛亮在发动第一次北伐时,并没有使用像赵云、魏延这样实战经验丰富、能独当一面的老将作为先锋。而是不顾众人的质疑和反对,选择了没有军事指挥经验的他参军。马谡是领跑者。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史书上是这样描述的:“梁逆众拔苏,率众上前,在街亭与魏将张郃交战,被郜所败”诸葛亮之所以这样做,一方

  • 如果诸葛亮死后没有杀了魏延,魏延的命运将会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电工与机械维修标签:魏延

    公元234年秋,诸葛亮在五丈原病危,与长史杨仪、司马飞懿、侍卫姜维商议退伍一事。引军撤退。诸葛亮病危时,大臣杨仪、司马飞懿、姜维负责撤退。而休息后的工作则由魏延负责。魏延不肯退,就让他去吧。自己带兵撤退。(历史书上有)事实上,《三国演义》更像是一部小说,而不是一部历史书。在三国史书中,诸葛亮除了否定

  • 三国鼎立:诸葛亮上出师表,魏延献计被否定

    历史人物编辑:萧家老大标签:魏延

    三国鼎立:诸葛亮上出师表,魏延献计被否定诸葛亮复与民休息,安养两年,国富民饶,于是拟出师北伐,规复中原。时魏主曹丕已经病殁,遗嘱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陈群、抚军司马懿等,立平原王曹叡为太子即日嗣位。曹叡谥曹丕为文帝,尊太后卞氏为太皇太后,皇后郭氏为太后,即用一班顾命大臣,秉持国政,统驭四方。吴主孙权乘

  • 魏延死于窝里斗?诸葛亮一条密令把他逼上绝路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魏延

    李严之废、马谡之死、魏延之乱是诸葛亮时代的三大疑案,对于这一段历史,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纭,有人说魏延是乱臣贼子,死有余辜,也有人说魏延一案是内讧,应各打五十大板。到底哪一种说法更接近历史的真相呢?很多人都熟悉《三国演义》里魏延谋反的那一段情节: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诸葛亮病逝于北伐军中。按

  • 魏延兵变被杀,为什么姜维要袖手旁观,眼睁睁看着魏延死去?

    历史人物编辑:蔡良安标签:魏延

    公元234年,是蜀国的罹难之年,先是丞相诸葛亮在五丈原前线突然去世,接着大将魏延兵变被杀。对于当时的蜀国而言,这俩人不亚于支撑蜀国的擎天白玉柱和架海紫金梁,诸葛亮自不用说,而没有了五虎大将的蜀军,魏延可谓是蜀国军事力量的中流砥柱。失去了这一文一武的庇护,蜀国可以说是大厦将倾,摇摇欲坠!魏延之死,明眼

  • 魏延作为蜀汉后期为数不多的大将,为何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经典沸标签:魏延

    魏延是蜀汉末期为数不多的将领之一。五虎将相继离世。再加上年轻将领的匮乏,魏延无疑成为了蜀汉的中流砥柱。诸葛亮每次出征都以魏延为先锋,可是诸葛亮死后,蜀汉为何要断臂杀魏延呢?魏延有外貌问题魏延为了救黄忠,杀了长沙太守韩玄,投降了刘备。诸葛亮说魏延叛逆,以后要造反。魏延险些丧命,幸好刘备及时劝阻。魏延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