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延和姜维:诸葛亮的风格决定了他们的命运,前者又岂止可惜?

魏延和姜维:诸葛亮的风格决定了他们的命运,前者又岂止可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微笑向暖 访问量:2456 更新时间:2024/2/8 19:27:51

三国后期,关羽张飞等人相继离世,蜀汉后期的关键大将,主要就是魏延姜维。比起姜维,魏延资格更老一些,刘备在世时,他已经被封为将军。但是,魏延的结局却不好,最终并没有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

或许有人说,魏延最后不是叛乱了吗?这个是《三国演义》中小说杜撰,历史上的魏延并没有叛乱之说。但最后的死,也确实和诸葛亮有一定的关系。

魏延和姜维,熟悉三国的朋友都知道,诸葛亮将姜维作为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但是对魏延却是有所戒备,并不十分放心。诸葛亮在临终时候,一个决策,间接造成了魏延的死亡,是有意为之,为姜维开辟道路,还是人之将死,未能考虑长远,才造成了魏延的悲剧呢?

我们先说诸葛亮的自身风格。诸葛亮是蜀汉的第一重臣。刘备托孤时,基本上是将蜀汉基业全部托付给他了。诸葛亮这个人有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为人低调谦虚,虽然才能卓越,但是懂得内敛

诸葛亮并不是那种特别容易骄傲自大的人,他对人待物都很谦卑有礼。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魏延和姜维相比,魏延是个自负的人,有点像关羽。而姜维是个谦虚踏实的人,和诸葛亮甚是相似。也正因如此,诸葛亮觉得自己的接班人,选择姜维更加稳妥。

第二,诸葛亮性格谨慎,用兵保守

在子午谷之战时,最能体现诸葛亮和魏延的性格不同。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否可取,也一直是历史上的一个争议点。但是有一点肯定,就是诸葛亮并不支持魏延的策略,两人的一些观点存在根本分歧。

第三,诸葛亮忠于汉室,一生以忠为先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阿斗即使扶不起来,他也倾尽全力。这一点,魏延是做不到的,魏延好大喜功,虽然可能无谋反之心,但是对于无能的君主时间久了,权力大了可能就不放在眼里了。诸葛亮一生以忠为先,自然会选择和自己一样有着忠心的人,而姜维正好是个文武全才,堪当此任。

可以说,诸葛亮的风格,决定了魏延和姜维的命运。诸葛亮是蜀汉的第一位权臣,他能够把控蜀汉发展的方向,在选择继承人上,姜维因为更符合诸葛亮的心意,就成了蜀汉的领军接班人。

但是,就能力和功劳而论,姜维其实不如魏延。

魏延来蜀汉的时间比姜维要长,而且立下过无数战功。刘备在世时,也十分重视魏延。子午谷奇谋,魏延的想法虽然冒险,但是,一旦成功,蜀汉的命运将就此扭转。并且,以此也可以恢复些蜀汉的元气。

这个计谋诸葛亮放弃了,虽然很多人认为诸葛亮是对的,魏延太冒险,诸葛亮是顾全大局。可是,连续的北伐都没有实质进展,最终还是拖垮了蜀汉。从兵法上来说,行远军去攻打别处城池,最好的方法就是速战速决。

诸葛亮每次老远跑到魏国边境,却都攻打不顺利,本来就是一种内耗。如果采用魏延的奇谋,虽然风险很大,但是当时的曹魏对此处防备薄弱,成功也不是没有可能。如果正面攻打,从实力上来说,蜀汉根本不是曹魏的对手,一直都是以鸡蛋碰石头,而且每次碰裂缝了就走了,然后再来。

诸葛亮虽然志向坚定,功不可没,可是攻打曹魏没有实质效果也是真的。魏延能够给出子午谷奇谋,也说明了这个人不但有将才,而且也是个帅才,他才更适合接替诸葛亮领军的位置。

再说姜维,姜维投靠蜀汉以来,对诸葛亮视若恩师。诸葛亮也喜欢姜维的谦虚,再加上又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自然更得诸葛亮喜爱。诸葛亮就有意传授姜维兵法,将毕生所学尽可能的都传授给姜维。

不过,姜维资质没有诸葛亮那么好,只学了大概,许多兵法精妙之处并未习得。这也是以后姜维经常打败仗的原因,本领不到家,对手又太强。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蜀汉和曹魏的实力悬殊太大,即使诸葛亮在世,蜀汉也不一定能够统一,更何况诸葛亮去世后,蜀汉的人才如此凋零呢?

关于魏延的死,我们最后再说一下。魏延并不是因为谋反而死,而是诸葛亮在临终之时,让蜀汉军队撤兵,考虑到魏延可能会坚持不撤兵,就对身边的蒋琬杨仪说,如果魏延不同意撤兵,就不用管他了。

虽然诸葛亮并没有下令杀魏延,但是这个决策几乎就是将魏延送上绝路了。蜀汉的大军都撤退,魏延一支军队如何能够抵挡住曹魏兵马?

诸葛亮的这个决策是用意深刻,想借此除掉魏延,还是无奈之举,只能靠猜测了。最后,魏延果然如诸葛亮所料定一样,不同意退兵。魏延也很聪明,知道自己手下兵力不足,于是就想着将杨仪的兵权夺过来,两个人本来就有过节,这时候,矛盾升级,彻底撕破脸面。

不过,魏延没能如愿,杨仪最后到刘禅面前参了魏延一本,并说魏延要谋逆,刘禅就将魏延全家都杀了。

但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冤案,因为,当时杨仪告魏延谋逆时,魏延也赶了回来,也说杨仪谋逆,如果魏延要谋逆,可以直接带着兵投靠曹魏,根本没有必要回来。两个人到底谁要谋逆,或者说就是个矛盾升级?最后,总之,魏延不被信任,在没有足够证据情况下就被杀害了。

不久之后,刘禅应该也知道杀错了,对杨仪也没有重用,最后也追封了魏延。魏延作为一个才能甚至在姜维之上的帅才,最后就这样被冤死了,而没有战死在沙场上,又岂止是可惜呢?但是,他性格孤傲,不服从命令,也是造成悲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可悲可叹。

参考资料:《三国志》

标签: 魏延

更多文章

  • 孔明死也不放过魏延,并非他名字有“曹魏绵延”之意,原因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魏延

    乱世三国,建安六年中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事的主角是“曹操”和“刘备”。之所以称之为“大事”,其原因则是刘备得了“诸葛亮”,并获得了人生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大胜“火烧博望坡”;虽然刘备最终不得不放弃新野,但这场胜利的意义却非同小可,同时引出了一位三国名将,也是蜀汉后期第一猛将,保障型“人物”——魏延。

  • 由华为高管魏延政患癌被辞退,谈职场求生要点,这4点必备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说职场标签:魏延

    人到中年的魏延政,没想到在自己生日来临之际,命运给他开了一个玩笑,让他从天之骄子直接成为躺在床上与病魔做斗争的无业游民。魏延政这位出生了工人家庭的男孩,从不相信命运,但意外总是会拓展他的边界,高考哥哥去世,他因兴趣爱好喜获北京大学垂青,直升北大。随后又凭借优异的成绩免费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深造,毕业后,

  • 魏延举兵造反,此人只说了一句话,魏延兵马立刻吓跑一大半

    历史人物编辑:车解读标签:魏延

    在三国中,魏延曾为刘备入川和建立蜀汉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到了诸葛亮北伐中原时,魏延已然成为蜀汉数一数二的将领,他智勇双全,在第一次出北伐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奇谋”,虽然不为诸葛亮所采纳,但魏延依然在东征西讨的过程中担负着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诸葛亮临死前,知道自己大限将至,舍不得魏延,竟然留

  • 诸葛亮为何必须要魏延死?如果魏延不死,也许能重振蜀汉大业

    历史人物编辑:大嘴聊历史标签:魏延

    引言: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招揽了汉朝的旧臣,刘备终于登上了皇位,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刘备在与孙策和曹操的战争中,可以说是躺着赢,毕竟他前期的阵容实在是太强大了,有大将刘封、关羽、张飞、张云等人,又有军师卧龙凤雏诸葛亮和庞士元,想不赢都很难。刘备的身世并没有什么闪光点,出身布衣,战斗力也是偏弱,他是

  • 魏延“子午谷奇谋”只需要向诸葛亮要几千兵马,他为什么不敢一试?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魏延

    子午谷奇谋,在客观角度来看,是有成功的概率的,魏延给出的思路可以说很全面了,不论是从长安的守将夏侯楙的性格、能力出发,还是从自身战斗力出发,魏延都有了一个很趁手的计划,但魏延提出的条件是,让诸葛亮给他五千兵马。这五千兵马,也不是什么杂牌兵,而是正儿八经的精锐。有的人看了看魏延这个条件,觉得也并不过分

  • 为什么说,如果魏延能处理好同事关系,那他就不会被诬陷致死?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魏延

    魏延被杀,可谓是蜀汉的第一大冤假错案。在当时,魏延的官职是征西大将军、凉州刺史、前军师,不仅被封为南郑侯,更是拥有假节的权力。毫无疑问,在诸葛亮时期,魏延绝对是蜀汉军中的第一人。但就是这么一位顶梁柱般的存在,却在诸葛亮去世后不久,被诬陷谋反。不仅他自己被杀,就连他的三族,也被杨仪给下令诛杀。如此结局

  • 魏延在五丈原故意踢熄孔明灯,姜维抽刀杀魏延,为何诸葛亮阻止?

    历史人物编辑:木子史观标签:魏延

    诸葛亮的死与魏延半毛钱关系也没有。但是罗贯中却为诸葛亮寻找杀害魏延的合理理由,让魏延轻率地冲进大帐,扑灭七星灯主灯,不让诸葛亮延续生命。当时,姜维看到魏延灭掉主灯后,非常生气,想拔出刀来杀魏延,诸葛亮急忙制止说。“这是天意,天意不能违反!休息我的生活吧!”。说完,诸葛亮沮丧地倒下了,又吐了几口血,几

  • 魏延到底为什么敢说“谁敢杀我”,他因何断定别人不敢动?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魏延

    《三国演义》年,诸葛亮伐魏时因长史杨仪与魏延不和,病死于五丈原。蜀军无统帅。在全面告急撤退的关键时刻,杨仪和魏延的内斗达到了顶峰,互相撕逼,争权夺利。两人都充当主子,互相指责对方谋反。杨仪在得到后主刘禅的支持后,率军与魏延作战。手握一部分大军的马岱在关键时刻投靠了魏延,魏延在联军中的势力大增。危急之

  • 魏延和姜维究竟谁更厉害?根据正史记载,两人根本不在同一段位

    历史人物编辑:超级七品小芝麻官标签:魏延

    东汉末年,随着黄巾起义爆发,汉室衰微,诸侯并起,由此拉开了乱世的序幕,随着各方势力的征战角逐,社会从混乱无序走向了三分天下,在东汉到三国这一时期诞生了许多名垂史册的良臣猛将,其事迹和战绩为后世之人所津津乐道,许多英雄都被后人拿来比较,像三国后期的魏延和姜维就有很多人拿来作比较,毕竟作为蜀汉后期的肱股

  • 三国被自己人干掉六大名将,除了魏延,你还知道哪一位?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魏延

    身在三国乱世之中,要么随波逐流,要么退隐深山以保实力。然而不管选择哪种处世之道,也都很难独善其身。特别是对于南征北战的大将而说,更是如此。诚然,战死沙场的武将让人感到遗憾。不过,如果是死于自己人之手,才是任何一位武将都难以接受的结果。一、鞠义麴义(又作曲义、鞠义),凉州西平郡人,生卒年不详,是袁绍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