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年董卓被杀,王允在安排和处理董卓旧部时,先是想全部赦免董卓的部下,吕布也多次相劝,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因为董卓的部下,除了一个贾诩还有很高的军事能力,其他董卓旧部军事能力和政治能力一般,很难成就大事,但是,董卓部下捣乱的本事却绰绰有余。如果全部赦免他们,他们的能力和政治野心也不高,天下就会有一段时期的太平。王允的政治能力一般,如果王允政治能力很强,完全可以赦免董卓旧部,即使想要惩罚他们,也可以先假意赦免他们,然后等局势稳定,派人剥夺他们的兵权,怎么处理董卓旧部就看王允的态度了,这个政治决策的好处是可以万无一失的解除他们的兵权,不好的地方是失信。王允没有赦免董卓旧部,如果王允重视军事,增强自己的军事力量,这个失策也就无所谓了。吕布想把董卓的财务赏赐公卿、将校,王允又不准,这是一个重要失策,在乱世情况下,保持长安军队的战斗力,赏赐将校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棋,如果王允赏赐了将校,也就获得了军心,贾诩得到这个消息,西凉兵本来就处于弱势,攻击长安要冒一定风险,王允获得军心,长安守军军心稳定,凭借坚固城池防守,西凉军攻破长安概率很低,贾诩也就不会提出攻击长安的计谋,从后来西凉军进攻长安的难度看,如果王允获得了军队支持,西凉军攻击长安那是找死啊。王允从军事上可以采取的策略有,第一,招兵买马,扩大长安守军实力。长安如果拥有充足的兵力,贾诩肯定不敢建议派兵攻打长安,即使攻打长安也是死路一条。第二,囤积粮草,主要是粮食,这点不但有利于长安的军事防御,还可以备不时之需。第三,加固长安城墙防御,准备城墙防御器械,有充足的防御器材,这点不但可以防御西凉兵,也可以防范其他地方军事势力。第四,加强长安守军的训练,选拔有能力的将领担任军事主官。第四,凉州兵是董卓的嫡系部队,有人建议皇甫高担任凉州兵的统帅,皇甫高有这个能力,也不会反叛,但是,王允也认为可以安抚凉州军,但是担心关东军将领疑心不重视他们,担心是多余的,只要王允用皇甫高安抚了凉州兵,解决了主要矛盾,其他的事情都是小事,不会造成什么危害,同时,可以用提升关东军将领的级别,或者赏赐他们财物,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无论王允从政治上,或者军事上采取几条正确的策略,都可以防止贾诩提出攻击长安的策略,因为贾诩是个军事上的高手,看到攻击长安没有胜算,肯定不会提出攻击长安的策略。
192年董卓被杀,牛辅也死了,王允继续清算董卓余党。李傕、郭汜等人心怀不安,害怕王允杀死他们,都打算各自逃亡。如果李傕、郭汜等人逃亡,等待他们的就是王允的追捕,李傕、郭汜等人的下场就由王允决定了。李傕、郭汜政治水平一般,军事能力一般,逃亡结局不妙,按照贾诩计策还是不妙。这时,贾诩提出不同意见说:“听说长安城中正准备把凉州人斩尽杀绝,而各位抛弃属众独行,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抓住。不如带领部队向西,沿途收敛士兵,再进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能够幸运的成功,尊奉国家的命令征服天下。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迟。”此计为众人采纳。贾诩看到王允的失策,王允没有赦免西凉军将领,也没有重视长安军队的守备和军队将领的拥护,这是贾诩提出攻击长安计策的关键,也就是攻击长安胜算很大。王允要惩罚西凉兵的高级将领,贾诩也害怕受到牵连,但是,贾诩鼓动西凉高级将领进攻长安,造成了很大危害。贾诩知道,王允不会惩罚西凉军中低级军官和士卒,但是,没有这些人的支持肯定不行,于是,贾诩假意说长安城准备把凉州人斩尽杀绝,从而获得绝大多数西凉兵的支持。贾诩知道很多士兵已经西逃,提出带领部队向西,沿途收敛士兵,等有了充足兵力,再进攻长安,这也是一个很关键的计策,有了充足的兵力,攻击长安就有了把握。
李傕等散发“王允欲洗荡此方之人”的流言,联络凉州诸将,率军昼夜兼程,奔袭长安,及至长安城下,已聚合十余万之众。李傕与樊稠、李蒙等围攻长安城,因城防坚固攻而不克。后由城内叛变士兵引导凉州军入城,与守将吕布展开巷战,吕布兵败,仅率百余骑出逃,在青锁门停住,招呼王允一同逃走。王允断然拒绝,对吕布说:“如果天子祖先在天有灵,能赐福社稷,保佑我们的国家平安无事,我就心满意足了。如果这一愿不能实现,我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以死来报效朝廷。皇上年纪幼小,少不更事,只能靠我们来辅助他。国家遭受如此灾难,如果弃下皇上,只顾自己逃命,我实在是不忍心。况且,我身为宰相,不仅不能使国家平安无事,反而导致逆贼的反叛,我的责任重大啊!请你出城以后,多多鼓励关东豪杰,要常常念及皇上!”说完,便扶着汉献帝逃到宣平城楼。李傕等纵兵掳掠,吏民死者万余人,尸积满道。太常种佛、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等被杀。李傕等拥兵至南宫掖门,威逼献帝和司徒王允,封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为中郎将。李傕又杀司隶校尉黄琬、左冯翊宋翼、右扶风王宏和司徒王允及其妻子。一时间,京城腥风血雨,朝野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