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徐庶走马荐诸葛,《三国演义》中说徐庶要去曹操那了,临走前给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让其顶替自己的军师位子。但在陈寿《三国志》中却不是这样说的,其实徐庶很早就推荐了诸葛亮。
《三国志》:“先主在樊(城)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由此可见,诸葛亮出山在前,徐庶归曹在后。而徐庶的母亲被曹操掳去许都,徐庶身为孝子那果断得去救他母亲啊。那么曹操为什么要掳走徐庶的母亲,笔者猜原因有三:一是徐庶太能干太有才了,对他威胁太大了。二是刘备特别器重他,也特别信任他,这个从重任徐庶推荐的诸葛亮可见一斑。三是徐庶是个大孝子,掳来他母亲就相当于掳了他,非常省事。
有些人就要问了,徐庶有那么有才吗?刘备前期的御用军师是徐庶,后来徐庶走了诸葛亮才逐渐出现在大家的视野并大放光彩。那么徐庶才能如何,竟然对曹操造成了威胁?身为刘备的军师,徐庶大展才华,在数月之间连施妙计,杀吕旷斩吕翔,大破八门金锁阵,败曹仁取樊城,使刘备的士气军心为之一变,使曹操的嚣张气焰为之一寒,曹操都说:“刘备必有能人为他策划!”曹操派人去查何人为其谋策,得知是徐庶后,便想把他骗到许昌留在身边,可见徐庶肚子里是有墨水的。
那么如此有才的徐庶为何归于曹操麾下之后就基本上看不到他了呢?首先看曹操麾下郭嘉、荀彧、贾诩、许攸等智囊云集,徐庶作为后来者很难居上并把他们这些前浪拍死在沙滩上。徐庶在曹丕时,也只是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而已。
二则徐庶帮刘备打了两场胜仗,算得上与曹操有仇,而且他是因母亲被迫归顺的,不管如何徐庶心中总是有隔阂存在。
三则徐庶清楚自己的地位和所处的环境。那个时期対士的名声极为看重,自古忠孝两难全,徐庶已经为孝而不能为他的伯乐刘备效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徐庶的进言也会减少。再者曹操将徐庶弄来很大一部分原因并不是为自己所用,更多的是为了削弱刘备的实力,大有我得不到的你也别想得到的心理。徐庶离了刘备投奔自己,目的已然达到,怎么安排徐庶并不怎么重要,正式记载也只有被曹操派去劝降刘备及其他寥寥几笔。
徐庶最后到哪里去了,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其他史书,都未交代其去处,所以徐庶的去处众说纷纭,在胶南近年整理校注的《灵山卫志》中找到了关于徐庶在胶南隐居传说的记载,帽子峰现仍有徐庶庙的遗迹,在胶南民间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不管这些是不是真的,但在帽子峰隐居也终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