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昭为何放过刘禅?不仅是因为“乐不思蜀”,还因为他老实?

司马昭为何放过刘禅?不仅是因为“乐不思蜀”,还因为他老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大吉大吃 访问量:231 更新时间:2024/1/22 19:41:18

文/涛声依旧

司马昭为何放过刘禅?不仅是因为“乐不思蜀”,还因为他老实?

在三国的整个历史当中,人们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魏蜀吴这三个字了,这三个字代表着三个势力,凡是熟读三国演义或者是正史的人们都知道在这些势力当中,有哪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任务,人们经常也为那个人物最强而争论不休。

不过要说哪个势力最强,很多人都会异口同声的说是魏国,毕竟曹操的能力可不是假,他教育后代的方式也是十分值得人学习,在他的教导下,曹家掌控的魏势力可谓是犹如钢铁之师,其猛将和谋士也是不断的出现,给曹魏势力延续了很长时间的香火。

相比之下吴国就有点弱了,如果他们没有天堑一般的长江阻挡,怕是早就被魏国给吞并了,因为有了天堑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蜀国才是最弱的,这也是为何蜀国的诸葛亮为何一直想着占领魏国的原因,但是最后诸葛亮病逝,最终蜀国再也无法挽回颓势,即便姜维能力再强,即便能够守住剑阁,也是无济于事罢了,最多拖延一点时间。

蜀国灭亡之后,刘禅保住了性命被带到了魏国的京都,过着低人一等的日子,但是他并没有安全,一次魏国的一个达成司马昭邀请刘禅前去赴宴,刘禅答应了,其实司马昭可没有好心邀请流产去吃饭,只是为了试探刘禅,于是问刘禅来这里的感受如何,刘禅回答了一句:“此间乐,不思蜀。”这就是乐不思蜀的来源,也是后人瞧不起刘禅的原因。

虽然刘禅说了这句话,但是司马昭仍然不放心先假装去了一趟厕所,然后让大臣郤正叫刘禅如何回答司马昭接下来的疑问,结果刘禅在司马昭回来之后如实回答了,司马昭之后又问刘禅是不是郤正教他这样说的,刘禅老实回答了,司马昭这才对看似十分老实的刘禅彻底放心,但是刘禅真的乐不思蜀吗?

标签: 司马昭

更多文章

  • 刘禅当年如果告诉司马昭思念故国,司马昭会杀他吗?

    历史人物编辑:太白史观标签:司马昭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攻伐蜀汉,最终在姜维和钟会相持于剑阁的时候,邓艾偷渡阴平,袭取成都,诸葛瞻兵败自杀,刘禅投降,蜀汉正式灭亡。后刘禅被迁往洛阳,受封安乐公,刘禅带领蜀中官员前往府上拜谢司马昭,在宴会上司马昭先后安排了魏舞和蜀舞以供助兴,在一群佳丽女子跳蜀舞的时候,刘

  • 刘禅投降后写下3字,司马昭:免死,群臣疑惑不解,昭:倒过来读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司马昭

    古今最受争议的皇帝是刘禅,大智若愚与天生愚钝有个词语都加诸于身,现如今,我们只能透过历史的种种细节去揣测刘禅是真傻还是假傻,但一切只能成为揣测,无法下个准确的定义,因为有关他的史料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而《三国演义》带有虚构成分,对于一个人的真实性格未必能反应全面。刘禅并非嫡出,他的母亲是刘备的妾,但刘

  • 诸葛亮去世后,为何司马懿终生不再伐蜀?司马昭心里很清楚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司马昭

    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还活了17年。然而,17年中,司马懿一直没有组织过伐蜀战争。被魏帝阻止的进军其实,司马懿早有伐蜀之意,只是被魏帝阻止了。诸葛亮去世后,杨仪与魏延相争,发生了激烈内讧。司马懿得知后,“帝欲乘隙而进,有诏不许”,想去打,被魏帝下诏阻止了。(《晋书.宣帝纪》)司马懿想要进军,是很合理的

  • 刘禅投降后写下三字,司马昭大笑:免死,众人不解,昭:倒过来念

    历史人物编辑:昕梦倾城标签:司马昭

    在东汉末年,战乱连年,天下大乱。蜀汉的刘备虽然英明神武,但在他去世后,其子刘禅继位,却被人们所诟病。人们都认为刘禅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他的统治导致了蜀汉的覆灭。但是,真相究竟是如何的呢?其实,刘禅并非像外界所说的那样无能,他心中清楚,身为蜀汉的君主,自身的安危就代表着整个国家的安危。他并不是没有想

  • 曹操比司马昭能力强,为何司马昭可以统一了天下,曹操却没能一统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刹时的科技标签:司马昭

    曹操之所以最后没有一统天下,我认为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内斗。曹操拿天子做幌子,挟天时以令诸侯,其实为了让自己称霸。但是他的手下后来有很多的人不再忠心于他,所以曹操最后也变得比较敏感,他不相信一些人说的话,所以导致有些人离开了他,最后曹操没有得到天下。曹操一生之中都没有成功的登上地位,他其实就是以挟天子

  • 此人和司马昭当面翻脸,司马昭也无可奈何

    历史人物编辑:汤娜标签:司马昭

    我们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说的就是曹魏权臣司马昭继承了父兄大权独揽的地位,试图篡位的野心天下人都知道。说出这句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当时的皇帝曹髦。曹髦小时候被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拥立为皇帝,好不容易熬到司马师死了,以为能收回朝政大权,结果又成了司马昭的傀儡。所以曹髦对司马

  • 司马昭当王纯属巧合?司马昭死因另有蹊跷?司马昭为何不是好人?

    历史人物编辑:夜秦灵标签:司马昭

    这个时候,司马昭灭了蜀国,开始明确地向皇帝提出自己称王的意愿。曹奂没别的办法,只得准奏,封司马昭为晋王,追谥司马懿为宣王,司马师为景王。司马昭称王之后,听从幕僚的建议,立长子司马炎为王世子,官带中抚军。 与此同时,大臣们劝他说:“大王,最近襄武县已经出现了祥瑞之兆。您应该借这个机会,戴上十二旒的冠冕

  • 历史上司马昭和他嫂子真的有染吗?

    历史人物编辑:南风一史标签:司马昭

    历史上,夏侯徽出生名门,却嫁给司马师,成为一颗政治牺牲品。夏侯徽很有见识,嫁夫从夫,一心辅佐司马师。司马师每当遇见决策问题,都会与夏侯徽一起商议,夫妻俩平时还是比较恩爱。电视剧《军师联盟》中,夏侯徽在嫁给司马师时,居然被自个的小叔子司马昭看上了。夏侯徽嫁入司马家的时候,曹真、曹休等人来到了司马府,表

  • 刘禅投降后写下3字,司马昭放弃杀他,百官不解,司马昭:倒着读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司马昭

    “此间乐,不思蜀也”是刘备之子刘禅所说的传世名言,之后演变为成语——乐不思蜀,也许正是因为他这种随遇而安的性格,相较于许多其他的亡国之君,刘禅的晚年可以说是过得相当滋润。其实,以司马昭多疑的性格,即便刘禅投降于他,为了斩草除根,他也不会轻易放过刘禅,但刘禅却用三个字,让司马昭最终放他一马,让人不由得

  • 徐庶在曹营遭到冷遇,诸葛亮的一句感慨,却预示了三国未来的走向

    历史人物编辑:半月历史阁标签:徐庶

    相信熟读三国的人都会知道诸葛亮,他是蜀汉阵营当中非常有名的一名谋士,但是在刘备还没有得到诸葛亮之前,他手下最有名的谋士应该是徐庶。当时在徐庶的心目当中,认为正统的皇室应该是汉室,因为刘备是正统的汉朝后代,所以徐庶才会选择投奔刘备,并且给他出谋划策,就连诸葛亮也是徐庶向刘备举荐的,如果没有徐庶,可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