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嵇康:迎娶曹操曾孙女,最终却被司马昭杀害!

嵇康:迎娶曹操曾孙女,最终却被司马昭杀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情怀历史号 访问量:3902 更新时间:2024/4/23 5:08:58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修武县)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其中,就笔者今天要说的嵇康,作为竹林七贤之一,在早年迎娶了曹操曾孙女为妻。但是,他最终却被司马昭处死。

具体来说,嵇康生于魏文帝黄初五年(公元224年),一作黄初四年(公元223年)。嵇康的父亲嵇昭,官至治书侍御史。嵇康的兄长嵇喜,早年即以秀才身份从军,后历任太仆、扬州刺史、宗正等职。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嵇康的父兄都在曹魏为官,而且拥有较高的地位。

嵇康年幼丧父,由母亲和兄长抚养成人。他幼年聪颖,博览群书,学习各种技艺。成年后喜读道家著作,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然不注重打扮。后来,嵇康迎娶了魏武帝曹操之子沛王曹林的孙女长乐亭主为妻,因和曹魏皇室形成了姻亲关系,嵇康获拜郎中,后任中散大夫。嵇康与长乐亭公主育有一儿一女(其子即嵇绍)。

嵇康崇尚老庄,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方式。他弹琴吟诗,赞美古代隐者达士的事迹,向往出世的生活,不愿出仕为官。对于竹林七贤来说,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而且都在为官不太感兴趣。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通过诛杀曹爽及其党羽,司马懿家族篡夺了曹魏大权。虽然嵇康无意仕途,不过,曹氏的衰微,自然会对其人生造成直接的影响。等到司马昭掌权后,因为仰慕嵇康的名气和才华,欲礼聘他为幕府属官。对此,嵇康不为所动,甚至跑到河东郡躲避征辟。

同时,嵇康作《与山巨源绝交书》,列出自己有“七不堪”、“二不可”,坚决拒绝出仕。史称“大将军(指司马昭)闻而怒焉”。嵇康对于司马氏采取不合作态度,因此颇招司马昭的忌恨,这促使其最终落下了比较凄凉的下场。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一作景元三年),嵇康再一次触怒了司马昭。此时,与嵇康素有恩怨的钟会,趁机向司马昭进言,以陷害嵇康。司马昭一怒之下,下令处死嵇康与吕安。

最后,嵇康行刑当日,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朝廷赦免他,并要求让嵇康来太学任教。不过,司马昭没有退步,执意下令处死嵇康。临刑前,嵇康神色不变,如同平常一般。他看了看太阳的影子,知道离行刑尚有一段时间,便向兄长嵇喜要来平时爱用的琴,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

曲毕,嵇康从容就戮,时年四十岁。得知嵇康被杀的消息后,海内的士人没有不痛惜的,司马昭也在不久之后便意识到错误,但追悔莫及。到了东晋时期,名士谢万将嵇康列为“八贤”之一。袁宏在《名士传》中也称嵇康等七人为“竹林名士”。此外,嵇康被司马昭杀害后,阮籍佯狂避世,王戎、山涛则投靠司马氏,竹林七贤最后各奔东西。

标签: 司马昭

更多文章

  • 司马昭为何放过刘禅?不仅是因为“乐不思蜀”,还因为他老实?

    历史人物编辑:大吉大吃标签:司马昭

    文/涛声依旧司马昭为何放过刘禅?不仅是因为“乐不思蜀”,还因为他老实?在三国的整个历史当中,人们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魏蜀吴这三个字了,这三个字代表着三个势力,凡是熟读三国演义或者是正史的人们都知道在这些势力当中,有哪些人们耳熟能详的任务,人们经常也为那个人物最强而争论不休。不过要说哪个势力最强,很多人都

  • 刘禅当年如果告诉司马昭思念故国,司马昭会杀他吗?

    历史人物编辑:太白史观标签:司马昭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攻伐蜀汉,最终在姜维和钟会相持于剑阁的时候,邓艾偷渡阴平,袭取成都,诸葛瞻兵败自杀,刘禅投降,蜀汉正式灭亡。后刘禅被迁往洛阳,受封安乐公,刘禅带领蜀中官员前往府上拜谢司马昭,在宴会上司马昭先后安排了魏舞和蜀舞以供助兴,在一群佳丽女子跳蜀舞的时候,刘

  • 刘禅投降后写下3字,司马昭:免死,群臣疑惑不解,昭:倒过来读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司马昭

    古今最受争议的皇帝是刘禅,大智若愚与天生愚钝有个词语都加诸于身,现如今,我们只能透过历史的种种细节去揣测刘禅是真傻还是假傻,但一切只能成为揣测,无法下个准确的定义,因为有关他的史料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而《三国演义》带有虚构成分,对于一个人的真实性格未必能反应全面。刘禅并非嫡出,他的母亲是刘备的妾,但刘

  • 诸葛亮去世后,为何司马懿终生不再伐蜀?司马昭心里很清楚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司马昭

    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还活了17年。然而,17年中,司马懿一直没有组织过伐蜀战争。被魏帝阻止的进军其实,司马懿早有伐蜀之意,只是被魏帝阻止了。诸葛亮去世后,杨仪与魏延相争,发生了激烈内讧。司马懿得知后,“帝欲乘隙而进,有诏不许”,想去打,被魏帝下诏阻止了。(《晋书.宣帝纪》)司马懿想要进军,是很合理的

  • 刘禅投降后写下三字,司马昭大笑:免死,众人不解,昭:倒过来念

    历史人物编辑:昕梦倾城标签:司马昭

    在东汉末年,战乱连年,天下大乱。蜀汉的刘备虽然英明神武,但在他去世后,其子刘禅继位,却被人们所诟病。人们都认为刘禅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他的统治导致了蜀汉的覆灭。但是,真相究竟是如何的呢?其实,刘禅并非像外界所说的那样无能,他心中清楚,身为蜀汉的君主,自身的安危就代表着整个国家的安危。他并不是没有想

  • 曹操比司马昭能力强,为何司马昭可以统一了天下,曹操却没能一统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刹时的科技标签:司马昭

    曹操之所以最后没有一统天下,我认为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内斗。曹操拿天子做幌子,挟天时以令诸侯,其实为了让自己称霸。但是他的手下后来有很多的人不再忠心于他,所以曹操最后也变得比较敏感,他不相信一些人说的话,所以导致有些人离开了他,最后曹操没有得到天下。曹操一生之中都没有成功的登上地位,他其实就是以挟天子

  • 此人和司马昭当面翻脸,司马昭也无可奈何

    历史人物编辑:汤娜标签:司马昭

    我们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说的就是曹魏权臣司马昭继承了父兄大权独揽的地位,试图篡位的野心天下人都知道。说出这句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当时的皇帝曹髦。曹髦小时候被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拥立为皇帝,好不容易熬到司马师死了,以为能收回朝政大权,结果又成了司马昭的傀儡。所以曹髦对司马

  • 司马昭当王纯属巧合?司马昭死因另有蹊跷?司马昭为何不是好人?

    历史人物编辑:夜秦灵标签:司马昭

    这个时候,司马昭灭了蜀国,开始明确地向皇帝提出自己称王的意愿。曹奂没别的办法,只得准奏,封司马昭为晋王,追谥司马懿为宣王,司马师为景王。司马昭称王之后,听从幕僚的建议,立长子司马炎为王世子,官带中抚军。 与此同时,大臣们劝他说:“大王,最近襄武县已经出现了祥瑞之兆。您应该借这个机会,戴上十二旒的冠冕

  • 历史上司马昭和他嫂子真的有染吗?

    历史人物编辑:南风一史标签:司马昭

    历史上,夏侯徽出生名门,却嫁给司马师,成为一颗政治牺牲品。夏侯徽很有见识,嫁夫从夫,一心辅佐司马师。司马师每当遇见决策问题,都会与夏侯徽一起商议,夫妻俩平时还是比较恩爱。电视剧《军师联盟》中,夏侯徽在嫁给司马师时,居然被自个的小叔子司马昭看上了。夏侯徽嫁入司马家的时候,曹真、曹休等人来到了司马府,表

  • 刘禅投降后写下3字,司马昭放弃杀他,百官不解,司马昭:倒着读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司马昭

    “此间乐,不思蜀也”是刘备之子刘禅所说的传世名言,之后演变为成语——乐不思蜀,也许正是因为他这种随遇而安的性格,相较于许多其他的亡国之君,刘禅的晚年可以说是过得相当滋润。其实,以司马昭多疑的性格,即便刘禅投降于他,为了斩草除根,他也不会轻易放过刘禅,但刘禅却用三个字,让司马昭最终放他一马,让人不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