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手下五大谋士:郭嘉仅排第二,贾诩排第四,第一实至名归

曹操手下五大谋士:郭嘉仅排第二,贾诩排第四,第一实至名归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崔雷 访问量:453 更新时间:2023/12/9 17:15:36

三国时期,曹操统治北方,这其中少不了曹操手下谋士的出谋划策。说到曹操的谋士,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郭嘉,曾经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流言,都比“卧龙”诸葛亮厉害了,可见郭嘉的谋略多么厉害。

说到曹操的谋士,我们还会想到贾诩。贾诩号称“国士无双”,他曾经用“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使得曹操一举平定关中。

如果给曹操的五大谋士排名,那么第二是郭嘉,第三是荀攸,第四是贾诩,第五是程昱。那么谁能排名第一呢?为何他能够排在郭嘉之上呢?

在去年的时候有一部作品很火,当然也是小编特别喜欢的一部作品。作品是选在三国这样一段混乱的时间里,可是在这个总是不停地打仗的年代里,有的厉害的人物却能够统一了一方,那么在他的背后一定有高手在帮忙。没错,在这一篇文章里我们要谈论的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就是荀彧这个男人。在相关的作品里也有关于他的故事,小编可真的是太喜欢他了。这个男人的才学非常的深厚,能够看清当时的局势并想出对应的计谋,如果没有他,曹大人统一的伟业可能实现的就会慢一些了。

那就他以前开始说起,那个时候他还没有当官。和那些厉害的人物差不多,他在年轻的时候就展现出了他的才华,知道他和那些接触过他的人都非常的赞赏他。当时的朝廷发生了一些变化,那位董卓大人当上了相国后就把握住了相当一部分的权利,看到政治的情况变化成这样,这个男人也不想当官了,于是就辞掉了官回了老家。为了自己的乡亲们着想,这个男人就劝他们说要打仗了赶紧离开这里,可是大家还是很眷恋这里不愿意离开啊。所以这个男人就只好自己走了,等他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后,碰巧遇到了袁绍大人。袁大人非常的欣赏他的能力,想要把他留下来。我们从一些相关的资料上可以知道,这个男人是在袁绍大人的手下待过一段时间的,不过他可能觉得这位袁大人不是他要追随的对象,于是他就去投奔了曹操那一边。大人很早就听说了他的才华,看到他来了非常的高兴,还向众人称赞道这个男人就是我的张良啊。后来这个男人就随同曹大人一起出去打仗,他担任司马这个职位,就是看着当前打仗的局势为大人想出一些计谋和对策。这样一来,曹大人就好像是老虎突然拥有了一对翅膀一样他一路打下来,获得了大大小小的城池。

过了几年曹大人带着他的大军来到了徐州这一带地方,管理徐州的人已经病逝,曹就想着趁这个时候把这个地方拿下来。这个男人听到后就劝说道,当年高祖打仗的时候总是保存好自己的实力,这样既能够有足够的能力进攻敌方,又有让自己后退的余地不至于损失的太过于严重。虽然整个进程会慢一些但是到了最后都能完成自己的目的,将军您已经攻下了那么多的地方还顺便平定了叛乱,百姓们都是感激您的,那些敌军在短时间内一定不敢来冒犯,所以您现在所在的这一片地方一定要守护好,作为您打仗的后盾。如果您急于攻下这座城,那我们的军队没有时间休息,军中没有收入足够的粮草,万一您的对手吕布将军来了,那可不太好对付他们啊。

他还指出了现在是收割稻谷的时间,况且这个徐州有过那么多次被敌人进攻的经历,他一定会特别警惕再有战况的发生。在现在看来我们是没有那么容易马上就把他们拿下的,等待攻下的时间一长和粮草不够的话,将士们肯定会没有心情继续打下去的。所以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休整好自己的军队。既然赶上了收割稻谷的时间,那就应该让自己的军队也去收割一些,不然过些日子将士们很乏累就没有心情打仗了。大人觉得他说的话还是比较有道理的,就让将士们按照他的说法去做了,同时保存好自己的实力。不久曹军就打败了吕将军这一边的人,因为后续的实力充足,这给曹大人后面统一北方的大业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这个男人和曹大人合作起来真的是给曹军这一边添加了不少的力量。大人在外面带着军队到处打仗,这个男人虽然没有总是跟着去打仗,但是他在营地里都帮着安排好了厉害的人出来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除了为自己追随的曹大人想出各种好的计谋,这个男人的眼力和一般人比还真的是厉害得多呢,这个男人在推荐人才这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出色的。他给曹大人推荐了不少才识深厚的厉害人士,像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是陈群司马仲达这些男人。有了这样的一些人才,给曹大人的统一大业又添加了不少的推力。

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厉害的人才,让现在了解了他的人们依旧十分的赞赏。

标签: 贾诩

更多文章

  • 重演历史,美国用贾诩的计策对付中国,幸亏我国71年前警惕了危机

    历史人物编辑:千里烟伯标签:贾诩

    简介:历史其实是在不断的反复重演,就比如说曾经贾诩出的计策本身是魏国用来对付吴国和蜀国的,而如今这个计策却被美国用来对付中国。这个计策就是所谓的“和平演变”,在长期以来美国演变了很多国家,其中就包括红色大国-苏联。但是美国这一招对中国行不通,原因是在71年前,我国就已经警惕了和平演变的危机,并且做出

  • 谋士贾诩当上太尉后,孙权大笑:曹魏必亡!45年后才知他高瞻远瞩

    历史人物编辑:春秋录标签:贾诩

    公元220年,曹丕接受汉献帝刘协禅让,进位为皇帝,是为魏文帝。随后,他便确立了三公的人选,其中太尉是前太中大夫贾诩,史书记载,东吴孙权在听闻这件事后,竟然“笑之”,还评价道:曹丕的才能比不上曹操的十分之一,曹魏必亡!那么,孙权为何会有这样的反应呢?贾诩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贾诩,凉州的寒门子弟,满腹

  • 三国贾诩进阶史,活了77岁的他,从不是毒士反而是好人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好旺角V标签:贾诩

    引言:全文7954字,请保持耐心!在《三国志》中有一段特别有意思的记载: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三国志》这话的意思是,曹丕任用贾诩当三公之一的太尉,听了消息后的孙权,哈哈大笑。看过这段记载,估计很多人会寻思,难道孙权觉得毒士能力不行?或者说人品不行?于是有不少文章解析就在这两个方向发散,说

  • 三国真正的“毒士”并不是贾诩,如果董卓肯听此人之言,早已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南南历史标签:贾诩

    现在人都认为三国时期的“毒士”是贾诩,因为其曾经献计给李傕洗劫长安,导致长安腥风血雨,朝野大乱,因而被封为“毒士”;但是要说真正的“毒士”,恐怕贾诩最多算是自私,一切为求自保而已,纵观贾诩一生,似乎也就这一次而已。 但是要说到真正的“毒士”,当还数董卓的女婿李儒,少读史书百家,精通谋略,是董卓的首席

  • 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孙权大笑:曹魏必亡!后来才知他的先见之明

    历史人物编辑:元小二说历史标签:贾诩

    在古代行军打仗,帝王都需要用勇猛无双,敢于冲锋陷阵的武将来替自己攻城略地。但是,对于帝王来说,更重要的还是其背后出谋划策,推演洞察的文将谋士。而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更是有一批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拥有神鬼莫测能力的谋士,诸葛亮、司马懿、荀攸等等,这些人无一不是给君主立下过汗马功劳的能人异士。但是,三国有

  • 贾诩成太尉孙权大笑,曹操儿子误国,40多年后一语成谶

    历史人物编辑:荣耀历史标签:贾诩

    贾诩何人?知晓三国的都知道,这人就是三国第一坑,第一毒士,有他在准没好事。那么他哪来坑,容我娓娓道来。话说这贾诩也是寒门出生,凉州武威人,在三国属边缘地带士子,从小家境不咋地。但往往是这样家庭孩子有出息,这不贾诩就很有出息,在三国乱世哪个注重门第出生的时节,硬是熬出了头。这熬出头的背后,就是无所不算

  • 三国演义中,真正的“毒士”不是贾诩,有一人比他还毒

    历史人物编辑:契机电视君标签:贾诩

    提起《三国演义》,里面人才辈出,尤其是那些谋士们,谈笑间便能左右天下大势,而在这群谋士中,贾诩因用计毒辣被人称作“毒士”,但其实在整个演义中,有一人比他还毒。他就是董卓帐下第一谋士李儒。李儒在演义中的形象与正史记载存在一定的偏差,但都是帮助董卓为虐,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演义中的李儒。当初十常侍作乱,何

  • 曹魏太庙供奉着26位功臣,为何没有荀彧、贾诩、许褚等人的名字?

    历史人物编辑:陈浩标签:贾诩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供奉当朝的皇帝和及其先祖是每个帝王都要做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功臣和宗室对当朝有极大功者,也逐渐可以将他们的神位供奉于太庙,而这一过程也叫做“配享太庙”。这是对功臣进行表彰的一种莫大殊荣。而在曹魏配享太庙中,一共供奉了26位功臣。可在这些功臣里面,为何没有荀彧、贾诩、许褚,以及于

  • 三国志战略版:太尉盾再也不用司马懿了,配上伪书相间,贾诩起飞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有看点标签:贾诩

    哈喽,大家好,我是刀笔吏,一个在三战摸爬滚打的小兵想到太尉盾,就会想到司马懿!这两者几乎是绑定的关系,之前刀子在文章中说过,太尉盾可以没满宠,可以没曹操,但不能没有司马懿。今天刀子发现了一份战报,原来太尉盾未必要用司马懿。在魏国还有一个太尉——贾诩!算无遗策,善始善终权臣,能善始者,未必能善终!在三

  • 《五虎定三国》显神威马超败许褚 除汉贼刘封斩贾诩

    历史人物编辑:李伟侃车标签:贾诩

    汉军前部先锋马超大战徐晃、文聘、曹仁三将,奇兵破敌,生擒曹仁,首战告捷。且说汉、魏二军约定一决雌雄,双方排兵布阵,一时南阳城下,两国大军对時。曹丕出马,左有徐晃、文聘、曹洪、曹纯、朱灵,右有许褚、张郃、臧霸、夏侯尚、夏侯儒。对方阵前,门旗开处刘备一马当先,左右张飞,赵云、刘封、张翼、右有马超、黄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