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演义》中黄承彦为什么要从八阵图中救出陆逊

《三国演义》中黄承彦为什么要从八阵图中救出陆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帅说历史 访问量:3960 更新时间:2024/1/17 3:31:36

《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打得刘备溃不成军,最后追刘备时陷入诸葛亮预先布下八阵图,险些丧命,幸得诸葛亮的老丈人黄承彦引陆逊的军队走出八阵图。大家不禁好奇,吴蜀当时是敌对双方,黄承彦作为蜀国丞相的老丈人理应站在蜀国这边,为什么还会救下陆逊等人呢?更何况诸葛亮当初也叮嘱他的老丈人此后有吴国将领误入此阵切勿放出。下面我们就在剖析下为什么当时黄承彦要救陆逊:

黄承彦作为诸葛亮的老丈人自然不是什么碌碌之辈,他也是荆襄之地的上层名流,也是饱读诗书的人。对天下大势自然也是有一定认识,当时蜀国倾国之兵进攻吴国,前期也是打得吴国损兵折将,最后因中了陆逊的计谋而全军覆没,此时的吴蜀两国可以说是两败俱伤,此时的魏国国君曹丕,虽说没有他父亲曹操那么雄韬伟略,但是也是一个城府极深的人,在刘备连营七百里时早已料定刘备必败,便以想好对策:陆逊若胜,必尽举吴兵去取西川;吴兵远去,国中空虚,朕虚托以兵助战,令三路一齐进兵,东吴唾手可取也。因此此时的黄承彦也认识到这一点,此时如陆逊折兵于此,吴国必落入曹丕之手,到时再两面夹击蜀国,蜀国也岌岌可危。如此时救下陆逊并说明其中的利害关系,陆逊也是个明白人,肯定会退兵。这样一来吴蜀便可再次结成联盟而抗曹。所以此时救陆逊也是保住蜀国。至于诸葛亮当时为什么叮嘱黄承彦不要放吴国将领出去,那是因为诸葛亮布此阵是很多年前,当时的情形和现在完全不一样。按照诸葛亮的策略是先伐魏,他假想伐魏时吴国进攻蜀国而设下的此阵,要是那样黄承彦定然不会放吴国的将领出来。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黄承彦

更多文章

  • 三国此人战斗力不亚周泰,曾射伤虎将张辽?他力助诸葛恪大破曹魏!

    历史人物编辑:记录幸福生活标签:诸葛恪

    文:刀与笔(作者原创授权)丁奉是汉末三国时期孙吴的一员骁将,小说中,丁奉可谓见证了整个汉末三国时期各方势力的兴衰,在孙吴参与的各大重要战役中也几乎能够见到其身影。丁奉登场于小说第三十八回,是孙权执掌东吴后招募的武人。赤壁之战前后,即小说第四十九至五十一回,丁奉和徐盛一同担任周瑜的护卫,参与了赤壁大战

  • 十分伶俐都使尽,难逃悲剧在己身,诸葛恪死于不懂职场生存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趣评读史标签:诸葛恪

    公元252年,与曹刘争雄一生的孙权,终于也走到了生命的终点。此时,太子孙亮年仅9岁,肯定无法独立掌控朝政,东吴也不得不进入辅政时代。孙权为儿子挑选的首席辅臣,是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在后世,诸葛恪并不知名,但在职场中,他这类人并不少见,且并不讨喜。诸葛恪从小就很聪明,却锋芒毕露,几乎跟所有同事关系都

  • 诸葛恪的败亡告诉我们,家世、才华很重要,但更要经得起挫折磨难

    历史人物编辑:刘玲爱历史标签:诸葛恪

    诸葛家族,为汉末三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笔迹。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流芳千古;诸葛瑾在东吴官至大将军,深受孙权信任;诸葛诞在曹魏官至征东将军,镇守淮南。今天我们来聊聊,诸葛家二代的代表人物诸葛恪,看他如何崛起并败亡的……才思敏捷,年少知名恪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权见而奇之,谓瑾

  • 新城之战,曹魏大将张特向诸葛恪喊话投诚,事后才知真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张殿力标签:诸葛恪

    公元253年,东吴大将诸葛恪亲率20万大军猛攻曹魏军事要地新城,守卫新城的守将是曹魏大将张特,此人有勇有谋,是曹魏帐下少有的一名良将,面对浩浩荡荡的东吴大军,张特一面加筑城墙,一面向曹魏朝廷求援。当时,张特手上只有3000人马的曹魏守军,面对的东吴人马有20万之众,但是张特凭借着3000人马接连打退

  • 外来户诸葛恪想学习诸葛亮叔叔好榜样没学到还把脑袋混丢了

    历史人物编辑:凌晨一点的猫标签:诸葛恪

    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诸葛亮亲大哥诸葛瑾(字子瑜)离开老家琅琊阳都(今属山东临沂),躲避战乱来到江东,结识了孙权姐姐的女婿弘咨。弘咨认为诸葛瑾满腹经纶,就向孙权举荐,与鲁肃等同为宾客,后历任长史、左将军、大将军等职,为东吴建国立下不朽的功勋。孙权很器重诸葛瑾,对他的评价很高:“子瑜与孤从事积

  • 探究诸葛恪的人生悲剧,正确认识人性优缺点,正是值得深思的痛点

    历史人物编辑:鸿讲古今史标签:诸葛恪

    【探究诸葛恪的人生悲剧,正确认识人性优缺点,正是当下值得深思的痛点】在三国时代的政治舞台上,诸葛氏是一个异常活跃的姓氏,非常引人注目。如蜀汉的诸葛亮、诸葛瞻,东吴的诸葛瑾、诸葛恪父子,曹魏的诸葛诞等,他们各自都在各国担任丞相、将军、重臣等重要角色。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恪是他的儿子,诸葛诞与他们

  • 真读三国不看演义:诸葛恪智商超群,为何最终死于非命?

    历史人物编辑:王涛爱历史标签:诸葛恪

    诸葛亮与诸葛恪 诸葛亮是中国古代智慧的象征,而他其实有个侄子,智商超群,不在诸葛亮之下!这就是诸葛瑾之子诸葛恪,诸葛亮和诸葛恪其实很类似:其一,诸葛亮与诸葛恪都是托孤重臣:蜀汉皇帝刘备临终之前,托孤于诸葛亮,而东吴皇帝孙权临终之战,则托孤于诸葛恪。其二:诸葛亮与诸葛恪都是坚

  • 刚愎自用,多谋少断的诸葛恪,从托孤大臣到被灭九族

    历史人物编辑:伊河史话标签:诸葛恪

    想想三国时代的诸葛家三兄弟真厉害,后人评价是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诸葛亮是蜀汉丞相辅政大臣,但实际上诸葛瑾在东吴的地位丝毫不亚于诸葛亮,在整个东吴的官僚阶层,孙权最信任的就是诸葛瑾。虽然诸葛瑾弟弟在蜀汉丞相,而且二人多有往来,自己儿子还过继给诸葛亮为子。即便如此,诸葛瑾他是东吴第一任大将军。

  • 曹操遇到赵云,让张郃、徐晃双战赵云,为何上双保险?

    历史人物编辑:徐鹏元标签:徐晃

    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在演义中非常精彩,这里不说正史,只讨论演义。曹操逃命期间,中了孙刘联军的埋伏,多次遇险,差点丧命,先后被东吴大将吕蒙、凌统、甘宁、太史慈和陆逊追杀,仓惶逃命。后来,曹操逃到乌林之西,宜都之北,遇到赵云,曹操下令,让张郃、徐晃双战赵云,他自己趁机逃走。曹操为何让张郃、徐晃一起上?难

  • 同样是摆设背水阵,为何韩信取得井陉之战大捷,徐晃却在汉水惨败

    历史人物编辑:三读说史标签:徐晃

    #三国风云录#背水阵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军阵,它在韩信的井陉之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此,人们将“背水一战”比作孤注一掷和敌人决一死战的代名词。在《三国演义》这部著名的历史小说中,以描写将军们的谋略见长,背水阵自然也肯定会在书中出现。在书中第七十一回中,就出现了背水阵。在当时,刘备攻打汉中,阵斩夏侯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