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庶若是真心推荐诸葛亮,为何在离开刘备时,才向刘备推荐?

徐庶若是真心推荐诸葛亮,为何在离开刘备时,才向刘备推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经典沸 访问量:3927 更新时间:2024/2/7 9:36:18

徐庶若是真心推荐诸葛亮,为何在离开刘备时,才向刘备推荐?

导语:要说刘备一生中的第一个贵人,那这个人绝对是徐庶无疑。刘备没有碰到徐庶之前,尽管已经领兵打仗二十年,但一直败多胜少,也一直找不到失败的原因。后来徐庶告诉他,是因为没有强力军师的辅佐。当曹仁带着5万大军进攻新野城时,刘备的守军不过1万人马,刘备打算跑路的时候徐庶挺身而出,用智慧击退了曹仁的进攻,从此被刘备奉为神人。当曹操得知徐庶的大名后设计挖走徐庶,刘备为此还哭着送别二十里路,徐庶也就在这个时候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有网友提出疑问,徐庶和诸葛亮是挚交好友,为什么之前不推荐诸葛亮,反而这时候推荐呢?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这件事。

徐庶原本是一个侠客,年少时行走江湖,后来发现用武艺改变国家效果甚微,于是回到荆州拜在水镜先生门下做学生,和诸葛亮、庞统等人是同窗。后来刘备正荆州求贤,徐庶早已经认定刘备,他用歌声吸引刘备,而且歌词里面点出了刘备当时的窘迫。刘备听到后大为神奇,和他聊天才发现徐庶胸中有丘壑,于是邀请他加入自己的势力。

徐庶知道诸葛亮的能力强于自己,也知道水镜先生对诸葛亮的评价,他曾经问过诸葛亮,要选择曹操还是孙权作或者是别的君主辅佐,而诸葛亮对他的回答是合适就行。徐庶知道诸葛亮这个合适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必须是有一个广阔的前景,而且还有对诸葛亮绝对的信任,并且授予诸葛亮极大权力的君主才行。

徐庶刚加入刘备阵营后曾经想和刘备推荐诸葛亮,但他觉得当下时机还不成熟。首先和刘备不一定认可诸葛亮,毕竟诸葛亮当下还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也没有拿得出手的战功,说服力太差。第二是刘备现在完全依赖自己,假若给他推荐诸葛亮,那会变相的削弱自己在刘备集团的地位,阻断了自己后续的发展。

当徐庶临走时看见刘备不惜送别二十里路,这份情谊这种人品让徐庶非常感动,他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再者,此时刘备身边已经没有举足轻重的军师,现在是诸葛亮介入的最好时候,因为现在属于雪中送炭。还有,刘备只有失去了自己之后才能彻底明白一个顶级军师的重要性,这样子才能让诸葛亮在刘备集团的地位无可动摇,才能获得绝对的权力和信任。所以,徐庶这么安排并不是突发奇想,而是有着丰富的含义。

结语:后续的发展也证明的徐庶的猜测,刘备知道诸葛亮的才能是徐庶的十倍之后,不惜自降身份,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而诸葛亮也感受到了刘备的诚意,当即为他分析天下大势,然后再为他制定战略计划,刘备直接拜诸葛亮为军师。而诸葛亮出山后用了仅仅十年时间,就帮刘备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小将军,变成了三分天下的霸主。

标签: 徐庶

更多文章

  • “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徐庶,为何曹操不杀他?徐庶结局又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顾维乾标签:徐庶

    如果说要对三国的谋士进行比较划分,很多人都会把郭嘉、诸葛亮、周瑜、司马懿排在第一层次,可能还有人会将庞统、贾诩等人列入一流谋士的行列,但是其实还有一个人,小编认为应该也算当时的一流谋士,这个人就是徐庶,徐元直。很多人都知道刘备虽然顶着“皇叔”的称号,自己还有两个得力的小弟关羽、张飞,但是其实前半生却

  • 水镜为何不推荐司马懿,则把徐庶、卧龙凤雏刘备,答案在这里?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徐庶

    在三国中,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刘备和徐庶相遇的第一个情节,当时徐庶已经知道了刘备的身份,而刘备却不知他是谁。还是在一次被曹军追杀的过程中,来到了一个破旧的房子面前,这才与水镜先生相识,两人聊得很投机。小编甚至还能够记得,当时刘备还请水镜先生出山,却遭到了水镜先生的拒绝,在不知该如何的时候,徐庶的突然出

  • 《三国》中徐庶和庞统都是悲剧收场,徐庶是偶然,庞统是注定

    历史人物编辑:王二猛标签:徐庶

    徐庶和庞统的人物形象及情节发展是《三国演义》中悲剧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墨不多,却必不可少。徐庶被迫进曹营一言不发,庞统身亡落凤坡,他们是典型的悲剧人物,只是他们的悲剧有所不同。徐庶的悲剧带有意料之外的道德色彩,而庞统的悲剧结局从他一出场便注定了,在小说中已经埋下伏笔,具有既定性和预见性。徐庶故事实为一

  • 历史上并不存在走马荐诸葛,徐庶离开刘备也不是因为母亲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徐庶

    历史上并不存在走马荐诸葛,徐庶离开刘备也不是因为母亲导语:根据《三国演义》里面的描述,刘备前半辈子因为没有意识到谋士的重要性,尽管曾经打下来许多地盘,但最后都没有守住,反而成为了别人的嫁衣。这种情况直到他碰见徐庶后得到改变,徐庶超高的谋略和指挥艺术让刘备知道原来仗还能这么打的!战后赶紧拜徐庶为军师,

  • 徐庶: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被迫归随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徐庶

    按【三国演义】中的说法,徐庶之才强于二荀,但在【三国志】中,对徐庶的记述却极少,只说他是诸葛亮少年时的朋友,后来跟随刘备,也没有什么建树,只是推荐了诸葛亮算是功绩。而如果结合裴注中所载【魏略】中的说法,则徐庶的形象就更不那么圆满了:“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

  • 汉末群雄:徐庶荐孔明,刘备三顾之

    历史人物编辑:萧家老大标签:徐庶

    汉末群雄:徐庶荐孔明,刘备三顾之刘备复至新野后,待徐庶益厚,徐庶对刘备道:“南阳有诸葛孔明,世称卧龙,将军亦愿相见否?”刘备忙说:“既有这般名士,怎不愿见?但比君才具何如?”徐庶答道:“孔明尝自比管仲乐毅,如徐庶不才,怎得相拟?”刘备又说道:“君既与彼相知,请即劳君一行,邀与俱来。”徐庶摇首道:“此

  • 徐庶母亲自杀而死,为什么徐庶不再次投奔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近灵说历史标签:徐庶

    三国时期要在诸葛亮之前对刘备贡献最大的人,这个人就是徐庶。他原本是江湖侠客,突然间弃武从文,从此发愤图强成为顶级军师。投奔刘备之后轻而易举地破解了曹仁的八门金锁阵,用事实告诉刘备原来打胜仗那么容易,同时也改变了刘备的人生轨迹,让他知道谋士的重要性,也为后来请诸葛亮出山埋下了伏笔。曹操知道凭刘备的能耐

  • 三国演义之徐庶为什么要化名单福?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徐庶

    刘备在司马徽那里聊了半天“好,好。”回到新野就着了魔,对伏龙、凤雏有了刻骨铭心的需求。从这个角度上讲,司马徽要是卖安利,也能火的一塌糊涂。但是伏龙、凤雏之事目前不着急,有更着急的事亟待解决。 从表面上看,刘备在襄阳吃饭,突然间就跑了,这事得给刘表一个交代啊。刘备赶紧派孙乾去解释,顺便说蔡瑁设计杀刘备

  • 说一说三国演义徐庶诸葛亮鲜为人知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徐庶

    三国演义徐庶在《三国演义》中自称单福,徐庶出生寒门,但豪爽仗义,曾替人报仇,但是失手被官府所擒,后被同党所救,改名徐庶。徐庶死后逃生之后,用功读书,而后为了躲避董卓祸乱,逃到荆州,结识了诸葛亮。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去见刘备,得到刘备的器重,而后又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就有了后面刘备“三顾茅庐”这一幕

  • 诸葛亮当军师关羽不服,徐庶当军师无人不服,暴露徐庶真实身世!

    历史人物编辑:若木小刀标签:徐庶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军事谋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成就千古君臣佳话。但是在诸葛亮出山之初,与张飞,关羽的关系并不融洽,关羽是暗里较劲,张飞是公开挑衅。可是,回首之前徐庶在刘备手下的时候,形成了鲜明对比无人不服,同样都是刘备的谋士,为什么关羽对待二人的态度会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