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才堪大用?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郭嘉才堪大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无心镜一 访问量:2063 更新时间:2024/2/7 7:23:06

“君不贤,则臣投别国”,这与古代的“从一而终,一臣不事二主的”思想很是相悖,。但是如果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这无可厚非。因为,士为知己者死,古人怀才,就是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平台,去一展自己拯救黎民苍生的雄伟抱负。

郭嘉。自封小,颍川阴翟人。郭嘉二十七岁的时候,投靠袁绍,住了一段时间后,便对袁绍的谋士,辛平郭图说,:“聪明人想要成就大事,必须择一明主啊,袁公模仿周公的礼贤下士,而不懂用人的玄机优柔寡断,想与他成就大事是不可能的。我要另选明主了,你们是否愿意跟着我一起走呢?”二人说:“袁绍对天下有恩德,人多归之,况且现在袁公实力最强,为什么要离开呢?”郭嘉见二人还没有发现袁绍的短处,便不再多说自己一个人离开。

当时,颍川的一位名士戏志才是曹操身边的谋士,曹操对他十分器重。无奈戏志才早逝,曹操便写信给谋士荀彧,希望它能举荐胸怀韬略的人才。荀彧见信以后,向曹操推荐了郭嘉。曹操于是召见郭嘉,与其共论天下大事,听过郭嘉的一番言论后,曹操高兴的说,帮我成就大事的人就是你啊!郭嘉也觉得自己遇到了值得追随的主子,宾主尽欢,曹操遂拜郭嘉为司空祭酒。

后来,吕布率兵攻打刘备,刘备无奈归降曹操,寻求保护。有人对曹操说:“备有英雄之志,今不早图,后必为患。”国家说:“大家所言不虚,然而您奇兵为百姓除暴,是靠诚信来招纳天下俊杰的,今刘备有英雄名气,因为没有办法才归降您,害死他,就是害贤能的人,会带来不敬贤的名声啊,如此下去,贤能之士会怀疑你,他们就会投靠他人,如此一来,还会有谁会帮你平定天下呢?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要多加考虑啊”,曹操笑着说:“你真明白我的心意!”

后来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中,郭嘉奇谋帮助曹操大败袁绍。建安七年五月,袁绍因为兵败呕血而亡,少子袁尚继任为大将军,长子袁谭率领少数兵力防守黎阳。九月,曹操大军渡过黄河攻打黎阳,袁谭请弟弟增兵援助,袁尚恐怕哥哥兵多后夺其权利,遂亲自率领大军来援,与曹军相持于黎阳。曹操本意从新组织攻城,郭嘉则认为袁绍的两个儿子内部斗争,又有郭图,逢纪做他们的谋臣,必起内乱。急于攻打他们反而会使他们更加团结。应该缓攻他们,离间他们,待他们起内乱的时候再攻打也不迟。曹操听取了郭嘉的建议,后来,果然如郭嘉所说,建安九年,袁尚和袁谭起内讧,袁谭被袁尚所败,袁谭便向曹操投降。曹操便以支援袁谭为名攻打也成,后来,袁尚的势力便被彻底肃清了。

在郭嘉辅佐曹操的政治生涯中,郭嘉帮助曹操逐袁术、败张绣、灭吕布、破袁绍、击刘备,又北征乌桓。曹操之所以能够在北方稳固自己的势力和地位,其在关键时刻的重要谋略都与郭嘉有关,因此,曹操封郭嘉为“洧阳亭侯”。

只可惜天妒英才,在北征途中,郭嘉染病,会师不久后便去世了,年仅38岁,后来,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曾大哭并感叹道:“假如郭奉孝尚在,安能有此败仗乎?”却是,后来有人说,如果郭嘉活的时间再长一些,或许,三国鼎立的局面就不一定会出现,当然这也只是说说,只是为了说明郭嘉大才。

郭嘉择主而伺,不失为智者。在人才竞争的激烈时代,不仅仅是君主选择人才,同时人才也要选择君主。郭嘉看出袁绍好谋无决,优柔寡断,难以成大事,毅然决定放弃袁绍而投靠曹操,最终获得成功,可谓是慧眼识珠。

标签: 郭嘉

更多文章

  • 三国机密:郭嘉会不会真的是死在貂蝉怀里呢?

    历史人物编辑:记史惜今标签:郭嘉

    连续剧《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正在热播,曹操阵营的郭嘉郭奉孝登场之时,居然带着貂蝉,并且对貂蝉说:“我把你捡回来,就是为了死在你怀里。” 《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剧照 中国历史上有四大美人,分别是亡吴美女西施,宁胡阏氏王昭君,一美间双雄的貂蝉和著名的胖美人杨贵妃。四大美人当中,西施、王昭君和杨贵妃都有明

  • 若郭嘉不死,曹操真能打赢赤壁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郭嘉

    如果郭嘉活下来,曹操能否打赢赤壁之战?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古往今来,很多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胜利和无敌都是有道理的。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首先,我们要明白两件事:一、赤壁之战;二、赤壁之战;二、赤壁之战。2.郭嘉。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曹操在湖北省赤壁城(古称赤壁)西北部

  • 如果郭嘉不早逝,会不会成为曹操的“托孤”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郭嘉

    有人说,如果郭嘉不早死,他一定会成为曹操的“托孤”大臣。我不这么认为。首先,我们来看看郭嘉志话中“托孤”的由来。无非就是曹操的那句“我以后要属于他”。这在三个王国中出现过两次。据说荀攸等人说:“诸君皆寂寞之辈,而最不孝者。天下事尽,日后欲从之,而中年而亡。”,你就当老公了!”在与荀彧的一本书中,追贾

  • 郭嘉随机应变多次献计,曹操很快占领乌桓

    历史人物编辑:李涛谈兵标签:郭嘉

    207年,曹操打败袁尚、袁熙,于是两人逃入乌桓。曹军诸将认为,袁尚已经没有多大势力了,乌桓不会支援他们的,如果咱们远征,路途遥远,刘备万一袭击许昌怎么办?郭嘉提出不同意见,明公放心去远征乌桓,留下一个空虚的许都也没事,我料定刘备无法出兵,刘表一定会阻止刘备出兵。郭嘉接着分析,乌桓认为地处偏远,必然没

  • 郭嘉遗计杀二袁是真实存在么?从军事战略分析,符合郭嘉的军事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李涛谈兵标签:郭嘉

    207年,曹操入柳城,征服乌桓,很快主力回兵。根据《三国演义》所写,曹操到易州,得到郭嘉遗书,听说袁熙、袁尚投奔辽东,明公千万不能进攻辽东。公孙康一直害怕袁氏吞并,二袁去投奔必然引起怀疑,如果进攻,他们就会合力抵抗,急不可下。若缓之,公孙康、袁氏必自相图,其势然也。曹操用郭嘉遗计,率领主力就地休息,

  • 如果郭嘉没死,曹操赤壁定将大胜孙刘联军?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郭嘉

    东汉末年,在这个乱世纷争的时代,才杰辈出,郭嘉,就是其中之一,在他短短三十八年的生涯中,却受到了曹操莫大的赏识,历史上甚至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他死后不久,曹操便兵败赤壁,恍若郭嘉不死,曹操能在赤壁之战中取胜吗?1、遇上伯乐公元170年,郭嘉生于颍川郡阳翟县,他从小便才识过人,年少时便洞悉天下

  • 为什么说诸葛亮不是郭嘉对手?诸葛亮的一个弱项恰恰是郭嘉的强项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郭嘉

    为什么说诸葛亮不是郭嘉的对手呢?诸葛亮的弱点之一,恰恰是郭嘉的强项。随着东汉统治的分崩离析,汉献帝沦为傀儡,八方英雄齐起,逐鹿中原。曹操、刘备、孙权先后在乱世崛起,成为当时最具竞争力的三大武装集团。曹操、刘备、孙权之所以能够一分为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都意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在识别人才、引进人才

  •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你怎么看?郭嘉厉害在哪?根本没可比性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郭嘉

    一部《三国演义》似乎是让我们回到了荡气回肠的战争时代,可以说在那里似乎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有无限的可能,只要是自己有真才实学,那么天下就是自己的战场,几乎是没有任何的约束的。而熟知小说的人们应该是能够听过“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样的一句话,这两人之间到底是谁更胜一筹呢?我们先来看看这郭嘉的表现,此人要

  • 郭嘉是三国最强预言家?从军事角度看,郭嘉是曹魏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李涛谈兵标签:郭嘉

    郭嘉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很大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为洧阳亭侯。有人说郭嘉是预言家,从郭嘉料事如神来看,郭嘉对于军事规律把握很透彻,能够灵活运用兵法。1在对待刘备问题上,郭嘉通过刘备以前的表现,判断刘备军事上具有一定威胁,郭嘉认为刘备做过徐州太守,有关羽和张飞等大将辅佐,得人心,刘备不会做人部下,所以

  • 濮阳之战把郭嘉打回原形:曹操两连败,郭嘉只说了八个字,这是捧哏还是拍马?

    历史人物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郭嘉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那句话近来很少有人说了,那是因为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看《三国志》等正史了,看了正史就知道,郭嘉在曹操身边敲了十一年边鼓,最大的官职也不过是个“军祭酒”——原名好像是“军师祭酒”,陈寿为避司马师名讳,去掉了“师”字,后来又以“谋”代之。陈寿作《三国志》,荀彧、荀攸、贾诩在卷十,仅在诸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