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机密:郭嘉会不会真的是死在貂蝉怀里呢?

三国机密:郭嘉会不会真的是死在貂蝉怀里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记史惜今 访问量:1534 更新时间:2024/2/13 1:28:00

连续剧《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正在热播,曹操阵营的郭嘉郭奉孝登场之时,居然带着貂蝉,并且对貂蝉说:“我把你捡回来,就是为了死在你怀里。”

《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剧照 中国历史上有四大美人,分别是亡吴美女西施,宁胡阏氏王昭君,一美间双雄的貂蝉和著名的胖美人杨贵妃。四大美人当中,西施、王昭君和杨贵妃都有明确史料记载,唯独貂蝉的史料阙疑。正史《三国志》关于他的记载,只有“卓常使布守中閤,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正史《后汉书》关于貂蝉的记载,也和《三国志》差不多,只有“卓又使布守中阁,而私与傅婢情通,益不自安”。《资治通鉴》关于貂蝉的记载,也只有“卓又使布守中阁,而私于傅婢,心益不安。”

《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郭嘉与貂蝉剧照 三部官修正史对貂蝉的记载,都是简之又简,可以说是惜墨如金了。有道是“一张白纸上可以画出最美的图画”,貂蝉在正史上的形象极其简单,连名字都没有,这恰恰给了民间传说极大的发挥空间。大家都知道,西施、王昭君、杨贵妃都是于史有据的,民间传说不能太过分。而貂蝉则是一张白纸,民间传说想怎么渲染都可以了。

《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剧照 在吕布董卓的事情上,按照正史《后汉书》的记载,是吕布和董卓的婢女私通,吕布害怕董卓知道了会杀他,就主动联系王允,王允劝吕布一起干掉董卓。(后汉书的原话是:“因往见司徒王允,自陈卓几见杀之状。”)《三国志》和《资治通鉴》的说法也是如此,都是吕布主动找王允,王允才劝吕布一起干掉董卓,然后董卓就挂了。从三部官修正史来看,吕布确实贪恋董卓婢女的美色而动了杀董卓之心,并且干掉了董卓。

《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剧照 在吕布干掉董卓之后,正史就再也那个婢女的任何记载。接下来就该民间传说出场了,宋朝版《三国志平话》里面,与吕布私通的那个婢女有了一个姓氏,还有一个名字,她叫任貂蝉。任貂蝉本来是吕布的原配妻子,在战乱中与吕布失散。王允收养了与丈夫失散的任貂蝉,并且献给董卓,董卓不知道任貂蝉是义子吕布之妻,遂笑纳之。王允在吕布面前搬弄是非,唆使吕布去见董卓。吕布去见董卓,见到原配妻子任貂蝉与董卓共眠,一生气就杀了董卓。

《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剧照 《三国演义》版本的貂蝉,也和《三国志平话》的版本大同小异。吕布杀了董卓之后,带着貂蝉亡命天涯,最后被曹操击败,貂蝉则下落不明。《三国志平话》《三国演义》外加三部官修正史都没有貂蝉下落的记载,民间传说纷纷登场。貂蝉下落最经典的传说,就是《关大王月夜斩貂蝉》。在这个传说中,吕布死后,曹操想强迫貂蝉侍寝,貂蝉誓死不从,逃出了曹府,跑进了关羽家中。曹兵追至,貂蝉不想连累关羽,就想出去自投罗网。关羽把青龙偃月刀放在墙上,想把貂蝉推到墙上让她逃跑,结果不小心让青龙偃月刀倒下来了。青龙偃月刀正好倒在貂蝉身上,把貂蝉斩了。貂蝉肉体被斩杀之后,灵魂飞升上天,成了月宫女神。

《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 《关大王月夜斩貂蝉》的传说,就凭貂蝉死后飞升成为月亮女神那一段,就可以看出是杜撰的。既然《关大王月夜斩貂蝉》可以杜撰,《三国机密》把貂蝉给了郭嘉,我认为也说得过去。曹操把俘虏的美女赐给部下的事情可没少干,比如马超的庶妻董氏就被曹操送给了部将(此事典出《裴松之注三国志》语:“初超之入蜀,其庶妻董及子秋,留依张鲁。鲁败,曹公得之,以董赐阎圃”)

《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曹操剧照 既然曹操可以把俘虏的美女赐给名不见经传的阎圃,为什么不能把貂蝉赐给郭嘉,让奉孝捡个大美女以度余生呢?在我看《关大王月夜斩貂蝉》是元杂剧桥段,说白了就演戏。《三国机密》是连续剧,说白了也是演戏,既然是演戏,貂蝉跟了郭嘉就完全可以理解了。既然貂蝉跟了郭嘉说得通,现在问题来了:“郭嘉在《三国机密》里的结局会不会真的是死在貂蝉怀里呢?”

《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剧照 笔者认为,郭奉孝一代奇谋之士却天不假寿,如果《三国机密》让他死在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怀里,也算是一种相对完美的结局了。当然了,这部连续剧目前还没有更新到郭嘉去世的桥段,郭嘉到底会不会死在貂蝉怀里,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郭嘉

更多文章

  • 若郭嘉不死,曹操真能打赢赤壁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郭嘉

    如果郭嘉活下来,曹操能否打赢赤壁之战?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古往今来,很多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胜利和无敌都是有道理的。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首先,我们要明白两件事:一、赤壁之战;二、赤壁之战;二、赤壁之战。2.郭嘉。赤壁之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曹操在湖北省赤壁城(古称赤壁)西北部

  • 如果郭嘉不早逝,会不会成为曹操的“托孤”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郭嘉

    有人说,如果郭嘉不早死,他一定会成为曹操的“托孤”大臣。我不这么认为。首先,我们来看看郭嘉志话中“托孤”的由来。无非就是曹操的那句“我以后要属于他”。这在三个王国中出现过两次。据说荀攸等人说:“诸君皆寂寞之辈,而最不孝者。天下事尽,日后欲从之,而中年而亡。”,你就当老公了!”在与荀彧的一本书中,追贾

  • 郭嘉随机应变多次献计,曹操很快占领乌桓

    历史人物编辑:李涛谈兵标签:郭嘉

    207年,曹操打败袁尚、袁熙,于是两人逃入乌桓。曹军诸将认为,袁尚已经没有多大势力了,乌桓不会支援他们的,如果咱们远征,路途遥远,刘备万一袭击许昌怎么办?郭嘉提出不同意见,明公放心去远征乌桓,留下一个空虚的许都也没事,我料定刘备无法出兵,刘表一定会阻止刘备出兵。郭嘉接着分析,乌桓认为地处偏远,必然没

  • 郭嘉遗计杀二袁是真实存在么?从军事战略分析,符合郭嘉的军事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李涛谈兵标签:郭嘉

    207年,曹操入柳城,征服乌桓,很快主力回兵。根据《三国演义》所写,曹操到易州,得到郭嘉遗书,听说袁熙、袁尚投奔辽东,明公千万不能进攻辽东。公孙康一直害怕袁氏吞并,二袁去投奔必然引起怀疑,如果进攻,他们就会合力抵抗,急不可下。若缓之,公孙康、袁氏必自相图,其势然也。曹操用郭嘉遗计,率领主力就地休息,

  • 如果郭嘉没死,曹操赤壁定将大胜孙刘联军?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郭嘉

    东汉末年,在这个乱世纷争的时代,才杰辈出,郭嘉,就是其中之一,在他短短三十八年的生涯中,却受到了曹操莫大的赏识,历史上甚至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他死后不久,曹操便兵败赤壁,恍若郭嘉不死,曹操能在赤壁之战中取胜吗?1、遇上伯乐公元170年,郭嘉生于颍川郡阳翟县,他从小便才识过人,年少时便洞悉天下

  • 为什么说诸葛亮不是郭嘉对手?诸葛亮的一个弱项恰恰是郭嘉的强项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郭嘉

    为什么说诸葛亮不是郭嘉的对手呢?诸葛亮的弱点之一,恰恰是郭嘉的强项。随着东汉统治的分崩离析,汉献帝沦为傀儡,八方英雄齐起,逐鹿中原。曹操、刘备、孙权先后在乱世崛起,成为当时最具竞争力的三大武装集团。曹操、刘备、孙权之所以能够一分为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都意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在识别人才、引进人才

  •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你怎么看?郭嘉厉害在哪?根本没可比性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郭嘉

    一部《三国演义》似乎是让我们回到了荡气回肠的战争时代,可以说在那里似乎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有无限的可能,只要是自己有真才实学,那么天下就是自己的战场,几乎是没有任何的约束的。而熟知小说的人们应该是能够听过“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样的一句话,这两人之间到底是谁更胜一筹呢?我们先来看看这郭嘉的表现,此人要

  • 郭嘉是三国最强预言家?从军事角度看,郭嘉是曹魏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李涛谈兵标签:郭嘉

    郭嘉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了很大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为洧阳亭侯。有人说郭嘉是预言家,从郭嘉料事如神来看,郭嘉对于军事规律把握很透彻,能够灵活运用兵法。1在对待刘备问题上,郭嘉通过刘备以前的表现,判断刘备军事上具有一定威胁,郭嘉认为刘备做过徐州太守,有关羽和张飞等大将辅佐,得人心,刘备不会做人部下,所以

  • 濮阳之战把郭嘉打回原形:曹操两连败,郭嘉只说了八个字,这是捧哏还是拍马?

    历史人物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郭嘉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那句话近来很少有人说了,那是因为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看《三国志》等正史了,看了正史就知道,郭嘉在曹操身边敲了十一年边鼓,最大的官职也不过是个“军祭酒”——原名好像是“军师祭酒”,陈寿为避司马师名讳,去掉了“师”字,后来又以“谋”代之。陈寿作《三国志》,荀彧、荀攸、贾诩在卷十,仅在诸夏

  • 郭嘉不死,便无三国!郭嘉真这么神?我看未必!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郭嘉

    有人说“郭嘉不死,便无三国”,也有一种说法“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先来说后一种,郭嘉死于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回师途中,刘备三顾茅庐也在公元207年,其实我更认为这只是一个巧合而已。再说“郭嘉不死,便无三国”,这种说法主要是曹操在赤壁之战后感叹“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我认为郭嘉其实没那么神,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