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羽为何瞧不起孙权?看看孙权的战绩就知道了!

关羽为何瞧不起孙权?看看孙权的战绩就知道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玮哥讲史 访问量:4226 更新时间:2024/2/9 13:08:20

看过三国的都知道,关羽这一生心高气傲,很少有人能入得他的法眼,例如同列五虎上将之一的黄忠马超,关羽就十分瞧不起,其实不光是将领,就连江东称王的孙权,关羽都看不上,曾当众拒绝孙权的联姻,历史上关羽瞧不起孙权真的仅仅是因为心高气傲吗?其实不然,一个巴掌拍不响,下面我们就来从孙权自身找原因。

曹操曾经留下一句话:“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意思就是生的儿子就应该像孙权这样的,像刘景升的儿子连猪狗都不如。刘景升指的的是荆州牧刘表,这里说的他的儿子指的是刘琦,刘表死后,荆州大权旁落,尽入刘备之手,父辈创下的基业拱手让人,所以曹操说他连猪狗都不如。而孙权继承父兄基业,雄踞江东,于是曹操夸赞说生儿子要像孙权这样的。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回味,曹操这句话除了夸赞还有另外一层意味。

曹操统一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能与孙、刘两大阵营抗衡,所以他对自己儿子的要求就是将来能守住这份基业就行了,就像孙权能守住江东一样,其实潜在的意思无非就是孙权守城有余、进取不足。其实不光曹操这样评价孙权,就连孙权的兄长孙策也是这样评价的,孙策临终前曾说:“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意思就是征战天下你不如我,保全江东我不如你。那么历史上的孙权是不是真的如此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们就来大致看一下孙权的战绩。

一、江夏之战。建安四年、建安八年、建安九年、建安十一年、建安十二年,孙权曾五次征战江夏郡,均已失败告终,江夏太守黄祖与孙权有杀父之仇,当年孙坚就是被黄祖的部下用暗箭射杀。直到建安十三年,孙权才攻陷江夏,击杀黄祖,虽然最终胜利,但历时九年,战绩只能说是一般。

二、赤壁之战。建安十三年,曹操统一北方后顺势南下,孙权与刘备结盟共同抵御曹操,并于赤壁展开决战,当时曹操采取铁索连舟的方式进攻,江东大都督周瑜采取火攻的策略大败曹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此次虽然是大捷,耗时也不长,但都是仰仗孙刘联军同仇敌忾才完成,孙权的功劳自然是不入关将军法眼的。

三、合肥之战。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中曹操惨败,孙权为扩大战果亲自领兵进攻合肥,遭到合肥太守刘馥的顽强抵抗,孙权久攻不下,耗时数月后只好罢兵。建安十九年,孙权第二次进攻合肥,围困合肥十多日却久攻不下,正好又赶上疫情只好撤兵,在撤兵途中却被当时的合肥守将张辽袭击差点被俘,幸好凌统及时赶到才被救出。其实在孙权称帝后,又先后两次发兵攻打合肥,均以失败告终。

在关羽生前,孙权所领导的主要战役也就是以上这些,可是战绩却并不理想,这也就是关羽为什么瞧不起孙权的真正原因。孙权虽然不是开拓之君,但是守城之力还是可圈可点的,从他接手开始,江东基业在他手上巩固了52年,还建立了东吴,可惜他的儿子们却不才,孙权死后仅过了28年,东吴就被西晋所灭,令人叹息!

标签: 孙权

更多文章

  • 孙权为何要将荆州借给刘备?各有各的小算盘

    历史人物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标签:孙权

    “刘备借荆州,十借九不还。”这既是千年流传的一个故事,也是千年来流传的一句俗语,慢慢地将刘备这个老赖演变成了今天的老赖。如果还原当时的历史,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咄咄怪事。作为一个乱世枭雄、一个有宏伟目标的战略家,无论是愿意借的孙权,还是赖着不还的刘备,他们都有自己的道理。至于后来的翻脸,哪是整个形势变化

  • 三国灵异事件:东吴有人死而复生,孙权遭遇隐身果实能力者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孙权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墨上桑。众所周知,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别说民间各种灵异故事神奇算卦长盛不衰,就连正史之中都不乏神奇的预言事件的记载。今天以史为鉴墨上桑就以《三国志》、《裴注三国志》这本著名的正史记载为依据,聊聊吴国、孙权遇到的奇怪、灵异事件。一、祥瑞频出 三国魏蜀吴政权中,魏国和蜀汉虽然也有祥

  • 孙权的长相为什么有人说:异于中原人?是混血吗?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孙权

    说这番的话人肯定是沉迷在《三国演义》里面太深了,错把演义当历史。孙权的“异相”描写首见于《三国演义》,其它史料中是没有记载的。张昭令孙静理会丧事,请孙权出堂,受众文武谒贺。孙权生得方颐大口,碧眼紫髯。昔汉使刘琬入吴,见孙家诸昆仲,因语人曰:“吾遍观孙氏兄弟,虽各才气秀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仲谋形貌奇伟

  • 曹操为什么说“生子当如孙仲谋”?看看孙权在“濡须之战”的表现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孙权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孙权有一个绰号叫做“孙十万”,这并不是一个美称。因为孙权亲自带兵打仗总是打不赢,尤其是“逍遥津之战”,孙权带十万大军,拿不下八千守军的合肥,开始的时候还让张辽用八百人骑脸,这就是所谓的“八百破十万”。其实孙权在作战的时候也不是一点亮眼表现都没有,在第一次“濡须之战”中表现得还是挺不

  • 江东的孙策为什么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反而传位给弟弟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孙权

    孙策字伯符,英武如其父孙坚,而且一表人才,是不折不扣的少年英雄,江东人称孙郎。吴郡太守许贡曾上书朝廷的时候,说“孙策骁勇,与项籍似”,所以人又称孙策为“小霸王”。孙策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意气用事,喜欢杀人。一言不合拿刀上去就杀,为此其部下多劝诫孙策,这样树敌太多,早晚会死在刺客之手。建安五年四月四日(

  • 杀孙权,耍曹操,清剿高句丽的''公孙兵团''为何雄霸东北?

    历史人物编辑:动鉴历史标签:孙权

    三国时期,曹魏、蜀汉、孙吴之间的兵戈角逐,一样也涉及到了辽东之地。曹魏统治政权的地盘与东北地区毗邻联贯,军事实力在三国诸侯之间颇为强大,因而辽东之地也一直纠结在曹魏管控的势力畛域之内。但是,尚在曹魏还没有正式统一东北地区之前,蜀汉、孙吴都试图谋划借用东北地区的一些少数蕃族部落或辽东之地的''东北王'

  • 东吴的“淮泗集团”:深受孙权信任,最终却走向没落!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孙权

    从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孙策离开袁术,开始平定江东,到黄武元年(公元222年)孙权成为吴王之前的这一段时间里面,淮泗集团一直都是东吴的中坚力量。不管是平定内乱,还是和曹魏、蜀汉相抗衡,淮泗集团都是孙权极为信任的群体。淮泗集团,指的是淮河、泗水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地域主要包括现在黄河以南的河南、山东

  • 曹操为什么说,他有25个儿子,皆不如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孙权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曹操对孙权的评价,曹操与孙权的父亲同岁,而且有25个儿子,诗词歌赋有曹植、能征善战有曹彰、能文能武有曹丕。但是如果论在乱世之中忍辱负重,纵横捭阖的能力,确实没有人能够比得上孙权。“富二代”孙权公元200年4月4日,孙策受重伤去世,去世之前他把家业都传给了自己的二弟孙权,并且说

  • 孙权最器重的太子,33岁去世后,东吴自此大乱!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孙权

    在三国历史上,曹魏和东吴都出现了立嗣之争。一方面,就曹魏来说,因为长子曹昂很早就阵亡了,所以,曹操在曹丕和曹植之间举棋不定,这导致二者长期互相争斗。另一方面,孙权在位后期,也发生了二宫之争。在这场立嗣之争中,陆逊等众多大臣都牵连其中。不过,孙权其实有一个非常合适的继承人,这就是长子孙登。当然,非常可

  • 三国中孙权为什么偏安一方,没有统一三国心思?

    历史人物编辑:八卦的时光标签:孙权

    江夏郡隶属荆州,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接长江和汉江,历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为此,孙氏一门父子三人都曾亲征过此地!说起江夏郡,真可谓是东吴孙氏的隐痛,在孙权亲征江夏之前,其父孙坚与其兄孙策都曾攻打过此处,孙坚是直接战死在了江夏,而孙策尽管当年攻打江夏大胜,然天妒英才,不久遇刺身亡,以致功败垂成,江夏又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