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作为三国时期的吴国君主,与曹操、刘备相比,存在感比较低。但他的能力也非常出众。他联合了刘备,赤壁击败了曹操,奠定了三国之基;刘备全胜时期,刘备大败刘备,刘备只能在益州割据;占领交州(今越南)大部,派人勘探发现益州(今台湾);他在位时,对内发展农业,促进经济发展。在军事领域,就连曹操也感叹“小时候像孙仲谋!”至于曹操和刘备死后,孙权为什么没有趁这个机会一统天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曹操死后,魏文帝曹丕即位。因为曹操平时很注重对继任者曹丕的培养,所以曹丕即位后表现出了成熟政治家的风范。
在他的领导下,魏国灭亡了汉朝,巩固了曹魏政权。与此同时,曹丕还率军平定了青州、徐州,击退了北方的鲜卑等少数民族,确保了边疆的稳定。曹魏的实力并没有被削弱,反而进一步加强了集权。实力已经发展到可以压制吴、蜀联合起来对付他,孙权也没有可乘之机。
同理,刘备虽然为报关羽之仇放火焚烧吴国禄勋六百里,但实力大损,刘备遗憾而死。不过,刘禅即位后,听从刘备遗言,重用诸葛亮、蒋琬等贤臣,稳住了蜀汉政权。
此时北方还是曹魏家族的天下,孙权只能联合蜀国在北方对抗曹魏,孙权单枪匹马是不可能统一江山的。
孙权虽然在曹操和刘备死后又活了将近30年。然而,孙权却花了很多时间处理东吴的内部问题。公元229年,孙权称帝,立孙登为太子。但后来孙登病逝,导致东吴内部发生“二宫之争”,消耗了东吴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所以,孙权晚年只能把重心放在东吴,无暇顾及。曹魏和蜀汉用兵。而且,东吴鲁肃、周瑜死后,再也没有可用的大将,鲁迅也只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