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策把政权给了孙权,孙权如何对待侄子侄女?用心良苦

孙策把政权给了孙权,孙权如何对待侄子侄女?用心良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谭永来 访问量:4845 更新时间:2024/1/24 1:10:25

江东基业的开创者孙坚与嫡妻吴氏一共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孙策、孙权、孙翊孙匡。除了孙权长得像西域胡人以外,其他三兄弟都继承了父亲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征。个个容貌俊朗、英气勃发,而且也遗传了凌厉豪放的性格。当时的人还因此特别称孙策为“孙郎”。

作为长子,孙策少年时就跟随父亲孙坚征战,受父亲的影响特别大,坚毅刚猛。同时他的死亡几乎复制了父亲的死亡模式,被仇人门客所杀。死时年仅26岁,他与大美人大乔的儿子还在襁褓之中。江东的基业传给了大弟孙权。当时孙权才19岁,在父亲长兄的羽翼下活得很滋润,猝不及防挑了这么一个重担,应该说孙权是毫无准备。孙策死时,撇下娇妻幼子,孙权责无旁贷要照顾起来。孙策有几个女儿不确切,但从《三国志·吴书》记载东吴大臣字里行间来看,他至少有三个女儿。

也有一说为两个女儿,这种说法是孙策有一个女儿先嫁顾邵后嫁陆逊,不过儿子是确定的,就一个为孙绍

从他安排侄子侄女人生大事来说,孙权应该还是很尽职的,给三个侄女安排的都是东南士家大族。侄子也是封侯的,安然享受荣华富贵。

孙策的一个女儿,孙权赐婚给了朱志的儿子朱纪。

朱志是何方人物呢?可以说他是东吴元老级别的人物,在孙坚的时候就跟随孙坚南征北战。他跟着孙坚讨伐长沙、零、桂三郡贼寇,破董卓,又帮助徐州牧陶谦讨黄巾军立下汗马功劳。孙坚去世后又辅佐孙策,孙策为袁术效劳攻打庐江,而刘繇担心被兼并,孙策的家人都在他管辖的州内,所以有了挟持孙策家人的想法。朱志抢先一步,把孙策的母亲和他的家人迅速转移。可以说朱志是孙家的大恩人。

孙策去世,朱志又和张昭全心地辅佐孙权,这一幕幕孙权都记在心里。所以每次朱志来觐见孙权,孙权都是亲自迎接,对他非常的尊敬。因为功勋卓著,孙权封他毗陵侯,拜安国将军。

校尉在两汉时可是一个很重要的武官官职,地位仅次各将军。以戍卫京师为主要职责,东汉时校尉多由宗室担任,朱志的大儿子、二儿子都是做校尉领兵,可见孙权对他们的信任。所以说孙权把侄女赐婚给朱志的儿子,应该说还是很负责任的。不幸的是朱纪和他的几个兄弟很早就去世了。孙氏也就年纪轻轻做了寡妇。

另外一个女儿,嫁给了顾雍的长子顾邵。

顾雍在东吴的地位那就更高了,他做了东吴的宰相19年,勤政廉洁,经他推荐的文武将吏都随能所任,在东吴的政坛有口皆碑,非常有威望。而且他教子有方,几个儿子也都是官家子弟争相交好的人物。长子顾邵去做豫章太守时,送别他的有一百多人,可见左右逢源。他和父亲一样,特别识人善任,看来,孙权对待侄女婚事还是很重视的。还是不幸,顾邵也没活多久,在豫章郡五年逝世,年仅三十一岁。

《三国志·顾雍传》载:

“权妻以策女。年二十七,起家为豫章太守。”根据这个记载,孙权的这个侄女也是不幸的,年纪轻轻也成了寡妇。

另外一个侄女孙权安排的也很好,把她许给了吴郡世家大族子弟陆逊。

陆逊,那可是文武双全的英才,魏蜀两国闻之丧胆的名将,为吴国立下赫赫功劳。他就是东吴云端上的天神,几乎无人不敬,无人不重。孙策这个女儿倒是生活的很好,和陆逊共同生活了三十多年。她和陆逊生了一个儿子陆抗,陆抗是东吴后期著名的的将领。

孙策这个女儿还很高寿,《三国志》有记载,她还亲自抚育了孙子陆景。陆景妻子是东吴后主孙皓妹妹。《文士传》曰:陆景母张承女,诸葛恪外生。恪诛,景母坐见黜。景少为祖母所育养,及祖母亡,景为之心丧三年。后来东晋伐吴时,陆抗儿子陆晏,陆景率部抵抗,都被东晋将领王浚军队所杀。除了三个女儿之外,孙策就一个儿子名叫孙绍。据《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载孙权称帝后,追谥哥哥孙策为“长沙桓王”,侄子孙绍被封为吴侯,后来又改封为上虞侯。然后具体事迹就不见记载了,想必孙权想好好保护哥哥唯一的后代,不希望如哥哥一样英年早逝。不让他参与重大军国大事。孙绍生有一子名叫孙奉,继承了孙绍的爵位。到了孙皓为帝时,他倒行逆施,激起东吴上下不满,不少人怀念孙策,便出现了孙奉可为帝的谣言。孙皓得知此事后,竟然下令将孙奉诛杀。孙奉一死,孙策一族也因此绝后。

喜欢文章加个关注,欢迎评论交流。

标签: 孙权

更多文章

  • 赤壁之战后,孙权为什么要放走刘备?难道孙权不怕放虎归山?

    历史人物编辑:读史奇闻录标签:孙权

    公元208年,曹操在平定北方边境游牧民族作乱,铲除袁绍手下势力并收编,稳定好北方局势后,他决定出军南征。于是他集齐曹魏大军,直奔荆州,当时的荆州牧刘琮畏惧曹军实力,只能出城投降,而本在荆州的刘备深知曹操不会放过自己,于是在鲁肃的撮合下与孙权结为联盟,后来赤壁一战以孙刘联军的获胜结束。在赤壁之战获胜后

  • 浅谈孙权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奶思时尚潮流标签:孙权

    前言孙权(182年-252年),是中国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孙权一生跌宕起伏,经历了从东吴的太子到统一南方的吴国皇帝的辉煌历程,也经历了诸多艰难险阻,本文将从孙权的早年生活、统一江东、称帝建国以及晚年治国等方面对孙权的一生进行浅谈。一、早年生活孙权出生在吴

  • 为何刘备曹操孙权能够三足鼎立?成功是有道理的,绝非偶然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孙权

    想必《三国演义》大家都不陌生,上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下有卧龙【草船借箭】,曹操【带皇帝让诸侯居中】】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片段,把每个英雄都描写得很狠。,正所谓乱世纷争,群雄并起,尔虞我诈,正所谓三国,靠命。在那个群雄逐鹿的时代,最终能屹立在彼此之上的只有曹操、刘备和孙权。从这三个人的生活中,我们也可

  • 孙策临死力排众议让孙权继位,但是孙权称帝后如何对待孙策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墨文历史标签:孙权

    说起三国时期,我们都不会陌生,那是一个战乱四起,英雄将士横生的壮烈时代。魏蜀吴三国各自独霸一方,逐鹿群雄,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战争最频繁的时代。这个时期,吴国是位于中国东南地区的大国,世人尽知的是孙权带领吴国走向繁荣,但是其实真正冥定吴国基础的是孙权的哥哥孙策。 孙策在东汉末年就已经是一个锋芒毕露的著

  • 刘备和孙权何时开始联合结盟的?中间发生了什么?目的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孙权

    早在刘表病死的时候,孙权手下的政治家鲁肃就对孙权说:“荆州紧挨着我们的边境,形势险要,土地肥沃,百姓富足。如果占有了它,就可以创立帝王的事业。现在,刘表刚死,两个儿子不和,部下也各有打算。刘备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同曹操有仇。如果刘备同刘表的部下能够齐心协力,我们就应该联络他们,结成同盟。如果他们不能团

  • 东吴重臣张昭,为什么要孙权投降曹操?他是怎么想的?

    历史人物编辑:柯秋婵标签:孙权

    魏蜀吴三国征战的事情已经是尽人皆知了,三国时期之所以被后人熟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三国演义的出现。不可否认的是,三国演义对三国时期起到了宣传的作用,人们了解三国时期,大部分都是从三国演义开始的。在历史上,三国成为了最被人熟悉的一段历史时期。从东汉末年开始,天下大乱之际,百姓流离失所,此时的东汉皇室已经

  • 孙权击败刘备后,曹丕为什么没有进攻刘备,反而大举进攻东吴?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孙权

    关羽覆败之前,曹魏和刘备两个集团之间,在两条战线上对峙,一条战线是在关中和汉中这个方向,另一个是在荆州方向。关羽北伐,就是从荆州出发,直接进攻襄樊,困于坚城之下,没有及时撤退,才被东吴偷袭,荆州失守,上庸孟达也投降了曹魏,东吴和刘备集团的战线向西推进到了三峡一带。这样,曹魏和刘备就只剩下汉中一条战线

  • 孙权的一位堂兄,和曹操暗中来往,最终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孙权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许贡门客行刺而去世,临终前命孙权接替其位。孙权当年虚岁十九岁,被东汉朝廷册拜为讨虏将军,兼领会稽太守,驻守吴郡。对于年轻的孙权,接手的江东可谓是烫手的山芋。因为孙策刚刚才一统江东,所以当地的士族和宾旅寄寓之士仍存异心。于是,孙策去世后,庐江太守李术公开反叛,豫章、会稽等地

  • 孙策临死前,为何无视周瑜只托孤张昭?你看孙权称帝时,说了句啥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孙权

    谈起封建时期一个国家王君和大臣的关系,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拿伴君如伴虎这句话来形容,即使是与君王关系再好的和珅、魏征等人也要在皇帝面前收起自己官员的架子,殊不知皇帝一个不高兴可能连自己的脑袋都保不住。可有这么一个武将他与国君的关系却非常人可比,这个人便是三国时期的周瑜,谈起周瑜可能大多数人的印象还是他

  • 孙权的军事指挥才能如何,每次劳师动众出征,结果想尽办法坑队友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孙权

    孙权,三国中吴国的建立者。对于孙权这个人,很多人对他的评价是明君。尤其是曹操的那句“生子当如孙仲谋”,让更多的人觉得孙权的才能很高。确实,孙权的总体才能确实非常高,不过他并不是完人,在军事指挥这方面可以说非常欠缺。简单地说,孙权一生中亲自指挥过大小战争无数次,胜利的却很少。由于他是一国之君,每次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