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孙坚的二儿子,孙策的弟弟。
18岁从孙策手里接过政权,47岁正式称帝,一生都在和魏、蜀周旋,熬死了曹操、刘备接着再和曹丕、刘禅斗;等曹睿和诸葛亮死了,孙权依然还活着!孙权一共活了71岁,驾崩后谥号“大皇帝”。
孙权早年英明神武,晚年就有点昏庸无能。如果刘备是草根的逆袭史;曹操是官富二代的奋斗史;孙权就是地主的守业史了。刘备和曹操做皇帝是靠打江山打出来的,孙权做皇帝是靠守江山“守”出来的。从年幼接过政权到成为纵横捭阖的老手,从跟“外国”政客斗到跟自己内家臣子们斗,孙权的人生以及后代斗权臣的事迹,完全可以作为一部君主教科书。
蜀汉的失败在于地理位置的局限;曹魏的失败在于权臣当道;孙吴的失败我看只能说是天意了,谁知道会传位给孙皓这个“精神不正常”的皇帝呢?
#三国演义#
#历史#
#三国风云录#
以下是本期部分文字内容
二宫之争
孙权立孙和为太子,但孙和与孙权爱女孙鲁班不和,被孙鲁班诬陷而废,孙权立了孙亮为太子,没多久孙权就去世了。
《演义》与历史基本相同。But《演义》把这事件一笔带过,也就这么多。
历史中这个事件相当复杂。
这是孙权晚年时候的事情,孙和是孙权第三个儿子,但上面两个儿子去世得早,所以太子就落在孙和头上。然后孙权又把四儿子孙霸封鲁王,本来这事也没啥的,关键是孙权把太子和鲁王的待遇搞得都一样,太子有的鲁王也有,久而久之鲁王就觉得太子也不咋滴,自己完全可以和太子相争。
当然朝中也有大臣建议嫡庶要有分别,鲁王因出镇地方这成了南鲁党争的开端。鲁王及党羽就开始诋毁太子以及相关的支持者,先从太子母亲王夫人开始。
孙权的后位一直空着,原本打算立王夫人为后,但爱女孙鲁班是鲁王的人,她也和王夫人不和,就多次在孙权面前说坏话,导致孙权迁怒于太子和王夫人,王夫人抑郁而亡,太子也不再受宠。
太子集团和鲁王集团的争斗越来越激烈,朝中大臣亦分为两派分别支持太子和鲁王。两派斗争越来越激烈,牵扯到了重臣也越来越多,大吴王朝的四大家族顾、陆、朱、张四家都被一定的削弱。顾家的顾谭、顾承被流放交州;陆逊被气死;朱据被贬;张昭次子张休就是太子叔叔,就是前文中被孙鲁班和全氏家人谗言而赐死。另外还有大批臣子被贬、被流放。
两党之争让朝中产生了严重间隙,不管是立谁为嗣胜利方就会对另一方大下狠手,于是孙权决定废了孙和,赐死鲁王,立了年仅10岁的孙亮为太子。这场长达八年的内斗让吴国严重内耗,由于孙亮年幼,登基后又进入了诸葛恪、孙峻、孙綝先后专权的局面。
孙权也与其他皇帝一样多猜忌和怀疑,曾经设了一个“特务机构”暗地里搜集各重臣的情报,吕壹就是这机构中的一员并极受孙权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