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家争雄:孔明过江说服孙权,周瑜历数曹犯三忌

三家争雄:孔明过江说服孙权,周瑜历数曹犯三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萧家老大 访问量:3344 更新时间:2024/2/17 18:13:59

三家争雄:孔明过江说服孙权,周瑜历数曹犯三忌

话说刘备奔走途中,幸有张飞断后,始得脱难。及见赵云救回甘氏母子,又闻糜夫人伤亡,禁不住百感交萦,潸然泪下。到了张飞驰至,报称毁桥拒敌,刘备失声道:“桥梁不断,曹军尚恐有伏,未敢追来,今已拆去,彼料我胆怯,必然追我,不如速走罢!”遂带领残众,从小路斜投汉津。行抵淝口,后面果有追兵驰至。正在惊惶,那江中有许多船只,扬帆驶到,船头立一大将披甲横刀,正是关羽,刘备转忧为喜,忙率众人登舟。关羽留心审视,独不见糜夫人,便向刘备问明,刘备叹息道:“甘氏母子尚亏是子龙救回,子龙入围数次或说他北投曹操,我料子龙必不弃我,果然仗着百战,救回妻孥,糜氏已经殉难了!”关羽悲愤道:“往日猎许田时,若从羽言,可不至有今日的困厄!”刘备答道:“当时投鼠忌器,所以劝止,若天道辅正怎知不转祸为福呢?”说着,遥见追兵将到,急命开船;关羽说是不妨,江夏太守刘公子,悉众来援,就在后面。道言未绝,果由刘琦引船千艘,顺流来会。关羽索性挥兵登岸,要与曹军决个胜负。就是张飞、赵云,亦跃至岸上,与关羽驱杀过去,曹军又皆吓退,反被关张赵三将,夺取许多甲仗,方才回船。当下招集溃众,次第趋集,刘备等稍稍安心。独徐庶未见老母,很是担忧,刘备欲遣将往寻,有归卒禀报道:“徐母已被曹军拘去了!”徐庶不禁流涕,随即起身辞刘备道:“本欲与将军共图大业,今失去老母,方寸已乱,不能为谋,请从此别!”刘备亦欷歔道:“卿莫非往投曹营么?”徐庶泣答道:“欲全老母,不得不尔;但此心仍属将军,决不为曹操设谋!”说至此又与诸葛亮告辞道:“孔明大才,必能弼成王业,徐庶虽去,亦得放怀了。”于是舍舟登陆,由刘备、诸葛亮等送至十里外,始与诀别。《三国志·诸葛亮传》详载此事。徐庶归曹操,系在刘备当阳败后,且徐庶母亦不闻自杀,与罗氏《演义》不同。徐庶径诣曹营,幸母未死,乃留住曹操麾下,后由曹操上表为御史中丞。庶母若死,徐庶亦不肯依曹操,可见罗氏附会之失。

刘备等返至船中,方命解缆行驶。到了夏口,适与东吴使者鲁肃相遇,彼此接见,互道殷勤。鲁肃本来请命孙权,欲与刘备联络,共拒曹操,因借吊问荆州为名,乘便见刘备。可巧刘备自当阳败走,在途晤谈,鲁肃即探试刘备之意,问欲何往,刘备佯答道:“前与苍梧太守吴臣有旧,拟即往投。”以假应假。鲁肃素忠厚,便直说道:“苍梧僻处岭南,何足为助?愚意不如东投孙氏,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左英豪,都愿归附;今为君计,最好是与他联络,共御曹军。”说到拒曹,是鲁肃一生宗旨。刘备尚未及答,诸葛亮从旁插嘴道:“刘使君与孙将军,素未会面,如何轻投?”鲁肃笑答:“令兄子瑜,现为江东长史,与鲁肃友善,肃愿偕君同至江东,既可与令兄聚首,复可与孙将军共议大事。”诸葛亮乃语刘备道:“事机已急,愿奉命往见孙将军,合谋拒曹操。”本有此意,偏待鲁肃相邀,才肯说出。刘备点首允诺,诸葛亮即偕鲁肃登舟,共赴江东。斯时,曹操已进据江陵,复拟东下,孙权出屯柴桑,观望成败。鲁肃引诸葛亮入见,孙权起座相迎,延诸葛亮入座。诸葛亮见孙权方颐大口,目有精光,料非庸主可比,因开口说孙权道:“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两主志趣相同,真所谓无独有偶了。”孙权皱眉道:“今曹操拥兵百万,顺流东来,或为我主战,或为我主和,究竟和为是,战为是呢?”诸葛亮又答道:“曹操芟夷群雄平河北,破荆州,威震四海,虽有英雄无从用武;故刘豫州遁逃至此,将军请自为计!若能举吴越兵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曹操绝交;否则按兵束甲,北面事曹操,尚可偷息苟安。今将军外似服从,内实犹豫,当断不断,祸至无日了。”孙权不禁作色道:“刘豫州何不降曹操?”诸葛亮续说道:“田横一青齐壮士,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为汉室胄裔,英才盖世,众士并皆仰慕;事若不济,也是天命使然,怎肯卑躬屈节,甘心事操呢?”再激再厉。孙权至此亦勃然道:“我不能举全吴土地,十万甲兵,俯首事人,计已决了!非刘豫州莫与敌曹操,但刘豫州新遭败衄,如何能抵制曹操军?”诸葛亮申说道:“刘豫州虽新败当阳,尚有关羽水军,不下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在万人以上,操众远来疲敝,闻他追刘豫州,日夜行三百余里,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就是此意;《兵法》亦垂诫云:‘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人士不习水战,荆州百姓,为曹操所迫并非心服,可见曹操非真不可敌呢!将军诚能督选猛将,统兵数万,与刘豫州协力同心,必能破曹操;曹操破亦必北返,荆吴势盛,鼎足形成,就在此举了。”仍是三分决策。孙权大喜道:“先生伟论,令人敬服,孤当与刘豫州合拒曹军。”遂命鲁肃引诸葛亮出帐,使与诸葛瑾相见。诸葛瑾字子瑜,就是鲁肃所说的江东长史,本为亮兄,避乱东吴,因即臣事孙氏。兄弟重逢,自有一番密谈,不消絮述。惟孙权既闻诸葛亮之言,便召群下,会议出兵;适曹操遣使致书,由孙权展阅,书中略云: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愿与将军会猎于吴,将军其留意焉!

孙权览毕后,取示群下,大众统皆失色,长史张昭说道:“曹操挟天子威望,用兵四方,若欲拒绝,名不正,言亦不顺;况将军足以拒曹操惟赖长江,今曹操得荆州,据有艨艟战舰,沿江东来,是长江天险,已无所用,不如往迎为便。”余众亦多附和张昭之言,独鲁肃不发一语,嗣见孙权入内更衣,当即随入,孙权已知鲁肃意,握手与语道:“卿意如何?”鲁肃答道:“众议专欲误将军,众可降操,独将军不应迎操。”孙权更问何因,鲁肃又答道:“如肃等降操,名位未必遽失,就使失位,也得安然还乡;将军降操,将归何处?愿早定大计,毋惑众言。”孙权叹息道:“子敬所言,正合我意;但欲敌操军,须用何人督师?”鲁肃接口道:“莫如周瑜。”孙权听从鲁肃建议,立即使人至鄱阳,召周瑜入商。周瑜方在鄱阳湖督练水军,奉召即至。孙权与他言说和战情形,周瑜奋然道:“曹操名为汉相,实是汉贼,将军承父兄遗烈,奄有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粮足,当为汉家除残去害,奈何往迎汉贼哩?”快人快语。孙权徐答道:“我并不欲迎曹操,只恐众寡不敌,故召卿一商。”周瑜扬眉说道:“曹操今东来,实犯数忌,北土未平,马腾韩遂尚在关西,为曹操后患,曹操乃一意东略,就是一忌;南人善水战,北人善陆战,曹操竟舍鞍马仗舟楫,弃长用短,与吴越争衡,就是二忌;时值隆冬天气盛寒,马无藁草,就是三忌;驱中原士众,远涉江湖,不习水土,必生疾病就是四忌。曹操犯此数忌,多兵何益?将军擒曹操,正在今日,周瑜愿将精兵数万人,出屯夏口,保为将军破贼,将军勿忧。”慨当以慷。孙权听了周瑜之言,投袂起说道:“老贼久欲篡汉,只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数人,今数雄已灭,唯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卿言当击,甚合孤意,这是皇天以卿授孤哩。”周瑜又说道:“将军可决意否?”再逼一句。孙权拔剑斫案,剁去一角,向众宣言道:“诸将吏如再言迎曹操,可视此案!”张昭等在侧,并皆失色,周瑜乃辞去。当由鲁肃见周瑜,具述诸葛亮求援情事,周瑜即令鲁肃邀诸葛亮,诸葛亮与周瑜相见,寒暄已毕,谈及军事,诸葛亮笑语道:“一傅众咻恐孙将军尚有疑虑,应该替他剖解,使知曹操军虚实,了然无疑,方可成事。”周瑜闻言称善。待诸葛亮别后,日已垂暮,吃过夜餐,乃复入见孙权道:“诸人劝将军迎曹操,无非因曹操虚张声势,说有八十万众,所以惊惶;其实操军断无此数,操所得北方兵士,不过十五六万,且久战成疲,至若荆州降兵,至多不过七八万,尚怀疑贰,试想以疲兵疑卒,沿江东来,人数虽多,实不足惧;瑜得精兵五万,便可制曹操了。”孙权起抚周瑜背道:“公瑾所言,足释我疑。张子布等各顾妻孥,毫无远见,大失孤望,独卿与子敬,与孤同心,孤已选得三万人,备齐粮械,烦卿与子敬、程普即日先发,孤当再集军马为卿后应;卿前军倘不如意,便还兵就孤,孤誓与曹操亲决一战,更无他疑。”至是始决计主战了。周瑜乃告退。

(本篇完)

标签: 孙权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孙权是三个枭雄中最差的?看了你就知道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孙权

    六、孙刘联盟破裂当初,刘备入蜀时,留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镇守荆州,后因军情变化诸葛亮等都入蜀支援作战,而关羽留镇荆州。关羽为人强梁,“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对待孙权方面更是傲慢无比,还曾辱骂孙权求婚使者。[13]鲁肃在世时尚能以大局为重,稳住关羽。鲁肃死后,孙权方面群臣对关羽多无好感。吕蒙就

  • 孙策把政权给了孙权,孙权如何对待侄子侄女?用心良苦

    历史人物编辑:谭永来标签:孙权

    江东基业的开创者孙坚与嫡妻吴氏一共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孙策、孙权、孙翊和孙匡。除了孙权长得像西域胡人以外,其他三兄弟都继承了父亲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征。个个容貌俊朗、英气勃发,而且也遗传了凌厉豪放的性格。当时的人还因此特别称孙策为“孙郎”。作为长子,孙策少年时就跟随父亲孙坚征战,受父亲的影响特别大,坚

  • 赤壁之战后,孙权为什么要放走刘备?难道孙权不怕放虎归山?

    历史人物编辑:读史奇闻录标签:孙权

    公元208年,曹操在平定北方边境游牧民族作乱,铲除袁绍手下势力并收编,稳定好北方局势后,他决定出军南征。于是他集齐曹魏大军,直奔荆州,当时的荆州牧刘琮畏惧曹军实力,只能出城投降,而本在荆州的刘备深知曹操不会放过自己,于是在鲁肃的撮合下与孙权结为联盟,后来赤壁一战以孙刘联军的获胜结束。在赤壁之战获胜后

  • 浅谈孙权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奶思时尚潮流标签:孙权

    前言孙权(182年-252年),是中国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孙权一生跌宕起伏,经历了从东吴的太子到统一南方的吴国皇帝的辉煌历程,也经历了诸多艰难险阻,本文将从孙权的早年生活、统一江东、称帝建国以及晚年治国等方面对孙权的一生进行浅谈。一、早年生活孙权出生在吴

  • 为何刘备曹操孙权能够三足鼎立?成功是有道理的,绝非偶然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孙权

    想必《三国演义》大家都不陌生,上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下有卧龙【草船借箭】,曹操【带皇帝让诸侯居中】】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片段,把每个英雄都描写得很狠。,正所谓乱世纷争,群雄并起,尔虞我诈,正所谓三国,靠命。在那个群雄逐鹿的时代,最终能屹立在彼此之上的只有曹操、刘备和孙权。从这三个人的生活中,我们也可

  • 孙策临死力排众议让孙权继位,但是孙权称帝后如何对待孙策后人?

    历史人物编辑:墨文历史标签:孙权

    说起三国时期,我们都不会陌生,那是一个战乱四起,英雄将士横生的壮烈时代。魏蜀吴三国各自独霸一方,逐鹿群雄,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战争最频繁的时代。这个时期,吴国是位于中国东南地区的大国,世人尽知的是孙权带领吴国走向繁荣,但是其实真正冥定吴国基础的是孙权的哥哥孙策。 孙策在东汉末年就已经是一个锋芒毕露的著

  • 刘备和孙权何时开始联合结盟的?中间发生了什么?目的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孙权

    早在刘表病死的时候,孙权手下的政治家鲁肃就对孙权说:“荆州紧挨着我们的边境,形势险要,土地肥沃,百姓富足。如果占有了它,就可以创立帝王的事业。现在,刘表刚死,两个儿子不和,部下也各有打算。刘备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同曹操有仇。如果刘备同刘表的部下能够齐心协力,我们就应该联络他们,结成同盟。如果他们不能团

  • 东吴重臣张昭,为什么要孙权投降曹操?他是怎么想的?

    历史人物编辑:柯秋婵标签:孙权

    魏蜀吴三国征战的事情已经是尽人皆知了,三国时期之所以被后人熟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三国演义的出现。不可否认的是,三国演义对三国时期起到了宣传的作用,人们了解三国时期,大部分都是从三国演义开始的。在历史上,三国成为了最被人熟悉的一段历史时期。从东汉末年开始,天下大乱之际,百姓流离失所,此时的东汉皇室已经

  • 孙权击败刘备后,曹丕为什么没有进攻刘备,反而大举进攻东吴?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孙权

    关羽覆败之前,曹魏和刘备两个集团之间,在两条战线上对峙,一条战线是在关中和汉中这个方向,另一个是在荆州方向。关羽北伐,就是从荆州出发,直接进攻襄樊,困于坚城之下,没有及时撤退,才被东吴偷袭,荆州失守,上庸孟达也投降了曹魏,东吴和刘备集团的战线向西推进到了三峡一带。这样,曹魏和刘备就只剩下汉中一条战线

  • 孙权的一位堂兄,和曹操暗中来往,最终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孙权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许贡门客行刺而去世,临终前命孙权接替其位。孙权当年虚岁十九岁,被东汉朝廷册拜为讨虏将军,兼领会稽太守,驻守吴郡。对于年轻的孙权,接手的江东可谓是烫手的山芋。因为孙策刚刚才一统江东,所以当地的士族和宾旅寄寓之士仍存异心。于是,孙策去世后,庐江太守李术公开反叛,豫章、会稽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