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丕篡位后,为何不杀汉献帝,难道不怕他造反吗?

曹丕篡位后,为何不杀汉献帝,难道不怕他造反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情怀历史号 访问量:433 更新时间:2024/4/26 21:25:02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的亲信华歆率领文武百官联名上书,劝汉献帝把帝位让给魏王曹丕。为了保住性命,汉献帝不得不把皇帝的玉玺交给曹丕。曹丕一开始故作推辞,在三次谦让之后才接受。同年十月,曹丕登坛受禅称帝,立国号为大魏,史称曹魏,改元黄初,并定都洛阳。

值得注意的是,曹丕在篡位后,没有对刘协赶尽杀绝。那么,问题来了,曹丕为什么不杀汉献帝,不怕他造反吗?

对此,在笔者看来,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四点。就第一点来说,是曹丕认为自己不亏欠汉献帝什么,而且,汉献帝应该感激曹操父子。在东汉末年,汉献帝已经是傀儡皇帝了,并且在战乱中,汉献帝更是差一点被饿死。

建安元年(196年)秋,刘协在杨奉、韩暹的护送下回到洛阳。时任兖州牧曹操在荀彧的劝告下派兵迎接刘协,不久又在董承的密召下亲自带兵去洛阳,刘协拜曹操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并随曹操迁都许县(今河南许昌),升曹操为司空。

曹丕的父亲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确实利用了汉献帝,不过,正是因为曹操的帮助,才确保汉献帝在形式上继续享受皇帝的待遇。更为关键的是,对于曹魏的江山,不是汉献帝打下来的,而是曹操多年征战换来的。所以,对于曹丕来说,认为汉献帝不会怨恨自己,更不会去造反了。

就第二点来说,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对于刘备建立的蜀汉,一直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因此,如果曹丕真的杀了汉献帝,显然会给刘备甚至孙权提供讨伐自己的借口,也即容易给自己树立更多的敌人。比如公元220年,由于当时盛传刘协被杀,所以刘备便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即皇帝位,史称“蜀汉”,追谥刘协为“孝愍皇帝”。

与此相对应的是,曹丕称帝后,改封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曹丕还同时给刘协留了句客气话:“天下的好东西,我跟你可以一起享受。”对于曹丕来说,优待汉献帝这位亡国之君,有助于消除东汉势力的抵抗。特别是在曹魏建立之初,曹丕更加需要内外部环境的稳定。

就第三点来说,对于曹丕和汉献帝,事实上存在着姻亲的关系。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把自己的三个亲生女儿曹宪、曹节和曹华一同嫁给汉献帝刘协,以束帛玄纁五万匹为订婚的聘礼,年幼的女儿暂且留在封国,待年龄长到可以婚配的时候再送进宫。

建安十九年(214年),曹节姐妹三人都被封为贵人。同年,汉献帝的皇后伏寿在早年提出的诛曹之议被泄露,伏寿因此被杀。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让汉献帝立曹节为皇后。而在曹丕即位之后,汉献帝又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前者。

因为联姻关系的存在,所以曹丕和汉献帝在形式上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曹丕对汉献帝给予优待,而后者自然也要安安稳稳地做一个山阳公,这已经成为两人的默契了。

最后,就第四点来说,曹丕之所以不杀汉献帝,是因为后者已经失去了造反的实力。在东汉末年,汉献帝不仅有反抗曹操的念头,也拥有一大批的支持者。但是,经过曹操、曹丕多年的经营,尤其是对忠于汉室势力的清洗,导致汉献帝即便想要起事,也缺乏必要的力量了。

比如建安五年(200年),刘协不满曹操大权独揽,不甘心作为傀儡,乃暗下衣带诏,令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设法诛杀曹操。董承遂与左将军刘备、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一起密谋,结果事情败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诛杀,怀孕的董贵人也被绞杀。再比如公元218年,少府耿纪与太医令吉本、司直韦晃、金祎等发动叛乱,结果同样以失败而告终。

等到被曹丕封为山阳公后,刘协的封地就处在曹魏都城的附近,一举一动自然少不了曹丕的监视,如果真有什么异动的话,难保不会遭致杀身之祸。至于很多人说的投奔蜀汉,在当时的条件下,显然也是非常不可行的。进一步来说,对于做了多年傀儡皇帝的刘协,失去皇位很可能才是真正的如释重负,也即他终于摆脱了提心吊胆的生活。

标签: 曹丕

更多文章

  • 曹冲死后,曹操突然说了一句话,曹丕突然痛哭不已,还说了6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曹丕

    三国时期要说哪位霸主的儿子最为出色,相信很多人都会认为是曹操,仅仅一个曹丕就能完虐刘禅、孙登,可见曹家依然是卧虎藏龙之辈。不过曹操对于自己的这个孩子并不是特别的喜欢,不然曹操也不会说出,“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样的言论了。要说曹操最为疼爱的,应该就是他的儿子曹冲了,据史书记载,曹冲从小非常的机敏,而且是

  • 他比曹操还要富有,却不肯借钱给曹丕,曹丕登基后这样对他!

    历史人物编辑:枕籍历史标签:曹丕

    曹操之所以能在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中获得一席之地并成为后期三国最强大的存在与他背后家族的支持是脱不了关系的。在曹操征伐四方的过程中,曹氏家族是既出钱又出人,给予了他巨大的支持,曹洪就是其中一个。曹洪,字子廉,是曹操的从弟,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富二代,曹操担任司空时曾经派人调查过曹洪的家财,发现他的家产与公

  • 曹操为何立曹丕为世子

    历史人物编辑:漫说历史标签:曹丕

    后世评价曹丕文才不如四弟,武力不如大哥,智能不如五弟,谋略不如曹操,那曹操为何立曹丕为世子。这句话呢看你怎么说,就和曾国藩那句屡战屡败换成屡败屡战一样,我们可以换一种类比,曹丕文胜大哥。武胜四弟,智同五弟,谋类曹操,何以不能为世子?要讲心狠,帝王之家哪个不狠,哪个不毒。无情最是帝王家,如曹丕这样的已

  • 曹丕告诉皇后这件事后,他说的最后一句皇后多瞧他一眼,曹丕笑了

    历史人物编辑:云朵爱生活标签:曹丕

    皇帝刘平跟曹操做交易,刘平要曹操答应他2个条件,第一,放过司马懿家,第二,让皇后跟自己一起随行跟曹操一起征战,曹操答应了皇帝刘平的2个条件,曹操要郭嘉传话给皇帝刘平,要把皇后废了立自己的女儿曹节为皇后,郭嘉知道皇帝不会答应的,郭嘉还没告诉刘平曹操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皇帝的事情,郭嘉要完成曹操给他的命令

  • 善于博弈、蹋鞠的孔桂,深受曹操的恩宠,为何死于曹丕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曹丕

    在古代,男风虽然不能说是社会的主流,但确实是有一定的空间。至少被一些上层贵族,比如国君、皇帝所接受。在史料中不乏相关的记载,比如“龙阳之好”、“断袖分桃”,都是上层贵族与男宠的故事。曹操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雄才大略,好女色,但是也受到了古代男风的影响。根据史料的记载,曹操也有一个男宠,名字叫做孔桂。下面

  • 神算子预言曹丕80岁死,可曹丕40岁就死了,曹丕:算得真准

    历史人物编辑:汪结龙标签:曹丕

    三国时期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魏蜀吴三国争霸的事迹让后人谈论不止。时至今日,人们对三国这段历史已经是非常熟悉了,作为历史上的大乱世,这一时期造成了百姓流离失所,不能够安居乐业。魏蜀吴三国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就是魏国了,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魏国就走上了强大之路。三国时期不可缺少的就是能人异士,最为

  • 为什么说曹操曹丕如果听他的,就不会犯下同样的错误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曹丕

    对于很多三国迷来说,无论是通过小说还是正史来判断,曹魏的力量始终是三大支柱中综合实力最强但是,无论是曹操,还是他的儿子、继任者曹丕,总会有难免的失误。俗话说,只有砸出一手好牌,才能给孙刘两家带来更多的机会。否则,以曹操父子所拥有的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物资供给,曹操父子凭借一己之力称霸天下岂不是相对容易一

  • 曹操主张“唯才是举”,为何曹丕上位后却推行“九品中正制”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曹丕

    公元220年,黄初元年,昔日挂满赤红色大汉旗帜的洛阳城内,此时已是魏国的天下。登基不久的魏文帝曹丕正坐在未央宫的皇位上,听着阶下大臣陈群的上奏。“……由此,先帝所用的唯才是举,已无法为我大魏高效地选拔贤才。所以微臣建议,废除中常侍等官职,严禁宦官为官,从根本上杜绝宦官干政。并施行微臣制定的新的官制制

  • 司马懿并非曹魏最大的“老虎”,此人才是,曹操曹丕都不敢动他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曹丕

    导语:众所周知,三国时期,曹魏营将领如云,曹操凭借其能力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附庸。曹丕成功后,篡夺汉朝,建立魏国,开启了三国的篇章。我们都认为司马懿是曹魏最大的老虎。毕竟,在晚年,他直接篡夺了曹魏的权力,成为那个时代最大的赢家。但事实上,曹伟最大的老虎不是他,而是别人。连曹操和曹丕都不敢碰他。这个人是

  • 曹操儿子魏文帝曹丕墓,堪称古代简殡薄葬的典范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曹丕

    魏文帝曹丕墓位于河南洛阳首阳山南麓,当地人称“首阳陵”。黄初三年(公元222年),魏文帝曹丕下令在京都洛阳修建寿陵。黄初七年(公元226年)魏文帝崩于洛阳,并于六月戊寅葬首阳陵。首阳陵构造极为简单,陵墓以山为体、不封不树、不与妻妾合葬、不建神道、陵寝园地等,地表没有任何历史遗留的痕迹,陵内建筑不像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