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为何号称“卧龙”?与周易有关,诸葛亮懂得自谦

诸葛亮为何号称“卧龙”?与周易有关,诸葛亮懂得自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浅聊历史这点事 访问量:2463 更新时间:2024/6/17 18:51:14

在历史上,三国时代的诸葛亮绝对是一个强大的名人。诸葛亮精通天文地理,能准确预测世界上未来三个地区的情况,而不出差错。诸葛亮既有神鬼之智,又有高明之策。诸葛亮不仅能用三寸之舌,还能用他在三军面前的口才,打败王郎;他还可以向刘备借箭,成功避开蜀汉江山受到攻击。但无论多么凶猛,诸葛亮仍然以“诸葛卧龙”为己称。

什么是“卧龙”?就是“卧居”、“伏藏”着的一条龙。诸葛亮早与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去世,诸葛亮在襄阳隆中隐居。在刘备之后三顾茅庐请出来,协助刘备建立蜀汉。蜀汉成立后,诸葛亮被任命为宰相、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为实现汉朝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但由于种种因素而失败,最终于蜀汉建兴12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终年54岁。

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后人常以武侯,诸葛武侯称诸葛亮。从传统文化“易经”64卦中,可以看出:乾卦动性刚健,自强不息,一共出现了“六龙”。六龙就是:初九爻,潜藏在深渊的“潜龙”;九二爻,伏藏在田野中的“见龙”;九三爻,一天到晚都处于谨慎恐惧中的“惕龙”;九四爻,准备跳跃腾飞的“跃龙”;九五爻,飞黄腾达、上天入地的“飞龙”;上九爻,飞得太高、退无可退的“亢龙”。

聪明的诸葛亮只认为他是卧龙,为什么他这么自嘲?因为,诸葛亮明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但也明白了“易经”中最好的卦是“地山谦卦”中的“谦谦君子,卑以自牧”的易理。只要说到三国,没有人不认识诸葛亮,连小孩子都知道,那是家喻户晓的名字,而在演义里的诸葛亮更是神乎其神,不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对于治国之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三国演义中说到诸葛亮的两个对手,分别是周瑜司马懿。这两人都是三国时期非常厉害的人物,尤其是司马懿,更是笑到最后。司马家族的后人建立了晋朝,当然,司马家族的篡位,受到了后人的诟病。因此在历史上,司马家族的评价并不高。除了司马懿之外,诸葛亮的另一个对手是周瑜,此人更是厉害人物,只不过在三国演义中的死法很憋屈,罗贯中描写周瑜是被气死的。

历史上的周瑜是病逝的。两人几次斗智斗勇后,周瑜大败,最后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诸葛亮掌管蜀汉大权后,数次北伐,为的就是能够一统天下,让蜀汉的国力蒸蒸日上。可是,想不到的是,诸葛亮的北伐竟然让蜀汉国力不断下降。诸葛亮不断北伐,为的就是完成汉昭烈帝刘备的遗愿。

数次北伐后,诸葛亮被活活累死了,病逝五丈原的诸葛亮年仅54岁。可是,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病逝前,让人在他的嘴里塞上了七粒米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这要跟星宿联系在一起了。诸葛亮精通天文地理,根据天象查看天气那都是小事,天上的每一颗星都代表着地上的一个人,如果这个去世之后,那么天上的星星也就会陨落。

同时,司马懿也懂得看天象,他看到代表着诸葛亮的那颗星陨落了,就会立刻指挥大军杀到。可是司马懿犹豫了,这让司马懿错失良机。《三国演义》原著第57回,“柴桑口卧龙吊丧,耒阳县凤雏理事”一章节中,第三次遭遇诸葛亮的计策,周瑜连败后又中了箭疮,气愤不过。之后周瑜在乃聚东吴众将中说:我不是不想尽忠报国,奈何天命绝我。你们要继续忠心辅佐好吴主,共成大业。说完昏绝之后,又徐徐醒来,仰天长叹一声:“既生瑜,何生亮?”

最终去世,享年36岁。这时候的诸葛亮打败了第一个对手周瑜。司马懿,字仲达,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主要谋略家、军事家,更是西晋政权的奠基人。在与诸葛亮的斗法中,司马懿屡出奇谋,善于抓住战机。诸葛亮与司马懿两人交手,犹如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其战术和谋略虽然各有千秋,难分高下。

但最终面对司马懿的进逼,诸葛亮错用马谡,痛失街亭。“谷口中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令诸葛亮怎么也没有想到,千算万算,天则一算,关键时候天降大雨,火不能着,使得司马懿父子死里逃生。诸葛亮发出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求的感叹!由此诸葛亮内心不奋!感叹命运!

诸葛亮和司马懿就像两个互相匹配的球员。虽然他们的战术和策略不同,但是能区分。然而,面对司马懿的推进,诸葛亮滥用马谡,失去了街亭。魏延引诱司马懿被困上谷,突然的大雨会落到蓝天上。如果诸葛亮的辉煌计划能够实现,那么大好山河就属于晋朝了!令诸葛亮惊讶的是,成千上万的计算,天空是计算出来的。

危急时,雨下得很大,火势无法动,这使司马懿和他的儿子逃离了死亡。诸葛亮发出一声叹息:为人谋事,成就天业,不可强求!奇怪的是,司马懿得知诸葛亮死了五丈原,但司马懿错过了这个好机会。在《三国演义》第104回,陨大星汉丞相归天,见木像魏都丧胆一章节中。

书中写道“司马懿夜观天文,见一大星,赤色,光芒有角,自东北方流行西南方,坠于蜀营内,三投再起,隐隐有声。”诸葛亮病逝后,司马懿没有出兵蜀汉。诸葛亮交代杨仪以下几点:一是在他死后,不可发丧,确保军中安静如初;二是制作一个大龛,将他的尸身放置于此龛中,再在他的嘴里放上7粒米,脚下放一盏灯,用他的阴魂相镇,这样可确保将星不坠;三是只要军中没有举哀,司马懿又见将星不坠,必然惊疑,不敢贸然行动。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从诸葛亮借东风,到美国电离层加热器,气象武器真的会出现吗?

    历史人物编辑:宇宙观察标签:诸葛亮

    关于人类在战场中对气象的运用,足以追溯到公元208年“诸葛亮借东风火烧曹营”。在这次战争中,诸葛亮成功预测到了风向,利用火势改变了战局。这里还没有人为改变天气,只是对现有的条件加以利用就有如此强的威力。那么当人们有能力创造出所需的气象时,又会发生什么呢?1993年,美国参议院批准了一项名为HAARP

  • 诸葛亮死后,蜀汉举国哀悼,为何此人却欢呼雀跃?

    历史人物编辑:动鉴历史标签:诸葛亮

    234年蜀汉第五次北伐,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病逝于五丈原,军政大权集于一身的诸葛亮在蜀汉有巨大的声望,所以对于他的去世朝野上下都陷入悲痛之中,就连诸葛亮的政敌要么亲自奔丧比如谯周,要么为之痛惜或痛哭比如李严和廖立。不过也有不和谐的声音传来,有一人得知诸葛亮病逝后欢欣鼓舞,此人就是时任丞相参军、安汉将

  • 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无需借助外力,日行百里是常事

    历史人物编辑:江辰雨标签:诸葛亮

    木牛流马是诸葛亮1800年前的一项发明,当今很多人都相信确有木牛流马之事,但是多年来全国各地复原木牛流马的工作,却毫无进展。关于木牛流马到底是何物,在学术界始终是个谜?据史书记载,诸葛亮确实制造过木牛、流马。《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以流马运,据五丈原。”尽管没有

  • 还原历史真相:诸葛亮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诸葛亮

    从《易中天品三国》问世开始,诸葛亮从《三国演义》中的战神瞬间成了后勤部长,今天,小编又看了一遍《三国志》的诸葛亮传,下面小编给大家还原一下正史上真正的诸葛亮!一、诸葛亮是个顶级的战略家,《隆中对》中他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对刘备画的蓝图都堪称千古绝唱。隆中对诸葛亮就指出天下三分,刘备当收取荆州,入据汉中

  • 漫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鞠躬尽瘁,还是独揽大权?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诸葛亮

    《三国演义》中,刘备因报仇心切,不听诸葛亮的劝阻,举倾国之兵讨伐东吴,结果夷陵之战被东吴的陆逊打回了原形。刘备在夷陵连营七百里,犯了当年曹操赤壁之战打造铁连锁,将战舰连在一起的大忌。陆逊瞅准时机,采用火攻,几乎导致整个蜀汉军队覆灭。其实这场战役在启动之初,就基本上已经决定了其结果。刘备称帝之后,整个

  • 如果可以空投粮草,诸葛亮北伐能成功吗?

    历史人物编辑:地图帝标签:诸葛亮

    古代打仗没有现代化的交通网络,物资运输以人力为主,牲口能驮但同样要吃粮草,能走水路已是当时最节省成本的运输方式了。《孙子兵法·作战篇》着重讲了这个问题,“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吃敌人的粮食),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距离运输),远输则百姓贫。”作为军事家,刘备

  • 诸葛亮未能兴复汉室,是否愧对刘备父子?

    历史人物编辑:豆豆说娱乐标签:诸葛亮

    兴复汉室本就是一个很难完成的理想,而诸葛亮为了完成刘备的遗愿倾尽全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仅没有对不起刘备父子反而是最忠诚的臣子。刘备在投奔荆州刘表之后驻守在新野,此时离刘备起兵已经过去了20多年了。然而刘备依然寄人篱下,身边只有关羽、张飞、赵云等武将和一批老将士,再加上孙乾、简雍、糜竺等一些文臣。

  • 仅从一点,诸葛亮就不能算军事奇才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丰碑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历来受到儒家正统的尊崇,而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更是将其神化为“近乎妖”的算无失策之“智绝”,但是就是从《三国演义》来看,仅凭一点,诸葛亮却也算不上军事奇才。诸葛亮对形势判断正确、明智,确实拥有非凡的战略眼光,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而三分天下,在刘备死后,辅佐刘禅的过程中,积极北伐,“六出祁

  • 如果曹操主动招揽诸葛亮,结局会是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经典沸标签:诸葛亮

    原来如果曹操主动征召诸葛亮,结果会怎样?但是曹孟德爱才如命,比如他还极力拉拢关羽。曹魏麾下有那么多得力将领,曹操为什么不招收诸葛亮,或者曹操主动劝说诸葛亮为自己效力,结果会怎样呢?让小编为你揭秘。首先我的看法是,如果曹操主动征召诸葛亮,不仅得不到卧龙的帮助,甚至会被杀。因为诸葛亮和曹操有仇!曹操是今

  • 为啥诸葛亮躬耕处绝对不可能在河南?

    历史人物编辑:雲在青天水在瓶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躬耕处在河南省南阳市,还是在湖北省襄阳市?有人说:出师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所以跟襄阳有根毛的关系啊!其实,这里有个古代和现代的地理差异问题。“荆襄九郡”在东汉末年其实是“荆襄七郡”,分别是: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并没有所谓的襄阳郡。《汉晋春秋》称:亮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