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其实他比周瑜厉害,世人多佳赏,陆逊:励志人生!

其实他比周瑜厉害,世人多佳赏,陆逊:励志人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邱嘉妮 访问量:2159 更新时间:2024/4/12 15:43:07

一、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三国时期江东吴县有四大家族,张、朱、陆、顾,其中陆家就是陆逊的家族。陆家是大宗族,后代子孙多人杰,陆逊就是其中一个,其祖父陆纡是城门校尉,父亲陆骏是九江都尉,陆逊本人官至吴国丞相。别看陆逊后来风光,其实陆逊年幼时过得并不好。陆逊早年丧父,可以说家道中落,投奔堂祖父陆康。当时陆康在庐江当太守,袁术跟陆康不和,准备进攻庐江,陆康就让陆逊带着一家老小回老家吴县躲避战乱。原本家道中落,打算投靠有权有势的亲族,结果也没过上几年好日子,又要跑回老家躲难去了。可以说从江东士族这样的阶级上来看,陆逊是占不了家族的萌阴了。就算这样,陆逊也没放弃,历史上说陆逊比陆康的儿子大几岁,所以陆康让陆逊振兴家业,但我认为,陆康看中的是陆逊年幼就表现出来的才华,不然已经是分家了的陆康会让陆逊把持自己的家业?

二、入孙权幕府,发愤图强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陆逊(当时二十一岁)进入了孙权的幕府,先后历任东、西曹令史,曹令史是一种属于幕府的内务人员,各方面都要管一点,俸禄可能也就2000石这样,仅仅比主簿这一级别强点儿不多。可想而知,当时陆家确实有点没落了。

在孙权手下干活儿,陆逊后来逐渐展示了自己的才干,就被任命到海昌县当一个屯田都尉,管理县内政务。这个职位叫“屯田”,也就是跟农业有点关系,但是又有一点点跟军队有关联的“都尉”,目的为军队储备粮草,还要管理县内政务,所以更倾向文官一点。当时海昌大旱,陆逊开仓放粮,救济百姓,随后又教导老百姓养蚕务农,帮助百姓渡过难关,再休养生息。这就体现了陆逊的治国务实的才华,后来海昌还将陆逊神话为“神君”,历史上只有少数人,能得到百姓的这样的爱戴、感恩。

当时在吴县、会稽、丹杨等地方,有山寇作乱,官府一直未能有所作为,陆逊就上书吴朝,请求派兵镇压,并招募为军士。陆逊就带兵讨伐藏身于山林的会稽贼寇,所到之处无有不降,军队还被他扩充到二千人。后来鄱阳郡贼寇,还是命陆逊去讨伐的,封为“定威”校尉。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是一个文人出身,但是陆逊在领军打仗方面也有惊人的才华。后才孙权一方面想化解东吴与江东士族的矛盾,一方面拉拢人才,就将孙策的女儿许配给陆逊。这就是陆机(陆逊之孙)在《祖德歌》里面写的“长吴驸马伯言逊”。

东吴境内多有贼寇,让孙权苦恼不已,就问陆逊怎么解决,陆逊就献计讨伐贼寇降为己用,这就能一石二鸟,孙权大喜,封陆逊为账下右都督。由此可以看出陆逊逐步走上了事业的正轨,《三国志》将陆逊这一段讨伐贼寇的战事命名为:会稽之战,整个战事打完,陆逊已经34岁左右了。历时十三年,陆家终于因为陆逊又振兴起来了。

三、陆逊是很聪明的,具备贤臣品质

会稽之战时,当时会稽太守淳于式上表奏劾陆逊违法征用民众,所辖区域的百姓受其扰乱而愁苦不堪。后来陆逊见孙权,言谈时却说淳于式是个好官,看看这多有政治智慧。孙权问到:“他上表弹劾你,为何还要夸奖他?”陆逊就回答:“淳于式也是想百姓休养生息,他上表弹劾我,我却来混淆陛下的视听,这种风气在我朝是要不得的。”

夷陵之战(也称猇亭之战)时,蜀因关羽丢失荆州而伐吴,当时吴国各个将领或是皇亲、或是功臣、或是老将,持才傲物都不服这个刚上任的大都督——陆逊。但是陆逊不急、不恼怒,对诸将讲解自己的应对之策,分析蜀汉胜少赢多的历史,来振奋士气,希望大家不要推诿军令,鼓励诸将相互团结、和睦相处,合力对付蜀军。而后来陆逊火烧八百里连营,奠定了夷陵之战的胜利基础,使陆逊闻名于天下,加上夷陵之战蜀败而吴胜其中许多胜利还是靠得是陆逊的计谋,诸位将领才对陆逊服气。同样的孙权也问他,为何不上报诸将不服军令?陆逊说:“受恩深重,任过其才。又此诸将或任腹心,或堪爪牙,或是功臣,皆国家所当与共克定大事者。臣虽驽懦,窃慕相如、寇恂相下之义,以济国事。”(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孙权一听很开心,加封陆逊为辅国将军,当荆州牧,改封江陵候。

可以看出,不刚愎自用、心胸宽广,有容人之心,有政治智慧,有军事才能,乃至陆逊最后成为东吴第三任宰相,这都是陆逊才华和成就的体现。《三国志》中除了国主,陈寿在记载各个大臣武将时,是多数人合在一篇,而陆逊确实单独和诸葛亮一起,两人就占了一篇,要知道陈寿写《关羽传》也只是一篇中的一节,不足千字,而陆逊就洋洋洒洒的占了半篇之多,由此可以看出陈寿是很推崇陆逊的。

四、才能盖过周郎

宋朝是有个叫洪迈的文人写了本《容斋随笔》,在其中第十三卷宗将陆逊与周瑜鲁肃吕蒙,并列为“孙吴四英将”,陆逊与周瑜,虽然都当过东吴大都督,但是洪迈称赞陆逊为“一时英杰”、“孙吴立国之柱石”。孙权对陆逊评价更高:“昔伊尹隆汤,吕尚翼周,内外之任,君实兼之”。

小编窃以为,周瑜虽然与陆逊不算同年龄段的人,周瑜出名的时候,陆逊还不知道在哪儿,但是不管正史记载,还是演义描写,仅仅从与诸葛亮对战成绩来看,陆逊的表现是好过周瑜的。陆逊一生经历大大小小十来场(粗略统计)战役,例如合肥之战,谋划白衣渡江,夷陵之战,石亭之战,虽不敢说百战百胜,但总的来说都是胜多赢少。从终身成就来说,周瑜死的早些,根本没有像陆逊这样官至宰相。

虽然陆逊最后因为孙权年老昏聩,因为参与到立嗣之争,最后结局凄惨。还是不能掩盖陆逊一生的光辉,世人多喜爱《三国演义》,可惜陆逊的不凡在演义中确实是被周瑜、诸葛亮、刘关张等等人所掩盖。毕竟除了骨灰级的三国迷,很少有人知道陆逊的厉害、他的励志人生,大多数人只知道有陆逊这个人,却不知道陆逊其实是跟诸葛亮一样被陈寿推崇。

标签: 陆逊

更多文章

  • 夷陵之战,刘备占据居高临下,为何败给东吴陆逊?

    历史人物编辑:西瓜唠车标签:陆逊

    蜀汉章武元年,也就是公元221年,昭烈帝刘备经过一年多的准备,终于发动了对东吴的这次大规模的战役—夷陵之战。这次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战役的结果以蜀汉败北,东吴胜出而结束,对后来的历史进程影响深远。图-蜀吴夷陵之战示意图夷陵之战前,公元219年,驻守荆州的关羽以策应刘备北伐汉中,发动

  • 坑死刘备、关羽两兄弟的牛人——陆逊!

    历史人物编辑:晓迷童标签:陆逊

    公元183年,当22岁的热血青年刘备正与“寝则同床,恩若兄弟”的关羽、张飞“于乡里合徒众”,准备在乱世大干一场时,陆逊方呱呱坠地。谁也想不到,几十年后,这个刚刚出生的婴儿,会成为刘备、关羽的克星。提起陆逊,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夷陵之战,很多人说刘备之所以败给陆逊,是由于轻敌,因为陆逊在夷陵之战时名声未

  • 夷陵之战,赵云援军一到,陆逊为何立马收兵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陆逊

    我们先看下原著是怎么写的时赵云在川中江州,闻吴、蜀交兵,遂引军出;忽见东南一带火光冲天,云心惊,远远探视,不想先主被困,云奋勇冲杀而来。陆逊闻是赵云,急令军退。——《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我们可以从原著的只言片语中了解,似乎确实是赵云吓走了陆逊,一句“陆逊闻是赵云,急令军退”可见一斑。但是如果结合当时

  • 陆逊算不算的上东吴第一智将?

    历史人物编辑:颜小四煮娱标签:陆逊

    陆逊是三国后期的重要人物,也是推动三国剧情分歧点的重要英雄。他曾经以一封信骗倒了关羽,一把火烧掉了刘备的伐吴大军,号称是东吴最强大都督。其实都督这个词不稀奇,北边的袁绍、东边的东吴都出现过这个头衔。都督不像典军校尉,或者是偏将军,是一个正式的官衔,只要是你的老板信任你,就派去主管某地军事的重要将领,

  • 打败刘备的的陆逊,忧虑伤痛屈死病床

    历史人物编辑:蔡良安标签:陆逊

    陆逊是三国时期的东吴名将,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和丞相。他是孙策的女婿,世代为江东大族。公元222年,夷陵之战中,陆逊大败刘备的蜀汉军,一战成名,此后陆逊在东吴出将入相,位极人臣。陆逊晚年不幸卷入孙权二子——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的斗争,为保太子遭孙权多次责骂,最后陆逊忧伤过度,含恨而终,追谥为昭侯。

  • 陆逊之子能成三国名将,为何诸葛亮之子,却背负三罪,战败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曾东标签:陆逊

    一、陆抗:三国最后的名将公元274年三月,司马炎决定两路夹击,开启灭吴之战。于是他命王濬为益州刺史,大造战船,训练水军。三国从这一年开始,事实上进入了倒计时状态。吴国大将陆抗得知这一消息后,大惊失色。陆抗是陆逊之子,号称东吴,其实就是三国最后的名将。他知道司马炎这一手的可怕。当年刘备东征,虽被他老爸

  • 请曹操刘备孙权选出三位“三国韩信”:除了周瑜陆逊,还有谁带兵多多益善?

    历史人物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陆逊

    建安二十年的魏吴逍遥津之战,打出了两个绰号,那就是“张八百”与“孙十万”。这可不是小说杜撰,而是有史料依据的:“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这段话是曹丕写在追忆、嘉奖张辽的诏书上的,虽然可能有些夸大,但绝不可能一点都不靠谱。细看三国史料我们就会发现,张辽的统兵上限绝不

  • 刘备东征失败后,陆逊为何不攻打蜀国?

    历史人物编辑:椒盐侃影标签:陆逊

    说起夷陵之战,很多朋友应该都不陌生。当时,刘备为了报关羽之仇,夺回荆州,率领蜀兵攻打孙权。一开始,刘备一路处境艰难,最后不幸遇到了东吴的军神,最终败得一败涂地。按理说,夷陵之战,蜀国实力已经大伤,东吴完全可以乘胜追击灭蜀。但鲁迅为什么不敢攻蜀呢?这让很多人都觉得奇怪。刘备兵败夷陵后,并没有带领残部返

  • 少年陆逊的悲哀:孙策杀了他的“父亲”,他却不得不选择辅佐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陆逊

    《礼记》之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子夏问孔子:“有人和我有杀父之仇,我该怎么办呢?”孔子告诉他:“什么都不干了,睡觉做梦也不能忘了这个大仇,和他不共戴天,哪怕是在光天化日的闹市之中遇到他,也不用考虑回家拿兵器的事情,直接和他拼了。”的确,自古以来“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尤其是在那些世

  • 若刘备带诸葛亮去伐吴,蜀国还会输吗?陆逊说了24个字给出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陆逊

    刘备被认为是三国起兵最尴尬的主角。但他也凭借自己的仁义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最终建立了蜀国。后来,刘备以一己之计占据了荆州和益州,打败了曹操占据了关中。随后,刘备更是大放异彩,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上将。并让他最信任的二弟关羽镇守战略要地荆州。而镇守荆州的关羽却遭到孙权部下吕蒙的袭击。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