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是陆逊的孙子,在奢靡风气下敢于逆潮流而动

他是陆逊的孙子,在奢靡风气下敢于逆潮流而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倾文史轩 访问量:4776 更新时间:2024/1/17 18:54:10

陆逊这个名字大家并不陌生,他曾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七百里大败刘备,是东吴后期的国家柱石。后来东吴被晋朝统一,陆家并没有因此消亡,相反陆逊的孙子个个都是人才,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其中一位。

01

陆逊之孙

陆云,陆逊之孙,从小才华横溢,6岁便能写出可堪一读的文章,16岁被人推荐在吴国作了官。不过考虑到他祖父的身份,里面未必全因他自己的能力。后来吴国灭亡,陆云便与几个哥哥一起隐居山林,闭门自学达十年时间。

可孔老夫子说过“学而优则仕”,而且司马家族本身就是士族出身,对陆氏这样的大家族比较优待,于是陆云和自己的哥哥还是决定出山谋一份差事。

陆家兄弟来到当时的京城洛阳,在那里受到了重臣张华的赏识,因而后面的仕途比较顺利。他被推荐给吴王司马晏,担任后者的郎中令。

司马宴是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的儿子,才能一般还颇为愚钝,历史证明他并没有什么大前途。而郎中令相当于王爷身边的幕僚,负责日常出谋划策。在没有前途的亲王身边做事,一般来说是极不容易出彩的,但陆云还是尽到了自己的职责。

现在历史课本介绍晋朝的内容几乎可以用“嘚瑟”概括。最出名的便是王恺与石崇的斗富,一家把蜡烛当柴烧,另一家就要用麦芽糖洗碗。

富豪世家也就罢了,甚至连一位普通的太医竟然都得到了一件用野鸡头上的毛织成的毛衣,非常之华丽。在这样浮躁的世风下,司马宴也想加入大兴土木的行列,按理说他一个亲王这样做并不算出格。但身为吴王的郎书令,陆云决定进行劝阻。

02

陆云的坚守

前文说到的那位太医并没有将华丽的毛衣据为己有,而是想讨个好前程。他把毛衣进献给了当时的皇帝司马炎,但晋武帝却不领情,而是将衣服在大殿前烧掉。

陆云便用“皇帝烧毛衣”来举例子,他说:“您的父皇执政26年,都没有大兴土木,而且多次发布诏书告诫大家奢侈。难道这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说实话,陆云说得有点亏心。司马炎执政前期确实提倡俭朴,主要因为当时国家初创刚刚奠定统一基础,因此皇帝带头节约。

等陆云来到洛阳的时候,晋武帝离驾崩还有两年时间,当时的司马炎已经开始穷奢极欲了,否则王恺、石崇之流也不会斗富斗进了史书。

由于皇帝在执政晚期的放纵,大臣们自然也会跟风,以致于整个西晋社会从上到下的风气日渐败坏。为维持这种生活,官僚肯定要横征暴敛,以至于当时的有识之士指出:“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可见危害有多么大。

同时陆云还拿清河王司马遐举例子。司马遐是吴王司马宴的兄弟,他曾经为自己建了一座比较宏大的墓地。皇帝知道后,特意下诏说要保持节俭的美德,清河王奉诏毁掉已建成的墓宅,从此四海夸赞。

前有兄弟的例子,后有陆云的苦口婆心,司马宴从善如流叫停了新建宅第居室的修建。要知道,当时就是一个普通的大臣都可以随意大兴土木,可见吴王的举动有多么的不易。

03

陆云其人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陆云“逆潮流而动”,坚守底线、坚持原则,这是多么的不易。就像他在给吴王的报告中说道:“我的职责便是献策,那么就要尽全力规劝。”

后来成都王司马颖掌权后,任命陆云为清河内史。陆云像辅佐司马宴一样直言上谏,最终得罪了奸臣孟玖。当时孟玖是司马颖身边的红人,他想让自己的父亲当邯郸县令。

陆云反对说:“邯郸如此重要的地方,哪能让一个小黄门的父亲任职呢。”孟玖由此怀恨在心。后来,陆云的哥哥陆机因罪下狱,被孟玖牵连到陆云身上,没过多久便找个借口处死了陆云。

看到这里,除了可惜之情外还夹有一丝遗憾,陆云实在太过于耿直不知变通了。

如果你以为陆云是书呆子就大错特错。当年陆云和他的哥哥一起来到洛阳求前途,由于满嘴都是家乡口音被人嘲笑,几次拜见张华都没有成功。

于是陆云便穿着丧服在船上跳舞,最后落水被旁人救起,这个疯狂的举动一战成名,得以让重臣张华同意会见陆氏兄弟。见面之后,张华见兄弟俩谈吐不凡,便推荐两人做官。

陆云在几处闲职转悠了一圈之后被补为浚仪县令。浚仪县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属于交通要冲,情况复杂非常难治理。但陆云履职后,凭借着“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威力,下属配合、市面稳定。

当时县里有人被谋杀了,一时找不到凶手。陆云便拘捕了死者的妻子却不审问,十多天后放了出去,暗地里让人跟随其后。女子走了不久,便出现一个男的主动上前和她说话,衙役按照陆县令的吩咐把男女都给绑了。

最后男的承认是因为与女人有私情,于是杀害了女子的丈夫。女子被关押了十多天,男人有些心慌,所以急于问明情况,却被衙役“守株待兔”。这个破案过程被奉为古代断案的经典之一,经常出现在古装悬疑侦探剧中,由此可见陆云的智慧。

这也说明陆云并不是个老学究,相反是个充满智慧的人。他后来之所以严守原则,可能是因为当时司马家的朝廷已经没有原则可言了。

策划:鱼羊史记监制:鱼公子

撰文:李金钖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本文由「鱼羊史记」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欢迎转发朋友圈。

标签: 陆逊

更多文章

  • 陆逊能力那么强,为何不学诸葛亮来个七伐魏国?

    历史人物编辑:近灵说历史标签:陆逊

    上次我们讲了三国时期的刘禅是一个幸运又有智慧的。很多读者纷纷留言讨论,想要知道三国时期其他人物的故事。今天小鱼哥就给大家讲述一个牛人,他叫陆逊,字伯言。是东吴方面的重要人物。要说他有多牛,首先桃园三结义的三兄弟,刘备、关羽、张飞的死都和他有关。他跟随孙权几十年,掌管吴国军政二十多年,他的能力和地位和

  • 陆逊一生精明过人,63岁那年一时糊涂惹怒孙权惹来大祸

    历史人物编辑:书中文史屋标签:陆逊

    三国之中,要论人才的厚度与广度,当属曹魏,文有郭嘉、程昱、荀彧、许攸等人,武有张辽、徐晃、张郃、李典、许褚、典韦等人,可谓人才济济。但实际上,孙权的东吴在人才储备方面做得也非常出色,比之魏国也是不遑多让,相比之下蜀国在这方面比之魏吴两国就要逊色许多。刘备的蜀汉曾经面临一个难以克服的巨大问题:人才断层

  • 陆逊使用此计拖垮蜀军,刘备伤心欲绝,病死白帝城

    历史人物编辑:墨文历史标签:陆逊

    三国时期,刘关张结义多少年,始终就像亲哥们似的。待三国鼎立基本形成时,镇守荆州的任务落在二弟关羽身上。但关羽违背了诸葛亮为他制定的东和北拒的策略,结果是丢荆州走麦城,最后兵败身死。为了替关羽报仇,刘备不顾劝阻,举倾国之兵东进伐吴。开始时,蜀军士气旺盛,东吴难以抵御,连折数员大将,甘宁、潘璋、马忠皆在

  • 东吴国力是蜀国的两倍,陆逊为什么不像诸葛亮一样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汪家兵标签:陆逊

    孙吴和蜀国是三国时期两个比较弱势的国度,他们与魏国比较起来就占不到优势了。蜀国是三国中第一个被灭掉的王朝,诸葛亮的死去,代表了蜀国再也没有谋士和大将可以任用。诸葛亮是历史上的优秀谋士,对于此人,历史上的评价都是非常厉害的。当初诸葛亮受到刘备的托孤,将不成器的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三国中,蜀国的实力是最

  • 夷陵之战后,吴军统帅陆逊为何不乘胜入蜀,消灭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陆逊

    孙吴方面的主帅陆逊当然有想过啊!但是刘备拒守白帝,陆逊也无法进兵,双方也就只能打打嘴炮而已了。对于陆逊来说,他肯定不能自作主张入蜀,因为孙权给陆逊的既定战略目标是阻击刘备军的东进,守住荆州。夷陵之战后,陆逊已经达成战略目标,就没有必要画蛇添足去入蜀了。第一,刘备已经依山傍险做好了防守,陆逊以身犯险,

  • 《五虎定三国》战襄阳关羽中箭 据江陵陆逊撤围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的哈皮哥标签:陆逊

    且说陆逊闻孙韶兵败身死,青、徐、兖三州己失,吕范自尽,不由吃惊。因召众将商讨。大将徐盛进言曰:“为今之计,乘汉军援兵未至,全师回国。”陆逊拔剑在手曰:“吾奉命专征,势成骑虎,众将敢言撤退,定斩不饶。”众将缄默无言。陆逊之子陆抗曰:“当务之急,阻击汉军援兵。”陆逊遂以韩当、周泰阻击黄忠,以朱异、于诠阻

  • 三国绝代双骄之东吴陆逊,才能和人品,直逼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茶小姐说历史标签:陆逊

    陆逊,是个孤儿,也是个公子哥,书生,家族有钱,他老爸去世的早,他跟着小爷爷陆康生活,那时还年轻,整天没啥事,光是读书,所以,陆逊就是一个书生。人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寻章摘句,把自己思想给读的固化了,他不是,他读着读着,把自己读的越来越牛B了。 孙策被刺客刺死后

  • 再读《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上)陆逊营烧七百里

    历史人物编辑:太空科技芯发现标签:陆逊

    上回说到刘备在密林溪涧扎营,陆逊得知后大喜,率兵前往侦查,只见平地上驻扎着一支不满万人的部队,大多是老弱残兵,打着“先锋吴班”的旗号。周泰说:“我愿意与韩将军分两路出击,如果不胜,愿受军法!”陆逊观察了很久,指着远方说:“前面山谷中有杀气升起,一定有伏兵。这些弱兵,不过是诱饵。诸位千万不要出战。”诸

  • 陆逊战无不胜,为何东吴处境却越来越窘迫,孙权发现问题所在

    历史人物编辑:寒云天标签:陆逊

    在东汉末年,战乱肆起,三分天下,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力的现象。如果提起曹魏当属司马懿,蜀汉必然是诸葛亮了,要说吴国那就是屡立战功的大将军陆逊了,其中诸葛亮与司马懿均是权臣之士,走到生命的终结也是获得善终.司马家族谋权篡位,夺下江山,而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也娶了刘禅的女儿,成为蜀汉的驸马爷,后来也是一

  • 三国五大名将抑郁而亡五大名将,东吴的陆逊最郁闷

    历史人物编辑:科学黑科技标签:陆逊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大乱世,名将之间的厮杀就无法避免死亡,有的在战场被杀,有的被暗算,有的因为自己的一些失误或者错误,抑郁而死。说到抑郁而亡的名将,三国就有几位值得大家关注,不妨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top 5 曹洪曹洪,作为曹操的从弟,跟随曹操征伐,战时曹操令其驻守本阵。汉中之战时,曹洪与曹休在下辩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