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白马将军”公孙瓒之败:太过依赖骑兵作战,自私自利无识人之明

“白马将军”公孙瓒之败:太过依赖骑兵作战,自私自利无识人之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小妹说历史 访问量:4335 更新时间:2024/1/19 19:13:28

公孙瓒是东汉末年的诸多诸侯之一,还一度成为北方最大的诸侯,对外以强硬的态度,抗击北方诸多的游牧民族,凭借着手下的骑兵作战,威震边疆,这支骑兵就是非常著名的“白马义从”,在与袁绍对峙的时候,公孙瓒早已经名声在外,在最初的几次交锋里,公孙瓒都是顺风顺水的,打得袁绍狼狈不已。

但我们可以发现随着战事的进一步发展,公孙瓒军队却呈现出后继乏力的态势。出现这个问题我觉得是公孙瓒的后勤补给上出现了问题,导致了公孙瓒的后继乏力,最后让自己也丢了性命,曾经名震边塞,北方最大诸侯,为何如此迅速的衰败,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请听哗哗君为您详细介绍。

公孙瓒

1 公孙瓒威震边塞

公孙瓒本身是贵族子弟,但因为母亲的出身不好,所以自己也没有得到太多的资源,全靠自己打拼,光和年间(178年-184年),朝廷从幽州(今北京城西南)征发三千精锐骑兵交给了公孙瓒统帅,这就是“白马义从的原型了”。

公孙瓒:字伯珪

公孙瓒就以这三千骑兵追讨张纯等反贼,立下赫赫战功,公孙瓒于是被朝廷封都亭候,统领兵马去守护边境。

当每次敌人来袭,公孙瓒立马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打游牧民族就像打仇人一样

,一度打到半夜。

《后汉书》曰:“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乌桓“乃画作瓒形,驰马射之,中者辄呼万岁,虏自此之后,遂远窜塞外。”

乌桓扰民

从此之后乌桓都很害怕公孙瓒了,不敢再来进犯。公孙瓒与身边善于骑射的人都是骑的白马,相互间排兵布阵,自号“白马义从”。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黄巾爆发,

公孙瓒又率领骑兵所向披靡,大败黄巾军,这些都使得公孙瓒声名大震。也让他的心理产生了一些变化,逐渐变得自傲

2 公孙瓒“白马义从”消耗严重

我们前面说了,在曹操、袁绍等辈还不成气候的时候,公孙瓒就已经有了不错的实力了,靠着他的王牌军队,所到之处敌人只有投降的份,但是多年的征战,也让这支军队过度的疲倦了,

哗哗君觉得有这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第一个是连年战争,第二个是骑兵装备补充不及时。

白马义从连年征战

我们先说一下连年战争

,看下公孙瓒的时间线,从统领骑兵开始,到被袁绍击败,公孙瓒的骑兵几乎每年都在作战,没有停息过,不停的和游牧民族打仗,再到后来的打黄巾,接着和自己的上司闹不和,甚至兵戎相见。

作战一直顺风顺水,让公孙瓒的自信心极度膨胀,让骑兵的损耗是非常大的,而公孙瓒实行的的政策,随意让手下士兵抢掠百姓,让的百姓怨声载道,让骑兵的补充遇到了很大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征战后,我觉得此时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已经消耗得七七八八了。

第二是骑兵装备补给不及时

,我们都知道的,骑兵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战马,那三国时期战马从哪来呢?基本都在草原和凉州地界盛产战马,公孙瓒想要保证“白马义从”的威慑力,就必须要时刻的补充战马进来才行。

白马义从

一般的战马年限在3-5年的样子,而公孙瓒征战了这么多年,他其实并不富裕的,他对手下都非常的扣门,就更别指望经常替换新的战马了。这是有记载的:

公孙瓒一别将被围,公孙瓒不肯相救,说:“救一人,那以后众人都会只等救兵而不肯力战。现在我不去救他们,他之后被围困的将士就会自我勉励。”

3 公孙瓒的“龟缩防御”战略

在公孙瓒和袁绍的对峙阶段,公孙瓒一度打得袁绍求饶,建安三年(198年),袁绍向公孙瓒求和,但是公孙瓒此时已成骄兵,断然拒绝了,让得袁绍只能背水一战,发生了扭转公孙瓒命运的界桥之战。

公孙瓒由于太顺利了,丝毫不把麹义放在眼里,自信心极度膨胀,直接下令让白马义从正面对麹义发起冲锋。大家可能不知道,赵云当时就在公孙瓒的手下,但是据史书记载,赵云并没有入选白马义从,没有得到公孙瓒的重用,如果他能重用赵云,可能结果会不一样也说不定。

后来赵云跟了刘备,中间也不是直接跟从的,直接去无疑于刘备挖墙脚,刘备肯定不会这样做,赵云因为自己的哥哥去世,他回去奔丧,但是,要知道,奔丧用不了太多时间的,如果公孙瓒能重视赵云,他也会去找他回来。

但从他对手下被围,都不去救的性格,怎么可能去找回赵云,直到他199年他自焚而死。公孙瓒自己没有识人之明,也是自己灭亡的一个原因之一。

“…瓒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义兵皆伏盾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雨发,所中必倒,临陈斩瓒所署冀州刺史严纲甲首千余级。瓒军败绩,步骑奔走,不复还营。”

结果就是以往无往不利的骑兵,被早有准备的麹义军后面的千张强弩齐发,一瞬间就让白马义从损失惨重,王牌军队都失败了,直接导致军心大乱,顿时间全军混乱,袁绍军乘机掩杀,让公孙瓒大败。

界桥之战:公孙瓒人生的转折点

本来在此之败后,公孙瓒还有机会的,可惜的是他没有争霸天下的心思,只想安于现状,从此之后他就只顾自己享乐,前面说了,他连自己手下被困了也不去救,渐渐的人心就散了,他身边再无可用之人,等到袁绍打来的时候,方知大势已去。

总结

白马义从从辉煌到没落,时间非常的短暂,最主要的原因其实还在公孙瓒自己身上,在经历了界桥之败后,本可东山再起,可是却自暴自弃,也可以说白马义从的失败,都是因为公孙瓒个人的失误,后来蜀国的五虎上将赵云也曾在公孙瓒手下,却得不到重用。

他在那场战斗中,有几个很严重的错误!

1、轻视对手,看到对方兵少,以为不足为惧。

2、自私自利,对手下不上心,战马装备得不到补充。

3、用轻骑去对战弩兵正面进攻,实际为愚蠢。

公孙瓒太过依赖这支轻骑部队,因为前期的作战让这支部队威震塞外,让匈奴这样的骁勇善战的轻骑世家都闻风而逃,但是经过一次失败,就让公孙瓒一蹶不振了。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玻璃心”。

公孙瓒因为自傲,没有一举拿下袁绍,后又因为杀了刘虞,失了民心,只一次失败就让他兵败如山倒,最后因为自私自利,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最后用自焚这种方式在历史长河中黯然收场。

《后汉书》

《三国演义》

《三国书》

标签: 公孙瓒

更多文章

  • 三国时的“世界大战”,袁绍、曹操合力保卫兖州,对抗袁术公孙瓒

    历史人物编辑:用哥说球标签:公孙瓒

    提起兖州之战,大家最容易想起194-195年,曹操和吕布争夺兖州的苦战。其实在此之前,围绕兖州,三国各方势力曾展开过一场大混战,袁绍、曹操、刘备、公孙瓒、袁术、陶谦都曾参与其中,堪称三国版的“世界大战”。兖州位居中原冲要之地,北阻燕代,南御豫州,东接青州、徐州,西临司隶校尉,可谓是四战之地。191年

  • 刘备培养出的虎将,却被公孙瓒埋没,曹操捡了便宜,成为曹营王牌

    历史人物编辑:鸿胪长史标签:公孙瓒

    导读:刘备培养出的虎将,却被公孙瓒埋没,曹操捡了便宜,成为曹营王牌很多人都喜欢三国,而且对于三国的历史也非常的熟悉,三国初期群雄逐鹿,最终呈现的是魏蜀吴三家独大,三国时期不仅仅有着英明的君主,更是有一大批十分出名的将领,刘备和曹操以及孙权不仅仅明面上的斗争,还有背地里的人才竞争。此人能力可堪比赵云,

  • 普通人想在汉朝当官有多难?公孙瓒:我拼上性命,才求得一线可能

    历史人物编辑:王嘉兴标签:公孙瓒

    在科举取士诞生并成为定制之前,普通人想要获得阶级上的跃升非常艰难,普通人在汉朝想要成为官员,要么是成为茂才(本名秀才,避光武帝刘秀讳),要么是成为孝廉。茂才有希望成为两千石以上高官,甚至称得上是最高官员的入门级别,孝廉则有希望成为六百石以上官员,倘若不是茂才、孝廉出身,则很难有希望获得朝廷正式编制,

  • 公孙瓒明明知道赵云武艺高强,为什么还心甘情愿的让他跟刘备走?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聊史标签:公孙瓒

    公孙瓒识人的能力比起刘备差太远,他对赵云并不信任,赵云也看出公孙瓒不是成大事的人,另外公孙瓒和刘备关系很不错,刘关张救过公孙瓒的性命,所以刘备来借赵云,公孙瓒也是乐于帮助刘备的。公孙瓒和袁绍在磐河大战,被袁绍大将文丑杀得狼狈逃跑,到一个山坡前马失前蹄摔下马来,文丑挺枪跃马要刺死公孙瓒,眼看公孙瓒性命

  • 虎牢关四将方悦,穆顺,武安国,公孙瓒能否击败江东四老将?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似人间标签:公孙瓒

    一,虎牢关吕布一战成名,四将两死一残一逃。汜水关前虽然孙坚被华雄所败,但关羽温酒斩华雄,成功挽回了联军颜面。董卓一面杀害太傅袁隗,一面亲率大军来战虎牢关。吕布号称天下第一猛将,手中方天画戟,坐下千里赤兔马,带三千铁骑冲下关来。很多人都听过吕布的威名,知道其败董卓杀丁原的事迹,虽然人品不咋地,但实力却

  • 全因这句话,赵云嫌弃袁绍、放弃公孙瓒,最终选择了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史雨豪标签:公孙瓒

    本文为百家号历史红馆原创首发,商业转载须授权!赵云,他的字叫子龙,也就是人中子龙,是冀州常山真定人,想必这些知识大家都知道,但是大家知不知道,为什么历来三国类游戏或者影视剧里,为什么赵云是英武帅气的造型?既然赵云人称“子龙”,当然是“身长八尺,姿颜雄伟,”高大雄伟,面容帅气,不但如此,赵云相比关张马

  • 三国中最可惜的枭雄是谁?不是袁绍也不是吕布,而是公孙瓒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公孙瓒

    公元199年,易京。一个长相儒雅的中年人绝望地坐在已经着火的房子中,安静的等待自己最终的命运。这个中年人就是公孙瓒。此时此刻,他想起了自己几十年来一步一步地从最底层爬到了一方诸侯,但最终变成一滩泡影……此时的公孙瓒是否会有一丝懊悔或者不舍呢?公孙瓒出生在汉末乱世。他当时出身低微,不过却有一个大优点:

  • 汉末群雄最帅的四位:公孙瓒、袁绍、刘表、孙策

    历史人物编辑:刘丽说历史标签:公孙瓒

    提到三国时期的帅哥,大家首先会想到“身长八尺,容貌甚伟”诸葛亮,然后会想到“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周瑜,其实东汉末年的各方割据势力中,有几位那也是非常威猛帅气,今天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第四位:公孙瓒受《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的影响,在大家的印象中,公孙瓒除了“刘备同学”这个身份似乎没有什么值得大家关

  • 虎牢关前吕布耀武扬威,公孙瓒差点被杀,赵云为何不出援手?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经典沸标签:公孙瓒

    《三国演义》中的虎牢关之战就是以这一模式为蓝本的。在刘关张三英与吕布之前,刘备的同僚、将领白马公孙瓒没有打败过吕布,惨败。赵云最初的主人公是公孙瓒。他在“三国演义”中都有记载。读者都知道,这一点不需要详细说明。我们要讨论的是,赵云没有机会参与虎牢关战役。回答是:赵云本来有机会参加,如果他参加虎牢关战

  • 公孙瓒攻打袁绍,他有十几万兵马,怎么不能成就一方霸业呢?

    历史人物编辑:娱记小能家标签:公孙瓒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是一个群雄纷争的时代,在黄巾之乱和董卓之乱的时,十几路诸侯中间有一个诸侯——公孙瓒。他是一个有实力的诸侯,在这时期他有着十几万的兵马,在这时候他就是数一数二的排名,实力足够庞大。在当时,刘备都投靠了他,带着手下的兄弟为公孙瓒做事。既然公孙瓒有着这么强大的实力,那为何公孙瓒没能建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