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代名将公孙瓒,威震边塞让人惧怕,与袁绍结仇导致自己身败名裂

一代名将公孙瓒,威震边塞让人惧怕,与袁绍结仇导致自己身败名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茶小姐说历史 访问量:504 更新时间:2024/4/27 0:38:29

《后汉书》:"瓒,文武才力足恃,虽有小恶,固宜容忍

三国发生的故事,我们大家大都耳熟能详。如果说三国当中有哪些人值得被提及,那么刘关张、曹操自然是不能忽略的。之所以被称为三国,那么魏蜀吴三个当中自然首当其中。那么三国当中群雄逐鹿,最终胜出的仅仅有那么几个人。不管历史的走向如何的发展,但是前人的努力,始终是有踪迹可以寻找的。如果把时间倒推一下,三国之前便是东汉末年,就从东汉末年算起的话,有一个人不论是战斗力也算得上是十分强悍的。

这个人公孙瓒,其间数次击败北边的游牧民族。但是正如《后汉书》当中名言,正是由于他的一些小的缺点,导致了最终自己的覆灭,终究还是兵败自焚。这么一个英雄人物,如果把他看作一名将领的话,他的作战能力,一点都不逊色于五虎上将。但是如果说作为一个领导的话,那他的水平和吕布差不多。本文带领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位将领公孙瓒。

公孙瓒的出身不低,身上有贵族的血统。但是因为母亲的地位不高,在他成年之后,只当了郡县里面的小官。但是因为相貌还有为人的缘故,深得涿郡太守的赏识。说道涿郡,大家肯定知道。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便是出生于涿郡,当年的赵云也是最初投靠的公孙瓒。可惜被刘备借走了,最终在刘备的手底下,当上了身边的护卫。市场出征,但是几乎历史上关于赵云的战功这一块并没有多少提及。

公孙瓒是一个喜欢打仗的人物,而且在前期的时候,的确立过不少的战功,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公孙瓒的地位也随着自己的功劳逐渐向上提升了起来。只不过,最终还是将自己努力创下来的基业,亲手毁坏在了自己的手里。被袁绍击败,活活把自己烧死了。

公孙瓒最早出名事情,便是早年间在太守刘其身边担任御车。在刘其犯法被发配到交州的时候。一路上都是公孙瓒伪装成士兵沿途护送,在护送的途中,刘其有幸被赦免了。因此公孙瓒便开始了自己辉煌的一生。在刘其回来后,公孙瓒就被任命为孝廉。

一个偶然的机会,公孙瓒带领自己的随从,在边关巡视。于是又数百名的鲜卑的骑兵木鱼石带领着身边的随从,既然是随从,人数肯定不多。于是公孙瓒退到后面的一个空亭子下面,对自己的身边人说,现在如果我们不主动进攻,那么到时候死的人肯定是我们。于是带领着自己的部下,杀到了敌军的阵营当中。虽然杀了敌方数十人,但是自己身边的随从也是四上过半。但是这也极大的打击了鲜卑人,以致于鲜卑族再也不敢轻易的挺近边塞要隘,公孙瓒自然被升职了。被升为涿县县令。

要说他辉煌的时间当属于公元178年到184年,这期间的公孙瓒可以说是威震塞外。这期间有一个重要的导火索就是渔阳人张纯,正是他的原因才导致边塞的不稳定。具体是什么事情呢?

公元178年,边章、韩遂以诛杀朝廷宦官的名义叛乱,朝廷于是从幽州征发三千精锐骑兵进行讨伐,但是当公孙瓒到了蓟中的时候,渔阳人张纯便鼓动辽西的乌桓也开始背叛朝廷。随即攻占了右北平郡。公孙瓒便率领三千骑兵进行平叛,此时的乌桓首领敌不过公孙瓒的威猛,便举众投降了过来。因为功劳不小,公孙瓒随之又开始升官封侯。

不过张纯被没有被抓到,在公元188年,公孙瓒于张纯、丘力居在辽东属国石门对战,张纯大败,于是张纯抛下家人,独自逃到了鲜卑。由于公孙瓒是在是战力惊人,此时的乌桓是在是被打怕了,从此不敢再来犯汉朝边境。在作战的时候公孙瓒身边有数十个善于骑马射箭的勇士,因为他们都是骑的白马,相互之间互相协同作战,便有了后世的"白马义从"。

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就连曹操尚且如此,更何况是身处在东汉末年的那种乱世呢?人不为我。天诛地灭,便是最好的解释。

当时的幽州一个是幽州牧刘虞,一个掌管兵马的公孙瓒,两个人是貌合神离。冲突的发点,就在当年的汉献帝刘协想要东归洛阳,便派遣刘虞的儿子刘和前往幽州,让刘虞前来救驾。不曾想的是,当刘和路过袁术的门下的时候,让袁术哥扣留了。袁术便想着让刘虞做自己的后援,但是公孙瓒知道袁术的为人,他早就知道袁术早就留有叛心。所以不同意刘虞的做法。另外他担心和袁术结仇,于是让自己的堂弟公孙越前去和袁术结好。

公孙越在帮助孙坚攻打周昂的过程中,不幸牺牲了。公孙瓒并没有怪其他人,反而将矛头对向了冀州的袁绍。这个时候的袁绍的力量并不是很大,十分害怕,便将自己的太守印章交给了公孙瓒的堂弟公孙范。只可惜,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公孙范背叛了袁绍。拿着袁绍送过来的兵力和公孙瓒一起大败了冀州的黄巾军。因此,公孙瓒被任命为冀州牧。

但是正是这个冀州牧的原因导致了,自己和袁绍结仇。同时还有他的性格原因,倒是身边的亲信谋士都开始疏远他。最终导致自己身败名裂。一代豪杰人物,惨淡落幕。

标签: 公孙瓒

更多文章

  • 中国好岳父|公孙瓒的岳父:侯太守主动推销女儿的老丈人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公孙瓒

    有人说,三国时期东北男团第一,不是F4,而是公孙瓒。公孙瓒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头——白马将军。他的发迹也和岳父有关1.相比于陶谦,公孙瓒的家世要好一些。他的家里世代为官,只不过他不是嫡长子,而是小妾生的庶子。在汉末那样一个对门阀等级极端看重的时代,小妾的孩子不会被家里人重视,资源也不会向他倾斜。等到应

  • 刘备抓住时机脱离公孙瓒、袁绍,充分显示了他的战略眼光!

    历史人物编辑:刘丽说历史标签:公孙瓒

    刘备先后跟过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人,但刘备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创业的理想,终究成就一份大业。刘备离开公孙瓒5年后,公孙瓒败亡;离开袁绍2年后,袁绍败亡,这充分显示了刘备的战略眼光。脱离公孙瓒归属陶谦兴平元年(194年),曹操以为父报仇为名再度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不能抵挡,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

  • 因公孙瓒得以报仇,高官厚禄兵权在握,但还是做出这样的事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治标签:公孙瓒

    备曾打压过黄巾军,因事后成功,被汉帝朝廷任命为高唐县令,刘备还没在这个位置上坐热,自己管辖的高唐县被黄巾军突击,刘备防不胜防,只好带着自己的兵队撤离高唐县,转向幽州去投靠公孙瓒。昔日,刘备与公孙瓒是师兄弟,两人都拜师与卢植,公孙瓒见到刘备的落魄,并热情地接纳刘备,公孙瓒认为将刘备留在身边也不会有什么

  • 公孙瓒麾下三员大将,为何说最厉害那个却无人能降?

    历史人物编辑:肖瑶标签:公孙瓒

    作为“白马将军”公孙瓒,在一开始与袁绍争锋争雄的过程中,他还曾一度占据上风。而公孙瓒麾下也曾是猛将如云,他们分别是严纲、赵云和田豫。 结果最后,一个归了曹操(田豫)、一个归了刘备(赵云),一个却无人能降。(一)田豫与赵云田豫这个人其实很有本领,虽然不以武力见长,但是若论智谋却是顶级,但《三国志·田豫

  • 界桥之战-公孙瓒、幽州突骑VS袁绍、冀州强弩

    历史人物编辑:谭红意标签:公孙瓒

    公元191年冬,袁术表奏孙坚为豫州刺史,屯兵阳城。袁绍趁孙坚出兵攻打董卓的机会,袭取了阳城。袁术和公孙瓒是盟友,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带着一千骑兵在袁术身边效力。袁术就命他协助孙坚夺回阳城,结果公孙越在作战中被流箭射中身亡。正在青州镇压黄巾军的公孙瓒早就觊觎富庶的冀州,闻知弟弟的死讯后,以此为借口准备进

  • 赵云是在公孙瓒死了之后才投奔刘备的 为何死心塌地?

    历史人物编辑:西瓜唠车标签:公孙瓒

    赵云是在公孙瓒死了之后才投奔刘备的,所以不存在背叛的事情,公孙瓒的本领非常的高强,虽然他很厉害,但是智力实在是不足,在三国演义第7回的时候,袁绍就用计谋骗的公孙瓒和和他一起攻打冀州。许诺如果打下冀州之后,就平分冀州的地盘,公孙瓒认为袁绍毕竟是做过盟主的人物,所以说,就相信了袁绍的掉前一起攻打冀州,可

  • 《三国演义》细节解密之:白马将军公孙瓒的成功秘诀

    历史人物编辑:史话笑侃标签:公孙瓒

    咱们之前的三国演义细节解密,最近一直都在讲述汉末各地纷争中崛起的地方诸侯,前两期我们介绍了幽州著名狠人公孙瓒的崛起故事,中间我们插播了一期于敏院士的纪念专辑,本期,大锤继续回归公孙瓒的话题。之前大锤说过,公孙瓒这个人出身名门却是庶出,导致他心理受到了很大的创伤,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行事逻辑。因为公

  • 幽州地瘠民贫钱粮少,为何公孙瓒却长期压着袁绍打?

    历史人物编辑:王公子讲史标签:公孙瓒

    文/寂寞的红酒公孙瓒和袁绍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两大豪雄,是北方最大的两股势力。为争夺北方的霸权,两家一直打来打去。公孙瓒割据地瘠民贫的幽州,袁绍占据物产富饶的冀州,公孙瓒无论地盘、钱粮还是人口都远远比不上袁绍,但在两家长期的争斗里,公孙瓒一直压着袁绍打。那么二世祖袁绍为何开局之初总是打不过二杆子公孙瓒?

  • 赵云文武兼备,当初公孙瓒为什么还放他跟刘备走?

    历史人物编辑:薇颜浅史标签:公孙瓒

    相信不少人都对赵云十分熟悉了,而且赵云确实是一位大将,并且赵云也是十分的能打,可是有些人却有这样的一个想法,那就是为什么公孙瓒会放赵云走呢?这样的话,他岂不是失去了一员大将?可是今天就让小编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其中的缘由吧,正所谓英雄之间惺惺相惜。首先我们要站在公孙瓒的角度上考虑,其实如果真正的站在公

  • 好兄弟讲义气,大哥公孙瓒有难,大耳为何见死不救

    历史人物编辑:刘雨乐标签:公孙瓒

    文/寂寞的红酒刘备和公孙瓒是三国时期的两大枭雄,两个人关系非常特殊,既是同窗,又是好友,既是盟友,又是同僚,早年刘备没成气候的时候一直跟着大哥公孙瓒混。公孙瓒对刘备这个小弟百般照顾。后来刘备得到陶谦器重,脱离公孙瓒投了陶谦。公孙瓒对刘备的出走并未苛责,就由着他去了。公元195年到199年公孙瓒被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