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小名阿斗,是继刘备之后的蜀国皇帝,史称蜀后主。公元223年四月,刘备病逝白帝城(四川奉节),临死之前嘱托诸葛亮辅佐刘禅。同年,刘禅继承父位,十七岁便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直到公元263年,蜀汉灭亡,共做了四十年的皇帝。263年,刘禅降魏,举家迁徒洛阳,被封为安乐公。
众所周知,成都武侯祠是与汉昭烈庙合建一起的。刘禅身为蜀国皇帝,在位四十`年,但在武侯祠内,却没有刘禅的塑像。据文献记载,宋代的刘备庙内曾有过阿斗的塑像。到南宋绍兴年间,刘禅塑像少了一只臂膀。
明代初年,朱元璋之子蜀献王朱椿(chūn)祭祀诸葛亮,当他看到武侯祠内的刘禅像,大怒道,刘禅不能保汉室基业,终至拱手降魏,是扶不起来的庸才,岂能在昭烈庙共享祭祀。因而将其撵了出去,并砸毁了刘禅塑像。以后有关刘禅塑像的记载就再也没有了。
由于,阿斗没有支撑起蜀汉帝业,再加上“乐不思蜀”被人视为无耻昏庸,当然便让他带上了“扶不起的阿斗”的帽子了。刘禅统治后期,宦官专权,他自己有推却不掉的责任。刘禅在位近三十年,仍然没能真正掌握治国要术,身边被阿谀奉承的小人所包围,犯下了亡国之祸的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