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坚韧不拔,刘禅乐观豁达

刘备坚韧不拔,刘禅乐观豁达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若木小刀 访问量:4084 更新时间:2024/1/31 5:06:23

三国,是英雄建功立业的时代,是人才大展拳脚的时代,也是寒族鱼跃龙门的时代。刘备的成功得意于时代的造就,刘备的失败是天时的局限。

刘备号称出生贵族,他家里却比较穷,年轻时以织席贩履为业。好在那是一个不问出生的年代,有特点、有个性、有才华的人都能出类拔萃。

跟多数英雄一样,刘备人穷志不穷。他从小就喜欢贵族的生活方式,平时喜怒不形于色,结交名士,许多年轻人都愿意追随他。从小就有领袖魅力,长大礼贤下士,这是英雄刘备组建团队的基础能力。在没有资源,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刘备凭借情义,找到团队合伙人关羽张飞,组成了三驾马车的领导结构。

情商是一个人成功的先决条件,高情商的刘备面对顺境游刃有余,面对逆境得心应手。

所有成功的创业者,都会经历失败,刘备也一样。队伍组建起来,却英雄无用武之地,刘备只能带着团队东躲西藏,寄人篱下,先后投奔过吕布、曹操、袁绍等人。在争夺市场的过程中,刘备屡战屡败。然而坚钢不可夺其志,刘备屡败屡战,失败了再爬起来。

眼看北方被曹操统一,刘备只好来到荆州,寄居在刘表的地盘。

公元207年,刘备遇到他一生的最佳拍档——诸葛亮。从此,刘备的命运发生转折,事业上也开始蒸蒸日上。

赤壁之战,孙刘联盟打败曹操,刘备占领荆州,成了最大受益人。紧接着,刘备又占领益州,夺取汉中。

就在事业最辉煌的时候,刘备遇到一生最大的挫折——夷陵之战。此战,预示着刘备英雄落幕,属于他的时代结束了。等到刘禅即位,蜀汉进入了诸葛亮时代,三国也不再是当年的三国。

刘禅与他爸不同,刘备天生具备英雄之气,刘禅却表现得大智若愚。刘备的江山是打下来的,刘禅的江山是继承的。

刘禅最大的智慧就是他的“傻”。处在庙堂之上,每天都是暗流涌动,面对创业元老与益州官员以及错综复杂的关系,稍不留神便看不见明天早上的太阳。刘禅刚刚上位,根基也不稳,只能仰仗实力派。于是,充分信任诸葛亮,所有的军国大事都交给他处理,自己负责祭祀。

等到邓艾兵临城下,刘禅放弃了抵抗。他打开城门,投降曹魏,避免了战争,用最小的成本换来了和平。到了洛阳,刘禅乐不思蜀,打消了司马昭的猜疑,保全了自己,最后安享晚年。

三国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为人处世方式。刘备的智慧开创基业,刘禅的无为保全蜀汉百姓。

蜀汉的建立非刘备一人之力,千万人之功也;蜀汉退出历史舞台,也非刘禅一人之过错,盖形势也。

标签: 刘禅

更多文章

  • 刘备让自家兄弟的后代结拜,却不让刘禅参加,此举有何深意?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刘禅

    在《三国演义》中,关兴和张苞结义为兄弟,这是小说的安排。但在真实历史上,两人并没有结拜,这里简单说一下。那么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安排关兴和张苞结拜为异性兄弟,为什么却不让自己的儿子刘禅一起跟着结拜呢?如此一来,岂不又是一番美谈?结拜是为了团结需要刘备让关兴和张苞结拜是有原因的,当时刘备带着这两位小将

  • 若诸葛亮北伐成功,会继续辅佐刘禅还是会自立?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刘禅

    诸葛亮本一山野村夫,其被刘备三顾茅庐,委以重任,假如诸葛亮北伐成功,其是不会造反的,反而会一心一意辅佐刘禅。有以下三个原因:一、诸葛亮的人品不管读正史还是演义,想必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是个极为重情义之人。“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刘备的儿子刘禅可能不是你想象中“扶不起”的阿斗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刘禅

    对于刘禅,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买不起的阿斗”。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刘禅昏庸无能,不思进取,成天只顾寻欢作乐。纵有诸葛亮等名臣辅佐教诲,也于事无补,最终江山落入他人之手。不过纵观三国历史,刘禅在位41年,成为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孙权229年称帝,一共在位24年)。刘禅得以与魏、吴维持三国4

  • 诸葛亮去世后,此人立即出言诋毁,结果被刘禅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刘禅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从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冬先后出兵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对于诸葛亮北伐来说,虽然消耗了蜀汉的国力,不过,通过对曹魏的不断袭扰,也打乱了对方的兵力部署,客观上延续了蜀汉的存在时间。换而言之,诸葛亮北伐是有积极意义的。到了公元234年

  • 诸葛亮唯一的金兰兄弟:是东吴大臣,却把刘禅捧上天,结果被孙权修理得挺惨

    历史人物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刘禅

    前几天写刘备、关羽、张飞“义结金兰”,招来了很多明白人的批评。比较委婉的质疑是这样的:“那个义结金兰说的好像是男女结拜,都是男人结拜,好像不叫义结金兰。”这种质疑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很多男女或女士拜把子,也叫义结金兰。还有一种就比较尖锐了:“三个大男人义结金兰?真是啥水平都敢写文章!”本来想回复一句

  • 诸葛亮死后刘禅还能当30年的皇帝,刘禅是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刘禅

    刘禅于223年即位当了皇帝,在位四十多年,早年就拜诸葛亮为相父,但是之后因为邓艾偷渡阴平而投降了魏国。而刘禅从223年继位一直到了263年投降一共在位了40年,而诸葛亮是公元234年病逝的五丈原,也就是说刘禅在诸葛亮死后还当了29年的皇帝,为什么世人还都把刘禅说成扶不起的阿斗,如果真是扶不起那又怎么

  • 三国:后主刘禅亲政治国的审时度势和知人善任,延续蜀汉有功

    历史人物编辑:艾伦说史标签:刘禅

    三国历史,历来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研究,成果丰硕。如研究刘禅个人形象及评价的有管维良的《刘禅昏庸说质疑》,文章充分肯定了刘禅的施政措施,并强调他并非昏庸无能,而为“仁敏”“爱德”的“明主”。罗开玉、谢辉在《三国蜀后主刘禅新论》中认为刘禅在位长久,能够任用贤能之才,偏安川蜀,保全蜀汉基业,也是卓有作为。

  • 历史上真正的刘禅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刘禅

    刘禅作了41年皇帝,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然而,一直以来,人们对他的评价,都是“平庸之辈”或“绝非庸才”之类笼统的评价。显然,作为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刘禅应当得到更为全面、细致的评价。权力游戏:历史级 在权力这个事情上,刘禅可能是同时代君王中最优秀的一个。刘禅登基时,“以父事”诸葛亮,“政由

  • 董卓讨伐战—拖拖拉拉,各有打算

    历史人物编辑:细平说教育标签:董卓

    董卓奉何进之命入京后,何进被宦官诛杀,正好迎来了势力洗牌的时候,董卓凭借自己强大的西凉骑兵迅速在洛阳站稳脚跟,兼并了并州丁原的部队,收服了吕布这位大将,之后又想废帝另立来增加自己的声望,中间反对的袁绍被迫离开洛阳,袁绍他不敢轻易动,其他反对的大臣就没这么幸运,于是陈留王刘协登基为帝,董卓势力进一步扩

  • 三国迷局:董卓究竟有多么残暴

    历史人物编辑:姜紫琪标签:董卓

    外戚大将军何进和宦官势力在“角斗”中同归于尽,地方割据势力董卓依靠强兵强势入主洛阳,开启了他对东汉政府数十载的残暴统治。他的残暴统治“对象”遍及于皇室、群臣、老百姓、这些人在他专政,乱政下,苦不堪言。第一,对于群臣进行杀戮,镇压。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御史拢龙宗在拜见董卓的时候,没有把佩剑取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