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江湖游士,白石道人姜夔,竟是苏轼般全才?

江湖游士,白石道人姜夔,竟是苏轼般全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崔博文 访问量:2358 更新时间:2024/1/28 8:59:52

《人间词话》云:“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若要问千古冷境谁为第一?必然是姜夔的“淮南皓月满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他是继苏轼之后,又一位诗、词、散文、书法、音律无所不通的艺术全才。他开创的“雅骚词派”与以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并立南宋词坛。他与当时名流辛弃疾、杨万里、范成大、朱熹等人皆有交往。他一生屡试不第,浪迹江湖,清贫自守。曾毅然拒绝好友为其捐官买爵的做法。

可惜的是,这样一位有着杰出艺术成就、高洁人格品质、深远影响的才子,却史无所载。今天的我们只能透过古籍中的断章残句,试着窥破历史迷雾,去看一看这颗词史上的璀璨明星。

姜夔,字章,号白石道人。约生于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卒于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终年六十七岁。一生未仕,浪迹江湖,北游淮楚,南至潇湘。曾居湖州十年,终卒于杭州。

不幸的身世、无果的恋情、绝望的仕途

六岁时,幼年的姜夔便跟随父亲姜畺宦游汉阳。

十四岁,这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先是姐姐外嫁山阳(汉川的一个乡村)。不久后,其父亲也卒于汉阳任上。姜夔只得去依靠其姐生活,在山阳乡村渡过少年时光。后来他曾写过不少怀念这段岁月的叙事诗。

十九岁,开始学习书法。

二十岁,此后十年间,曾先后四次参加科举考试,可惜皆未中第。

二十二岁,路过扬州而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扬州慢·淮左名都》。此后十年大抵四处漫游。其间发生了一件著名的“合肥情事”。他在客居合肥时,曾与二合肥歌姬相恋,无果而终,却又刻骨铭心,随后十余年间,曾陆续写下十数首词怀念这段恋情。

三十二岁,在湖州拜见萧德藻,大受赞誉,并评价其《扬州慢》有“黍离之悲”。萧德藻与姜夔父亲为同年进士。萧德藻既爱其词,又与其父有同窗之谊,因此在这年便将侄女嫁与姜夔。姜夔也开始了十年的湖州生活,其间他也时常漫游杭州、金陵各地。这一年亦是姜夔人生的转折点。

三十三岁,因萧德藻的介绍,姜夔先后以诗词谒见杨万里、范成大。赞誉非凡,结为忘年之交,名声大振。当时的杨、范二人,不仅在文坛有名,更曾官居高位,范成大曾官至参知政事。所以姜夔名满天下,与二人的推崇不无关系。

三十六岁,卜居白石洞天。潘柽故而称他为“白石道人”,姜夔作词答谢。

三十七岁,这年冬天,姜夔在范成大处踏雪赏梅,并应邀作《暗香》《疏影》二词。范成大令歌姬小红演唱,高兴之余,便将歌姬赠与了他。在归途中作《大雪过垂虹》诗,有“小红底唱我吹箫”之句。

三十九岁,交识一生至交好友张鉴,情同骨肉。并拒绝了张鉴为他买官爵的做法。几年后张鉴又欲将锡山一处膏腴之地赠与他。

四十三岁,由于萧德藻被其侄迎归池阳。姜夔于是移居杭州,依附张鉴。并以杭州为中心,渡过了最后的二十余年生涯。同年上《大乐议》一卷《琴瑟考古图》一卷,可惜受到嫉妒排挤而没能成功。

四十五岁,又上《圣宋铙歌十二章》,诏免解,与试礼部。结果还是没能中第。遂从此断绝出仕的念头。

五十岁,他在杭州的房舍被火烧毁,资产、书籍亦被焚毁殆尽。由于此时张鉴早已去世,姜夔无人可依靠。此后十六年间,亦不得不为生计而四处奔波。

六十七岁,姜夔卒于杭州。由于贫困而无力安葬。他的朋友吴潜等人凑了一笔钱,才得以将他安葬在杭州钱塘门外西马塍。

骚雅清空的词

姜夔一生最大的成就便是在词的领域中,建立起一种新的审美规范。他改造了传统的婉约词,化柔靡缠绵为刚雅幽清。有《白石道人歌曲》传世。

1.恋情词的雅化。词自五代以来流于轻艳柔靡。姜夔的恋情词却写得刚雅清冷,极有特色。他不描写相恋时的缠绵温馨,而着笔于别离后的苦恋相思。尤其怀念“合肥情事”的词,写得幽冷孤寂。如“杨柳夜寒犹自舞,鸳鸯风急不成眠”

2.咏物词的寄托遥深。姜夔的一生正处于宋金战争惨烈的时代,国仇家恨与漂泊失意的个人感伤,融入景物描写之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得空灵蕴藉,寄托深远。

3.幽冷意境的创造。姜夔的词爱用幽冷清艳的意象。如:冷雨、冷红、冷月、暗柳、暗雨等。创造了一个个清冷幽刚的意境。如:“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4.善于自谱曲。他不同于柳永、周邦彦的先谱曲而后填词。而是先写词后谱曲。如此便使得词作能摆脱韵律束缚,更好的表现作者的心里情感。同时按词谱曲,又能使曲子更好的体现作者的情感律动。

5.清新隽永的词前小序。他的小序写得极其优美。如其《念奴娇》小序:“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等,短小简洁,清新优美。酷似晚明抒情小品文。

孤寂感伤的诗

姜夔学诗于萧德藻。继承了江西诗派的风格韵味。又用江西诗派清劲瘦硬的风格来锤炼字句,从而形成一种特有的冷刚清愁的新特征。有《白石道人诗集》传世。

他的五七言诗和他的词一样,总是透露出一种忧郁凄凉的感伤情调。语言晓白,意象鲜明,风格“运思精密,风格高秀”。如:《过德清》有“烟波渐远桥东去,犹见阑干一点愁。”

不随流俗的书法

他的《续书谱》是一部极为重要的书法理论专著,仿效孙过庭《书谱》而写成,却又另立新意。在书论史上成就很高,影响极大。

姜夔的书法,传世真迹极少。他“崇晋贬唐”反对唐宋时代通俗流行的书法。其《跋王献之保姆帖》小楷运笔劲道,俊雅俊润,清新脱俗。有《绛贴平》传世。

唯一传世的宋代词乐文献

姜夔著有《大乐议》《琴瑟考古图》等音乐论著。他的《白石道人歌集》中有十七首词都自注有工尺谱,这十七首工尺谱也是现存的唯一宋代词乐文献。对研究词曲的演变具有重要价值。

影响

姜夔的词作对后世影响极大。在南宋时便已形成了以姜夔为中心,吴文英史达祖、高观国、张炎等为羽翼的雅骚词派。是南宋中后期影响最大的两个词派之一。

清代的浙西词派推崇以姜夔为首的雅骚派,并将他们的创作法则“清空醇雅”奉为圭臬。他们的词作,亦多以记游、写景、咏物。表现出幽隽清冷之美。在清代影响极大。乃至有“家白石而户玉田”的美称。

司马迁曾说道:“古时候那些有钱有势,却不能流名后世的人,多不可数。只有那些卓越异常的人,才会被人称道传述”。此话虽然合于情理。却也不尽然。名传后世的人,大抵都是依靠历史文献等书籍记载。虽然我国自古便有保存文献史料的制度,但在天灾人祸的影响下,往往导致十不存二三。隋代牛弘曾提出书有“五厄”,指出了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五次焚毁书籍的事件。明代胡应麟根据牛弘之说,又增补五次焚毁事件,凑成“十厄”。清代中期编纂《四库全书》,人为销禁典籍,又胜于前代。如此种种劫难,使得许多英雄才人名声不传,不得不被淹没于历史洪流之中。令人惋惜。

参考资料:

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郭豫衡《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姜夔《白石道人诗集》徐玮《论合肥本事与姜夔词的解读》吴枫《中国古典文献学》

标签: 姜夔

更多文章

  • 姜夔:看了这幅小楷作品,才知道什么叫“典雅”

    历史人物编辑:大康生活标签:姜夔

    姜夔的传世书法作品比较少,《小楷跋王献之保母帖》是其中之一,非常精彩,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姜夔的词很典雅,他的书法作品亦如是。这幅作品《小楷跋王献之保母帖》,根据观印山房对扫描件的测量,竖向界格宽约2cm,高约23cm,一行23-25个字,单个字大小平均1cm见方。(这些数据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作为题跋

  • 虽无再会可能,他依然一往情深——姜夔

    历史人物编辑:邓都御史标签:姜夔

    大约是在2014年的时候,我对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己的性格也略为执着,自然,就成为了一名诗词爱好者。可能依旧与自己的性格有关,在所有类型中,对“词”情有独钟。常与相同兴致的朋友交流时,总会问及各自所钟爱。而总会因,每个阶段的感受不同,偏爱自然也就有所不同。故无爱之极致者。暂就一首姜夔词《鹧鸪天·

  • 北宋末年“隐相”、大太监梁师成的进身、升迁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倚梦倾城标签:梁师成

    梁师成,字守道,北宋徽宗朝的大太监,有“隐相”之称;北宋末年的奸臣,“六贼(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之一。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梁守道的升迁之路。一、迫于家境困顿,只好舍身以求。少年时代的梁师成非常聪明,有过目不忘之能,书法也特别棒。再加上刻苦用功,时常受到乡亲们的夸奖。但是梁师成似乎

  • 王立祥、王贵强:肥胖日秤好体重-下调体重“已重”管理下篇

    历史人物编辑:眉见搞笑标签:王贵

    肥胖(obesity)是一组常见的代谢性症候群。WHO早就将肥胖列入疾病名单,并认为是全球最大的成年人慢性健康问题、是心脑血管等重大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全球每年因肥胖症死亡的人数高达400万,故如何科学体重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中华精准健康传播专家共识》中指出:“面对当今医学科学的深入发展与日益增长的

  • 作为岳飞四大爱将之一,王贵为什么要背叛岳飞,投靠秦桧呢?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王贵

    是忠于故主誓死追随,还是为了自身前途名利选择背叛,摆在王贵面前的也不过这两条路,可惜他未能坚守底线,给自己的一生留下了污点。帅将生隙(电视剧《精忠岳飞》中岳飞与他的手下四大爱将)很多人都知道岳飞手下有四名爱将,他们分别是张宪、王贵、牛皋、汤怀。其中王贵和张宪更被视为岳飞的左膀右臂,一向爱军爱民的岳飞

  • 孔令华给李敏寄去一封“求助”信,好友王贵:醉翁之意不在“酒”

    历史人物编辑:袁军标签:王贵

    前言毛主席长女李敏的婚姻,可以说是“门当户对、幸福美满”。其丈夫孔令华,作为孔从洲将军的儿子,不仅才华出众,而且人长得帅气,更重要的是,人老实、心眼好。图 | 从左至右分别为李敏、毛主席、孔令华二人的结合,得到了双方父母的一致认可。据了解,毛主席的几个子女的婚礼,因为种种原因,主席都没参加。唯独李敏

  • 王贵为何要背叛岳飞,难道兄弟情义,真抵不过富贵荣华吗?

    历史人物编辑:林开意标签:王贵

    在岳飞被人陷害,处于危难之际,作为岳飞的左膀右臂王贵没有坚持原则,反被自身安危和权势富贵所影响,选择了背叛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兄弟,此种品行实在令人不齿。为何王贵最终妥协了呢?史书留给我们的答案有两个原因:1、岳飞曾经责罚过临阵退缩的王贵,他心中有恨。2、枢密使张俊抓住了王贵的把柄,从而胁迫他背叛岳飞

  • 重温《王贵与安娜》:才懂安娜对王贵“第二春”满脸不屑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张宁标签:王贵

    安娜并不怕离婚,在她看来,婚姻又不是什么宝贝,谁要谁拿去好了,但安娜不喜欢欺。王贵迎来了“第二春”,而安娜对于王贵的第二春却采取了“不屑”的观望态度。安娜这种不屑的态度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到:王贵为了一件小事,了儿子一个耳光。安娜彻底爆发了:她可以跟王贵离婚,但是绝不允许王贵因为“第二春”而不疼

  • 岳飞手下大将有4人背叛他,除了王贵外,还有哪3人?

    历史人物编辑:新移说娱乐标签:王贵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中,云涌出过许多英雄人物,但同样在特定的时代下,造就了不同的悲惨人物。而“精忠报国”的岳飞就是其中之一,岳飞,作为一名战功赫赫的大将军,有勇有谋,屡次将金军打败,在当时是不可多得的军事家和指挥家,并建立了一支人数众多,纪律严明的“岳家军”。但却被惨遭背叛陷害,被手下扣上“莫须有

  • 《王贵和安娜》原著:看懂婚姻里这“四大恶相”,看透人性

    历史人物编辑:陈新怡标签:王贵

    所有人都说,王贵配不上安娜!当初,她就该抛下一切,跟初恋一起出去,那才是她该过的生活。在大众眼中,两人不仅在阶层上极不匹配,安娜的才华还有眼界,也吊打王贵几条街。两人的结合,完全出于安妈妈的乱点鸳鸯谱,安娜对于妈妈的强势撮合耿耿了半辈子,对王贵也嫌弃了半生,最让人不平的是,这样的王贵,居然还不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