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朝一武将杀了赵匡胤十几个贴身侍卫,赵匡胤却赏他1座豪宅

宋朝一武将杀了赵匡胤十几个贴身侍卫,赵匡胤却赏他1座豪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深更读史V 访问量:3848 更新时间:2024/2/3 1:00:56

历史的进程,常常因某些意外因素被打断。比如北宋开国之初,北方燕云十六州被契丹占据,严重威胁新生的宋朝。一代雄主宋太祖赵匡胤,先后平定了从南到北的各个割据势力之后,开始把雄心勃勃的目光望北方,燕云十六州的收复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以赵匡胤的雄才大略,和北宋初年的身经百战的将士军队,此时收复燕云十六州将会把握极大。如果真的实现这个梦想,那么北宋日后的国防处境和历史格局将会大有不同。然而这一切,都随着49岁的赵匡胤的猝死,一切化为泡影。

赵匡胤的猝死,不仅干扰了恢复燕云十六州的进程,也深刻影响了北宋的方方面面,很多人的命运也因此发生了巨变。北宋初期名将郭进,就是其中之一。郭进是宋朝两朝元老,先后担任洺州防御使、西山巡检、云州观察使等职务,常年领兵驻守北疆前线,为宋朝屡立战功。

郭进,在一般人印象中对他不是太熟悉,但他却是一个很有个性也很有意思的武将。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他的一件轶事。郭进富贵之后,在汴梁城北大兴土木,兴建了一座府邸,雕梁画栋恢弘壮丽。落成之日,按照惯例,郭进举行了一场酒宴,召集族中子弟和亲朋好友,以及所有参与施工的工匠们统统参与。在安排座次时,郭进却出人意料,让他的子侄们和身份卑微的工匠们坐在一起。

他的子侄都是富贵公子,却被安排和工匠们坐一桌,都很不高兴。谁知郭进不管不顾,不仅让他们和工匠坐一桌,还把工匠们安排到上座,子侄们末座相陪。他的一个儿子忍不住说:“我们这种身份,怎么可以和工匠坐到一起”。郭进指着工匠们说:“这些是辛辛苦苦造宅子的人,理应上座”。又指着儿子们说:“这些是将来卖宅子的人,理应末座”。原来他的儿孙们都不成器,郭进借此当众羞辱警示他们。郭进死后果然被他料中,他的儿子们败光家业,把宅子卖掉了。

郭进为人行事往往如此,出人意表个性十足。即使面对皇帝赵匡胤也是如此。宋初战事频发,郭进常年领兵在北疆与北汉和契丹作战,屡立战功。赵匡胤深谋远虑,为了培养人才,从贴身侍卫中挑选了30个人,送到前方郭进帐下,让他们随军参战,历练一下。

谁知这些个侍卫自恃是皇帝身边的人,狐假虎威,经常不听号令违反军纪。更为出格的是,在一次对北汉的作战中,由于战事激烈,宋军伤亡惨重,有十几个侍卫见势不妙,居然临阵溃逃。战后郭进大为愤怒,传令众将升帐,然后命人把侍卫们找来,一声令下,把其中的临阵脱逃的十几个人全部绳捆索绑,以违反军纪之罪全部斩首。

侍卫是皇帝身边的直属亲信,郭进如此胆大妄为,一时震动朝野。宫中的侍卫们听到消息,兔死狐悲,聚集起来找到赵匡胤,请皇帝为他们做主。赵匡胤正在偏殿校阅军器,听完侍卫们的哭诉后,赵匡胤勃然大怒,说道:“我身边的侍卫,都是千里挑一的健儿,如今稍微违反军纪,郭进就把他们肆意屠戮,照他这个办法,我身边的健儿还不够他杀的!”侍卫们认为皇帝和他们一条心,对赵匡胤无不感恩戴德。

郭进在前方听到消息后,心中惶恐不安,担心会受到皇帝处罚。谁知不久后赵匡胤派来密使,私下向他传达赵匡胤的口谕:“侍卫们倚仗自己是皇帝亲信,藐视将令,违背军纪,你杀他们就对了”。郭进感动的痛哭流涕。不久之后,赵匡胤就以奖励郭进军功为由,在京师赐给他一所豪宅。

这件事充分显示出赵匡胤既明辨是非、而又灵活圆融的处事风格。侍卫是皇帝身边的亲信,为了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赵匡胤表面对他们加以安抚,但他心中却明辨是非,对敢于严明执法、不畏权势的大将郭进予以力挺。终赵匡胤在位期间,郭进这样的忠勇之士如鱼得水。

然而赵匡胤一死,一切都变了。宋太宗赵光义的胸怀肚量比赵匡胤差远了。他任人唯亲,在军中大量安插亲信作为监军。郭进身边也被他安插了亲信心腹田钦祚。田钦祚人品卑劣,肆行不法贪墨无度,“恣为奸利诸不法事”。郭进多次和他争辩,他居然倚仗自己是皇帝亲信,屡屡当众羞辱郭进。太宗赵光义也不闻不问。郭进一贯性情刚烈,一气之下居然自尽而亡,使得北宋少了一员大将,良可叹惋。赵匡胤与赵光义兄弟二人的胸襟才干由此高下立判。

参考史料:《续资治通鉴》、《宋史》、《梦溪笔谈》

标签: 赵匡胤

更多文章

  • “灌酒高手”赵匡胤,扮猪吃老虎的权力玩家

    历史人物编辑:YES星球标签:赵匡胤

    说起“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毫无疑问大家都会想到大宋王朝顶层设计者: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原本是后周皇帝周世宗手下的得力大将,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从一个底层小兵到九五之尊,赵匡胤的上位之路看似捡漏,实则离不开他自身的智慧。不仅兵不血刃登上帝位,还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而且治国有方。

  • 赵匡胤的无间道,丑大了……

    历史人物编辑:爱动漫的晓峰标签:赵匡胤

    文/食堂01其养子、外甥刘继恩继位。新皇帝的屁股还没坐热,就挨了一记闷棍。亡国之危,扑面而来。还没等刘继恩喘口气...供奉官侯霸荣率十余人,手持利刃,很不友好地问候了刘继恩。刘继恩毫无防备,裤衩子都顾不上了,绕着屏风跑......被乱刀砍死。刘继恩刚死,宰相郭无为就率兵弄死了侯霸荣。来得也太巧了吧。

  • 为救赵匡胤他身中数箭,结果被人陷害后,赵匡胤却说: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梁志宇标签:赵匡胤

    中国有句古话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虽然没有人要求处于困境中的人发达后一定要报恩,但这已成为一个潜规则。如西汉的淮阴侯韩信,当年穷困时一位漂母曾接济他饭食,他功成名就后就将漂母接到府上,行高堂之礼。在千恩万谢后,韩信还奉上了一千金,这也是“一饭千金”典故的由来。而素来以仁善著称的宋太祖赵匡胤,为何

  • 天道好循环,赵匡胤的弟弟篡位百年后,皇位再次回到赵匡胤的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付柳红标签:赵匡胤

    自从秦始皇嬴政一统天下后,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于是创造了“皇帝”一词来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此后各朝各代的封建统治者纷纷以皇帝自居,但是,“皇帝”这一职业其实非常不好当,甚至可以说只要当了皇帝,那么就已经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了,枕边人不可信、亲兄弟也不可信、皇子皇孙不可信、有时候就

  • 赵匡胤死后,为何是赵光义继位?真的是赵匡胤的儿子们太无能么?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评谈标签:赵匡胤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几千年来朝代更迭的事件是你方唱罢我来唱,每次都死伤不及其实,相比而言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就非常牛,兵不血刃的进行了陈桥兵变后就当上了皇帝,很快就统一了中国,为宋朝的经济和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小编认为,赵匡胤非常厉害,他本是文化不高的一介武夫,但却非常具有胆略和见识,仅仅十

  • 是被逼黄袍加身,还是赵匡胤自导自演?赵匡胤本身就有造反之心?

    历史人物编辑:叶银强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被逼着黄袍加身?别说笑了,所谓的黄袍加身不过是赵匡胤一手导演的一出好戏罢了。赵匡胤本身就有了政变造反的心思。但又担心自己背上造反之名会被人认为是乱臣贼子。因此赵匡胤才和弟弟赵光义以及手下心腹之臣商议出了黄袍加身这么一出戏。其目的就是要表现出自己是被逼无奈从而政变造反的。但事实上赵匡胤黄袍加身究

  • “亲爹也不许进城”,赵匡胤是矫情还是坚持原则?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赵匡胤

    (赵弘殷,赵匡胤的父亲)(一)从低级军官指挥使到高级军官都虞侯赵匡胤一路游历,在后汉乾祐元年(948)投奔后汉枢密使、邺都(今河北临漳)留守郭威,被郭威收留,做了郭威的亲随。郭威取代后汉,建立后周,任命养子柴荣为开封府尹(知府),将赵匡胤派到开封府,做柴荣的部下“马直军使”即开封府所属骑兵部队的“指

  • 开国皇帝谁猛?朱元璋不如赵匡胤,赵匡胤不如他,斩胡人使其灭种

    历史人物编辑:记录幸福生活标签:赵匡胤

    开国皇帝有不少是猛将,谁最猛呢?朱元璋不如赵匡胤,赵匡胤不如他,斩胡人使其灭种!他是谁呢?咱们慢慢说。说到开国皇帝猛将,五代梁的朱温(852—912)、西夏的李元昊(1003—1048)、五代吴越的钱镠(852-932)、后金的努尔哈赤(1559—1626)、后唐的李存勖(885-926)、五代后周

  • 唯一敢跟赵匡胤叫板的名将,其实他的资源比赵匡胤更好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无涯标签:赵匡胤

    《宋朝名将系列之三十三·李重进》成王败寇,历来如此。关于李重进,平常人估计是没有什么印象的,即便是史书也只是一笔带过——起兵造反、兵败身亡,仿佛在他身上多留一点笔墨即是大罪过。然而如若细细探究,他这一生颇为传奇,大起大落统统经历过,至少也是跟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较量过的。可惜现实就是这个样子,输了就

  • 刘邦杀功臣,赵匡胤不杀,赵匡胤用6个字评价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守望者标签:赵匡胤

    汉朝和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两个王朝,其开国皇帝有本质的不同,汉高祖刘邦虽然是小吏出身,但凭借一帮“泥腿子”兄弟,最终打败秦朝势力和项羽,建立巍巍汉朝。而赵匡胤出身军旅,在上司柴荣去世后,发动陈桥兵变,窃取了后周的政权,建立宋朝。相比之下,刘邦得位较正,但赵匡胤却看不起刘邦。赵匡胤称帝后,用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