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是被逼黄袍加身,还是赵匡胤自导自演?赵匡胤本身就有造反之心?

是被逼黄袍加身,还是赵匡胤自导自演?赵匡胤本身就有造反之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叶银强 访问量:4426 更新时间:2024/1/28 4:23:08

赵匡胤被逼着黄袍加身?别说笑了,所谓的黄袍加身不过是赵匡胤一手导演的一出好戏罢了。赵匡胤本身就有了政变造反的心思。但又担心自己背上造反之名会被人认为是乱臣贼子。因此赵匡胤才弟弟赵光义以及手下心腹之臣商议出了黄袍加身这么一出戏。

其目的就是要表现出自己是被逼无奈从而政变造反的。但事实上赵匡胤黄袍加身究竟是怎么回事,当时所有的人都心知肚明。用一句糙话来讲,赵匡胤此举就是“当了婊子还想着立牌坊”。

史·太祖本纪》记载“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从这段历史记载可以看出,赵匡胤愚弄世人的做法确实奏效了。但本质上赵匡胤从柴荣驾崩,年幼的柴宗训上台之后,手握重权的赵匡胤就已经有了不臣之心。

之后赵匡胤派人散布消息称,契丹和北汉大军南下而来。朝廷不知具体情况如,因此匆忙派遣赵匡胤北上对敌。赵匡胤掌握了大军后,也开始顺利的实施起兵权夺权之策。说到底从所谓的外敌入侵,再到赵匡胤掌军出征,再到后来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这一切都是赵匡胤策划好的。既然是赵匡胤策划好的。他又怎么会不接受黄袍加身呢?

当年赵匡胤大军走到陈桥时,赵匡胤立刻假意休整驻扎。随后赵匡胤更是派出手下亲信开始在士兵中散播消息,企图拉上所有的士兵跟随自己造反。毕竟赵匡胤也不确定对于自己的造反士兵的态度究竟如何。所以他的手下亲信对士兵说“当今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如先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然后再北伐北征”。

说白了赵匡胤就是利用柴宗训是一个儿皇帝这个事实,让士兵们认为柴宗训没有能力领导这个国家。而真正能够领导国家的只有他赵匡胤。毕竟赵匡胤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在一个战功彪炳权势赫赫的大将军和一个儿皇帝之间,显然士兵们更相信赵匡胤这个胜将军。

赵匡胤手下亲信眼看士兵们的情绪都给调动了起来,大事可期了。因此就把这件事汇报给了赵匡胤。赵匡胤再得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情况下也非常的兴奋。但此时他也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

他认为虽然士兵们的情绪被调动了起来,但毕竟都是一时热血。他需要把所有的士兵真正意义上的拉到他的阵营中。因此他设计了一出黄袍加身的戏码。其目的一方面表示自己造反是被迫的。另一方面则要表示,自己造反是被士兵们逼迫的。也就是说造反的罪魁祸首是士兵。这样一来既是士兵们后来想反悔也没办法了。黄袍加身就是赵匡胤的一石二鸟之计,他是绝对不可能不同意的。毕竟他才是始作俑者嘛。

标签: 赵匡胤

更多文章

  • “亲爹也不许进城”,赵匡胤是矫情还是坚持原则?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赵匡胤

    (赵弘殷,赵匡胤的父亲)(一)从低级军官指挥使到高级军官都虞侯赵匡胤一路游历,在后汉乾祐元年(948)投奔后汉枢密使、邺都(今河北临漳)留守郭威,被郭威收留,做了郭威的亲随。郭威取代后汉,建立后周,任命养子柴荣为开封府尹(知府),将赵匡胤派到开封府,做柴荣的部下“马直军使”即开封府所属骑兵部队的“指

  • 开国皇帝谁猛?朱元璋不如赵匡胤,赵匡胤不如他,斩胡人使其灭种

    历史人物编辑:记录幸福生活标签:赵匡胤

    开国皇帝有不少是猛将,谁最猛呢?朱元璋不如赵匡胤,赵匡胤不如他,斩胡人使其灭种!他是谁呢?咱们慢慢说。说到开国皇帝猛将,五代梁的朱温(852—912)、西夏的李元昊(1003—1048)、五代吴越的钱镠(852-932)、后金的努尔哈赤(1559—1626)、后唐的李存勖(885-926)、五代后周

  • 唯一敢跟赵匡胤叫板的名将,其实他的资源比赵匡胤更好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无涯标签:赵匡胤

    《宋朝名将系列之三十三·李重进》成王败寇,历来如此。关于李重进,平常人估计是没有什么印象的,即便是史书也只是一笔带过——起兵造反、兵败身亡,仿佛在他身上多留一点笔墨即是大罪过。然而如若细细探究,他这一生颇为传奇,大起大落统统经历过,至少也是跟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较量过的。可惜现实就是这个样子,输了就

  • 刘邦杀功臣,赵匡胤不杀,赵匡胤用6个字评价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守望者标签:赵匡胤

    汉朝和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两个王朝,其开国皇帝有本质的不同,汉高祖刘邦虽然是小吏出身,但凭借一帮“泥腿子”兄弟,最终打败秦朝势力和项羽,建立巍巍汉朝。而赵匡胤出身军旅,在上司柴荣去世后,发动陈桥兵变,窃取了后周的政权,建立宋朝。相比之下,刘邦得位较正,但赵匡胤却看不起刘邦。赵匡胤称帝后,用6个

  • 赵匡胤的死与赵光义无关?从赵光义对待赵匡胤妻儿的表现便可看出

    历史人物编辑:史张文长标签:赵匡胤

    如果说“斧声烛影”是一个历史迷,总会提醒人们赵光义谋害兄长一事缺乏直接证据,但赵光义登基后,对兄长留下的孤儿寡母的作为,却又让人不得不去怀疑,赵匡胤之死的幕后元凶就是赵光义。公元976年,赵匡胤突然患病。正当壮年的赵匡胤原以为自己不过是一场小病,但随后病情却让他陷入沉思。直到入冬后的某晚,赵匡胤突然

  • 赵匡胤的皇位传给了兄弟而不是儿子,根本原因是赵匡胤太孝顺?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字元朗,小名香孩儿、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生于洛阳夹马营。后周建立后,赵匡胤受柴荣(后周世宗)器重,任命他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柴荣死后,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周世宗柴荣死后,符太后和年仅七岁的小皇帝柴宗训,孤儿寡母的两个人根本就节制不了朝廷上的骄兵悍将,没几天赵匡胤在开封城外的

  • 长拳打开四百州,陈桥座下换龙袍-宋太祖,赵匡胤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大赛场标签:赵匡胤

    自盛唐去后,中原大地战乱纷纷,唐朝旧有的各地藩王,依旧虎视眈眈,晋王李克用,歧王李茂贞,还有节度使也纷纷称王,梁王朱温,可以说一时间群雄并起,兵戈不断,而耶律阿保机也在这个时候于草原崛起,契丹完成了一同,也就是辽。随着辽国实力不断加强,中原的斗争也愈发激烈,五代十国,最终于后周手中出现了一统希望,那

  • 杜太后临终问赵匡胤:香孩儿,你靠什么当皇帝?赵匡胤:祖宗积德

    历史人物编辑:帝哥说史标签:赵匡胤

    公元961年,杜太后在弥留之际问赵匡胤:“香孩儿(赵匡胤小名),你觉得你能当皇帝,靠的是什么?”赵匡胤答:“因为您一生行善,因为祖宗积德。”杜太后瞪着眼说:“错!是你钻了空子,是柴荣瞎,选了幼子做继承人!”听了母亲的话,赵匡胤连连点头,并且问:“母后,您是否有话对儿臣说?”杜太后声泪俱下地说:“是啊

  • 赵匡胤之死咋回事?为啥他弟在赵匡胤死后多次亲自主持修改宋史?

    历史人物编辑:梅枚说历史标签:赵匡胤

    兄友弟恭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寻常百姓家只有兄弟和睦,家族才会兴旺。那么在古代王朝中,兄友弟恭实在难寻,皇位的争夺导致了宫内明争暗斗不休,一些皇位的更替,也成为了历史中众说纷纭,难以解开的谜团。黄袍加身的故事相信多数人都熟知,宋太祖赵匡胤,在公元九百六十年发动陈桥兵变,夺得了国家政权,定国号为宋。据宋

  • 赵匡胤为何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继位后,赵匡胤的儿子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追悼红轩历史标签:赵匡胤

    宋朝是个很有趣的朝代,尤其是在皇位的继承上面,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说赵匡胤传位给了自己的弟弟。如若只是这一条,也算不上有趣,毕竟古往今来篡权夺位的很多,有趣的是,这个皇位最终还是回到了赵匡胤一脉手里。这哥俩儿正好是南北宋各掐头,一人一半,更有趣的是,赵匡胤一脉中,赵德昭和赵德芳的后代都有做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