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柳永为杭州写下一首千古名词,金国皇帝读后羡慕不已,竟妄想灭宋

柳永为杭州写下一首千古名词,金国皇帝读后羡慕不已,竟妄想灭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秋原侃历史 访问量:994 更新时间:2024/1/19 20:04:57

柳永是婉约词派中最豪放的歌者,他是红粉青楼眼里的柳七哥,他是权贵口中奉旨填词的柳三变,他亦是终生与仕途无缘无份的白衣卿相。他不必担忧衣食之,不必关心粮食和蔬菜,更不会在乎被世人的苟且勾兑成只会写词的“小白脸”,柳永散尽云烟,只管“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然后让那些看不起他的人都后悔。

柳永因宋仁宗一句“且去填词”而堕入无边黑暗,但他没有与黑暗为伍,反而将黑夜闪耀得如同白昼。《雨霖铃》、《少年游》、《八声甘州》、《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每一首都能把时光惊艳。今天小解为大家带来的柳词,是柳永为杭州创作的一首千古名篇,曾入选过语教材必背。

《望海潮·东南形胜》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柳永入仕无门,遂决定专心填词,到处漂泊流浪。当他来到了繁华的杭州,顿时被眼前这座城市的富庶和美丽折服了,恰逢杭州又是钱塘八月观潮盛景,柳永诗意大发,才写下这首歌颂杭州的千古佳作。

这首词传播范围极广,不仅红遍宋朝的大江南北,更远销国外,一百多年后传到了金国皇帝的耳朵里。当完颜亮听罢乐工对此曲的演绎后十分羡慕,尤其对“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盛景倾心不已,于是他便将金国画师安插进去往南宋的使臣中间,让其将柳永词中的杭州画下来。

柳永笔下的杭州是“参差十万人家”,但这只是北宋的情况。与完颜亮同时期的南宋的杭州城,早已不是这个数字了,人家足有百万余户。所以金国画师看到的真实情形比柳永词里的更加辉煌、更加过瘾。

画师将杭州图卷带到了完颜亮面前,完颜亮大为高兴,便命人在画上加上了他自己全副武装骑马站在西湖山上的飒飒雄姿,并将画裱成了屏风日夜欣赏。但这还没完,完颜亮又大言不惭地在空白处写下一首诗:

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还别说,完颜亮有点东西,他起句引用了秦始皇的一个典故,即“车同轨,书同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车辆的轮距与书面所用的文字也一并统一,大大便利了交通,促进了文化交流。完颜亮的意思很明显:将金、宋两国的“车、文”统一。说白了,就是要灭南宋。

诗的后两句更加直白,完颜亮直接要调遣百万金兵踏平西湖,要在西湖的第一高峰吴山上睥睨天下。当然,完颜亮只是将这首词作为进攻南宋的借口或者宣言,其实他早有这个打算。公元1161年,他正式付诸行动。只可惜完颜亮眼高手低,妄想灭宋只在瞬间,外加他自己的政治才能又不太行,所以很快他的阴谋就被南宋击破,金军狼狈逃窜回国,完颜亮也被部下所杀。

标签: 柳永

更多文章

  • “纵有风情万种,更与何人说”:文化人撩妹,我只服柳永

    历史人物编辑:朱玉飞标签:柳永

    文| 若夜 砍柴书院专栏作者编辑| 谦钟素一提到文人,我们想到的都是风雅或者才华横溢,但是有一个文人,却与风雅八竿子打不着,偏偏以“俗”闻名于世。这个人,就是北宋词人柳永。他有多俗呢?词论家对他的评价是这样:“浅近卑俗”“声态可憎”,这差不多是直接指着鼻子骂了。近代著名词论家王国维,把他那句有名的“

  • 言语似娇莺,一声声堪听,昼夜乐虽好却也毁了柳永

    历史人物编辑:颜小四煮娱标签:柳永

    导语:奉旨填词柳三变,婉约与香艳始终伴其左右,可以说这样一位原本对宋词有着诸多贡献的人物,自始至终都褒贬不一,很大缘由便是眠花宿柳的争议。然而,近人却偏爱柳永,“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此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事实上,柳永更像是个“大俗人”,也只有流连于秦楼楚馆的柳永才写得出“长是夜深,不肯便

  • 我爱古诗词年龄从不是阻碍!北宋顶流柳永50岁进士及第!

    历史人物编辑:大表哥时尚标签:柳永

    我 爱 古 诗 词厦 门 音 乐 广 播点击视频,让诗词“动”起来在古人常说的人生四大喜事之中,“金榜题名”是希望考取功名的读书人格外看重的一件事。宋代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年近五十岁的柳永在此前落榜了5次后,终于考上了进士,他与新科进士共同游赏春景时,写下了这首词。《柳初新·东郊向晓星杓亚》

  • 宋仁宗为何无法认同柳永之才?仕途的悲剧,是他自己的“造作”

    历史人物编辑:宋尚标签:柳永

    柳永提到柳永,我首先能想到的便是他的《雨霖铃》了。当我翻开史书,真正了解这个被世人称为"浪子"的人后。发现他的人生还是很悲剧的,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这要从他的经历开始说起。从热衷向往到伤感厌倦——功名柳永原名柳三变,出身在一个具有深厚儒学传统的仕宦之家。其祖父是位儒学名家,父亲一辈一共6人,3人是进士

  • 宋朝愤青柳永,科举落第后留下千古名句,却情寄江南和秦楼楚馆

    历史人物编辑:张海林标签:柳永

    网络上经常会有一些愤青,对许多事情都非常地不满意,年长的人就会劝说,年轻人不要太气盛,然而愤青却不是只有现代社会才出的特殊人才,在遥远的古代,网络没有那么发达的时代,年纪轻轻的愤青也能名扬天下。说到愤青,唐宋文坛是绕不过去的,两宋词坛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柳永,是其中一个无法回避的人物,风流的一生,写下词

  • 这首宋词中的柳永,虽无缘金榜题名,但却成了举世无双的白衣卿相

    历史人物编辑:忘川水标签:柳永

    古代的众多文人,都把金榜题名视为最高的荣耀。因为他们寒窗苦读数十载,只为一举成名天下知。但是这金榜题名,又岂是如此容易的事情,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未能在金榜上看到自己的名字。然而这对于某些人来说,也未必是件坏事,比如这首宋词中的柳永,他虽然无缘金榜题名,但却成了举世无双的白衣卿相。纵观柳永的一生,一直

  •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五十一岁考取功名,他的一生你都了解吗?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初心标签:柳永

    在我们谈论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时候,唐诗和宋词是我们经常拿来比较的两种文体,其中宋词因为其特有的长短句结构,让其内容读起来有一种独特的韵律之美,而其在两宋时期,宋词也确实是用来配乐演唱,这一改革让宋词的文字有了一种独特的气韵。在当时,宋词成为了社会上最流行的娱乐方式,北宋大城市的歌女对于宋词的需求量也

  • 柳永诗词暗藏玄机,为自己赢得宋仁宗青睐?他又为何得罪宋仁宗?

    历史人物编辑:李韶彬标签:柳永

    柳永一生仕途坎坷,这与他的顶头上司宋仁宗不无关系。关于他们之间的故事,民间向来有诸多版本的传说。而事实上,他俩究竟从何缘起,又因何产生罅隙,今天我们通过柳永的5首经典诗词来一窥端倪。 一、柳永一首词表明政治立场,并为自己赢得宋仁宗青睐 柳永虽然成名及早,但入仕则不算年轻,自22岁起直至48岁,先后参

  • 当柳永遇上纳兰性德,谁才是中国诗词史上第一情圣?

    历史人物编辑:周文清说历史标签:柳永

    说起,中国的诗词史,那种类可是非常的多了,有抒情的,有豪迈的,还有悲伤的,还有欣喜的……太多太多了,我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一时半会,是说不完的。但是,诗词估计会让很多人头疼,因为,上学的时候,没少受诗词的影响,为了考试,一直在背一些东西,可是,怎么也背不过来,让人烦恼至极。说下大家都认识的两位,那就

  • 这一首宋词,词牌为柳永所创,抒写离别之情,哀婉动人!

    历史人物编辑:小时悟史标签:柳永

    《透碧霄》,词牌名,为柳永所创调。《词谱》卷三五:“透碧霄:双调一百二十字。前段十二句,六平韵,后端十二句,五平韵。”这首词可谓精品,得到了杨慎的高度评价,杨慎在《词品》中写道:“此查荎透碧霄词也,所谓一不为少”。《透碧霄》宋代:查荎舣兰舟。十分端是载离愁。练波送远,屏山遮断,此去难留。相从争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