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最让人羡慕的风流客柳永:死后名妓披麻戴孝、清明集体为他扫墓

最让人羡慕的风流客柳永:死后名妓披麻戴孝、清明集体为他扫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奶思时尚潮流 访问量:4819 更新时间:2024/1/8 22:09:44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柳崇,曾为县丞,在家乡颇有威望。父亲柳宜,曾在南唐担任监察御史;南唐灭亡后,又出仕北宋。

少时有才名

柳永兄弟三人,且名字中都带有“三”字,分别是三复、三接、三变,由于他们都擅长诗,当地人便称他们为“柳氏三绝”,其中柳永是老小,是三绝中的三变。

柳永

柳永自小随父异地为官,他六岁时便有习作《劝学文》,得到当地大儒称赞,并以为“神童”。13岁时,以慰母亲思念,随叔父回到家乡福建崇安。14岁时,柳永出游至名胜中峰寺,作诗《题中峰寺》,一时广为传颂。

初试不中,留恋花丛

柳永18岁时,感觉自己学有所成,于是来到京城汴梁应试,准备在政坛上一展身手,不料刚到京城,年少多金的柳永就被京城的纸醉金迷、莺莺燕燕迷住了眼。他完全把自己的理想、抱负抛诸脑后,一天到晚在风月场里潇洒,与青楼歌妓打得火热,而且他还把这段风流往事写进词里:“知几度、密约秦楼尽醉。仍携手,眷恋香衾绣被。”

柳永

就这样,一晃到了应考之日,柳永虽然早已把“温习功课”丢到了九霄云外,但是他并不紧张,他自负“风流才调”、“多才多艺善词赋”,施施然走入考场,面对答卷一挥而就,在同年们“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昂首走出考场,然后又一头扎进脂粉堆里,去完成自己“寻幽探秘”的伟业。

不料天有不测风云,放榜时他名落孙山。他沮丧激愤之余,写下了传诵一时的名作《鹤冲天》,宣称“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很有一番视功名如粪土的潇洒气象。我不做官,一样在词坛上叱咤风云,正是“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鹤冲天》

不忘功名,再战科场

其实这只是柳永强颜欢笑,骨子里还是忘不了功名,他在《如鱼水》中说“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因此,他在科场初次失利后不久,便抖擞精神,准备再战科场。

柳永虽然有志于官场,但并未放弃自己的爱好——流连花丛,期间他还与歌女虫娘爱得死去活来,两人如胶似漆、片刻不离。一晃三年过去了,柳永突然想起自己还壮志未酬,于是与虫娘洒泪而别,赶赴京师应考。

这次柳永修身养性,在汴梁度过了最难熬的三个月,结果皇天不负有心人,柳永成功地过了考试关,但“善恶终有报”,柳永三年前所做的《鹤冲天》传至禁中,皇帝老儿特批:“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能改斋漫录》)。

脂粉堆里寻功名

再度的科考失利,使柳永有点出离愤怒,他索性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从此无所顾忌地出入花丛,放荡不羁,为青楼歌姬专心填词谱曲,致力于民间的艺术创作。

于是京师汴梁多了一位常宿怡红院偎红倚翡的“奉旨填词”者,一位青楼头牌“自由撰稿人”,一位歌坛天皇巨星。歌姬们对他爱的发狂,红得发紫的三大头牌歌姬争相包养这位填词第一高手,当时的萝莉粉丝都以能和他亲热唱和为荣,哪怕是倒贴银子也心甘情愿,正所谓“不愿君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永在皇帝那里丢失的面子统统在脂粉堆里找了回来。

柳永

这时的柳永眼中全是什么“师师”、“香香”、“安安”,早已把家中的红颜知己虫娘忘得一干二净,虫娘在家中迟迟不见爱侣归来,也就萌生了另寻良人的想法,这一消息传到了柳永耳中,他很是闷闷不乐,于是写了一首词《击梧桐》,让他人捎给虫娘。

这首词情谊款款,但隐有谴责之意,虫娘读后,很是愧疚,联想到二人往日深情,于是收拾铺盖,变卖家产,雇上车船,来到京师寻找柳永,与柳永结为夫妇。

虫娘

再受打击,浪迹天涯

后来,柳永又连续参加了两次科举,但因为在皇帝那里挂了风流狎妓的恶名,所以无一例外,均以落第告终。公元1024年,已是40岁的柳永第四次落第,绝望之余,决定离开京师浪迹天涯。他再次与虫娘离别,离别时作词相赠。

且看这首流传千古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古往今来这首词不知惹了多少有情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后来的六年,他四处漂泊,以填词为生,他身无分文却衣食无忧,四方歌姬争相为他慷慨解囊,漫长长路,柳永写下了大量的羁旅行役之词。比如“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又如:“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柳永

暮年及第,风流不改

公元1034年,已年过半百的柳永(51岁)听闻仁宗亲政,特开恩科,于是即刻中断游历,由鄂州赶赴京师。也许是时来运转,柳永终于高中,暮年及第,柳永喜悦不已。

柳永初授睦州团练推官,两年后调任余杭县令,六年后又任泗州判官,此时的柳永已为地方官三任九年,且皆有政绩。余杭县令任上,他抚民清净,深得百姓爱戴,因为政有声,他的名姓被载入《海内名宦录》。

柳永

虽然柳永为官清廉且年过半百,但其风流本色不改,杭州一带至今流传着他与江州名妓谢玉英的一段爱情故事。据说,柳永去余杭赴任,途径江州,夜晚照例留宿妓家,结识谢玉英,谢玉英颇有文采,与他一见知心。临别时,柳永写词表示永不相忘,谢玉英则发誓闭门谢客,要等柳永至海枯石烂。柳永在余杭又结识了许多江浙名妓,但并未忘掉谢玉英。等他任满回京,又捎信让谢玉英来京相会。她几经周折来到京师找到柳永,久别重逢,二人再修前好。谢玉英就在东京名妓陈师师东院住下,与柳永如夫妻一般生活。

谢玉英

穷愁潦倒却死后哀荣

后来柳永因为性格原因,在仕途上屡遭排贬,甚至连他的屯田员外郎都被仁宗罢免,从此定居润州,直至辞世,时年70岁。

柳永晚年穷愁潦倒,去世时也是一贫如洗,甚至他的后事都是由谢玉英、陈师师等一班名妓凑钱予以料理。不过他在朝堂上一事无成,但他出殡时,却是极尽哀荣,东京半城缟素,一片哀声。所有名妓都到场,谢玉英为他披麻戴孝(两月后因痛思柳永而去世);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为“吊柳会”。

陈师师

概括柳永的一生,他以妓院为家,写出了许多千古绝唱。但同时,他的风流韵事也被统治者深恶痛绝。最后,他政治上失意,因穷困潦倒而死。死后凄凉,但在青楼歌姬中却流芳百世,甚至清明节都形成了吊唁柳永的习俗,当嫖客能当到这种地步,古今中外,大概也只有柳永一人了。

标签: 柳永

更多文章

  • 柳永为杭州写下一首千古名词,金国皇帝读后羡慕不已,竟妄想灭宋

    历史人物编辑:秋原侃历史标签:柳永

    柳永是婉约词派中最豪放的歌者,他是红粉青楼眼里的柳七哥,他是权贵口中奉旨填词的柳三变,他亦是终生与仕途无缘无份的白衣卿相。他不必担忧衣食之虞,不必关心粮食和蔬菜,更不会在乎被世人的苟且勾兑成只会写词的“小白脸”,柳永散尽云烟,只管“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然后让那些看不起他的人都后悔。柳永因宋仁宗

  • “纵有风情万种,更与何人说”:文化人撩妹,我只服柳永

    历史人物编辑:朱玉飞标签:柳永

    文| 若夜 砍柴书院专栏作者编辑| 谦钟素一提到文人,我们想到的都是风雅或者才华横溢,但是有一个文人,却与风雅八竿子打不着,偏偏以“俗”闻名于世。这个人,就是北宋词人柳永。他有多俗呢?词论家对他的评价是这样:“浅近卑俗”“声态可憎”,这差不多是直接指着鼻子骂了。近代著名词论家王国维,把他那句有名的“

  • 言语似娇莺,一声声堪听,昼夜乐虽好却也毁了柳永

    历史人物编辑:颜小四煮娱标签:柳永

    导语:奉旨填词柳三变,婉约与香艳始终伴其左右,可以说这样一位原本对宋词有着诸多贡献的人物,自始至终都褒贬不一,很大缘由便是眠花宿柳的争议。然而,近人却偏爱柳永,“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此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事实上,柳永更像是个“大俗人”,也只有流连于秦楼楚馆的柳永才写得出“长是夜深,不肯便

  • 我爱古诗词年龄从不是阻碍!北宋顶流柳永50岁进士及第!

    历史人物编辑:大表哥时尚标签:柳永

    我 爱 古 诗 词厦 门 音 乐 广 播点击视频,让诗词“动”起来在古人常说的人生四大喜事之中,“金榜题名”是希望考取功名的读书人格外看重的一件事。宋代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年近五十岁的柳永在此前落榜了5次后,终于考上了进士,他与新科进士共同游赏春景时,写下了这首词。《柳初新·东郊向晓星杓亚》

  • 宋仁宗为何无法认同柳永之才?仕途的悲剧,是他自己的“造作”

    历史人物编辑:宋尚标签:柳永

    柳永提到柳永,我首先能想到的便是他的《雨霖铃》了。当我翻开史书,真正了解这个被世人称为"浪子"的人后。发现他的人生还是很悲剧的,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这要从他的经历开始说起。从热衷向往到伤感厌倦——功名柳永原名柳三变,出身在一个具有深厚儒学传统的仕宦之家。其祖父是位儒学名家,父亲一辈一共6人,3人是进士

  • 宋朝愤青柳永,科举落第后留下千古名句,却情寄江南和秦楼楚馆

    历史人物编辑:张海林标签:柳永

    网络上经常会有一些愤青,对许多事情都非常地不满意,年长的人就会劝说,年轻人不要太气盛,然而愤青却不是只有现代社会才出的特殊人才,在遥远的古代,网络没有那么发达的时代,年纪轻轻的愤青也能名扬天下。说到愤青,唐宋文坛是绕不过去的,两宋词坛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柳永,是其中一个无法回避的人物,风流的一生,写下词

  • 这首宋词中的柳永,虽无缘金榜题名,但却成了举世无双的白衣卿相

    历史人物编辑:忘川水标签:柳永

    古代的众多文人,都把金榜题名视为最高的荣耀。因为他们寒窗苦读数十载,只为一举成名天下知。但是这金榜题名,又岂是如此容易的事情,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未能在金榜上看到自己的名字。然而这对于某些人来说,也未必是件坏事,比如这首宋词中的柳永,他虽然无缘金榜题名,但却成了举世无双的白衣卿相。纵观柳永的一生,一直

  •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五十一岁考取功名,他的一生你都了解吗?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初心标签:柳永

    在我们谈论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时候,唐诗和宋词是我们经常拿来比较的两种文体,其中宋词因为其特有的长短句结构,让其内容读起来有一种独特的韵律之美,而其在两宋时期,宋词也确实是用来配乐演唱,这一改革让宋词的文字有了一种独特的气韵。在当时,宋词成为了社会上最流行的娱乐方式,北宋大城市的歌女对于宋词的需求量也

  • 柳永诗词暗藏玄机,为自己赢得宋仁宗青睐?他又为何得罪宋仁宗?

    历史人物编辑:李韶彬标签:柳永

    柳永一生仕途坎坷,这与他的顶头上司宋仁宗不无关系。关于他们之间的故事,民间向来有诸多版本的传说。而事实上,他俩究竟从何缘起,又因何产生罅隙,今天我们通过柳永的5首经典诗词来一窥端倪。 一、柳永一首词表明政治立场,并为自己赢得宋仁宗青睐 柳永虽然成名及早,但入仕则不算年轻,自22岁起直至48岁,先后参

  • 当柳永遇上纳兰性德,谁才是中国诗词史上第一情圣?

    历史人物编辑:周文清说历史标签:柳永

    说起,中国的诗词史,那种类可是非常的多了,有抒情的,有豪迈的,还有悲伤的,还有欣喜的……太多太多了,我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一时半会,是说不完的。但是,诗词估计会让很多人头疼,因为,上学的时候,没少受诗词的影响,为了考试,一直在背一些东西,可是,怎么也背不过来,让人烦恼至极。说下大家都认识的两位,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