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沈括是驰名世界的大科学家,为什么后世很多人说他德行卑污

沈括是驰名世界的大科学家,为什么后世很多人说他德行卑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程浩说历史 访问量:654 更新时间:2024/1/21 23:23:45

沈括,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每一个中国人想必都会对他多少有些印象,因为他连续多年一直出现在中小学历史课本中,他的名字和事迹,几乎是历史考试的必考题。沈括和他的巨著《梦溪笔谈》,相信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都对此耳熟能详。

沈括之所以如此被看重,是因为他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占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千百年来,中国古人一直以读书做官、兼济天下为人生最高理想,埋头苦读四书五经等“经世致用”之学,对自然科学则视之为雕虫小技和奇技淫巧,存在一定程度的轻视与不屑心态,导致中国古代自然科学水平严重滞后。

但沈括却打破了这种局面。他在担任朝廷大员的同时,并未一心沉迷于功名利禄,而是“博学善,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在数学、几、天文学、地理学、水利学、农业科技、物理光学、声学、化学等诸多方面颇有造诣,取得了很多举世瞩目的成就,堪称一位名副其实的“全才”。

沈括由此成为驰名世界的大科学家,世界科技学界和史学界都对他评价很高,称赞他是“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上,沈括是最多才多艺的人物之一”,“沈括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但与此同时,在对于沈括的历史评价上,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倾。沈括在收获众多盛名美誉的同时,也有很多人对他的人品提出质疑,认为他是个德行卑污的小人。同是一个沈括,后世对他的评价为何天差地远?沈括为什么会被很多人说是一个小人?

原来,这与另一个历史名人苏东坡有关。代史学家焘在著作《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宋神宗在位期间,重用维新派,大力推行变法,富国强兵。但其中有些措施在执行时出现了偏差。苏东坡属于守旧派人物,他对变法的一些负面影响颇为不满,屡次向神宗皇帝上书,对变法提出批评和质疑。

宋神宗对苏东坡的态度很不满意,担心他会干扰变法进程,于是把他调出京城,分配到杭州担任通判。但神宗皇帝还算颇有爱才之心,于是他叮嘱当时正在两浙视察的集贤殿学士沈括,让他妥善安排好苏东坡的待遇,沈括满口应允。

苏东坡抵达杭州后,沈括经来看望他,对他的工作生活都做出了妥善对待。两人很快成为无话不谈的莫逆之交,苏东坡经常拿出自己的诗文作品,与沈括共同切磋。沈括发现,苏东坡诗文中,有很多语句都表达了对朝廷变法的不满情绪,于是暗自留心抄录下来。

沈括随后把这些诗文向朝廷举报,说苏东坡“词皆讪怼”,“颇有讥切时事之言”。结果使得苏东坡遭到御史们的集中攻击,酿成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差点置苏东坡于死地。此事成为沈括卖友求荣的一大污点,因此后世才有很多人说他人品卑劣。

但另一方面,很多人也认为,此事仅见于《续资治通鉴长编》,属于孤证,可信度极低。且《续资治通鉴长编》作者李焘本身就对此问题存疑,认为两人在杭州会面时间与乌台诗案时间之间相差好几年,因此真实度有待商榷。具体真相如何,需要后世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资料:《续资治通鉴长编》

标签: 沈括

更多文章

  • 宋朝文理全才沈括,有多牛?在国内不受重视,却被国外奉为神

    历史人物编辑:子曰读历史标签:沈括

    沈括在中国古代正史中仅仅是个一笔带过的人物。《宋史·沈括传》只简单地记载了沈括的生平及为官经历。对他的科学成就仅以一句:“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加以总结,就再无赘述了。沈括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先驱,他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造福了百姓,他的著作记载和传承了古代的

  • 宋代非凡的科学成就,三大发明的改进,沈括梦溪笔谈

    历史人物编辑:灵纹谈娱乐标签:沈括

    对于科学史家来说,唐代却不如后来宋代那么有意义。这两个朝代的气氛完全不同。唐代是人文主义的,而宋代则较重于科学技术方面······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焦点就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旧时的历史学家,他们在研究历史时,往往把

  • 石油在古代有什么用?沈括用它做墨,苏东坡用它写字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沈括

    笔、墨、纸、砚,在中国古代被称为“文房四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代文化人的标配。笔墨纸砚的档次高地,也决定了主人的眼界和格局,特别是笔、墨、砚。笔和砚台作为非消耗品,一般一个好的砚台基本可以用到死了。与其他三个不同,墨属于快消品,需要经常购买,但也又不能失了档次,于是墨的市场就呈现

  • 千年以前,沈括如何用浑天仪力排众议,发现北极星真正位置

    历史人物编辑:白东旭标签:沈括

    来源:智慧人生大学天文学家,有一套观测星象的仪器称作浑天仪,分为浑仪和浑象。浑仪,可以测定行星具体的位置,在古代还有一个名字叫“玑衡”。浑象,设置在皇家密室之中,用水来推动,用水银来流转,其中各个以观测的星体在其中运转,模拟天体的运行。东汉天文学家张衡,三国时期吴国天文学家陆绩都制作过浑天仪。今天要

  • 沈括在乌台诗案事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头盔哥标签:沈括

    中国宋朝时期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文字狱,这场文字狱的被告是我国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词人,他的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并深受人民的喜爱,这个人便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苏东坡,这场文字狱也被称为乌台诗案。提及乌台诗案的始作俑者,几乎所有人都会想到李定等人,却很少人会想到沈括,那么沈括与乌台诗案之间有何关

  • 沈括:旷世全才沈括真的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梦想美食标签:沈括

    沈括是谁?首先你要知道他是一个旷世全才,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在现今科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现在在一些书中他被介绍成了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他真的是这样嘛!接下来就来认识一下这位全才。沈括,是浙江钱塘人,博学善文词,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不通晓,在中国历史上,自汉有张衡后,他是第二个

  • 沈括的官宦生涯是什么样的?著作有哪些?他总结了什么认识论?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沈括

    沈括(1033~1097),字存中,北宋杭州钱塘(今杭州市)人。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杰出科学家,在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历史考古、音乐、美术、工程技术等许多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他还是一位进步的政治家。他晚年写的《梦溪笔谈》一书,被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JosephNeedham)

  • 一代天才沈括,如何多方发展文武双全,立足于朝堂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沈括

    纪昀曾言:括在北宋,学问最为博洽,于当代掌故及天文、算法、钟律尤所究心。这沈括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小时候便跟随父亲在各地巡游。等到成年之后,他也像其他人一样参加了科举考试,获得了进士及第的好成绩,从此之后便正式在北宋朝堂为官。在宋神宗统治时期曾经参与了变法,

  • 沈括提出差雇并行,为何遭到同阵营蔡确的弹劾?

    历史人物编辑:怀旧历史影像馆标签:沈括

    宋神宗时期熙宁变法政策不但遭到了保守派大臣的阻止,在变法派内部也曾因为对各种新法的理解不同而产生争执。这种争执在对新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对新法的推进产生了阻碍作中。在王安石第二次罢相推出中枢后,这种争执有了扩大化的迹象,甚至出现了新党内部互相弹劾攻击现象。当时的三司使沈括被同为变法派大臣的蔡确弹劾

  • 沈括:天才科学家为何留下身后“污名”?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沈括

    对于沈括这个人,大部分人所熟知的都是他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在这本书中,详细的记述了毕升的活字印刷术,也正是因为这本书,活字印刷书在宋朝被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因此,活字印刷曾经一度被称为"沈存中法"。可是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沈括其实是一个全面型人才,《宋史》中对于他的评价是"博学善文,于天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