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万里的2首荷花诗,我们小时候都读过,如今再读依然心生欢喜!

杨万里的2首荷花诗,我们小时候都读过,如今再读依然心生欢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马帅 访问量:3877 更新时间:2023/12/31 19:02:04

古诗词就是言简义丰的一种体,小时候读来可能不懂什么意思,只是觉得音韵好听,但总是比那些粗鄙词句要好些。如今长大了,懂事了,而有些诗词也早已深深地刻进记忆里,怎么都抹不掉,偶尔冒出来因为太过美好,心生欢喜。今天我们要读的是万里的2首荷花诗,我们小时候都读过,如今再读依然心生欢喜!

1、《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又是爱又是惜,又是细又是柔,整个人仿佛都在夏日里面温柔了。初夏的阳光被树叶切碎了一朵一朵撒在一条有着不停地悄无声息地鼓出水流的泉眼的欢快流动的溪流上,格外明亮却不耀眼。新荷随着微风不时活泼地摇曳着身姿,引来几只蜻蜓与其共舞,累了就停息在它上面。活泼可爱,岁月静好。

当时学的时候什么都不懂,感受不到什么东西。现在这些诗句突然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感觉诗人描绘的画面实在是太美了。杨万里是以高产为名的,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他也曾杀伐勇断,也曾位高权重,权倾一时,后来致仕归家、幽居不出。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在西湖徒步感受湖边的风光自然是很惬意的。就好比杨万里诗中写的那样,西湖的风光四时不同,每个时节来西湖都会有一番不同的风味。荷花盛开的西湖夏日,精致太美,风吹而过,荷花清香飘来,心旷神怡。

乍看之下,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西湖六月美景的诗,但其实也是杨万里规劝林子方的政治诗,意思是:在京城为官就是比在外面强,靠近皇上的官员,地位就是与众不同。据说林子方并没能听出杨万里的弦外之音。

杨万里的2首荷花诗,我们小时候都读过,如今再读依然心生欢喜!

标签: 杨万里

更多文章

  • 打好高中语文基础16:杨万里《插秧歌》

    历史人物编辑:小阿朝掌勺标签:杨万里

    每一道题,都是壹得老师亲自甄选。先读原文:插秧歌 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①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②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③,照管④鹅儿与雏鸭。”【注】①兜鍪(móu):古代打仗时战士所戴的头盔。②渠:他。③莳(shì)未匝:指田里还没有栽插完毕。莳

  • 唐朝时期的宋璟为官清廉,做事公平公正,给百姓做实在的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宋璟

    在中国的古代,有一个职务,在朝堂上,只比皇上低一级,掌管百家,掌握着极大的权利和力量,而这一职务,便是丞相。一个大臣对于一个国家的局势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而一个大臣,又有什么本事,又有什么本事呢?或者是十恶不赦的奸臣,或者是光明磊落的官员。我们要讲一讲唐代的一名大臣,他是一个很廉洁的官员。这是一代又一

  • 张柔少慷慨尚气节,善骑射,以豪侠称

    历史人物编辑:王德友标签:张柔

    张柔,字德刚,年少习武,以豪侠仗义闻名乡里。公元1213年,蒙古铁骑南下中原,攻陷河北、山东等地,张柔慷振臂一呼,组织亲属及乡亲们数千结寨武装起来自保,抗击蒙古大军。公元1218年,张柔率部与蒙古大军激战于河北易县紫荆关附近的狼牙山一带,兵败被俘投降了蒙古,成吉思汗十分赏识他,升任行军千户、保州等处

  • 王禀是太原保卫战的民族英雄,为何在《水浒传》中成为反派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书儿游戏日记标签:王禀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对中国的小说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从诞生开始就影响着中国小说文学的发展路途,也对中国民间认识两宋时期的历史和文化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小说中不只塑造了水泊梁山一般单八将的草莽英雄,也引入了很多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他们共同的组成了一部宏大的著作,再现了两宋时期草莽

  • 大争之宋名将王德用威震契丹,却因酷似赵匡胤而屡遭陷害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大赛场标签:王德用

    很多评价中国历史的书籍中都将宋朝看作赢弱的朝代,认为这个朝代在军事上是非常虚弱的,先后被辽金夏三国入侵,于是有了弱宋的名声。有人认为宋朝采取以文御武的军事政策,才导致了文尊五卑的政治生态,这便成了弱宋的根源。在这种政治生态下,武将的能力无法发挥,自然在战场上难以取得理想战绩,于是宋朝面对辽金夏三国时

  • 钦差张纲奉旨巡行天下,却把车轮埋了,高呼:财狼当道、安问狐狸

    历史人物编辑:吃着瓜娱乐社标签:张纲

    汉顺帝汉安元年,皇帝选了八位大臣,巡行天下,考察吏治。前七位,都是年纪大的知名耆儒,只有张纲年岁最小,官位也最低。可是,张纲领命之后,在洛阳都亭,出发仪式上当众把车轮埋了,说了这句名言:豺狼当道,安问狐狸!张纲不走了,回家就起草奏章,弹劾当朝的大将军梁冀。说他是封豕长蛇,朝廷最大的硕鼠。奏章一上,满

  • 流浪词人柳三变一生四次落榜,不受皇帝待见,却受歌妓欢迎

    历史人物编辑:郭宁标签:柳三变

    柳永原名叫三变,后改为永。人们都知道他是北宋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也知道他大半生流浪,是个“专业作家”。柳三变跟他同时代的几乎所有作家都不同,他虽然也热衷功名,五次参加礼部的考试,但命运偏偏给他开了大半生的玩笑,前四次都让他落榜。到了五十岁的时候,他才考中进士,得以进入仕途。进入仕途后,却长期得不到升迁

  • 柳三变的传奇之路,他死后歌伎相约清明‘吊柳会’

    历史人物编辑:倚梦倾城标签:柳三变

    柳永,字三变,婉约派代表词人,在北宋文学史上是一朵奇葩。记得在高中时候,读了他的《望海潮》和《雨霖铃》之后,对他的喜爱一直没有停止。仕途坎坷/p18岁那年,柳永意气风发,游于苏州、杭州等地,被东南形胜、繁华似锦的美景吸引了。与当地的歌伎打成一片!沉醉于听歌买笑的花花世界。24岁那年,开始进京赶考,可

  • 风流不羁的青楼词人,奉旨填词柳三变

    历史人物编辑:李韶彬标签:柳三变

    柳永,原名柳三变,北宋年间一个重要的婉约派词人。出生于官宦之家,一个典型的官二代。柳永其人,虽出生很好,又颇具才华,但个人命运实在称不上好。一辈子颠沛流离,穷困潦倒,仕途坎何,非常落魄,终其一身,又常出没于花街柳巷与妓女为伴。一个大词人,他的人生为什么会演绎成这样?984年,柳永出生福建崇安,祖父,

  • 天祚帝被女真打跑后,为何很快出现一个北辽政权对抗女真和北宋?

    历史人物编辑:大姐头美食标签:天祚帝

    北宋童贯北伐,实质上攻打的不是辽国,而是一个短暂的政权——北辽。公元1122年,金兵攻占大辽中京,辽国老大天祚帝逃跑。辽国的大臣发动“政变”,拥立耶律淳为皇帝。由于耶律淳和天祚帝是亲戚,这次政变表面原因不是推翻大辽,而是为了有个领导集团挽救大辽,所以各种军政制度和辽国一致,历史上称为北辽。北辽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