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金朝真如韩侂胄以为的不堪一击吗?不,金的国力当时还在宋之上

金朝真如韩侂胄以为的不堪一击吗?不,金的国力当时还在宋之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记录时间 访问量:1592 更新时间:2023/12/28 23:41:06

南宋权臣韩侂胄在野心膨胀以及爪牙们的撺掇下,想北伐金朝建立大功业,他既心生开边之意,手下的狗腿子们更是上蹿下跳,说些他想听的话,极力渲染金朝马上就要完蛋了。

易祓跳脚说“敌国如外强中乾之人,仅延喘息”;李壁蹦跶说金朝“赤地千里,斗米万钱,与鞑为仇,且有内变”;刘过在写给韩侂胄的祝寿词《清平乐·新来塞北》(这首词被扣到辛弃疾头上)中,也说金朝“赤地居民无一粒,更五单于争立”等等。

那么,在韩侂胄主持的开禧北伐时期,南宋的宗主国金朝,真的如韩侂胄及其党羽们认为的那样——天灾人祸、内忧外患、矛盾重重,处于焦头烂额、分崩离析之中,不堪大宋军队雷霆一击吗?

非也!非也!

金、宋两国当时的国力,明显是金强宋弱,韩侂胄是被自己的野心、和撺掇他的狗腿子、以及往来两国间挑唆的“跳河子”们夸大的信息给误了。

金朝在世宗、章宗期间,统治区域一直都相对稳定,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水平都比前代有很大的提高,粮食储备和人口呈现出成倍增长的势态。

金章宗完颜璟就出生在其祖父开创的大定盛世初期,他比宋宁宗赵扩大几个月,两人系同年,都生于1168年(宋孝宗乾道四年、金世宗大定八年)。

章宗生于七月二十七,宁宗生于十月二十;前者是当朝皇太子的嫡长子,后者是三皇子恭王家的嫡出老二;前者因为聪明伶俐,备受父祖的宠爱,后者因为低能弱只,也备受缺娃父祖的怜爱。

1189年(宋孝宗淳熙十六年、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正月初二,金世宗完颜雍驾崩,皇太孙完颜璟即皇帝位。南朝的孝宗赵眘不愿意给小屁孩当侄子,也在二月初二禅位给皇太子赵惇,即宁宗赵扩之父光宗。

当赵扩在大臣们的拥戴下取代他的疯皇爹光宗、成为大宋新帝时,金章宗都当了快六年皇帝,开创大金的明昌盛世。

章宗在位期间,带领女真彻底完成向封建制的转化,完备各种制度,不管是政治层面的科举、思想层面的尊孔、文化层面的礼乐,还是经济层面的以农为本、法制层面的修订泰和律,并废除奴隶制,禁止引诱良人为奴隶等等,对金朝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在外交方面,金章宗奉行和平共处原则,一手和平、但另一手也不畏战,成为金朝国力发展到鼎盛的重要保障。

但盛极必衰,也是专制王朝无法避免的共性问题,盛世之下隐藏的各种隐患在章宗中期也逐渐暴露出来,国势从承安时代开始由盛转衰,逐渐走向衰落。

但但是,要搞搞清楚,一个鼎盛时期的国家,即便开始衰落,他也不会马上就走向灭亡。

承安、泰和年间,金朝的确出现各种天灾、人祸那样的内忧,和蒙古侵边那样的外患,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并不是南朝权臣韩侂胄及其党羽们认为的,金朝当时就已经不堪一击了。

简单列举章宗在位时期金朝遇到天灾:

明昌元年(1190)夏七月,淫雨伤稼。

明昌二年(1191)五月,桓、抚等州旱;秋,山东、河北旱,饥。

明昌三年(1192)秋,绥德蚄虫生。旱,祈雨。

明昌四年(1193)黄河在卫州决口。

明昌五年(1194)黄河在阳武决口。

承安元年(1196)三月至五月,不雨,久旱,祈雨。

承安二年(1197)四月至五月,久旱,祈雨。十月,大雪。

承安三年(1198)十二月,大风寒,冻死者五百余人。

承安四年(1199)三月,雨雹。五月至六月,大旱,祈雨。

承安五年(1200)三月,久旱,祈雨。五月,雨;地震。六月七月大雨,祈晴。

泰和二年(1202)一冬无雪,三年(1203)正月祈雪。

泰和四年(1204)二月,山东、河北旱,祈雨。三月,日昏无光,大风毁宣阳门鸱尾。三月至五月,久旱,各种祈雨。十二月,新平等县虸蚄虫生。

瞧瞧,淫雨、旱灾、雪灾、虫灾、地震,真是各种自然天灾,更别说还有民族压迫、官僚腐败、后宫外戚乱政等等,引起金朝内部农业减产、人祸衍生,以至于饥民遍地,盗贼蜂起。

而章宗以孙继祖,又引起诸叔伯的不满,女真贵族阶层也因此掀起内讧:

明昌四年十二月初五,郑王永蹈谋反。

明昌五年正月,永蹈之子爱王大辨据五国城叛。

明昌六年五月十一,镐王永中谋反。

除了内忧,还有外患,金朝北方的阻卜(塔塔儿)、广吉剌(弘吉剌)、合答斤、山只昆、朵儿边诸部,时常侵扰金朝的北疆。

明昌六年正月,合答斤、山只昆两部侵扰庆州。五月,塔塔儿部袭击北伐的金军。

承安元年正月,弘吉剌击杀大盐泺群牧使移剌睹。十月,塔塔儿再叛。

承安三年二月,弘吉剌又侵边。

······

从史料记载可知,韩侂胄获得的信息,的确曾是事实,金朝看上去就是内忧外患、矛盾重重。但遗憾的是,当韩侂胄获得这些信息时,这些并没有给金朝造成太大困扰的忧患,已经被章宗有条不紊的解决掉了:

面对天灾,大金朝廷是各种赈济救灾;盗贼虽然有,但都不成气候,当地官府就能镇压不让蔓延。

宗室谋反、五单于争立?

不管是郑王永蹈还是镐王永中,还有他们的姐妹儿子,统统被章宗镇压处死,财产被分赐给诸王、公主。

蒙古诸部的外患?

明昌元年五月,移剌敏奉左丞相夹谷清臣之命,在栲栳泺击败侵扰庆州的合答斤、山只昆二部。

塔塔儿部的斜出,前脚袭击移剌敏部抢夺金军缴获的牲畜物资,后脚就被金军暴打投降。

承安元年,右丞相完颜襄两路北伐,重点目标就是弘吉剌和塔塔儿,征调蒙古克烈部脱斡邻勒、乞颜孛儿只斤部的铁木真,夹攻塔塔儿部,在九峰山石壁刻功勋,并为脱斡邻勒、铁木真请封,前者封王罕,后者封札兀惕忽里。

承安三年,弘吉剌再次侵扰边界,完颜宗浩请求出击蒙古,完颜襄认为应该留着弘吉剌牵制塔塔儿,以免蒙古出现一家坐大的情况,但宗浩不以为然,一再请求北伐,章宗同意,宗浩就在移米河之战重创弘吉剌、合答斤、山只昆诸部联军,扫清北疆。

此后几年,蒙古诸部再没有能力挑战金朝,直到铁木真崛起。

没错,在章宗时代,后来威震欧亚的成吉思汗铁木真,还只是乞颜部联盟名不副实的小盟主,备受家族长支主儿勤部的掣肘,只能紧抱克烈王罕和金朝的大腿猥琐发育,还不够资格成为金朝的威胁。

一直给金朝添堵的,是塔塔儿部、弘吉剌部、山只昆部、合答斤部等等,正是金朝严厉打击以上诸部,把他们打残了,势力变弱,这才有铁木真出头的机会。

换言之,金朝北伐蒙古不只是维护了己方边境安宁,还变相的为未来敌人铁木真扫清障碍,为他崛起统一蒙古高原创造了客观条件。

总之,等南宋的韩侂胄开始北伐时,金朝呈现在桌面上的内忧外患,基本上都被救火队长章宗解决掉,正好专心应对宋军。

金章宗对宋朝是什么态度呢?

以大局为重,竭力维护和平。

宋金在绍兴和议后,两国就在地域上形成一种保持力量平衡的地缘政治,在这种对峙下,“如果双方国力没有明显的消长,或者外来因素的强力干预,平衡态势就很难打破,因此,不管是完颜亮南征还是孝宗隆兴北伐,包括韩侂胄的开禧北伐,不管是谁率先发动战争,都没能如愿以偿过。”

章宗对当时的南北局势有清醒的认知,所以,他对待南宋的态度就是一边加强边界防御,一边维护两国和平。

比如南宋发生绍熙过宫、禅让诸事件,传到金朝,就受到金人的耻笑,笑话南宋皇帝前有儿子不孝亲爹,后有儿子逼宫禅让。章宗知道后特意下诏,禁止己方官员嘲弄南宋使臣,“毋以语言相胜,务存大体”。

泰和二年(1202),当韩侂胄正谋划着开边时,章宗谆谆告诫出使南宋的使者完颜瑭、张行简,让他们不要因为琐碎小事闹纷争,“两国和好久矣,不宜争细故,伤大体”。

即便两国开战后,章宗仍为维持两国和平而努力,比如禁止损坏韩侂胄先祖韩琦的陵墓。

比如致意宋使陈克俊(陈景俊):“比来群臣屡以尔国渝盟为言,朕惟和好岁久,委曲涵容。恐侄宋皇帝或未详知。若依前不息,臣下或复有云,朕虽兼爱生灵,事亦岂能终已。卿等归国,当以朕意具言之汝主”。

在面对南宋一意孤行的宣战后,金章宗也不怯战,修道路,阅舟师,点集兵夫,添置栅栏,调兵遣将抵御宋军,在反攻后又见好就收,因为他知道他同样吞不下南宋,不如多争取利益继续维持和平。

反观南宋,不顾己方的实际情况:

武器不能用,骑兵没有马,兵员、马匹缺额几近一半;“朝廷养兵万人,所可用者数千人而止耳”,士兵“朝应募而夕逃遁”,身为主将,“姑任其去来而已”。

将帅不知道孙、吴是谁,不知孙吴兵法是何书,只知道奴役士兵做生意,克扣粮饷,聚敛财贿,借债买将军职务,任职后贪腐还债,人称“债帅”;士兵上了战场,仍是“衣不蔽体,日食尚阙”。

通信传令系统和谍报系统更是严重迟滞,就连最紧急的敕书和金字牌都能延误两三天,其他通信传令设备的壅滞就可想而知;斥候打探的多为迟滞信息,即便在战场上,斥候都做不到有效侦查,以至于敌军猝然出现,斥候率先逃亡。

如此种种,韩侂胄却仍抱着侥幸的心理仓促开战,虽有泗州大捷,但终因所用主将皆非良人,很快就全面溃败,致使南宋“百年教养之兵,一日而溃;百年葺治之器,一日而散;百年公私之盖藏,一日而空;百年中原之人心,一日而失”,韩侂胄本人也死于非命。

从开禧北伐的失败可知,当时金朝的综合国力,还明显优于南宋,尽管南宋有充足的物力和人力做后盾,但由于统帅阶层的昏庸造成的巨大消极作用,南宋最终还是摆脱不掉积贫积弱的状况。

正是因为韩侂胄北伐,给金朝造成不小的麻烦,使金朝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原本就已经窘迫的财政越发举步维艰,的确加速了金朝衰落的速度,为北方的铁木真兴起创造有利条件。

可以说,韩侂胄北伐和完颜宗浩扫北一样,都给铁木真做了嫁衣裳。

那么,韩侂胄北伐到底有成功的可能性没?

也有!

如果韩侂胄听辛弃疾的建议,招募沿边忠义之士,严加训练;申诏诸将,熟悉山川形势,“某城当筑。某壕当浚。某堡当脩。某寨当葺。上而川蜀。中而襄汉。下而两淮。凡彼之所必攻。而我之所当备。其所可设伏也。某所当控扼也。某所可邀击也。某地可持守也。酌其轻重。量其缓急。某所当屯若干也。某屯当增若干也”。遣派斥候间谍,刺探敌人动向,侦查敌人“兵骑之数、屯戍之地、与夫将帅之姓名”,做到知己知彼。

如此经营几年,顺便熬死金章宗,等软弱无能的卫绍王永济上位,彼时铁木真已经兴起成为金朝真正的威胁,那时才有灭金的可能,取胜的概率还很大。

可惜,韩侂胄放着对金朝最了解的老将辛弃疾不用,反而重用信任吴曦、皇甫斌、邓友龙、郭倬、李汝翼、李爽之辈,北伐怎么可能成功呢?

诚然,韩侂胄北伐是ZZZQ之举,其人的最终遭遇也着实令人同情,但他错误的估计了敌我双方力量,不顾客观事实盲目开战,以致于误国误民、生灵涂炭,也实在是难辞其咎!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宋史》《金史》《宋史全文》《大金国志》《两朝纲目备要》宋 程珌《洺水集·卷二·奏疏·丙子轮对劄子》云国《南宋行暮》等等

标签: 韩侂胄

更多文章

  • “函首安边”的宰相韩侂胄,是史书记载的奸臣或是主战抗金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程浩说历史标签:韩侂胄

    南宋一朝,力主抗金北伐、收复故土的主战派官员均命运多舛、结局悲惨!轻者被贬谪流放,如辛弃疾、李纲,重者杀头,如岳飞。岳飞因力主抗金被冤杀于风波亭,已广为人知,然而,还有比岳飞命运更悲惨的人,这人就是韩侂胄。他因主持“开禧北伐”被自己国家的人诱杀,死后头颅被割下来送给金国,而且,被史书记载的奸臣的恶名

  • 追随岳飞步伐,意在收复国土的名臣韩侂胄,对其评价为何褒贬不一

    历史人物编辑:上品电视君标签:韩侂胄

    韩侂胄画像"靖康之变"后,北宋放弃大片北方领土。宋朝都城迁往临安,史称南宋。这也导致了南宋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朝代,北宋武将出名,南宋文将出名。文臣喜欢把弄权术,南宋中后期,政治腐败,奸臣辈出,韩侂胄就是其中一个备受争议的大臣。有人说他高明,有人说他奸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两种评价声音呢?拥立宁宗,成

  • 宰相韩侂胄突然被锤杀,宋宁宗:肯定皇后干的!

    历史人物编辑:摩尔历史标签:韩侂胄

    1207年,宰相韩侂胄被锤杀于皇宫中的玉津园,宋宁宗听后大惊失色,脑海里回旋着皇后前几日的那番话:继续放纵韩侂胄北伐金国,大宋不稳。”一刹那,宋宁宗面沉如水,他心中无比断定,韩侂胄之死,必和皇后有关。韩侂胄死后,如何处置成了宋宁宗头疼的话题,这个时候,有个人主动站出来给宋宁宗提了一个意见,把韩侂胄的

  • 韩侂胄主导的南宋的开禧北伐,宋军为何兵败

    历史人物编辑:奇趣谈史标签:韩侂胄

    在金庸老爷的《射雕英雄传》里韩侂胄以奸臣面目出现。宋史里韩侂胄也是入奸臣传的,但实际上韩侂胄绝非庸碌之辈,在南宋所有宰相里算是最有血气的一个了,而开禧北伐的失败是诸多方面造成的。时机不对,无可用之将。战略失误。这些都说明了韩侂胄能力的欠缺。1142年,岳飞被杀,绍兴和议达成。1161年,28岁的金朝

  • 南宋权臣史弥远,枉杀重臣,矫旨废帝,为什么却没进入南宋奸臣榜

    历史人物编辑:半月历史阁标签:史弥远

    在说史弥远之前,我们先来说说他的父亲,史浩。史浩为人仁厚,德高望重。他一生历经徽、钦,高,孝、光五个皇帝,晚年光荣退休,被授予太师的称号,一生可圈可点,近乎完美。按理说,这么厉害的人物,应该是历史扬名的,可为什么人们提起南宋,史姓人物,却没人记得他呢?原因在于他有一个坑爹的儿子,史弥远。01史弥远,

  • 秦桧、韩侘冑、史弥远、贾似道四大权臣,谁是南宋掘墓人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汪洋标签:史弥远

    南宋自高宗南渡,号称中兴,至厓山覆宗,一百五十二年间,秦桧前后擅权十九年,韩侂胄擅权十四年,史弥远两朝擅权二十六年,贾似道前后擅权十六年,权臣秉政,几与南宋相始终。一、秦桧秦桧(1090年——1155年),字会之,江苏南京人,生于湖北黄州。进士及第,“阴险如崖阱,深阻意叵测。”以俘虏之余,居百官之上

  • 南宋奸臣史弥远:废太子杀大臣,对金人卑躬屈膝,谥号和秦桧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冯志超标签:史弥远

    秦桧是南宋有名的奸臣,然而南宋其实还有一个奸臣,虽未列入《奸臣传》,罪行却比秦桧还要大,只是由于理学家们的粉饰,他不仅没有成为奸臣,还成了侠肝义胆的忠臣。这个人,就是史弥远。史弥远进士出身,他在朝中的前十年默默无闻,只是从八品的芝麻官升到六品的司封郎中。一直到韩侂胄得势后,史弥远才终于受到重用,不到

  • 死了一个韩侂胄,又来一个史弥远,南宋会衰亡都是因为自己人

    历史人物编辑:乔文亮标签:史弥远

    由于史弥远是伪造诏书杀死韩侂胄,不敢向宁宗奏告真相,仅命临安府向宁宗申报韩侂胄已死,而昏庸的宁宗三天后还不相信韩侂胄已死,在知道死讯后也未追究原因,遂使史弥远的奸计得逞。史弥远仅升为礼部尚书,但掌握了政府实权,积极进行嘉定元年(1208年)三月,为向金表明屈膝求和的诚意,恢求和活动。复了奸臣秦桧的申

  • 南宋史弥远,罪恶和秦桧不相上下,为何只有秦桧进入《奸臣传》?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史弥远

    说起史弥远,其罪恶尤在奸相秦桧之上。秦桧在宋高宗朝,两度为相十九年,辅佐高宗赵构一心对金屈辱求和,把持朝政,排除异己,以“莫须有”罪名冤杀抗金名将岳飞,倍受时人和后世深恶痛绝。而史弥远奸巧猾人,依托主战的丞相韩侂胄而起,却也一味求和,应金人之意,矫诏与杨皇后密谋在玉津园击杀韩侂胄,向金人求和,达成的

  • 宋理宗是否真有帝王之才?看看他在史弥远死了以后的从政

    历史人物编辑:澳古说说历史标签:史弥远

    南宋时期,宋理宗时期权臣史弥远死了以后,他的帮凶郑清之,在理宗即位后不久的绍定元年(1228年)升为签书枢密院事,进入执政之列,绍定三年又升兼参知政事。绍定六年十月,史弥远病死前不久,郑清之又升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理宗亲政时面临的仍然是史弥远安排的政局。但是,理宗和郑清之都深知史弥远为政不得人心,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