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侂胄主导的南宋的开禧北伐,宋军为何兵败

韩侂胄主导的南宋的开禧北伐,宋军为何兵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奇趣谈史 访问量:138 更新时间:2023/12/28 15:39:14

在金庸老爷的《射雕英雄传》里韩侂胄以奸臣面目出现。宋史里韩侂胄也是入奸臣传的,但实际上韩侂胄绝非庸碌之辈,在南宋所有宰相里算是最有血气的一个了,而开禧北伐的失败是诸多方面造成的。时机不对,无可用之将。战略失误。这些都说明了韩侂胄能力的欠缺。

1142年,岳飞被杀,绍兴和议达成。1161年,28岁的金朝海陵王完颜亮南侵被允文击败,宋金之间又恢复了和平关系。1206年宰相韩侂胄开始北伐。史称开禧北伐。韩侂胄之所以在1142年伐金在于看到当时的金朝内部不不稳,军备松懈。金章宗昏庸无能。外部则是蒙古已经开始崛起。韩侂胄认为时机已经成熟,由于当时军费不足,为此韩侂胄自己还自掏腰包20万贯补充军费。从宋朝自己这方面来说,韩侂胄属于外戚秉政,与宗室赵汝愚争相位。韩侂胄的相位不稳,也有转移矛盾的意思,这是典型的乌鸦落在猪身上只看见别人黑没看见自己黑。这就说明韩侂胄动机不纯,时机也不对。

但韩侂胄北伐第一招就错了,就是不应该让吴曦去蜀地练兵。吴曦重新返回老根据地不仅没有北伐,而且以川蜀之地投降金朝。大英雄的孙子成了大汉奸。韩侂胄北伐之前首先追封岳飞为鄂王,贬秦桧为缪丑。做好舆论准备。最初打的还算顺手(金朝没有预料到)但金朝回过神来,一顿猛揍南宋被打回原形,于是只能向金朝求和。金朝议和的前提条件就是韩侂胄的脑袋,南宋对于韩侂胄的脑袋自不足惜。在一番密谋之下,韩侂胄的的脑袋送往,宋金嘉定议和签署。两国境界仍如前;宋以侄事伯父礼事金;增岁币为银帛各三十万;宋纳犒师银三百万两与金。宋朝皇帝,比“隆兴和议”更为屈辱。至此以后宋金都已经是日薄西山了,蒙古已经鹊起了。

之所以说开禧北伐时机不对,就是说有点早了。如果晚三年成功率还是很大的至少不会败,辛弃疾就曾经给韩侂胄上书,说过不能操之过急,但辛弃疾是从军事角度考虑问题,而韩侂胄更多地是从政治角度考虑。还有一个原则问题就是战斗素养不行,宋军不善战。南宋军队战斗力堪忧,各路大军连战连败,只有毕再遇连战连捷。但这于事无补。“利器不利”机会再好也白搭。打仗三军主将很重要,但南宋缺将这个问题在开禧北伐中表现得很明显。

不打无准备之仗”韩侂胄是出于“私利”北伐,就是因为准备不够容易失败,而开禧北伐正是很好的证明,宋准备的不够。号称“富足”的南宋居然让宰相自掏腰包。可见南宋的疲敝到了何种地步。韩侂胄说金国民生凋敝,武备不足。这话倒是不错,但韩侂胄只看到了别人没看到自己。他自己的国家还不如金国了,只看敌之短长。未看己之短长。无人可用这也很主要的原因,辛弃疾、陆游当象征和“宣传员”可以,但上战场真的未必。谋定而后动,韩侂胄失败就是必然的了。韩侂胄死后,宋宁宗对大臣说:“恢复岂非美事,但不量力尔。这个评价很中肯,就是不自量力。

综合来看,就是韩侂胄低估了金国的实力,高看了自己的能力。宋军本身战斗能力差,南宋官场腐败,主和派与主战派内耗不断、韩侂胄准备不足,用人不当,宋宁宗意志薄弱不坚定,“开禧北伐”失败就是必然的了。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标签: 韩侂胄

更多文章

  • 南宋权臣史弥远,枉杀重臣,矫旨废帝,为什么却没进入南宋奸臣榜

    历史人物编辑:半月历史阁标签:史弥远

    在说史弥远之前,我们先来说说他的父亲,史浩。史浩为人仁厚,德高望重。他一生历经徽、钦,高,孝、光五个皇帝,晚年光荣退休,被授予太师的称号,一生可圈可点,近乎完美。按理说,这么厉害的人物,应该是历史扬名的,可为什么人们提起南宋,史姓人物,却没人记得他呢?原因在于他有一个坑爹的儿子,史弥远。01史弥远,

  • 秦桧、韩侘冑、史弥远、贾似道四大权臣,谁是南宋掘墓人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汪洋标签:史弥远

    南宋自高宗南渡,号称中兴,至厓山覆宗,一百五十二年间,秦桧前后擅权十九年,韩侂胄擅权十四年,史弥远两朝擅权二十六年,贾似道前后擅权十六年,权臣秉政,几与南宋相始终。一、秦桧秦桧(1090年——1155年),字会之,江苏南京人,生于湖北黄州。进士及第,“阴险如崖阱,深阻意叵测。”以俘虏之余,居百官之上

  • 南宋奸臣史弥远:废太子杀大臣,对金人卑躬屈膝,谥号和秦桧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冯志超标签:史弥远

    秦桧是南宋有名的奸臣,然而南宋其实还有一个奸臣,虽未列入《奸臣传》,罪行却比秦桧还要大,只是由于理学家们的粉饰,他不仅没有成为奸臣,还成了侠肝义胆的忠臣。这个人,就是史弥远。史弥远进士出身,他在朝中的前十年默默无闻,只是从八品的芝麻官升到六品的司封郎中。一直到韩侂胄得势后,史弥远才终于受到重用,不到

  • 死了一个韩侂胄,又来一个史弥远,南宋会衰亡都是因为自己人

    历史人物编辑:乔文亮标签:史弥远

    由于史弥远是伪造诏书杀死韩侂胄,不敢向宁宗奏告真相,仅命临安府向宁宗申报韩侂胄已死,而昏庸的宁宗三天后还不相信韩侂胄已死,在知道死讯后也未追究原因,遂使史弥远的奸计得逞。史弥远仅升为礼部尚书,但掌握了政府实权,积极进行嘉定元年(1208年)三月,为向金表明屈膝求和的诚意,恢求和活动。复了奸臣秦桧的申

  • 南宋史弥远,罪恶和秦桧不相上下,为何只有秦桧进入《奸臣传》?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史弥远

    说起史弥远,其罪恶尤在奸相秦桧之上。秦桧在宋高宗朝,两度为相十九年,辅佐高宗赵构一心对金屈辱求和,把持朝政,排除异己,以“莫须有”罪名冤杀抗金名将岳飞,倍受时人和后世深恶痛绝。而史弥远奸巧猾人,依托主战的丞相韩侂胄而起,却也一味求和,应金人之意,矫诏与杨皇后密谋在玉津园击杀韩侂胄,向金人求和,达成的

  • 宋理宗是否真有帝王之才?看看他在史弥远死了以后的从政

    历史人物编辑:澳古说说历史标签:史弥远

    南宋时期,宋理宗时期权臣史弥远死了以后,他的帮凶郑清之,在理宗即位后不久的绍定元年(1228年)升为签书枢密院事,进入执政之列,绍定三年又升兼参知政事。绍定六年十月,史弥远病死前不久,郑清之又升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理宗亲政时面临的仍然是史弥远安排的政局。但是,理宗和郑清之都深知史弥远为政不得人心,因而

  • 宋理宗之所以甘心做傀儡,是因为他在等,等史弥远的死期

    历史人物编辑:大肥肥文史标签:史弥远

    宋理宗意外地当上了皇帝,他知道史弥远的势力布满朝廷,他既为了感恩,也无力改变现状,于是在史弥远当权期间甘心充当傀儡。杨皇后虽名为“同听政”,实亦不预朝政,次年四月即归政。史弥远深知废皇子赵竑为济王、立赵昀为帝之事,不得人心于是加紧推行已行之有效的政策,即扶植理学及引用理学人士。理宗即位的次月,即“诏

  • 南宋名相——江万里,真身墓葬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江万里

    很多人都知道南宋著名的平易近族铁汉文天祥,却常常不晓得他的师长教师江万里;只知生平力主抗金的南宋诗人杨万里,却不知江万里。就连他的墓葬回处,也历来存在争议,争论不断。咸淳九年,江万里以76岁高龄,奉旨再度出任荆湖南路安抚使兼知潭州。一年后元兵大举南侵,南宋王朝外有强敌压境,朝中有贾似讲擅权误国,国家

  • 陈宜中:南宋的最后宰相,与文天祥相比,竟然有着天壤之别

    历史人物编辑:胡润平标签:陈宜中

    陈宜中:不作田横刎,死矣死南荒宋代是个出文人的朝代,也是个出奸臣的朝代,北宋是围绕“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最终是以“元祐党籍碑”的出台而结束;而南宋虽无明确的党争,但以权臣为中心的站队,以及战和之争,其炽烈程度更甚于北宋,所以,有宋一朝在《宋史》足足四篇的传记中,共有21人被录入奸臣之列。《宋

  • 害死文天祥的奸臣留梦炎:明清两朝,其后代永世禁止参加科考

    历史人物编辑:史事如烟标签:留梦炎

    我们都知道,当年岳飞将军死于“莫须有”的罪名,是秦桧连同当朝的佞臣一起陷害,向皇帝进了谗言,导致了这场历史悲剧的发生。而文天祥的死因,很多人都会觉得是忽必烈下令杀的他。但从历史的文献看,忽必烈对于文天祥应该是相当的期待,不可能想要杀死文天祥的。在紧要关头,其实是因为一个人对忽必烈说的一句话,让忽必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