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函首安边”的宰相韩侂胄,是史书记载的奸臣或是主战抗金忠臣

“函首安边”的宰相韩侂胄,是史书记载的奸臣或是主战抗金忠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程浩说历史 访问量:1063 更新时间:2023/12/28 15:31:36

南宋一朝,力主抗金北伐、收复故土的主战派官员均命运多舛、结局悲惨!

轻者被贬谪流放,如辛弃疾李纲,重者杀头,如岳飞。岳飞因力主抗金被冤杀于风波亭,已广为人知,然而,还有比岳飞命运更悲惨的人,这人就是韩侂胄

他因主持“开禧北伐”被自己国家的人诱杀,死后头颅被割下来送给金国,而且,被史书记载的奸臣的恶名,一直保持到今天。

韩侂胄(1152年-1207年),字节夫,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南宋宰相,爱国大臣。魏郡王韩琦曾孙,宝宁军承宣使韩诚之子,宪圣皇后吴氏之甥,恭淑皇后韩氏叔祖,宋神宗第三女唐国长公主之孙。

韩侂胄以恩荫入仕,淳熙末年以汝州防御使知閤门事。绍熙五年,与宗亲赵汝愚等人策划绍熙内禅,拥立宋宁宗赵扩即位,以“翼戴之功”,初封开府仪同三司,而后官至太师、平章军国事。

侂胄任内禁绝朱熹理学,贬谪宗室赵汝愚,史称“庆元党禁”。他整治了朱熹,却留下了千古骂名。元脱脱修《宋史》,尊崇理学,为道学立传,而把韩侂胄列入“权奸”行列。明清都尊崇理学,朱熹的地位日高,韩侂胄的骂名更是洗不清了。

南宋时,不管出于什么动机,朝臣实际上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小心翼翼地侍候好北方的金国,维持眼下的和平局面,是为主和派;另一派则主张挥师北伐,收复失地,是为主战派,韩侂胄是著名的主战派官员。韩侂胄的抗金情结是由来已久的,为了为北伐造舆论,韩侂胄上台不久就进行了“崇岳贬秦”。

对待南宋初岳飞、秦桧这两个历史人物的评价,一直是南宋“战、和”两派官员争论的一个焦点。公元1141年,岳飞被赵构、秦桧迫害至死。孝宗临朝,为岳飞平反昭雪,追复原官,并加谥武穆,但并未清算秦桧的罪行。

宁宗嘉泰四年,韩侂胄主政,南宋朝廷追封岳飞为鄂王,从政治上予其高度褒奖。宁宗开禧二年,在韩侂胄的主持下,朝廷正式作出决定,削去秦桧的王爵,并把谥号改为缪丑(荒谬、丑恶)。韩侂胄崇岳贬秦,大大鼓舞了主战派的士气,沉重打击了投降、妥协势力,一时大快人心,上下抗金情绪极度高涨。辛弃疾作词赞颂韩侂胄:“君不见,韩献子,晋将军,赵孤存。千载传忠献(韩琦谥号),两定策,纪元勋。孙又子,方谈笑,整乾坤。”

但从“开禧北伐”来看,先有吴曦的叛变,后有丘崈的谋和,他对主和投降派的镇压不利和失去警惕,是酿成开禧北伐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韩侂胄筹划再战,朝中一些官员却在挖空心思搞议和。开禧三年,主和派中坚礼部侍郎史弥远率先弹劾韩侂胄,指责北伐以来军民死亡无数,耗费财资不可胜计,给国家带来惨重灾难。韩侂胄的侄孙女韩皇后死后,宁宗立杨氏为后,韩侂胄曾持异议,杨后因此对韩侂胄深怀仇怨,在政治上则和兄杨次山一起,主张妥协投降。于是,史弥远勾结皇后杨氏和皇子荣王,谎称得到密诏,指使权主管殿前司公事(相当于近卫军司令)夏震等,在韩侂胄上朝时,突然袭击,将其截至临安城南门外玉津园夹墙内害死。

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投降派完全遵照金朝的无理要求,把韩侂胄的头割下送去,并且全部接受金朝提出的条件签订了“嘉定和议”:增岁币为三十万,犒师银(赔款)三百万两,金军自侵占地撤回。南宋又一次屈膝降金,算是完成了“和议”。

当时太学生作诗讽刺说:“自古和戎有大权,未闻函首可安边。生灵肝脑空涂地,祖父冤仇共戴天。晁错已诛终叛汉,于期未遣尚存燕。庙堂自谓万全策,却恐防边未必然。”一场轰轰烈烈的“开禧北伐”就以这样令人心寒的结局收场了。其实,当时的金朝已处于“必乱必亡”前夕,只不过是借南宋统治集团的软弱和内部矛盾,实施威胁讹诈而已。金主曾喜曰:“除掉了韩侂胄之流,金不足忧也?”如果能如韩侂胄所愿,将北伐坚持到底,打败金朝是迟早的事。

看到这里,不知读者怎么看待他,到底是忠是奸呢?

标签: 韩侂胄

更多文章

  • 追随岳飞步伐,意在收复国土的名臣韩侂胄,对其评价为何褒贬不一

    历史人物编辑:上品电视君标签:韩侂胄

    韩侂胄画像"靖康之变"后,北宋放弃大片北方领土。宋朝都城迁往临安,史称南宋。这也导致了南宋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朝代,北宋武将出名,南宋文将出名。文臣喜欢把弄权术,南宋中后期,政治腐败,奸臣辈出,韩侂胄就是其中一个备受争议的大臣。有人说他高明,有人说他奸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两种评价声音呢?拥立宁宗,成

  • 宰相韩侂胄突然被锤杀,宋宁宗:肯定皇后干的!

    历史人物编辑:摩尔历史标签:韩侂胄

    1207年,宰相韩侂胄被锤杀于皇宫中的玉津园,宋宁宗听后大惊失色,脑海里回旋着皇后前几日的那番话:继续放纵韩侂胄北伐金国,大宋不稳。”一刹那,宋宁宗面沉如水,他心中无比断定,韩侂胄之死,必和皇后有关。韩侂胄死后,如何处置成了宋宁宗头疼的话题,这个时候,有个人主动站出来给宋宁宗提了一个意见,把韩侂胄的

  • 韩侂胄主导的南宋的开禧北伐,宋军为何兵败

    历史人物编辑:奇趣谈史标签:韩侂胄

    在金庸老爷的《射雕英雄传》里韩侂胄以奸臣面目出现。宋史里韩侂胄也是入奸臣传的,但实际上韩侂胄绝非庸碌之辈,在南宋所有宰相里算是最有血气的一个了,而开禧北伐的失败是诸多方面造成的。时机不对,无可用之将。战略失误。这些都说明了韩侂胄能力的欠缺。1142年,岳飞被杀,绍兴和议达成。1161年,28岁的金朝

  • 南宋权臣史弥远,枉杀重臣,矫旨废帝,为什么却没进入南宋奸臣榜

    历史人物编辑:半月历史阁标签:史弥远

    在说史弥远之前,我们先来说说他的父亲,史浩。史浩为人仁厚,德高望重。他一生历经徽、钦,高,孝、光五个皇帝,晚年光荣退休,被授予太师的称号,一生可圈可点,近乎完美。按理说,这么厉害的人物,应该是历史扬名的,可为什么人们提起南宋,史姓人物,却没人记得他呢?原因在于他有一个坑爹的儿子,史弥远。01史弥远,

  • 秦桧、韩侘冑、史弥远、贾似道四大权臣,谁是南宋掘墓人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汪洋标签:史弥远

    南宋自高宗南渡,号称中兴,至厓山覆宗,一百五十二年间,秦桧前后擅权十九年,韩侂胄擅权十四年,史弥远两朝擅权二十六年,贾似道前后擅权十六年,权臣秉政,几与南宋相始终。一、秦桧秦桧(1090年——1155年),字会之,江苏南京人,生于湖北黄州。进士及第,“阴险如崖阱,深阻意叵测。”以俘虏之余,居百官之上

  • 南宋奸臣史弥远:废太子杀大臣,对金人卑躬屈膝,谥号和秦桧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冯志超标签:史弥远

    秦桧是南宋有名的奸臣,然而南宋其实还有一个奸臣,虽未列入《奸臣传》,罪行却比秦桧还要大,只是由于理学家们的粉饰,他不仅没有成为奸臣,还成了侠肝义胆的忠臣。这个人,就是史弥远。史弥远进士出身,他在朝中的前十年默默无闻,只是从八品的芝麻官升到六品的司封郎中。一直到韩侂胄得势后,史弥远才终于受到重用,不到

  • 死了一个韩侂胄,又来一个史弥远,南宋会衰亡都是因为自己人

    历史人物编辑:乔文亮标签:史弥远

    由于史弥远是伪造诏书杀死韩侂胄,不敢向宁宗奏告真相,仅命临安府向宁宗申报韩侂胄已死,而昏庸的宁宗三天后还不相信韩侂胄已死,在知道死讯后也未追究原因,遂使史弥远的奸计得逞。史弥远仅升为礼部尚书,但掌握了政府实权,积极进行嘉定元年(1208年)三月,为向金表明屈膝求和的诚意,恢求和活动。复了奸臣秦桧的申

  • 南宋史弥远,罪恶和秦桧不相上下,为何只有秦桧进入《奸臣传》?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史弥远

    说起史弥远,其罪恶尤在奸相秦桧之上。秦桧在宋高宗朝,两度为相十九年,辅佐高宗赵构一心对金屈辱求和,把持朝政,排除异己,以“莫须有”罪名冤杀抗金名将岳飞,倍受时人和后世深恶痛绝。而史弥远奸巧猾人,依托主战的丞相韩侂胄而起,却也一味求和,应金人之意,矫诏与杨皇后密谋在玉津园击杀韩侂胄,向金人求和,达成的

  • 宋理宗是否真有帝王之才?看看他在史弥远死了以后的从政

    历史人物编辑:澳古说说历史标签:史弥远

    南宋时期,宋理宗时期权臣史弥远死了以后,他的帮凶郑清之,在理宗即位后不久的绍定元年(1228年)升为签书枢密院事,进入执政之列,绍定三年又升兼参知政事。绍定六年十月,史弥远病死前不久,郑清之又升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理宗亲政时面临的仍然是史弥远安排的政局。但是,理宗和郑清之都深知史弥远为政不得人心,因而

  • 宋理宗之所以甘心做傀儡,是因为他在等,等史弥远的死期

    历史人物编辑:大肥肥文史标签:史弥远

    宋理宗意外地当上了皇帝,他知道史弥远的势力布满朝廷,他既为了感恩,也无力改变现状,于是在史弥远当权期间甘心充当傀儡。杨皇后虽名为“同听政”,实亦不预朝政,次年四月即归政。史弥远深知废皇子赵竑为济王、立赵昀为帝之事,不得人心于是加紧推行已行之有效的政策,即扶植理学及引用理学人士。理宗即位的次月,即“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