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上十大少年将军:被岳飞刻意压制的岳云居首!

史上十大少年将军:被岳飞刻意压制的岳云居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精彩搞笑段子 访问量:3485 更新时间:2024/1/21 13:51:18

少年自有少年狂,藐昆仑,笑吕梁。磨剑数年,今日显锋芒。

一、岳云

岳云12岁就投奔父亲军中,从一名小卒做起,很快就凭借实力和表现得到岳家军三号人物张宪的认可,加入了背嵬军。

为了让岳云经受磨练,岳飞对儿子非但没有多加照顾,反而刻意打压,有一次甚至以训练不达标,打了岳云100军棍,让小岳云几天都没能下床。

背嵬军是岳家军的精锐,经常承担冲锋陷阵的任务,这也是岳飞同意儿子进入背嵬军的原因。

1134年,16岁的岳云随父北伐,在收复襄阳六郡的战斗中,岳云手持两杆铁锥,身先士卒,冲在最前,特别是夺下随州城一役中,岳云第一个攻上城头。战后岳云的勇猛为他赢得了“赢官人”的称号,然而在报往朝廷的军功簿上,岳云的军功比普通将士都不如。

1136年,岳云的军功被中兴四将之一的张俊发现,他坚持给岳云报功,在赵构的督促下,岳飞才勉为其难的让儿子做了背嵬军统制。

1140年,金兀术集合10万步兵,3万骑兵,进攻颍昌城,当时岳飞被其他金军牵制,只能分出小部分援军。对于这场兵力悬殊的恶战,岳飞思虑再三,交给了自己的儿子,临行前,岳飞下了残酷的军令:“此战若不能胜,必斩主将头颅。”军法无情,岳云却毫无惧意,语声铿锵有力:“定不负父帅期望。”然后就是岳云率500背嵬军在铁浮屠中反复冲杀十数次,直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金军大惧,溃逃而去。战后金兀术仰天长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同年7月,岳飞率大军准备直捣黄龙府时,被朝廷十二道金牌勒令班师。当时岳飞自知此去前路难料,与儿子一番长谈:“这么多年来,你随为父出生入死,为父却处处待你严苛,扼你锋芒,今日还要遭受无妄之灾,希望你不要怨怼。”岳云言道:“父亲说哪里话来,儿子愿誓死追随父亲,无怨无悔。”

1142年1月,年仅23岁的岳云被当众斩首,一代少年英雄,半生在战场上度过,为国立功无数,铁骨铮铮却最终毁于一群软脚弄权者手中,怎不令人悲叹痛惜!

二、霍去病

霍去病是是历史爱好者眼中最崇拜的少年英雄之一,年仅17岁就被汉武帝封为剽姚校尉,率领八百“轻勇骑”深入大漠,两次功冠全军,封冠军侯。

19岁时,霍去病又升任骠骑将军,两次率军进击河西,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十万人,俘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这是华夏政权第一次占领河西走廊,从此丝绸之路得以开辟。

21岁时,霍去病又与舅舅卫青各领骑兵5万分两路深入漠北,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在漠北之战中消灭了匈奴左贤王部主力七万余人,把匈奴人一直赶到了狼居胥山与姑衍山,使“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可惜霍去病英年早逝,年仅24岁。

霍去病最让人钦佩的有两点:一是年纪轻轻就将匈奴人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让擅长马背上作战的匈奴人悲号哀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二是身为皇后卫子夫及大将军卫青的外甥,明明可以靠背景吃饭,却偏偏靠才华,这份志气也不是一般人比的了得。

三、项羽

楚汉争霸时,刘邦已经50多岁了,所以很多人误以为项羽是一中年人,其实项羽也是一少年英雄。

秦始皇游会稽山,项羽见到始皇绫罗伞盖、威风凛凛,说出那句千古名言:彼可取而代也!当时只有21岁。

项羽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时23岁;巨鹿一战,项羽破釜沉舟,灭王离,降章邯时24岁;自立为西楚霸王,六国诸侯战战兢兢匍匐在地,只敢仰望时,项羽26岁;彭城之战,项羽以3万骑兵痛歼刘邦54万大军时,27岁。

就算最后,项羽霸王别姬、乌江自刎时,也仅有30岁。

四、孙策

孙策是孙坚长子,孙权长兄,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演义》中绰号“小霸王”。正史中,吴郡太守许贡称:“孙策骁雄,与项籍相似。”

父亲孙坚战死时,孙策年仅16岁,但他却知道结纳豪俊之士,待养成羽翼,为父报仇。兴平二年,21岁的孙策击败刘繇,夺取吴郡,孙策之名威震江东;建安四年,25岁的孙策击败刘勋,夺取庐江;建安五年,孙策26岁时,又大败黄祖东进豫章。至此孙策在短短几年内,横扫江东,势如破竹。袁术都说“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曹操也赞叹:“猘儿,谓难与争锋。”

不过孙策死的有点搞笑,据载,孙策在丹徒狩猎中为许贡的刺客所伤,“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在此之前,孙策的谋士虞翻就多次劝谏他勿单骑游猎,然而孙策少年心性,屡劝不听,最终酿成大祸。

另外,野史记载,孙策为刺客所伤后,并不致命,只是脸被划破。但孙策却说:我的脸都变成这样子了,还能再建功立业吗?说完大吼一声,创口崩裂而死,年仅26岁。

虽然这一说法有点荒诞,但孙策容貌俊美,又是青年,未尝不在意自己的容貌。年轻有年轻的优势,年老有年老的好处。

五、文鸯

众所周知,赵云在曹军中七进七出救阿斗乃是演义杜撰,并不是史实,但历史上还真有人曾做到过在敌军中“七进七出”的神迹,他就是后三国第一猛将,曹魏扬州刺史文钦之子文鸯。

《三国志》记载,文鸯父子本是魏将,因对司马氏不满,乘夜突袭司马师大营。三更时分,文鸯率部杀入大营,在大营中来回冲杀,“所到之处,人不敢当”,凡是抵挡的将士,“枪搠鞭打,无不被杀”。一直打到天明时分,敌方援军赶到,文鸯突围,魏军穷追不舍,文鸯忽然回马冲入魏军阵中,“钢鞭起处,纷纷落马,各各倒退”,文鸯缓缓而行。魏军又再次追来,文鸯大怒,再次回头冲杀。魏军“连追四五番,皆被文鸯一人杀退。”

《资治通鉴》的记载更是夸张,文鸯面对司马师8000骑兵的追击,竟然一个人主动冲入敌阵6、7次,在杀掉上百人后,敌军无人敢追,文鸯便毫发无伤地撤走了。

当时的文鸯只有18岁。

文鸯此战的收获,除了自己的勇名,就是间接害死了司马师,当时司马师的眼疾尚可支撑,但经文鸯这么一闹,司马师大受惊吓,目瘤爆裂,病情迅速恶化,不久即不治身亡。

经此一战,文鸯名声大噪,特别是在后世军事爱好者的眼中,文鸯就是少年英雄的代表,现代无论是演义小说、图书画册,他的形象都是那个挺枪跃马在曹营中七进七出的少年郎。

六、陈玉成

与霍去病一样,陈玉成的一生也颇为短暂,但他留下的那刹那间的璀璨光芒,却令人一生难忘。

陈玉成加入太平军时,才刚刚14岁,但已经习得一手好枪法。

1853年,太平军西征时,16岁的陈玉成第一次参战。攻武昌时,他率五百“天兵缒城而下”,一举攻上武昌城,因功升殿右三十检点,统陆军后十三军和水营前四军。

1856年,已经身为中高级军官的陈玉成,带壮士数人乘一叶扁舟舍死冲入镇江城,与守将约定内外夹攻,大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杨秀清闻奏赞誉他“浑身是胆,当年赵子龙也比不上”,《清史》则称其功:“冠绝匪枭”。

石达开出走后,20岁的陈玉成和李秀成共主军政。咸丰八年,21岁的陈玉成先破浦口江北大营,继而在三河之战中,全歼湘军精锐李续宾部,令曾国藩哀叹不已。

咸丰九年,22岁的陈玉成晋封英王。原本天京事变后,洪秀全曾发誓不再封王,但族弟洪仁玕的到来,让他不惜违背誓言,加封其为干王,总理朝政。未立尺寸之功便受封王爵,朝中文武自然不服。为了平息众怒,洪秀全才又封陈玉成、李秀成、杨辅清等为王。

太平天国后期,陈玉成、李秀成被认为是撑持危局的天国两大柱石。咸丰十年,陈玉成再破江南大营,然后东征苏常二州。次年进抵湖北黄州,因受英军阻挠以及南路李秀成误期,未能攻取武昌。同年八月,天京屏障安庆失守,陈玉成退守庐州。同治元年,庐州失守,陈玉成在寿州被俘。6月4日,陈玉成在河南延津惨遭杀害,年仅26岁。

在太平天国著名将领中,陈玉成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员,也是最年轻的一位,他的死让处于危局之中的太平天国再遭重创。此后,李秀成孤掌难鸣,彻底沦为救火队长,不停东奔西跑,但最终也未能挽救太平天国的灭亡之局。

七、周瑜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曲有误,周郎顾”、“一吊周郎羽扇,尚想曹公横槊,兴废两悠悠。”周瑜一直被世人称为周郎是有原因的:其一当然是因为他的相貌,“壮有姿貌”,其二是因为他的年轻。毛主席就多次提到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年轻干部的代表。

周瑜在历阳迎孙策时,年仅21岁,孙策却大喜:“吾得卿,谐也。”比诸葛亮出山时年轻6岁;周瑜23岁任建威中郎将,24岁任江夏太守;26岁助孙策平定江东,同年孙策嘱咐孙权:“外事不决问周瑜”。

公元208年,奠定三足鼎立的赤壁一战,周瑜一把火烧走了三十万曹军,也击灭了曹操一统天下的野望。这一年周瑜也才33岁。

建安十五年,周瑜在出征伐益州的路上得了重病,最终卒于巴丘,时年36岁。

八、诸葛尚

诸葛尚是诸葛亮的亲孙子,史载,诸葛尚自幼便博览兵书、多习武艺。不过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诸葛尚的出场机会寥寥。唯一一次华丽出场,就是高潮,也是落幕。

公元263年,魏国大将邓艾偷渡阴平,眼看就要抵达成都城下,时任卫将军,与董厥共掌国政的诸葛瞻率长子诸葛尚前往抵抗,结果诸葛瞻在到达涪县后犹豫不前,且不听黄崇之言抢占险要地势,终为邓艾所败,诸葛瞻退守绵竹。

邓艾遣使劝降诸葛瞻,并许以琅邪王,诸葛瞻不但严词拒绝,还斩杀使者。在随后的绵竹之战中,诸葛瞻战死当场,在后军的诸葛尚听说军败后,叹息道:“我们父子世受皇恩,然而既没有斩除黄皓,今日又惨败,还有何面目苟活?”乃驰赴魏军而死,时年仅19岁。

陈寿在《三国志》中将蜀国败亡归恶于黄皓的同时,也谴责诸葛瞻的“无能匡矫”,但对于诸葛尚却不吝溢美之词,正如李渔所说:“瞻有子,而亮无儿矣。”

九、辛弃疾

众所周知,有“词中之龙”之称辛弃疾不仅是写词高手,更是一员难得的猛将。

辛弃疾年仅21岁时就弃笔从戎,在家乡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22岁时“义端窃印,弃疾旦夕杀之”,并得了个“辛青兕”的外号;23岁又率50名勇士在金营中杀了个来回,擒获叛徒张安国,名扬天下。

虽然后期的辛弃疾因为南宋王朝的原因被闲置不用,但他年轻时的勇猛表现足以让他名列十大少年英雄之列。

十、夏完淳

夏完淳是明末一位少年抗清英雄。他自幼聪惠,有神童之誉,“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便随父从军抗清。

弘光元年,夏完淳之父在江南与清军激战殉难,随后,他和老师陈子龙继续抗清。1647年,夏完淳兵败被俘,由于不肯投降,年仅16岁就英勇就义。他是历史上少有的少年民族英雄。

夏完淳的事迹虽然不多,但他羞辱大汉奸洪承畴的故事却被世人广为传颂。

夏完淳被捕后,在南京受押了80天,期间夏完淳受尽严刑拷打,但他不但无一句求饶之言,反而自激自盛,赋诗写词多篇,表达了“今生已矣,来世为期”的冲天豪情。

当时清廷主持江南一带招抚的一把手正是洪承畴。他听说夏完淳的事迹后,便想亲自劝降,在他看来,夏完淳如此一小儿,能知道什么忠心,又有多少骨气?劝降还不是手到擒来?

于是,南京旧朝堂上,洪承畴高坐,喝问下面被提审的夏完淳:“汝童子有何大见识,岂能称兵犯逆。想必是被人蒙骗,误入军中。如归顺大清,当不失美官。”

而我们的小英雄并没有慷慨激昂,更没有痛哭流涕,而是巧妙的戏耍了洪承畴一番。

夏完淳说,曾经有个叫洪承畴的先生,当年松山一战,以身殉国,是个豪杰,我钦佩他的忠烈,所以不能落在他的后面。旁边的猪头副审也来了个神助攻,大声斥责说,睁大你的眼睛看看,你面前的这位就是你口中的洪先生。

随即夏完淳装作不屑一顾的说,我大明先皇早已明昭天下,并且以王侯之礼亲自祭奠洪先生,面前这个肯定是冒牌货。

此时的洪承畴早已是羞怒满面,不待夏完淳说完,即离席而走。夏完淳殉国前怒斥了洪承畴一事,由此称名于世。

标签: 岳云

更多文章

  • 被埋没在历史上的岳云:自古皇帝很少杀过大将之子,岳云为何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趣读标签:岳云

    身为南宋时期的抗金英雄岳飞,大众耳熟能详,岳飞最后被奸臣秦桧所害,含冤而死。被处死的名单中,还有一位猛将却少有人知——岳云。自古皇帝很少杀过大将之子,岳云为南宋第一名将之子,为何被杀?让我们看向下文。南宋时期抗金数十载,世人皆知纵横沙场抗衡金兵的岳家军,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被称为中兴四将。他们

  • 《如果声音有记忆》首播,魏哲鸣潘美烨主演,小甜剧,简单有趣

    历史人物编辑:荤话生活标签:潘美

    这部电视剧虽然剧情简单,但故事主线和角色行为动机都十分明确。故事主线方面,是男女主角一起搞事业,事业则是一个动漫作品如何从创作到面向观众。主线之外,配合的则是男女主角在搞事业的过程当中产生的误会、冲突和爱情内容。这种搞事业和搞对象同时进行的叙事模板,在小甜剧当中十分常见,观众会有熟悉感。角色行为动机

  • 潘美辰正式聘为客座教授 第一堂课火爆千人讲堂

    历史人物编辑:夜尔爱娱乐标签:潘美

    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远方不惧外界的眼光 勇敢做自己讲台上的潘美辰神采奕奕,当天穿着一身帅气银色皮衣,刚一开场就大方聊起自己“中性鼻祖”的由来。她表示:她的中性风格曾遭到许多人质疑和嘲笑,但她坚持做自己,不惧外界眼光,最终独树一帜的风格广受国内外歌迷的热捧。从而引领了一个时代。比演唱会更火爆 潘美

  • 潘美战败、杨业战死,他却打了胜仗,宋太宗叹曰:俺哥识人啊!

    历史人物编辑:北宋秘辛标签:潘美

    领兵打仗这事,您还别说,真是有天赋的。历史上就有很多文臣,兵营一天没呆过,但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一出手就是名将范儿。宋代的张齐贤就是这么一位天才。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乘辽国12岁的小皇帝刚登基、主少国疑之际,派三路大军北伐。初期进展顺利,眼看燕云十六州收复在望,谁知理想虽然很丰满,但是现实却很

  • 湖南这座村落,住着北宋将领潘美后人,距怀化约15公里,门票30元

    历史人物编辑:深蓝月色3标签:潘美

    湘西在外人眼中是一个神秘又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这里的景点众多,像凤凰古城、芙蓉镇、张家界等都是非常热门的景点,而荆坪古村在湘西众多景点中,并不怎么出名,甚至可以说鲜为人知。这个古村甚至可能很多人听都没听过,更不用说来这里游玩了,它比较出名的大概就是潘仕权故里这个名号了,潘仕权是乾隆皇帝的启蒙老师,这

  • 历史上的杨家将是什么样的,杨业之死的罪魁祸首其实并不是潘美

    历史人物编辑:崔博文标签:潘美

    小说中的潘仁美的的确是潘美,小说与故事的重叠部分集中在杨业殉国这一段,不过我认为杨业之死与潘仁美关系并不大,真正的罪魁祸首应该是监军王侁。不过我认为小说的主要目的其实不是为了抹黑潘美,而是在抬高杨家将,自杨业之后的故事大多为虚构。 杨业之死与潘美关系不大 雍熙三年(986年),赵光义下诏命潘美及曹彬

  • 潘美作为宋朝名将,并非大奸大恶,为什么会被后世丑化成奸臣呢

    历史人物编辑:巨昕宇标签:潘美

    现在,我们对于历史伟人的评价很多都是从史书之中进行了解。可是一些后代的史书在进行编撰时,会恶意对前朝的君主进行丑化。这才导致我们许多人都不能辩证地去看待历史伟人。比如秦始皇就被形容成了暴君。而现代的许多电视剧也会对我们了解历史人物进行一定程度的误解。宋代就有一位名将,他本来就是一代贤臣,为国家尽心尽

  • 杨业誓死不降大宋,以五千精兵独占数十万辽军,搭档潘美却背黑锅

    历史人物编辑:袁军标签:潘美

    北宋时期,杨家一门满是忠烈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无论男女皆是宋朝的大英雄。986年6月18日,由于不敌辽军被俘三天的老将军杨业,以绝食的方式,将一生戎马的军旅生涯之上,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杨老将军临死前的画面,生平事迹,至今被电视剧所记录下来。因此大宋名将潘美,也被做成雕塑跪在杨业面前,沦为世人唾弃的行

  • 北京庄园流金岁月|潘美辰专场音乐LIVE,于传世独栋震撼演绎

    历史人物编辑:江南三月桃花香标签:潘美

    3月16日,潘美辰专场音乐LIVE于北京庄园深情盛绽,「流金岁月」之夜,各界领袖人物齐聚北京庄园,盛放一场属于塔尖名的璀璨时刻。震撼至极,经典遇经典北京庄园音乐宴会厅流光溢彩,将华语歌手潘美辰的经典演绎衬托到极致,这位自90年代便风靡全国的歌手,以独特的风格自成一派,亦成为一种不可超越的经典。潘美辰

  • 公报私仇,处处陷害杨门忠将,潘美真的是位大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赵新华标签:潘美

    在漫长的历史里,有人在流芳百世,备受推崇,也有人遗臭万年,被误解千年,前者如杨家将,后者如在今天,雁门关旁,武惠堂里独享一殿受人供奉的潘美。潘美是北宋初名将,从979年开始常年在雁门关御辽,以雁门之捷封代国公。986年,因攻打辽国失败,导致杨业全军覆没,而被削秩三等,死后谥武惠。出于历史形象,后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