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平乐》未说的事,退休后韩琦建“人民公园”,留下宋朝第一碑

《清平乐》未说的事,退休后韩琦建“人民公园”,留下宋朝第一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酸的爱 访问量:264 更新时间:2024/1/18 5:42:09

《清平乐》落幕了,陪伴了这么久突然说了再见还有点落寞,可以说每一集都有很多点值得我们聊,所以,每日追剧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这段时间和大家聊服饰妆容,聊羊羔酒蜜饯果子鲤鱼焙面羊肉酥饼,聊宋仁宗的外卖清单,聊背诵天团的成名作,聊宋仁宗与曹皇后的爱情,聊宋仁宗对张贵妃的情感,聊公主的悲剧,聊晏殊欧阳修的词,聊苏轼两兄弟,聊夏竦的忠与奸,聊赵宗实与高滔滔的青梅竹马,聊王拱辰的人生污点,聊人美才美的苏子美因为公款吃喝被贬为平民,聊范仲淹为什么那么扣,聊婆婆刘太后与儿媳曹皇后的相似一生,聊宋仁宗的后宫队伍还有他的女儿们,聊张贵妃跳的佳人剪牡丹是什么舞,聊张茂则的皇城司是做什么的,聊为什么公主管亲妈叫姐姐……(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文末点链接,一共13篇。不梳理不知道,没想到微头条都写了百余条)

毫不夸张的说,这一段时间我的图文和微头条都被《清平乐》霸占了,好似每天有说不完的话题。从第一集到最后一集,韩琦从少年到暮年,堪称最长待机配角了,所以作为《清平乐》系列文的终结篇,今日的主角就是韩琦,我们来聊聊《清平乐》中未说完的事,那就是退休回老家后的韩琦干什么了。

至和二年(1055年),48岁的韩琦如愿以偿,回到相州(今安阳)当知州。趁此机会,他将州署后园进行扩建,取“时康与民同乐”之意,把花园命名为“康乐园”。在北宋,几乎每个大城市都有一个对庶民开放的公园,当时大家管公园叫“郡圃”。韩琦修建的初衷即是为士庶提供一个共享康乐的公园,这也是他为什么将相州郡圃命名为“康乐”的原因。

据元人纳新《河朔访古记》,“韩魏公以武康之节归,典乡郡,因辟牙城作甲仗库,以备不虞,遂大修亭池,名曰康乐园,取斯民共乐康时之义,故云。魏公自为记,书而刻诸昼锦堂上。园中旧有七堂,曰:昼锦、燕申、自公、荣归、忘机、大悲、凉堂。又有八亭,曰:御书、红芳、求己、迎合、狎鸥、观鱼、曲水、广春。又有休逸、飞仙二亭。”

欧阳修快马追字

康乐园中的昼锦堂建成后,韩琦请欧阳修写了一篇《相州昼锦堂记》,欧阳修酝酿片刻便摊纸书写,起句即为“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直入主题,一挥而就。

欧阳修送走差人,如释重负,打算好生休憩片刻。他在院子里悠闲地踱步,并不时地诵读刚刚脱稿的《相州昼锦堂记》。但他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尽人意。读着读着,他感觉问题就在首句过于平直,缺少回缓之意。于是,他又重新将《相州昼锦堂记》重写了一遍。

欧阳修马上差家人快马追赶,一定要把那不甚满意的初稿追回,再将推敲之后的定稿交予韩琦。韩琦对照旧稿再三读之,发现仅在头二句加两个"而"字而已。

如果把原句和改句朗诵来比较看,就会明白这两个“而”字关系确实重大。原句气局促,改句便很舒畅;原句意直率,改句便有抑扬顿挫。

这篇堂记被时人誉为“天下文章,莫大乎是”,在文学史上名气极大。

在《史记·项羽本纪》里有一句话:“富贵不归乡,如衣锦夜行。”欧阳修围绕“昼锦” 二字发挥,先说明富贵还乡,衣锦而荣,是古今所同,并生动描述了古人衣锦还乡、得意扬扬的场面,但不写昼锦堂本身,而是着重写昼锦堂主人的高尚品德,还用苏秦朱买臣等炫耀富贵的庸俗行为作陪衬,盛赞韩琦不以夸耀富贵为荣,反而引以为戒的行为,中心思想就是“人生富贵要低调”。文中还表达了对韩琦的敬重之情,写道:“可谓社稷之臣矣!其丰功盛烈,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蔡襄拒绝给张贵妃写碑,却细心地为韩琦写《昼锦堂记》

蔡襄是“宋四家”之一,他的楷书端正雄秀,深得颜真卿之法,他的行草手札温婉流美,令人赏心悦目。

蔡襄在当时有很多书法粉丝,人们都想求到他的墨宝,若能请到他写碑,更是家族的荣光。这些粉丝里包括宋仁宗,他非常喜欢蔡襄的书法,把他呈上来的表文,好好珍藏着,时时拿出来欣赏。宋代朱长文曾言:“蔡襄书颇自惜重,不轻为书,与人尺牍,人皆藏以为宝。”蔡襄爱惜自己的笔墨,不轻易为别人题字,认为给人写碑就如工匠一样,哪里有文人士大夫的体统。

皇祐六年(1054年),宋仁宗宠爱的张贵妃去世了,当时的皇后是曹氏,宋仁宗却要追封张贵妃为“温成皇后”,以皇后之礼给她下葬,并罢朝七日以示哀悼。宋仁宗喜欢蔡襄的字,敕命他撰写《温成皇后碑》。蔡襄不肯从命,拒绝书写,他说:“皇上,撰写碑文是待诏的职责,不是我份内的事。”宋仁宗就说会有重金赏赐,蔡襄仍是固执己见,他认为自己如果为了赏赐去写碑,这不是抢待诏的饭碗吗,以后有什么脸面见这些同事?

但他对自己敬重的人,则会专心致志地为他书写作品。欧阳修的文章写好后,要勒石树碑,他去请蔡襄书丹。蔡襄看了欧阳修的《昼锦堂记》,见文采纵横,不由得拍案叫绝,坚定了他写碑的决心。

碑文局部

蔡襄写这篇碑文,用心到什么程度呢?古代书法家书丹都是直接拿着毛笔在碑上写字,蔡襄则别出心裁,他把《昼锦堂记》每个字都先在纸上写上几十遍,然后挑选出最佳的一个字,把这一个个字拼合在一起,附在石碑上,再请工匠刻字,“百衲碑”之名也由此而来。碑文共18行,每行39字,每个字4厘米见方,被宋人称为“本朝第一碑”。

由于该碑是欧阳修文、蔡襄字、邵必题额,因而被后人称为“三绝碑”,加上碑阴刻有司马光颂扬韩琦的文章,所以也有人称其为“四绝碑”。

蔡襄所写的《昼锦堂记》,字字规整,端庄秀美,有《多宝塔》的遗风。同时我们也可以在一笔一划、一字一列间看出他对韩琦的敬仰之情。

碑立于治平二年(1065)三月十三日。原石佚,此乃元至元年间(1264~1294)重刻。重刻本亦曾佚,至清顺治年间(1644~1661)复出土。

文坛大家争相书写绘画

因《昼锦堂记》是名文,历代书法家争相以此文练笔,仅安阳市图书馆搜集书写此文的著名书法家就10人之多。他们都是如雷贯耳的书法大家,如蔡襄、米芾、赵孟頫、祝枝山、文徵明文彭父子、董其昌等,连康熙皇帝都不例外。相传宋末元初的钱选、赵孟頫、明代的文徵明、陈淳、仇英在内的多位画家,也都曾以昼锦堂为题绘制图轴、图卷。

康熙帝的老师陈廷敬曾任致仕还乡回山西省老家时,康熙特意把自己写的《昼锦堂记》赠送给他。碑文刻好后,从河南省巩县拉碑回山西省晋城老家路经怀庆府(今沁阳市),恰遇大雪封山,无法运输,只得丢在那里,后来兵荒马乱,这一丢就成了永久遗憾,原碑再也回不到陈廷敬老家了。

元 赵孟頫《相州昼锦堂记卷》(台北故宫藏)

赵孟頫书写此卷时已67岁。此卷书法结构严谨,笔墨遵劲,气势强大。

祝允明草书《昼锦堂记》在嘉德2013秋拍中,以1150万元成交。

康乐园到底什么样

将州署后园本来狭小,韩琦打通牙城与500亩大的林圃连成一片。引水入园与园中池塘相连接,建了亭、台、堂、池,遍植花草树木,修竹莲菱。一时之间,鱼鸭共池,葱韭满畦,水果飘香。

郡圃竣工后,韩琦写了一篇《相州新修园池记》,说道:“南北二园(北园即康乐园),皆植名花杂果、松栢杨柳所宜之木,几数千株。既成而遇寒食节,州之士女无老幼,皆摩肩蹑武,来游吾园。或遇乐而留,或择胜而饮,叹赏歌呼,至徘徊忘归。”看着相州市民“摩肩蹑武”前来游园,韩琦很是欣喜。

可惜这种“州之士女无老幼,皆摩肩蹑武,来游吾园”的盛况,未能为绘制《昼锦堂图》的画家所注意。

生活在宋末元初的钱选与赵孟頫绘的《昼锦堂图卷》,算是稍稍画出了康乐园外的宾客车马。

赵孟頫《昼锦堂图卷》局部

钱选《昼锦堂图卷》

明代画家却将《昼锦堂图》绘成山水画,如明董其昌《昼锦堂图》(吉林省博物馆藏)以致“昼锦堂”的名头压过了“康乐园”,这幅画构图匠心独具,意境平远开阔,远岫坡石,杂树丛生。在岸边树下绘一茅舍,可能即是韩琦的别墅。画作者摹古人笔法,又绘古人居读之处所,自是一幅怀古之作。画卷后面还附有他亲笔草书欧阳修的《昼锦堂记》,字体劲健,一气呵成,算得是一件书画合壁的佳作。

明 仇英《相州昼锦堂图轴》(台北故宫藏)

本幅是文徵明书写题记,仇英绘图的合璧之作。苏州作坊多有这种形式的制作,优雅又具文化意涵,用来馈赠为官或显贵者,颇为恰当。画幅左方先图绘韩琦轻骑简装于返乡途中,接著越过山岭,则见到回到家中创建有昼锦堂的韩琦,正素衣凭几而坐。形成中国叙事画中所谓异时同图的表现方式。画家同时也採取了象徵的手法,堂前的与松树堂中屏风上的渔夫图,都象征主人的清风亮节。不过,苏州片惯有的华丽细节却充斥于画面,反倒形成有趣的反差。

明 沈周《春华昼锦图》(台北故宫藏)

绘春日山林中,两位文士饮罢酒宴,骑马而归,侍童挑著书担尾随於後。全作的人物、山石、林木和屋舍,用笔疏放。在山巅处且以浓密的苔点增缀,表现春天草木滋发的意象。

明 文徵明《昼锦堂图》

昼锦堂后来怎么样了

昼锦堂现状

昼锦堂堂顶覆绿色琉璃瓦,堂后为忘机楼,东有狎鸥亭,西有观鱼轩,后为书楼和康乐园。这座雄伟秀丽、古朴幽雅的庭院是当时全国四大园林之一。韩琦在这里安度晚年,于公元1075年病逝于相州,享年67岁。

清乾隆年间,昼锦堂经扩建改名为“昼锦书院”,培养出很多大雅之士。

民国以后,昼锦书院先后改为彰德中学、河南省立第十一中学。新中国成立后,于1958年更名为安阳市第五中学。1968,昼锦堂大殿、拜殿、忌机堂、观鱼轩、狎鸥亭,还有大门外一对石狮被毁等建筑毁于一场大火。

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

宋庆龄三姐妹均为韩琦后人

南宋宁宗年间(1197年),韩琦第6世孙韩显卿,为躲避北方战乱,携宗谱渡海移居海南文昌,成为“韩氏渡琼”第一始祖。1864年,韩琦第29世孙韩教准在文昌出生,由于家境贫寒,韩教准12岁时飘洋过海,到美国随舅父谋生,舅父姓宋,因无子,便收韩教准为养子,从此改姓宋,名嘉树。宋嘉树就是宋庆龄的父亲,算起来,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这辈为第三十世。

《清平乐》系列

《清平乐》,一部行走的大宋衣冠图

读懂“清平乐”这个曲牌,才能更懂《清平乐》

从《清平乐》一个场景,看15米宋仁宗出行图,告诉你何为大驾光临

提起范仲淹只记得先忧后乐?我却独爱这句:浮云我决,良玉我切

从《清平乐》宋仁宗讨厌的悬丝傀儡,聊聊宋代文物中的五种傀儡戏

宋仁宗爱曹皇后吗?比《清平乐》还残酷,仁宗待废后都比对她好些

死后最牛谥号“文正”,《清平乐》中的他,因司马光一句话被摘帽

《清平乐》中知识多,墨勅鱼符、佳人剪牡丹、浴儿包子都是啥

一生克制的宋仁宗对张贵妃爱的疯狂,不顾一切与世界为敌

因张贵妃被贬的小宋,堪称风月制造机,用一首词娶了宋仁宗的宫女

从谥号共有的“献”字,看宋仁宗的母亲与妻子,二人一生何其相似

因公款吃了一顿中秋宴,北宋才子苏舜钦被开除公职,永不录用

宋仁宗嫁女只为还恩?与韩琦的一番对话为选驸马埋下伏笔

其他更多有关《清平乐》的趣事乐事,欢迎大家点开我的主页,阅读微头条

标签: 韩琦

更多文章

  • 宋仁宗身后的烂摊子,曹皇后处理假孕案,韩琦威胁英宗废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骑着毛驴游山涧标签:韩琦

    宋仁宗一辈子都在和生儿子较劲,然而死后的“遗腹子案”,却搅乱了整个朝局。英宗刚登基,宫女称怀孕宋仁宗一辈子都在追求生儿子,嘉佑八年3月,宋仁宗的生命终于走到了尽头,他的儿子梦想也彻底落空。宋仁宗突然驾崩,并没有留下遗诏,养子赵宗实在曹太后和宰辅的扶持之下登基成为北宋新皇帝。做了26年备胎皇子的赵宗实

  • 《清平乐》宋仁宗的“名臣团”,晏殊范仲淹韩琦等!“群星璀璨”的宋代

    历史人物编辑:家乡的景色美如画标签:韩琦

    《清平乐》开播引起了不少网友的热议,虽然前面节奏有些缓慢,不过观众愿意跟着慢下来一起沉浸在剧中。如果有了解过宋仁宗在位这段时间,那就知道他在位期间就涌现了无数的名臣文人,也正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才成就了宋代的巅峰时期。欧阳修从简介可以得知有这些名臣文人有:晏殊、范仲淹、韩琦、欧阳修、文彦博、司马光、吕

  • 看韩琦如何拥护宋英宗继承皇位,调节两宫关系,稳定朝堂秩序

    历史人物编辑:小倾文史轩标签:韩琦

    李清臣曾赞韩琦曰:“公器量过人。性浑厚,不为田畛峭壁巉堑。功盖天下,位冠人臣,不见其喜。”韩琦,北宋时期的一位出色宰相,凭借着过人的才能,得到众人的尊重以及皇帝的赏识。在宋仁宗统治时期,韩琦凭借多年来积累的战功,被升迁为宰相,在朝堂中的地位已经无人可以超越。而在新任皇帝宋英宗继承皇位之后,这韩琦同样

  • 观众爆棚,喝彩声险掀房盖;凌珂出错,陈世美杀死韩琦

    历史人物编辑:朝飞暮卷标签:韩琦

    2023年4月9日晚,中华戏院内再次出观众满坑满谷,喝彩声爆棚的火爆场面。场内的观众真忙,他们眼睛不闲着,耳朵不闲着,嘴里也不闲着,一会儿给演员叫好,一会儿又给琴师叫好。演出中的观众席演出结束时的观众席原来,这是天津市青年京剧团演出的全名家版的京剧《秦香莲》点燃了观众的激情。演出该剧的演员可谓阵容强

  • 清平乐:韩琦造谣曹氏入宫受冷,帝后CP终撒糖,原型截然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沧桑标签:韩琦

    清平乐持续热播,曹皇后一上线就展现了强大的姐妹团,令无数人惊呼,这真是最强朋友圈啊,一场插花聊天分别汇集了:欧阳修的老婆、苏舜钦的老婆、富弼的老婆,以及未出场的王拱辰的老婆,看看人家这朋友圈,真是北宋最强姐妹圈。曹皇后嫁入宫前,先是被大宋“营销号”韩琦造谣,形容她极丑,颜控宋仁宗当即对她失去了兴趣,

  • 押班事件中韩琦受宋神宗庇护,为何他依旧要辞职

    历史人物编辑:杨峰品车标签:韩琦

    韩琦是宋朝著名的宰相,他与他的家族也是宋朝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官场豪门。他从宋仁宗嘉祐年间便开始出任朝廷的首相,横跨了整个宋英宗时期,一直掌权到宋神宗登基,是实打实的三朝老臣。在此期间韩琦权倾朝野,朝廷中几乎成了他的一言堂,堪称宋朝最有权势的人物。因此他也遭到了来自朝野各方的政敌的攻讦,引发了不少政治斗

  • 长篇历史小说《北宋名相韩琦》150

    历史人物编辑:李陈东说历史标签:韩琦

    司马光展开奏章,只见上面写道:“自大宋立国,太祖皇帝为了避免汉唐致乱之源,将中书、枢密、三司分设。尤其,朝廷的赋税,由三司署理。现在,王安石与陈升之一同制置三司条例司,兼领军政和税赋,已经独揽朝廷大权,势必动摇天下。臣没有看到这样做的好处,却先见到这样做的危害。”司马光频频点头,深有同感。“臣听说大

  • 熙宁新法有何问题,为何司马光和韩琦强烈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月照一天雪标签:韩琦

    宋神宗熙宁变法年间王安石主持变法,引得朝野震动,遭到了朝廷上下各级官员的普遍反对。于是王安石收到整个文官集团的攻讦,拉开了北宋新旧党争的序幕。在反对变法的文武大臣中,表现最为激烈的是司马光和韩琦两位重臣。他们带领群臣和王安石公开辩论,要求他废除新法。而王安石的意志非常坚定,逐条批驳了对方的言论,双方

  • 好水川之战:信心满满的韩琦,为何一败涂地?

    历史人物编辑:阎丽标签:韩琦

    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张元随大驾至此。上面这首诗是公元1041年,好水川之战后,大汉奸张元留在战场上羞辱曾经的科举对手韩琦,满满的暴发户的嘴脸。这个韩琦有一句著名的话,就是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为好男儿。韩琦自己就是当年全国高考的状元。张元呢,不过就是陕北

  • 宋英宗看中苏轼文才欲提拔,为何韩琦出言阻挠?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大赛场标签:韩琦

    苏轼是宋朝最为著名的大文豪,在宋朝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他不仅仅就在文学方面成就斐然,而且政治方面也有着非常杰出的成就,在后世有着大量的粉丝,被誉为“苏仙”。但是他一生做官坎坷多难,也让后世的粉丝们感到遗憾,这也成为他人生中难以逾越的坎。说起苏轼悲催的官场遭遇,就必须谈起他屡次被上司打压排挤的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