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长篇历史小说《北宋名相韩琦》150

长篇历史小说《北宋名相韩琦》150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李陈东说历史 访问量:3727 更新时间:2024/1/18 7:28:59

司马光展开奏章,只见上面写道:“自大宋立国,太祖皇帝为了避免汉唐致乱之源,将中书、枢密、三司分设。尤其,朝廷的赋税,由三司署理。现在,王安石与陈升之一同制置三司条例司,兼领军政和税赋,已经独揽朝廷大权,势必动摇天下。臣没有看到这样做的好处,却先见到这样做的危害。”司马光频频点头,深有同感。

“臣听说大奸似忠,大诈似信。王安石外示质朴,心藏巧诈,表面上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实际上是在毁坏朝廷的根本。臣实在担心皇上听信他的能言善辩,倚为朝中栋梁,使得大奸得道,群小会进,那么贤能之臣就会被排挤,必然会造成祸乱。臣探究王安石的所作所为,并没有长远的谋略,只是务求新法,标新立异而已。这样,文过饰非,罔上欺下,臣实在替陛下担忧!徒文言而饰非,将罔上而欺下,臣窃忧之!误天下苍生者,必是王安石!”

后面,吕诲还罗列了王安石的十大罪状,司马光越看越心惊。他知道宋神宗现在信任王安石,必然会因此贬黜吕诲,他要见机行事,想方设法保护吕诲。于是,将奏章递还,说道:“我正要进殿侍讲经筵,不妨与你同行。”

两人进入大殿,吕诲上前,将奏章递给宋神宗。宋神宗看罢,怒形于色,将奏章掷还吕诲。吕诲大声说道:“王安石固执偏见,党同伐谋,他日必败国事。陛下如不相信臣言,臣也不愿与奸佞同朝,请求将臣罢职。”

宋神宗气得站起身,转身进内宫而去。司马光连忙将吕诲劝出大殿,一起出宫。

第二天,宋神宗下诏,罢免吕诲的御史中丞之职,贬知邓州。

知开封府吕公著接任御史中丞,他一上任,就上章请求罢废制置三司条例司。王安石与吕公著的哥哥枢密副使吕公弼不合,现在吕公弼的弟弟刚刚入朝就反对自己,担心他们兄弟联手,必为心腹大患,于是,想方设法将吕公著贬知颍州。

知谏院范纯仁也累章弹劾王安石,王安石派人对他说:“王相已经向皇上荐您为知制诰,请不要做得太过分。”

范纯仁闻听,勃然大怒道:“这是用利诱我,我的谏言不为皇上所用,就是给我万钟之禄亦非我愿。”当下,将奏稿另外誊写一份交给来人,带给王安石。第二天上朝,当着王安石的面,将奏疏呈给宋神宗。

标签: 韩琦

更多文章

  • 熙宁新法有何问题,为何司马光和韩琦强烈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月照一天雪标签:韩琦

    宋神宗熙宁变法年间王安石主持变法,引得朝野震动,遭到了朝廷上下各级官员的普遍反对。于是王安石收到整个文官集团的攻讦,拉开了北宋新旧党争的序幕。在反对变法的文武大臣中,表现最为激烈的是司马光和韩琦两位重臣。他们带领群臣和王安石公开辩论,要求他废除新法。而王安石的意志非常坚定,逐条批驳了对方的言论,双方

  • 好水川之战:信心满满的韩琦,为何一败涂地?

    历史人物编辑:阎丽标签:韩琦

    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张元随大驾至此。上面这首诗是公元1041年,好水川之战后,大汉奸张元留在战场上羞辱曾经的科举对手韩琦,满满的暴发户的嘴脸。这个韩琦有一句著名的话,就是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为好男儿。韩琦自己就是当年全国高考的状元。张元呢,不过就是陕北

  • 宋英宗看中苏轼文才欲提拔,为何韩琦出言阻挠?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大赛场标签:韩琦

    苏轼是宋朝最为著名的大文豪,在宋朝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他不仅仅就在文学方面成就斐然,而且政治方面也有着非常杰出的成就,在后世有着大量的粉丝,被誉为“苏仙”。但是他一生做官坎坷多难,也让后世的粉丝们感到遗憾,这也成为他人生中难以逾越的坎。说起苏轼悲催的官场遭遇,就必须谈起他屡次被上司打压排挤的故

  • 韩琦为何心灰意冷,主动调离京城,地方为官发挥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子曰读历史标签:韩琦

    文彦博评价韩琦道:“自至和以来,中外之臣献言甚众,臣等虽尝有请,弗果行。其后韩琦等讫就大事,盖琦功也”北宋的著名军事家韩琦,向来凭借着对国家的贡献而被后世所熟知。此人本来就颇有才华,实在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国家栋梁之才。他性格谨慎,敢于直言劝谏皇帝,拥有着坚定的为官信念,皇帝十分的信任他,百姓们也很尊重

  • 曾公亮推荐王安石主持变法,为何没坚决支持到底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天地标签:曾公亮

    宋神宗即位后任命王安石为宰相主持变法,遭到了朝野上下保守派文官集团的重重阻挠,使变法进程推进得非常困难。尽管如此,朝廷中还是有少部分老臣是支持王安石的,其中宰相曾公亮便是典型的代表。可让人遗憾的是,曾公亮对王安石的支持并没有坚持到最后。他后来以年迈为由请求此处宰相之位,退出了朝廷中新旧两党内斗的漩涡

  • 富弼为何得范仲淹看重,入朝为官出使辽朝,幸不辱命展现大国风范

    历史人物编辑:王二猛标签:富弼

    穆休曾这样评价富弼:“进士不足以尽子才,当以大科名世。”在当初宋朝进行庆历改革之时,朝当中曾经涌现出一大批锐意进取的改革之士。除了担任首要人物的范仲淹以外,这富弼同样发挥极大作用,也是此次改革的核心人物之一。富弼年轻时就颇为不凡,在范仲淹的推荐之下进入朝堂为官。事实证明,范仲淹的选择没有错误,这富弼

  • 富弼和韩琦是庆历时的战友,为何最终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富弼

    北宋虽然是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繁荣的巅峰时代,但也充斥着持续不断的政治斗争。斗争的双方有政见之争,也有朋党之争,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便是曾经的朋党战友反目成仇而导致的政治斗争。北宋宰相富弼和韩琦之间的政治斗争便是这类,他们之间的斗争也成为了历史爱好者们谈论的焦点。富弼和韩琦曾经是宋仁宗庆历新政时期的朋党

  • 韩绛是保守派大臣,为何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副手?

    历史人物编辑:彤彤爱读书标签:韩绛

    参与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的宋朝名臣很多,他们后来成为新党的核心力量,加入到了围绕新法的新旧党争之中。让很多历史爱好者难以理解的是,韩绛作为保守派的大臣,居然也加入了王安石的宰相班子中,成为了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帮手。而且从历史记载来看,韩绛出任政事堂的宰相或副相贯穿了整个熙宁年间,是除了王安石以外距

  • 吴充欲召回司马光起复旧党,为何最终没有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斋看书画标签:吴充

    王安石和吕惠卿罢相外放后,统治朝廷的新党出现了群龙无首的现象,中枢也出现了罕见的宰相权力真空。在这种政治形势下,宋神宗任命吴充为宰相,接替王安石掌控政事堂。吴充作为保守派的大臣,对王安石变法是强烈反对的。他上台后积极与被贬谪外放的旧党领袖们联系,尤其是与避居洛阳修书的司马光密切通信,意图将旧党核心们

  • 濮议之争中大量大臣被贬,为何司马光和王珪例外

    历史人物编辑:小境界大天下标签:王珪

    宋英宗赵忠实执政时间虽短,却是宋朝少见的政治动荡的时期。在他执政的四年时间里,朝廷中各种政治斗争频繁发生,引发了大面积的政治动荡。尤其是在震惊朝野的濮议之争中,大量的朝廷大臣被贬斥,对宋朝的历史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这场政治风波中,赵宗实拉拢韩琦、欧阳修等宰执大臣,站在了群臣的对立面,与朝廷中大部分大